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凡人時代之變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關口是機遇還是大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關口是機遇還是大劫

有關大人,大伯還在林場,還是個小隊長,只是現在的政策不太好,林場的效益也就是能維持。大娘也跟著在那邊務農,能養活自己。

二伯還是在鎮裡的供銷社上班,現在因為改革開放了,供銷系統出現了一些問題,情況也不是太好,不過,因為他是供銷社正式工不怕吃不到飯,再者家裡還種著地。今年他們也種了2畝大蒜,算是半工半農,二大娘也是在家裡種地,只是身體比較肥胖幹不了重活。

三伯也是務農,家裡種著3畝的大桃園,今年還沒有種上大蒜,大蒜種子太昂貴了,最後都炒到一斤2元這還是普通品種,白皮雜交大蒜更離譜都有價無市!聊天的時候,洪軍家就直接講明:如果今年收穫時市場好的話,留撥給他們2畝地的白皮蒜種。

但是,一家之主發熱三伯身體快垮了,雙眼高凸,身體已經變得乾巴巴的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到。

據說,去年秋天,他和二伯家好幾個人一起伐自家的大楊樹的時候,大樹倒了,但他也被砸倒了!當場就是不省人事!送去縣裡搶救,住院花了好些錢都沒治根。他腦袋還是有時候發疼犯病,現在還在吃著藥調理。當時,姬加元和郎代蘭都去縣醫院專門看望過的,還踴躍的借給了1000元錢(農村的大數字)。不過,此時他今天的精神看著還很不錯。三大娘也是跟著種地,身體還是比較硬朗。

洪軍家爸爸媽媽都只能在家務農,沒有其它的技術,現在種著6畝白皮雜交大蒜,1畝蘋果樹,還有1.5畝的楊樹,剩下的種著自己吃的小麥。

三家的田地都差不多,宅基地也差不多,也就是二伯家生活更好些,畢竟有著正式工的收入還有田裡的產出。實際上他們家也不容易,其實他們還有個三女兒,送給了不能生育孃家(二大娘的妹妹)的小妹妹。

妹夫也是在鄰鄉里供銷社的正式工,拿有工資的鐵飯碗,而且家裡還種著地,也沒有任何負擔。

七十年代末國家流行接班制度,就為了孩子能有個更好的將來,長大後接她姨夫的班當正式工。在小琴剛出生不到一歲就被抱走啦。姬洪軍每年都能見她幾次,只是遠遠的從未說過話。據媽媽說:“實際上,這個女兒對親生父母一直都有深深的怨恨。”俗話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國家風雲變幻,誰知道現在國家又改革了呢,而且這個小姐姐也不能接班啦,鐵飯碗裡食物嚴重不足啊。作為凡人只能適應時代,僅此而已!

三伯家去年開始事事不順,以前響應政府號召,農村裡種的桃樹到了產能的爆發期,都取得了大豐收,但是卻運不出去,桃子多了確是賤如牛毛,他們自己也沒有門道,還賣出去!家裡有糧食可以吃,但是建軍上學要學費,老爺子分的大樹成材啦,砍樹!誰知道又發生意外呢?

農村的小家庭有重病人等於有多少就花多少。還是無底洞的那種,因為收入是點點的到手,就一點點的往外擠,特別是醫療條件不足,資訊不暢,更是看不到頭的深淵。

小洪軍家卻是從90年種大蒜才開始好起來了,加上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底氣建了新房子,以前打死姬加元也不敢想的事情。

平時農村都比較忙,勞動強度很大,只有到了冬天,能修養一下養些膘,為來年的出大力做準備。

就在小洪軍全家沉寂在要搬家、住新房的喜悅的時候,爺爺老是閒不住,找時間四處下田地,像是有人在趕著他似的,總想著跟幾個兒子幫忙幹活。老話講: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穫的。

