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在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四章勇武的階州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九四章勇武的階州人

咽喉之所階州,從祖輩開始就盛產血勇之士,這地年年打仗不血勇也不行。

所以對階州人來說,腦袋掉了還真算不得什麼大事兒,面子丟了那才叫事兒。

一年到頭州里最最忙碌的官便是縣尉,沒辦法,治下的泥腿子動不動就要吵架,三言兩語就發展成動手,今天我吃了你打,明天我找人來找回面子,階州人愛報團,所以一件“誰踩了誰的腳丫子”問題,發展到最後往往會變成整村整寨的大械鬥。

階州人這些年來經過無數次戰爭,也學過無數次戰陣,近些年倒是沒怎麼打仗,但是從長輩哪裡耳提面命學到了不少東西。

所以階州人打架,可不像是其他村的蠻漢子一般,只會輪著拳頭上,人家有負責觀察的瞭望手,有抬木板負責衝陣的力士,還有拿著木棒負責敲腿的捕兵,至於眼尖手利下絆子扔漁網的更是一大堆,最重要的是人家打架有人指揮,什麼時候衝什麼時候退,什麼時候派遣使者交換兩村“俘虜”一條一條,頭頭是道。

其他州縣的小孩子你說打架去了,家裡的大人,不管你贏或者輸,先拽過來啪啪揍你一頓,但是階州人不會。

家裡的大人會很認真的讓你複述一遍打架的過程,輸贏無所謂,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不重要,他只要聽說你亂糟糟的衝上去,被進退有度的對手打到在地,就會很生氣,生完氣就告訴你以後要怎麼打,儼然一副軍中大將的作風,當然打屁股是避免不了的,如果你哭著說下次不打架了,一般會再揍你一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孩子,不打架那才是怪事兒,階州人勇武好鬥的性格是不怕打架的,但是他們怕打仗。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所以勇武好鬥的他們又害怕“打仗”。

死,他們不怕,他們怕的成千上萬人的死。

但是到了戰爭真正來臨時,一個個又如打了雞血一般不怕死的往上衝。

能造成這樣矛盾的綜其原因,是因為階州地勢位置的原因,經歷了太多的戰爭,也見過了太多的死人,他們喜歡過和平的日子,但是這天下哪有和平的時候,所以階州人才從小教導自家孩子,進退有度,團結合作,奮勇好鬥,慷概赴死的性格。

只有學會了這些,自家兒郎們才能在敵人打到家門口時,團結起來把敵人打出去,也只有這樣才能救身後一家老小的性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若是在亂世這樣的性格那是極好的,但是在和平年代,有這樣的民風習俗,對官府來說便意味著“災難”。

隊伍不好帶,所以階州的官衙也就“因地制宜”,你不怕我衙門,那你總歸怕你們村老吧!所以階州人犯了案子,官衙先抓的人必然是村老,哪怕是看到這個人犯在大街上晃悠也先不管。

等把村老抓到了衙門,辦案的官差就會講事實擺道理,然後放人回家,保準過不了第二天,那個犯案子的人就會被村民五花大綁的捆來。

在階州“整村械鬥”這個事兒只能排在第三,排第一的是造反案,排第二的,也是最令官府頭

疼的是“屢禁不止的私鹽販子”,好鬥的性子,加上團隊的合作,很自然的就會出現這種幫派性質的團體,而且還往往是整村人參與販罪的情況,讓階州的官府很是頭疼。

階州地處交通要道,所以商路自然也是繁華無比,其境內多山多河,可耕種的田地也是少的可憐,但是因為商路繁華,這階州就比南邊的文州日子過得舒服。

花椒是市井百姓們做飯離不開的一種調味料,“階州花椒”更是聞名遐邇,南上北下的商隊,只要路過這裡必然會捎帶上一些回去。

階州人很富裕,當狗兒一行人進州城初始就已經發覺出來了,滿大街幾乎沒什麼乞丐,階州人認為當花胳膊無賴漢都要比當乞丐有骨氣一些,誰要是當乞丐那就對不起祖宗的事,所以階州城的乞丐全部是些四肢不健全或者有頭疾的人。

階州人膽子大,大家夥也看出來了,一個還流鼻涕的小娃子就敢舉著棍子,追著不小心吐口水吐到人家身上的劉指揮使要賠償,看那表情你不賠償就別想在人家面前過去。

然後被劉張飛一腳丫奔走,然後就像捅了馬蜂窩一般,烏泱泱的被百十號人圍了起來,緊張的周老頭差點揮手讓軍士射箭。

要不是坊老及時趕到,一場血案就要在此爆發,可能是周老頭曉得階州人的性格,所以當街抽了坊老十鞭子後,這事兒就算結束。

“陳參軍,你們家知州和通判什麼時候才能過來?”

耍了威風的周老頭心情大好,一臉笑容的問旁邊一個一臉愁容的官員。

那官員開口先嘆長氣,好一會兒才道:“周軍監,他倆人從上午就一直呆在流民營地裡,連中午飯都是在裡面吃的,你們到來的訊息,我一早就告訴倆人了,想必他們等一會兒就能過來吧!”

