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雲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鷹愁澗裡鷹難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鷹愁澗裡鷹難渡

寧白峰左手持書,右手握玉笛凌空寫字,身形繞著桌子踏步走勢,眼睛盯著書冊,卻依然是沒有撞到桌椅。

相較一個月前的呆板生澀,此刻的身形要寰轉如意的多,說是靈動優雅也不為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手上的書也並非是《劍術初解》,自半個月前吃透上面的基本定式後,寧白峰就不再看上面的一招一式,因為對寧白峰來說,一式三練裡融合的練字,即是最好的練劍招式。只要瞭解書本上的出劍後下盤踏步走勢,多走多練,足矣。

一個月來,寧白峰不過踏出過屋門兩次,這還是芥子袋中的乾糧不夠的情況下,不得不去船尾購買一番。中途雖說在黑夜集市停靠過一次,但寧白峰一心想著練字練劍,沒有如同其他人一樣下船一探黑夜集市的熱鬧。馮雨也過來叫過幾次寧白峰出去看景,但都被寧白峰拒絕。其中一次是船上有人真的釣上一條百年難遇的金線鯉魚,邀請船上的所有人過來觀看,若是有那出價高的,當場出售也無不可。

寧白峰依舊是不為所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手中書。

翻看著手上《山海圖錄》,寧白峰感覺頗有意思,尤其是在練氣士的境界劃分上,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說法,就像寧白峰曾經走過的武道下三境,武夫自稱為入門三境,而其他練氣士則稱為凡胎三境。儒家稱為齊家境,法家則說是門客境,最有意思的是雜家,稱之為兼合境,兼儒墨,合名法。

各家都有各家的說法。

至於中三境,練氣士大多沿用道家的說法,稱之為地仙境,且相對應的講的更細一些,玄妙,金丹,元嬰。

儒家則是治國,法家謂之督知,督法制,知法理。曾經寧白峰問過老道士,李伏是什麼境界,老道士丟下督知下境四個字就不再多說,弄得寧白峰一頭霧水,直到此刻才明白。

而武道稱其為宗師境,簡單明瞭,還真有武夫的粗人作風。而作為劍修一脈,只記載劍胎境的劍膽劍丸和劍坯,對等練氣士的地仙三境,至於殺力,那就兩說。

反倒是更高的境界,《山海圖錄》只字未提,寧白峰很是將書翻了個遍,仍是沒有看到記載,這讓寧白峰頗為遺憾。對於兇禽猛獸記載的倒是挺多,一些有名的山川河流也有著墨,這裡面還讓寧白峰看到回元山這座名山,更讓寧白峰有些莫名意味的還看到大泉碧水宮。

燈芯更換過一次又一次,寧白峰廢寢忘食的讀書練字,根本沒有在意時日的劃過。

再一次的敲門聲驚醒寧白峰,過來的依然是馮雨。

開門後,馮雨給寧白峰帶來了一個讓人一震的訊息。

鷹愁澗到了。

寧白峰道謝後關門開始收拾東西,細細整理一番,橫挎好劍匣,推門走出居住多日的小屋。

來到船舷,能清晰的看到船首前方的那一抹亮光。隨著渡船的行進,光線越來越亮,直至大船完全躍入亮光,衝出山洞,進入山澗。

短暫的失明過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副繁忙景象。

兩側的山壁上,層層疊疊的建著房屋店鋪,直至沒入高空的雲霧

當中。而空中則停歇著一些飛禽拉動的車馬和飛舟,更有一艘大船懸浮在空中,不時有浮空小舟來來往往。

寧白峰看的有些目眩神往,老道士曾對寧白峰講過,離洲東邊修行仙家較少,沒什麼好看的,只有去到更遠的北方和西北,才能一睹仙家風采。但也只是如此而已,比之乾震兩洲,那也還是差的太多。

寧白峰走下渡船,站在繁忙的碼頭,腳步有些發虛,船行水中,搖搖晃晃,再加上沒日沒夜的練劍走勢,更是有些不穩,適應許久才找回腳踏實地的感覺。

青山綠水,寧白峰深吸一口氣,一臉滿足。

“你到底走不走,不走別攔路。”

嬌蠻的聲音打斷寧白峰的自我陶醉,回頭一看,一個丫鬟打扮的女子正盯著寧白峰,滿眼不善。

寧白峰一愣之後,緩過神來,自己此刻站在碼頭路口中間,腰上還橫挎劍匣。確實有攔路的嫌疑。

寧白峰歉意的笑了笑,退到路邊,看著這位少女走在前邊開路,後邊兩男一女的跟上。那女子寧白峰倒是多看了兩眼,雖然女子帶著面紗,但光看眼睛,寧白峰就覺得很是漂亮。

待到幾人走遠,寧白峰也混入人潮,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這讓寧白峰很是大開眼界,甚至寧白峰也看到有和自己一樣橫挎劍匣的修行者,更有揹著劍簍,插著好幾把劍的女子招搖過市。