那是一個春雨後的上午,雨水不是很大,早早的吃過午飯,老爺子一個人就悠悠去北地,他想瞧瞧小四家的果園,再看看雨水的影響和果子的生長的情況。

老爺子去的時候順順當當的,還有小四家桃子和蘋果長勢喜人,還幫著打理果園,到了夕陽的時候心情舒爽的回來啦。

此時太陽變的越來越紅,陽光四射,天上是無限好,地下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只是農村裡還是小土路,幹一點,水一點還有泥地一點。老爺子早就是經驗豐富的,如履平地,左腿一邁步正要壓實腳步走過去,忽地往前一滑,好在右腳踏實了,反應迅速,右腿半跪在地上,就是輕輕的摔了一跤而已。

此時爺爺只是被摔的有點狼狽,呲牙咧嘴的,還笑說:“陰溝裡帆船!”

路上有行人,很快跑著幫忙扶起來,爺爺笑道:“問題不大,只是走路不穩了。”

老爺子只得請人幫忙給家裡送信接自己,二伯家離的最近,二伯接到訊息就趕過去,他直接揹著爺爺回來,先躺在床上修養。

但二伯沒有馬上安排去醫院檢查,只是請了村衛生室的本村年輕大哥,讓他給爺爺檢查了一下。當時醫生說:“問題不大,在家休息就好啦。”他沒有給出建議去上級醫院再檢查看病!

就這麼的在黃金的搶救時間第一次給耽誤了,一是赤腳醫生說:“先掛幾天吊瓶,看看情況再說。”二是爺爺力主堅持道:“我也感覺沒有大問題,只要靜養幾天就好了,不去縣裡折騰。”

等姬洪軍放學回家,他才知道訊息立馬就去看望爺爺。當時的人很多,很多人得信來看望爺爺,亂七八糟的什麼人都有,大家還算比較的樂觀,因為旁邊的年輕醫生總是解釋:沒有大問題!

爺爺見到小洪軍還笑呵呵的開玩笑,道:“洪軍,到晚上時候,過來陪我一起睡,給我看床吧。怎麼樣?”姬洪軍也跟著笑呵呵的滿口答應的,但是到了晚上,他被老人家給趕走啦,爺爺還笑說:“我年紀大了,你個小家夥太鬧騰,你還是回家睡覺吧。”

如此,爺爺一直挨著,等到了七天過後還是沒有轉好,而且老爺子身上已經到處都是針眼,大針小針滿滿的,此時病情已經轉化的更嚴重了。

二伯又請了楊大莊衛生室的老醫生,老醫生嚴肅建議:“最好去縣裡看看,老人年紀大,身體比較脆弱,得好好的調理。”但是本村的赤腳醫生還是建議:“我認為再觀察幾天再說吧,我認為問題不大!”

不知道爺爺為什麼什麼都沒有表示?二伯道:“我同意咱村醫生的意見,再等等再看看。”三伯說:“最好還是儘早的查查,沒病也安心。”爸爸也沒什麼這方面的見識,道:“我認為,還是折中先去鎮裡看,不行再去縣裡,村裡的條件的水平太低了。”

頓時,村裡的年輕赤腳醫生臉色就不太好看,都有點發白啦。最後,問題還是綜合到了爺爺那裡,這時候,他老人家還是清醒的,決定道:“還是在家靜養,觀察幾天再說吧。”連連擺手還在勸說的二伯和爸爸,爺爺還笑說:“反正都是一把老骨頭,夠本啦!”

姬洪軍幾乎是目睹了一大家子人七嘴八舌卻拖拖拉拉的整個過程,人小沒人理,這可是最基本的常識問題啊,為什麼不去鎮裡或者縣裡查查?最後回家後,姬洪軍和爸爸媽媽說:“這事情絕不能再拖了,趕緊找好醫生、老醫師,要不就麻煩啦!”爸爸卻還說:“你爺爺不同意去縣裡,他堅持在家觀察,我也沒有辦法。”最後只剩一家人嘆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二次搶救的黃金時間被浪費!這時還是有機會搶救回來的,為什麼一直是惡化的過程,誰也說不清楚!或許就是庸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