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凡人時代之變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二月二和心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 二月二和心算

打打鬧鬧的過了半年,無奈的四年級,姬洪軍姐弟兩個也跟著混了半年,渾渾噩噩的什麼都沒有學到,到是深切感受到了92年對他們真是個災年!所謂的算是沿海平原地區還有如此差水平的小學教育,和拍腦袋的芝麻狗官。

在封建時代,皇權不下鄉,老話是滅門的縣令,破家的府伊。現在都下村下隊了,最起碼得下調兩級。此時農村,教育水平對孩子來說本來就很差,竟然還胡亂折騰,真真是其心可誅啊。

有時候,姐弟兩個人就討論來年的新學期,預計也是差不多的破樣子,怎麼辦呢?現在大家庭的關係都緩和啦,那只有在寒假的時候,多多的請教姬建軍或者二春姐姐啦。還有就是兩人互通有無,多多交流再加上自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中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瞭解嗎?

春聯,其實最開始時候就是掛桃木符,以作辟邪。之後逐漸演變,漸漸才變成紅色的春聯的,這和紅色代表喜慶是有關係的。而家中有人去世,3年不能貼春聯!

第一,表示對老人的尊重。老人去世,這是一件讓人心痛的事情。在春節再貼上紅色的春聯,實在心裡這關過不去,也對逝者不尊重。另外,農村人多,剛剛去世就貼上大紅春聯,這也容易讓人說三道四,所以人們也就約定俗稱,不貼了。

第二,民俗傳統因素。人們一直相信當自家經歷一些不好的事情時候,也就是厄運,或者說是壞運氣,那麼之後好運氣就應該接踵而至了。家有老人去世,這就是一種不好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之後,要有一個緩衝的時期,3年過去,福氣就應該來啦。不過這種想法有一定的封建迷信因素。

最後,就是對家人的思念。三年不貼對聯,是對家人的一種思念的情緒表達。過大年是一個團圓和幸福的同義詞,而這時,在別人家歡慶的氛圍裡,家人們很容易想起老人的去世,極其容易陷入一種悲哀和思念之中。貼春聯對於對於全家上下,幾乎是格格不入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風俗習慣,像是家裡老人去世,親友前三天不能登門。還有家中有人去世,拜大年時候就不能進門了等等。

還有一種做法是,在家人去世之後,第一年是不能貼春聯的,第二年要貼黑色的,第三年要貼紫色的……

按照魯西南的風俗,只保留爺爺去世時,在大門口貼著的喪紙。

今年過年,全家上下都沒有好心情,還是在奶奶的勸慰下,方才好些,因為三個兒子負有很大的責任的!第三代的孩子們都是爺爺看著、幫著撫養長大的,甚至在姬洪軍的心裡,爺爺就是自己的偶像,對老人家極其崇拜!

過了正月十五,大家的心情慢慢的好起來,因為馬上又要開始新的農村勞動,開始準備給大蒜澆地、追肥和除草。

村裡最近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半年前姬加聰的媳婦回蜀省老家探親,但是久久未回來。兩個人結婚都3年啦,卻沒有一個孩子。而且這個媳婦比較的漂亮,大眼睛皮膚白嫩,身材高挑。18歲時遠嫁給他,而姬加聰則是比姬加元還大3歲的光棍漢子,結婚時已經36歲啦,就是老夫少妻的模板。

可以說,他老婆此時依然很年輕靚麗,姬加聰的樣子有點老態啦,可長的很周正的。但他也是個很不安分的人,整天遛貓逗狗的四處閒逛卻不好務農,總是賺不了錢,他還好喝酒,發酒瘋,導致他家裡的生活只能滿足溫飽。

據說,過年前,姬加聰把他“偷跑”的小媳婦給帶回來了,是他跟他的兩個弟弟遠赴千里之外的蜀省捉回來的。但是從此到了晚上,他家總是有婦女被打的慘叫聲。姬加聰算是老盲流,周圍的鄰居都不待見,即使長輩勸說都沒有用處,更不用說鄰居們的建言好好過日子呢。可是剛過十五,在一個凌晨的黑夜裡,小老婆又偷偷的跑了。

聽村裡傳言,好在他的三弟姬加強比較警覺,及時發現,兄弟三個又請親戚兄弟幫忙全出動,小老婆在縣汽車站被堵著,又抓回綁起來啦。

這天下午,姬洪軍放學早早的回家,還沒等進門,就聽啊啊啊的慘叫聲,他聽著像一個婦女的聲音,難道又有人打老婆的?村裡這樣的事情可不常見,因為婦女們大部分是當地人,她們都有孃家的,否則他們的兄弟姐妹會上門痛揍報仇的!

