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在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一一章軍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一一章軍營

大軍屯駐營寨,按照時間、軍情大概分三類,一種是永固營寨,這種多用黃土夯建,就像是座小城池一樣,一般面對的是那種一打就是一兩年的持久戰事。

另外一種是面對三五個月的戰事,這種營寨沒有永固工事,多是選險要地勢再配上壕溝、柵欄、鹿角這些防禦工事,戰事打完,拆了就走。

最後一種便是一次性營寨,一般多是在行軍路上的宿夜營地,搭建營寨的材料多是附近山林中的樹木,再配上自帶的一些工事,分分鐘齊活,圖得就是快,第二天也不用管扔了就走。

右川大營的營造情況當然是依照第二種了,又因為中間的矮山頭,遠遠看去就像是個箭靶。

中軍大營駐在中心點,重要人員、機密文書,軍機大事都在這裡面,可以說是整個軍營的首腦之地,所以也叫做帥帳。

離中軍帥帳最近的一圈營房,住的是馬軍,俗稱騎兵營,這圈營房裡最重要的是戰馬,而不是騎卒。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的地位就相當於後世的坦克,鍾鋒陷陣、刺探情報、騷擾攔截許多重要場合都要用到它們,宋朝的戰馬很少,哪怕是全盛時期的大宋,戰馬也只有那麼一丟丟,更何況僅剩下半壁江山的殘宋。

在軍中,戰馬的性命要高於戰兵,因此,五匹馬換頂烏紗帽的事兒就不是空穴來風,官員的品級與戰馬的數量掛鉤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誰讓這大宋沒了養馬地!

騎兵營的外圈是步軍營,步軍分三類:重甲兵、輕甲兵和穿著一層號衣的普通軍卒。

大宋的甲冑可以說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步人甲,是用百煉鋼鍛打造成的鐵片,再用結實牛筋繩串聯在一起,渾身上下只露著眼睛,有些鐵頭盔上還有鐵紗網來保護眼睛,這一套鐵甲得重二三十公斤,能穿上這種甲冑的,多是些膀大腰寬的高個硬漢。

輕甲就簡單多了,大多是鐵片與牛皮的混合物,有的乾脆只是皮甲,這類輕家製造起來速度快、成本也低,所以這軍中輕甲兵人數也是最多的,沒辦法這大宋不光缺馬也缺鐵。

步軍人數要比馬軍人數多五倍,也就是五個步軍頂人家一個騎兵,所以雙方地位也是差的很多,人家馬軍營每天都有一頓乾飯吃,偶爾還能撈到一片肥肉,而步兵卻只能吃到濃粥。

步軍營的後面是雜兵營,也就是淄重兵、輔兵、醫護兵、火頭兵這些雜職人員。

像下邊州縣來的兵丁、民團一般都充當輔兵,淄重兵則是從徵調來的民夫裡選力氣大的充任。

這圈雜兵營外圍住的是來自各州縣的民夫丁役,俗稱“跑腿營”,意思是跑腿幹活的人。

民夫營外圍是弓弩營,把他們排在外面不是說他們地位最低,而是職能的作用,當敵兵襲營時,他們這幫射手也能第一時間趕去支援。

弓弩營最外圍就是各種防守大營的關卡和巡邏的兵士。

從宿營地來看,軍種的不同代表著地位不同,說到地位,大宋除了官員品級不同外,這軍中的士兵也嚴格分著不同的等級。

北宋時分禁兵和廂兵,裡面又分上、中、下三等,北廷南渡後,禁兵改名為屯駐大軍,裡面的士兵分效

用、軍兵兩級,這其中還有一種特殊兵種,叫做使臣。

使臣是八、九品這些低等武階官的總稱,使臣一般不會去帶兵打仗,他們有著自身的差事,比如說負責擔任偵察任務的探事使臣,還有給將軍管印的背印使臣等等區分。

當然有些使臣也會帶兵打仗,所以在軍卒又分使臣、效用,軍兵三級,後來宋孝宗時期對軍隊進行了改制,實行效用、軍兵兩等級兵制。

效用是啥意思?嗯,就是從民間良家子中招募來為國事效力的兵士,人家是良家子出身,所以這個身份和待遇那是比普通軍兵都要高很多,普通徵來的士卒喚做“長行”,以前都要在臉上或者胳膊上刺上所屬軍營的字號,但是人家效用不用,不但不刺字人家的軍餉還比你高一倍,發下來的米糧布帛這些賞賜也比你拿著多,因為人家的出身地位比你高。

打著打著仗,心情不好了就可以把手裡的武器一丟,找將軍說我要回家讀書考科舉,那將軍就得認真的考慮,是放人回去或者賞他一頓鞭子,若是長行,一般會直接賞鞭子。

刺字制的廢除以及效用普及,是南宋兵制的一項重大改革,也使得民間良家子以及那些愛國之士紛紛應募軍中,讓南宋軍中的戰鬥力瞬間提升不少,這也從側面看出,南宋士兵的社會地位在逐漸提高。

但是,南宋的步子從最初就已經走錯,就像是埃及的金字塔,士兵地位再提高也還是在金字塔的最底層掙扎。

一個小兵若想努力的往上爬,憑著年頭能在三年後當上管十個人的火長,再往上就得需要看你是否弓馬嫻熟、武藝高超,若是每次考核都評優等,然後就能當上管五十個人的隊頭。

這時候若是還想往上爬,就得要軍功了,軍功分兩種一種是上官發下來的差事,你若完成的又快又漂亮,來上兩三次後就會升遷一級,一級加一階俗謂一大功,就能當上有一百個小弟的都頭。

看著簡單但是軍中人太多,差事就那麼一點,等上好久才能等來一件差事,結果一看,忒難,完不成,勳階倒罰一級,虧不?