周老頭嘆口氣道:“看來兩位實在是忙的抽不開身,既然如此,麻煩陳參軍告訴他倆人安心撫慰流民吧!不用掛念我們,我等各自在驛館安頓,就不去打擾他們了!”

陳參軍趕緊抱拳道:“是,某家馬上去告訴兩位上官,館驛裡一切物事都已備好,大營裡的廚子們也正在做飯食,等大家安頓好了,飯菜也正好可以吃了!”

周老頭拱拱手道聲多謝,隊伍就進了大營,階州人愛面子,愛面子的人往往做事比較敞亮,糜子饃饃外加粟米粥,只要你說餓,廚子絕對會給你再來兩大勺,吃飽飯的眾人沒什麼事兒,就去城裡逛悠,階州的繁華程度要比龍州城還要熱鬧一些。

所以狗兒是一路逛一路吃,白腸、辣雞絲,油渣豆腐沾白糖,細粉素籤配炒花,香糯飲子加豆糕這些嚼頭管你吃的嘴滑,如果你晚上沒吃飽飯,那街邊的三鮮面、手撕面、雞肉面、豬肉面等等數十樣湯麵等著你吃,邊吃你還可以要兩盤雞鴨鵝兔做的涼肉盤,放心店家絕對會把蘸頭給你放好,鹹的麻的辣的甜的數十樣供你挑選,而且還是不要錢的。

一趟街逛下來最多二十文錢就能讓你吃個肚兒圓,若你肯再丟出五文錢,二兩燒酒外送你個盛酒的小葫蘆。

吃完飯如果你不嫌累,你還可以去城中心的

“趣兒街”逛逛。

這裡鬥蛐蛐,丟骰子,套小圈,玩紙葉子,堵氣毬的小博戲應有盡有。

如果你是個手癢的玩家,下一個衚衕,賭坊一條街歡迎你的光臨,只要你進來玩,伺候的幫閒會待你如親爹一樣,當然啦,你要是輸完錢心癢還想玩,那你得反過來喊他親爹。

若沒有這項嗜好的人可以去哪裡玩耍?當地的人會很熱情的告訴你,順著賭坊街一直往前走,等過兩條街就會到一條俗稱“念秦淮”的河邊,嗯,當然不是讓去你遊江玩水啦,秦淮河秦淮河,用腳丫子想一想也知道是做什麼營生的,你看那花船上燈火通明,隱隱約約的還能看到美貌小娘子,扭著柔軟的身軀在船艙裡跳舞。

你說你眼睛不行?那你可以兜住耳朵聽,你聽,簫、笛、瑟、琴、壎笙鼓只要你有錢,琵琶,二胡任你選,就連那嘴裡唱的小曲兒,不重複的都能給你連唱一個時辰。

小娘子表演的眼花繚亂,而你卻拍著桌子大喊道:“胡咧咧個啥!”領路的閒漢就曉得你要幹嘛。

莫著急,咱把賬結了就可以下船登岸,保證讓你心想事成,如果你不信那咱倆就對個“你懂得”的神秘眼神。

琴棋書畫一條街,先說好這裡講究的是高雅情調,有錢也不一定能當人姐兒的入幕之賓,人家這一行玩的是“規矩”,用兩句詞湊一起形容,便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欲拒還休是行首”,啥?你不會作詩?無妨,只要你兜裡有錢,旁邊龜公絕對會給幫你置辦的妥妥貼貼,而且詩詞的署名絕對是你。

有錢的員外老爺,一般喜歡親力親為,扔一大錠雪花白銀,問你,他本人做的打油詩和不和規矩?老鴇子絕對會點頭道:那自然是符合規矩,如果爺再丟一錠銀子還能立馬評選為“狀元”!

規矩說完,你頭卻搖的像撥浪鼓,閒漢就曉得,你錢不多文采不佳,沒關係咱還有次一等的,映月小姐,梅花小姐,杏花小姐,詩詞歌舞這些才藝應付兩下就行,人家的拿手絕活是陪你嘮嗑,管保嘮的你哈哈大笑,或者是嚎啕大哭引為平生知己,然後留戀不舍,直到把銀子花完,被膀大腰寬的家奴扔出門外,你才如夢初醒,看到了什麼是“多情總被無情傷,黃白之物續情緣”。

啥玩意還是不中意?機靈的閒漢會說:“客官你別急,賞錢加兩文,包管這最後一站如你心意,而且還安全!”

等你掏完錢,他就會帶著你兜兜轉的到一處門上掛著木牌牌的地兒,嗯,劉嫂嫂,張嫂嫂都有空閒你可以隨意點,什麼?沒前面小娘子好看?大哥這什麼地方,要什麼身段顏值,趕緊進去熄燈睏覺,玩的開心下次還來找我玩耍。

所以狗兒轉著轉著身後的人就沒了蹤影,心裡一想,算了都是些大人,想來不會走丟的,至於大營那邊?早晨點名準時到就行了,下一州就是生與死的戰場了,還能不讓人家放鬆放鬆?

咦,大晚上的還有耍猴的,抱著甜豆兒水的狗兒趕緊跑過去看,結果人太多沒擠進去,只好轉去對面瞧雜劇,想著等一會兒人少了再來看,反正這階州的勾欄瓦舍街,可以特令營業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