他疑惑著往叫喊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又一個人大人都向姬加聰的小院子而去,連連不斷的。姬洪軍算是有點明白,但想探個究竟的好奇心又被引誘出來了,他也小跑著跟著去看看發生什麼事情。

一進門,殘破的連大門都沒有的土牆小院子,兩間老式的青瓦土房還算半新,就見熙熙攘攘的圍著滿滿都是人,大人、老人和小孩子,不下百口,他們都在翹著腳、抬著頭看裡面圍著的情況。

啪啪啪的,像是抽打揍人的聲音,姬洪軍又豎起耳朵仔細聽,是女人的求饒聲:“大哥,你饒了我吧罵,我不跑啦!我好好的給你當牛做馬!”一個男人大喊道:“我讓你跑!你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你可是我花500塊錢買回來的,你爹可是心甘情願的!”

是的,此時姬洪軍才恍然大悟,姬加聰的小媳婦是他花錢買回來的,但是即使如此,這些婦女大部分人都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啊。可是姬洪軍又想著姬家三兄弟的為人,尤其是老大姬加聰,跟著他都是吃苦受窮,父母雙亡,可以說沒有好前途。二弟姬加明算是踏實肯幹,早早的娶妻生子。三弟長的人高馬大,足足有190公分,長的很壯碩,樣貌也不錯,可是也跟著老大學會偷雞摸狗的惡習,因此,他足足25歲還是光棍漢。

等姬洪軍一點一個的擠著進去,就見一個年輕的女人被吊在兩個梧桐樹間,半懸著整著身子,披頭散落著烏黑的頭髮,上身穿著一個舊紅色的毛衣,下身只穿著一個大的花褲衩,兩條大腿和腳都裸露著,還有毛衣禿嚕著露出半個小肚子,青一塊紫一塊的,觸目驚心!卻隱藏不住這女人的白嫩肌膚和漂亮。這女人鼻青臉腫的,口角處還流著鮮血,她叫著喊著沒有能夠真正的解救,非常的悲慘可憐。

一邊有姬加聰還在用麻繩惡狠狠的啪啪的打著,一邊二十多歲的壯小夥老三扶著小嫂子,還在偷偷發笑,一邊的鄰居們勸說著,還是他的二嬸子高聲勸道:“加聰啊,不能再打啦,小鶯穿著太少,大冷天的凍壞了,你再打壞了就不好啦,以後你們都好好過日子就行啦。”

村裡人都在指指點點的,反正他們兄弟得不到什麼好話,有鄙視的、有瞧著熱鬧的、有看小媳婦的,還有光棍漢嘿嘿的笑聲,人性百態,不勝枚舉。

過了足足半個小時,村裡的書記姬慎萊突然到了,一進院子,他聲色俱厲的罵道:“姬加萊!不好好過日子!你欺負一個女人算什麼?趕緊放下來換上衣服!生病了你有錢給人家看嗎?丟人現眼的東西!”

農曆二月二到了!姬洪軍想起爺爺曾經講過的故事。在魯西南,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

大約從唐朝開始,漢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龍夢醒,天暖正早春。

龍抬頭,填倉風雨順。

龍尾擺,田間起花雲。

龍鱗閃,五穀進家門。

過二月二的習俗裡,在姬洪軍眼裡最熟悉的應該是吃炒黃豆啦!現在咀嚼起來還有一種濃濃故鄉的清香和懷念!為啥要吃炒豆?

傳說武則天稱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龍王三年不得降雨。龍王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便將龍王壓於大山之下,並告示天下:“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塵世間的老百姓為了拯救龍王絞盡腦汁,直到第二年二月二,一位婦女揹著一袋黃豆走親戚,途中不慎將黃豆撒了一路,陽光下,這些黃豆閃閃發光。百姓看見後高興地說:“這不就是金豆嗎?炒熟了不就開花了嗎?”於是,家家戶戶把炒好的、開了花的黃豆供在當院,龍王因此得以迴歸天庭。

後來,老百姓為了懷念、紀念龍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黃豆,一邊炒,嘴裡還唸叨著流傳的俗語:“二月二,吃(黃)豆花,大人小孩給一把。”