所以就促生了另外一種實實在在的軍功,“人頭功”,土匪的可能會多要兩顆,但是金賊的一顆就能讓你升一階。

當兵麼,就是刀口舔血的生意,人死卵朝天,不死富貴拿,所以說聽聞開戰,軍中最開心的就是這幫“殺才”。

當都頭了,好些人就滿足了,因為在縣裡都頭就是爺爺一般的存在,但是在軍中,都頭遍地走,算不得什麼威風,在軍中真正威風的是管理五百人的營主,官名,營指揮使。

劉三郎他爹便是青川軍的指揮使副,也就是副營主。

大宋營一級便是最基本的軍事單位,和後世某些公司的連鎖店面一樣,對外說,我有多少多少個店面,在這裡也是一樣,看某個大將軍一拍桌面威風凜凜喊道“點起十營兵馬!殺光這幫金賊!”意思就是讓你領五千個兵。

指揮使這層往上就是“將”這個級別,也就是俗稱的將軍,有準備將,副將,正將,還有許多手裡沒有直系兵丁的“掛名將軍”,什麼偏將、衝鋒大將、淄重大將等等,大多是用來彰顯地位虛名。

一個普通小兵憑著

軍功最多能坐到營主這一級別,再往上,光有軍功還不成,還得要看上官是否照顧你,拼完業績拼關係,後世也是這球樣。

將一級往上還有“軍”一級,統領、副統領這些軍主,隨隨便便拉一個出來手底下就有數萬個馬仔,能走到這一步的,大多都屬於老闆的親信。

再往上有都統制,副都統制級別,能當這一官職的要麼你朝廷裡有實權派大臣挺你,要麼就是簡在帝心。

好些小兵奮鬥一輩子,最多能混個營主當當就不錯了。

整支大軍,有大大小小二百來座營房,它們有各自練習武藝的校兵場和睡覺的營帳,吃飯的後廚,放糧草軍械的物資房,嗯,還有不可缺少的茅房和浴房。

龍州來的州兵一進大營就被帶去了雜兵營,狗兒這些人自然也要進民夫營。

八百個民夫少說也得分成兩個營,所以狗兒一行人就站在一處空地上,瞅著一個圓臉軍官給眾人分“班級”。

啪啪啪三聲響,穿著綠袍武官服的大漢揮舞著鞭子對著眾人溫柔的喊道:“你們這幫孫子,不管以前在縣裡或者在村裡是做什麼營生的,如今進了我西軍的大營,都要把脖子縮起來,給爺爺們乖乖的裝孫子,若是敢犯了軍規,鞭子和軍棍任憑你選,兩者都不要那就吃刀片!”

“某家如今要安排營帳,你們這幫孫子都給爺爺把耳朵支愣起來,爺爺喊到誰,就給爺爺大聲答是,誰要聲小了,先賞他十鞭子嚐嚐!聽見了嗎!”

一群民夫扯著嗓子喊道:“是”!

“龍州,平武,江油的給爺爺站在東邊,其他的站在西邊!”

一群人亂哄哄的挪位置,好一陣才在武官的鞭子下站好。

“你們是頭天來,某家也懶得收拾你們,就先讓你們喘口氣,一會兒跟著營前的節級回自家營房安頓,然後出來洗漱吃飯,明天的任務就是給你們這幫蠢貨登記造冊,並選出各自營房的營頭,行啦,都散去吧,爺爺餓了也要回去吃飯!”

話說完,這官就提著鞭子帶著幾個軍漢大踏步的離去,狗兒一行衙役傻眼了。

進二道營房後,張老將軍和周老頭帶著馬車淄重繼續往前走,狗兒這幫民夫被接應的軍漢引去了民夫營房,所以就分了兩路。

自己只是押送民夫的衙役,人送到大營理論上說這趟差事就算是完結了,等拿到大營開具的回執文書,就可以出營回縣衙交差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眼瞅著那訓話的武官,喊完話就不耐煩的走了,卻把自己這幫衙役晾曬到了一邊,這算是個什麼事兒。

所以龍州來的衙役們就聚在狗兒跟前,瞪著眼看狗兒,意思很明顯。

狗兒咳嗽一聲道:“諸位稍等我過去問問。”

拱拱手,狗兒就邁開兩條腿追那離去的軍官。

每個營房都有各自營房的營卒站崗,營與營之間的路上還有專門的兵丁巡邏。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這軍營又是最講究軍法營規的地方,所以這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像狗兒這樣亂跑一氣自然是不允許的,然後就被巡邏的兵丁抓了起來,也不盤問先賞兩鞭子,接著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