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宋假聖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對一個人的肯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五十三章 對一個人的肯定

蛇鼠各有道,他們的職業雖然不光彩,但他們的手段也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結晶,尤其是盜墓賊這種高危的職業,第二天早上張四沒有讓劉敞失望。

井裡的張四拼命的搖晃著繩子,幾十米深度,加上缺氧,張四也沒有力氣大聲喊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晃繩子,即使是這樣都有點遲了。

有經驗的老農聽到井下‘咕咚’聲急忙對身邊的人喊道:“快、快拉四上來,應該是出水了。”邊上兩個拉繩子的小夥子使出吃奶的勁,只要有水,這點力氣他們還是願意使。

張四上來看到劉敞第一句話就是:“不負所望”

“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就能說明劉敞這會有多高興,可能這口井對於整個唐州來說略顯的微不足道,但是卻能振奮人心。

這種時候沒有水更能激起老百姓的求生欲了,劉敞笑道:“你的信我已經寫好了,不出意外五天後你就能收到回覆。”

張四也由衷的信了,恐怕他埋在地下的列祖列宗都想不到有一天他們張家也能脫去盜墓賊這個影響幾代人的帽子,不過張四看到劉敞有些欲言又止。

“知府大人是想讓我把辦法貢獻出來嗎?其實大人不必為難,小人早已有這個打算了,其實沒什麼複雜的,只要多觀察幾遍,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很簡單的。”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人家謀生的手段,盜墓賊在封建社會是遭人唾棄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但劉敞還是說道:“我代表唐州的百萬百姓謝謝你。”

這半天的時間裡,張四已經聽周圍的人說過劉敞的身份了,文曲星下凡,年紀輕輕就是知府,這樣的人對自己說聲謝謝,張四感覺身上的骨頭都酥了,對普通人來說這真的是很大的榮耀。

憋了好一會,張四說了句:“大人是一個好官,像您這樣的身份還願意跟我們這些人站在一起,草民也是第一次見。”內心更是感嘆,這樣的人活該人家當知府。

“曾經有人給我說,一個人把一項工作做到極致,那他百分之百是個人才,這個人估計就是你的偶像望北候,你確實聰明,他對外人嚴重的賤業並沒有什麼歧視,你選擇陸家莊子確實是個對的。”

張四也說道:“草民也是在洛陽聽過好多有關望北候的故事,後來有幸也見過一面,所以···。”

劉敞笑道:“我想你也經過多方求證了吧!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也許你到了他那裡有機會一展所長,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你會收穫你想要的,我還要去解決引水的事,後面有人會跟你交接,好好幹。”

劉敞走後很多老百姓打心眼裡認可了這個和自己孩子差不多一樣大的知府大人,想想張四所說的很對啊!他們是什麼身份,知府大人是什麼身份。

打井治標不治本,很像望梅止渴吧!人力也不允許劉敞這麼做,真的要徹底解決唐州的旱災,治本的辦法有兩個,一個就是老天爺給臉下大雨,第二個就是從淮河引水

過來,下雨的不確定性太大了,劉敞不敢賭。

天平軍雖然是廂兵,但也屬於正規軍,他這個唐州知府名義上是有權利的調動的,但也只有在外敵入侵時,旱災這樣的情況他也不好說,天平軍指揮使未必會給自己這個面子。

天平軍的指揮使叫李恭,是李謙溥的曾孫,也是出自將門世家,不過李家自李謙溥死後,李家就沒落了,一萬人的指揮使放在禁軍裡實際官職已經夠高了,但廂兵,還是算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沒什麼存在感。

李恭見到劉敞的時候很客氣,態度也很端正,因為天平軍在唐州領地範圍,後勤上要一部分要靠唐州提供,所以他不敢在劉敞面前擺架子。

只是聽完劉敞的要求後李恭就沉思起來了,天平軍按理說出軍營必須要有三處的調令,可唐州大旱他是知道的,不然一向看不起軍人的知府大人不會親自上門來的。

“李指揮使是擔心朝廷那邊嗎?我可以給指揮使寫手信,你看如何,即使以後朝廷追究起來,有什麼責任,李指揮使全推給我就行,李指揮使還擔憂嗎?”

廂兵很少有機會打仗上戰場,就是訓練也是稀稀拉拉,在戰爭時期他們主要任務就是搞後勤,就是慶曆元年西北戰爭最緊張的時候,朝廷都沒有呼叫一個廂兵,說白了就是農民太多,地太少,朝廷出錢養著他們。

李恭說道:“既然大人都這麼說了,我要是還瞻前顧後,那就有些不識抬舉了,別的要求我沒有,就一點,知府衙門必須承擔在救災期間天平軍的糧草。”

聽到李恭答應,劉敞差點高興的跳起來,迫不及待的問道:“指揮使幾時能派人開始動手,畢竟這是一項大工程。”

李恭問道:“大人想怎麼做,唐州全境都要引嗎?”