明朝玉米傳入中國,之後,人們又或者選用香噴噴的爆玉米花祭祀龍王,一直流傳至今。

可是炒黃豆還是最為常見,炒的時候非常有講究,要用細細沙土或者沙子來炒,如此炒出來的黃豆不會焦,而且很脆。不過要是技藝不高,炒出來的黃豆容易把牙蹦了。人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在炒黃豆的前天把預備好的黃豆放清水中完全浸泡,如此黃豆就好炒多了,吃起來有股濃濃的豆香味,而且黑軟酥脆,不傷牙,適合做小孩子的零食。現在農村算是越來越好吧,還加些花生、蠶豆和玉米,甚至有炒大米的。

二月二唱過的民謠。

二月二,炒豆豆,鄉里來了你舅舅。

和白麵,捨不得,和黑麵,人笑話。

殺公雞,叫鳴呢,殺母雞,下蛋呢。

殺鴨子,跳著花園裡,踏的花兒亂濺呢。——民謠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炒豆豆,

你一把,我一把,剩下這把喂螞蚱。

螞蚱撐得伸了腿,喜得娃娃咧著嘴。——民謠

二月二,炒豆豆,

家裡來了個大舅舅。

要豆豆,沒豆豆,

一屁打著門背後——民謠

二月二除了小孩子最喜歡的吃炒黃豆之外,還幹什麼呢?

剃個龍抬頭!這可是孩子們不喜的,尤其是小男孩子深惡痛絕,此時可還有些冷的呢。姬洪軍吃著媽媽炒的黃豆,身上的各個小兜裡滿滿的,裡面還有二大娘和三大娘他們家炒的,是專門送給自己的。姬洪軍的頭髮已經很長很長啦,足足有10公分之多,遠遠的從背後望著像個小姑娘,這是爺爺去世後,他一直沒有好心情去鎮上剃頭。吃著炒的黃豆,想著爺爺對自己的疼愛,還得剃頭,姬洪軍暗自垂淚哭泣,繼續想著爺爺講過的故事。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

漢人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二月二吃碗“龍鬚麵”討個好彩頭,全年都可“順順溜溜、順心如意”。

下半年,語文老師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教學上,語文課還不錯。可是,數學課依舊兩天大魚三天曬網,數學老師時來時不來,數學知識點講的更是不明不白。學生們都不願意理他,這純粹是混錢誤人子弟的!再加上,班幹部是一群留級生學渣,再配糊塗老師,簡直絕了!人生最重要的起步學習關鍵時期,卻是被糊弄著的,這是姬洪軍的想法!

一個好的環境可以把一個不學無術的孩子養成才,一個爛透了的學校也能把一個有壯志的孩子給磨滅了!姬洪軍也跟著開始混了,畢竟小沒有多少自制力,挨到現在才放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全班上下幾乎沒有好好學習的人啦,女生依然,逃學逃課開始啦。

有時候還和小夥伴們大著膽子去附近大村柴園,到他們的蘋果園、桃園逛一逛,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想去就去,說走就走!一幫班幹部還帶頭!包括女孩子,整個四年級就像瘋狂的神經病,都不知道每天在幹些什麼,能幹什麼!

姬洪軍也只能堅守底線,就是不能把成績搞的太差,心裡有個最低目標必須還是前三名!其它的他也不管了,事到臨頭再說吧。有時候無聊,姬洪軍就陪著堂叔家的小弟弟玩。他叫姬慎航,正好上育紅班,很聰明好學,總喜歡跟著姬洪軍玩鬧。課間時間,兩個人下四棋,就在地上畫方框擺石子,兩個人玩的一個不亦樂乎。

直到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遞給他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有32開大小,上面寫著“心算和口算”!當姬洪軍隨手拿著翻看,仔細一瞧,眼睛閃閃發亮,根本沒有別的心思啦,只對這本書的計算方法和思路感興趣。對,就是更快速有效的心算技巧和方法經驗。這簡直數學是秘籍!姬洪軍如獲至寶啊。

拿著小書,姬洪軍把自己的小金庫全貢獻啦,一個個毛票還有一分五分一角的硬幣,裝了一小塑料袋子,整整10元人民幣!他感覺很值,而且賣書的還送了一本“計算技巧”。姬洪軍感覺自己終於有點事情可以學、可以探索了,算術的世界真是奇妙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