找到一家賣吃食乾糧的的店鋪,寧白峰買些幹餅之類的東西,裹成一個大包裹背在背上。

離開前還詢問從這裡怎麼出去,店鋪老闆笑道:“看樣子年輕人是首次來這鷹愁澗,不太清楚這裡的門道。”

寧白峰點頭應承,“還請老闆給講講,指點一二。”

店鋪老闆興許是看寧白峰在這裡買了不少東西,心情頗為高興,指著外面笑道:“這鷹愁澗的唯一出口在天上,想要出去只有兩個途徑,要麼坐浮空小舟,要麼攀爬石壁上的階梯。這鷹愁澗之所以叫這麼個名字,就是應為山澗太深,連雄鷹掉進來想飛出去都得發愁。所以若是攀爬階梯,沒個一天一夜是出不去的,你若是想爬階梯看風景,那得明天這個時候才能到山澗口。”

寧白峰一聽這話,眉頭緊皺。

又得花錢。

若是這麼個弄法,再多的錢也不經花,指不定還沒到坤洲回元山,就得重操舊業,去大街上乞討。

可若是爬階梯,大半夜的看不見,手滑了,就得掉到山澗底下去餵魚,興許還喂不了魚,摔到半途砸壞某家店鋪,賠的估計更多。

寧白峰對著老闆道聲謝,搖頭嘆息的走上小路,順著店鋪老闆指明的方向,找到浮空小舟聚集之處。

花上一枚折背錢,寧白峰站在小舟上看著四周風景,心裡肉痛不已。

想當初在濱海縣,幾枚香火錢就能讓他高興好久,那是就一筆鉅款。

後來一路都是老道士掏錢,再說也沒掏多少,寧白峰和元鎮是白吃白喝,也就懶得計較。

一枚折背錢就是一百兩金子,就這麼個小舟,得花一百兩金子。

站在舟上,寧白峰都有種站在金山上的感覺。

果然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起家來,滿心都是淚。

用的還是神仙錢,當的仙家的家。

寧白峰看著兩邊山壁,一間間的店鋪如網格一般,店鋪前的石階山道上人來人往,浮空小舟上上下下,很是熱鬧。

經過懸浮在空中的大船時,寧白峰看到船上似乎是在開宴會,整艘樓船張燈結綵,秀麗的侍女來來往往穿梭其間,手裡端著一盤盤美味珍饈,隔得老遠寧白峰都能聞到隨風飄來的香味。

小舟攀升著越過一艘艘靈禽拉動的飛舟馬車,將將進入高空雲霧時,一道白影極速的從小舟側邊衝過去,帶起一陣狂風,將浮空小舟刮的都有些搖晃。

寧白峰看著衝過去的影子,眉頭一皺。

衝過去的是一隻白色仙鶴,背上坐著一位童子,揹著比他人還要大的黃色葫蘆。若是在往常看到這樣的打扮,寧白峰會覺得很有趣,但此刻遇到,只能憤慨無奈的搖搖頭。此人身上氣息滾滾,估摸著是玄妙地仙,之所以這麼認為,寧白峰見過老道士金丹地仙時的氣息,此人身上氣息比之還遠有不如,倒是和見過的李伏不相上下。

但即便如此,自從和老道士他們分開後,這個童子還是寧白峰目前見到的修為最高的一位,看著是童子,指不定就是某個修行數百年的老怪物。

寧白峰在金桂別苑,研讀老道士送的煉物決的時候,也有向老道士請教,隨便提了一句孫家地仙講的返老還童一事。

老道士當時當著寧白峰的面煉化那柄拂塵,講解練物決的一些竅門。隨口告訴寧白峰,返老還童一般來說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修為高深,修行的法門較為特殊所致。另外一種則是迫不得已,大限將至,只能以修為換命,塌陷肉身為代價換來的活命之機。

但這已是瞞過老天爺的取巧手段,人的肉身就像是個麵糰,充氣蒸熟後會成為光鮮亮麗的饅頭,時間一長,饅頭就會變冷變僵。而練氣士為了躲過變冷變僵的情況,只能以辛苦積攢修煉的元氣彌補自身,使肉身塌陷回到以前,返老還童。

寧白峰當時很天真的問老道士,這麼弄那豈不是找到了長生久視的法門。

老道士一臉冷笑。

你以為老天爺是瞎子麼,投機取巧的事做一次也就罷了,再做那就是自己找死。

不得已塌陷回去的饅頭,外表再是光鮮亮麗,裡面仍舊是敗絮一堆。這種方法回到童子狀態的修士,每天拼了命的積攢元氣,死命的壓制自己的肉身,不讓其生長,為的就是活命。

像這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饅頭,再蒸一次,必定連外面這層遮蔽老天爺眼睛的好皮都保不住。

妄想用這種方法長生久視,無異於痴人說夢。若真是如此簡單,那還需要艱苦修行,尋求大道,做那證道長生之事做什麼。

寧白峰若有所思,又問另外一種難道就不一樣麼,還有沒有其他的。

老道士摸著拂塵,沉默半晌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