劉敞搖了搖頭說道:“全境不可能,耗時太多了,那樣的話我估計沒有一個多月時間根本完不成,我的計劃是靠近蔡州的地方引水,靠近均州的這邊打井,兩邊齊頭並進,還要加上老百姓的幫助,我籌劃半個月時間。”

“大人考慮的很周全,天平軍有一多半也是唐州人,大人的決定他們肯定會舉雙手贊成,今天還有半天時間,我先讓他們找齊工具,明天一早我們正式開始如何。”

雙方約定好了時間,李恭將劉敞送到了軍營門口,臨走前李恭有問道:“大人有沒有想過這中間要是下雨了,我們所做的一切豈不是都白費了。”

劉敞神秘的一笑說道:“怎麼會白費,有了淮河水,唐州不就可以灌溉莊稼了,以後若再遇到旱災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用怕了啊!”

留下一臉錯愕的李恭,這個小知府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智慧絕對是夠用,想的也夠遠,再想想自家的孩子,比人家還大,整天就知道走馬飛鷹,和一群紈絝子弟胡鬧,這就是差距啊!

所有人期盼的大雨並沒有來臨,在知府大人的帶頭下幾萬人主動加入了這項大開荒,這氣勢跟合作社時期

的大生產非常像。

劉敞對渠的寬度沒有太高的要求,因為謀算的再深,也要先解決眼下的困難,後面有什麼想法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做。

王拱臣風塵僕僕的到了唐州後,看到唐州的現狀他心都涼了,這豈止是瀆職那麼簡單,他真恨不得現在回到京城向皇上說明前任知府的惡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們知府大人呢?發生了這麼嚴重的災情,他人在那。”

衙門裡的人看到欽差儀仗,就知道是朝廷拍的人到了,急忙說道:“知府大人不在,他去視察災情了。”

王拱臣又說道:“那其他人呢?通判,教諭出來個能喘氣的和我說話。”

衙差說道:“大人們都出去了,知府衙門只剩下幾個看門的人了。”

王拱臣心裡很生氣,他還以為這些人是提前知道了自己要來躲起來了,但是他沒表露出來,平靜的說道:“你帶我去你們家大人視察的地方。”

衙差知道輕重,自己大人最近的種種他也有所耳聞,帶著王拱臣前往泌陽縣,在路途中王拱臣指著聚集的人群問道:“我已經看到過好幾堆這樣的人了,他們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聚在一起。”

衙差說道:“回欽差大人,他們是在打井,因為以前的井裡沒有水了,知府大人不知在那裡找了一個能人,現在可以打出水來了,就是有點麻煩。”

王拱臣特意還去看了,發現這個衙差說的是真的,因為自己這是突然檢查,所以他相信唐州知府衙門不是在騙自己,而且井裡確實有水,老百姓排著長長的隊伍。

天快黑的時候,他們終於到了泌陽縣,不過整個泌陽縣沒有休息的意思,人聲鼎沸,熱鬧玄天,王拱臣不知緣由也沒貿然的去問。

問道香味,他終於找到不舒服的原因了,原來是趕了半天路他肚子餓了。

站在田壟高處的他看到了讓他畢生難忘的一幕,一條長龍一眼望不到頭,密密麻麻的人群揮動著鋤頭、鐵鍬,才思敏捷的他瞬間就知道了這些人在幹什麼。

這需要很大的魄力啊!而且他在人群中發現了軍隊的蹤影,他不僅沒有多想,心裡還很佩服這個唐州知府,要是把自己放在他這個位置上,也不一定有他做的好。

不管災情給唐州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劉敞這個知府在他這裡得到的評分是滿分,他比大宋一半以上的地方官都要做得好。

劉敞因為熱把官服卷的高高的,官帽也不知道丟在那去了,靴子上全是泥土,這樣狼狽的形象哪裡像一個知府,若不是身上官服的顏色和圖案,誰都會把他當成一個辛勤勞作的普通老百姓吧!

“這是我見到為數不多的好官,能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的好官,就是稍微年輕了一點,不然我還真想把他調到御史臺去。”

跟隨王拱臣一起來的人沒想到自家大人對一個小小的知府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其實還是他們境界和眼界的問題,看問題的高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