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在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冬至聖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冬至聖節

黑漆漆的夜空,星星猶如芝麻一般密密麻麻地撒的到處都是,銀白色的天河從西北方向而來,橫貫中天,斜斜地傾倒在東南大地!

狗兒好奇的看著這一幕,心一動,雙腳就離開了地面,回頭看去不知道何時這後背竟生出了一雙老鷹的翅膀。

趁著一陣大風刮來,兩翅輕輕一展,身體就已經飛上了天空,烏漆麻黑的也沒啥可玩的,狗兒就操控著翅膀往閃閃發亮的星星飛去!

離的越近這口水流的越多,那耀眼的星星居然是一顆顆銀元寶堆積而的,樂的狗兒直接就撲了上去,也不知道從哪兒撿來一口大麻袋,一把一把的就往裡面狠命的裝。

銀子的下面是一層厚厚的銅錢,黃燦燦的映了狗兒一臉,一顆心跳的快飛了出來,抱著一大捧銀元寶開心的在錢垛子上面跳啊,蹦啊!

突然一聲大喝傳進耳邊,趕緊扭頭看去,一具渾身流淌著鮮血的屍體,正拎著一顆呲牙咧嘴的腦袋對著狗兒大聲的喊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嚇的狗兒趕緊揹著麻袋逃跑,不曾想銀子裝的太多費了好大勁還是提不起來,只好咬牙放棄,想想不甘心就附下身子抓了顆最大的銀錠跑了去。

一路亡命的狂奔,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越努力的跑反而離的那具無頭屍體越近,眼瞅著要慢慢落到他手心裡了,著急的狗兒直接把手裡的銀元寶砸了過去,只聽著哐的一聲響,狗兒睜開了眼。

無頭屍體沒了,銀元寶沒了,星星也沒了,只剩下兩張滿是胡茬的大臉,看邊上四個小腦瓜正笑嘻嘻望著自己。

狗兒嘆口氣對著左邊人道:“劉爺,人抓住了沒?”

劉頭道:“昨夜就綁進了大獄!”

狗兒點點頭咂摸咂摸嘴又對著右邊人問道:“趙哥哥,麻藥是你放的?”

趙捕頭點點頭道:“是俺。”

狗兒嘆口氣道:“放多了,喝起來是苦的!”

趙捕頭趕緊低聲回道:“俺下次少放些!”

狗兒撇撇嘴道:“幸虧是遇到個蠢漢,若不然小子這條命可就交代進去了!”

一旁的大傻嘿嘿笑道:“大郎哥你咋知道酒裡有藥?”

狗兒翻翻白眼道:“劉三郎三個字寫滿了整個紙盒子,俺又不是瞎子怎麼會看不到!”

這句話說完就想挺著身子坐起來,腦袋忽一陣疼痛,宿醉的後遺症顯露了出來。

拄著腦袋緩了好一陣兒,才感覺好受了許多,一抬頭就見狗剩笑眯眯的端著一碗稀粥遞了過來,好久沒見他這麼懂事了,喜的狗兒連連誇了他好幾句。

一碗粥下肚,又用涼水洗了把臉,頭暈目眩的感覺才算消退。

接了一碗熱水就坐在爐灶邊,扭頭對著正喝茶的兩位道:“這幫人什麼來頭啊?折騰的這麼熱鬧!”

一旁的趙捕頭搖搖頭道:“這群人是上山落草的賊匪,說是接了貴人的賞錢,要來咱們縣大牢殺一個囚犯,具體殺誰?貴人叫啥?這唯一的活口只是個小嘍囉並不知曉,俺早晨出來的時候劉三郎還在繼續審問,也不知怎麼著了。”

狗兒點點頭,心想,估計是囚犯手裡有貴人的把柄,惹得貴人行僱兇殺人之計,打打殺殺的事只要不牽連到自己就行,當下就扯去

話頭道:“劉爺您怎麼過來了,今日不當差了嗎?”

劉頭笑呵呵道:“當啊,不過沒前幾天那般幸苦了,有他們照看著,我就找了時間過來看看你這皮猴子!”

狗兒甜甜的回了一笑。

一群人又聊了幾圈狗兒忽然想起過幾日就是冬至聖節了,就扭頭對著幾人問道:“這馬上要過節了城裡可有啥好玩的地方?”

劉頭搖搖頭道:“沒啥好玩的,都忙著要祭祖,也沒啥心思耍去了。”

冬至,排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位節點,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又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古人的封建思想比較嚴重,他們認為冬至為一年中陽氣最弱的一天,理由是這天的白日比以前要短少了很多,根據“陰盛陽衰”的理念,少掉的那幾個時辰是被已故的親人借走的,所以這一天後輩子女都要祭祀祖宗。

當皇帝的會更加忙碌,領著皇子王孫祭完祖宗,還要領著一群群大臣去郊外舉行祭天大典。

這一天,不光是朝廷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也會止戈修整,邊塞閉關,商旅停業,大家夥在祭拜祖宗的同時也會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中國人過節日一般會總結為三件事,親朋相聚,祭奠祖先,大吃一頓!

冬至有什麼可吃的?肯定就有人提到吃餃子,說起吃餃子,那就必須說到一個牛叉人物,他寫了一本傳世鉅著名字叫《傷寒雜病論》,又稱《傷寒論》。

此書一出就已封聖,有人說傷寒不就是個感冒麼,吃倆片感冒膠囊就好了,甚至啥藥都不用吃,直愣愣的抗一個禮拜也能好。

現在俺來普及下傷寒這個玩意兒到底是個啥?

《難經·五十八難》中曾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

所以說它是個綜合性疾病,再說古代窮嗖嗖的要醫療沒醫療,要營養沒營養,一個不小心就會爆發成大役病。當地官府衙門一般治療疫病的做法就是,圈起來自生自滅,或者是一把火燒個精光,不管是人還是物。

《傷寒論》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傷寒論》第三十五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看到這裡就有人曉得這位大神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被後人尊稱為醫聖的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一生寫了好多藥方的大大。

而吃餃子這件事,是不忘他“祛寒嬌耳湯”之恩。簡單說就是把麵皮裹住各種藥材,讓大家夥煮著吃,既飽腹又治病。

餃子在宋代叫做“角兒”,元代稱做“扁食”,名字不同樣子卻一致,吃法也相同,混在碗裡和著湯吃,或撈出盤子單獨吃。

也有些地方在冬至日這天,親朋好友會聚在一起吃一頓“狗肉”。

這個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民間百姓紛紛效仿從此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慣,又因為

當時的上層人群,喜愛吃的是羊肉,所以有些人又改為吃羊肉鍋,不關是餃子也好,狗肉鍋羊肉鍋也罷,在冬至這天大吃一頓也是為了祈福來年能有個好的光景。

見大家的情緒有些低落,狗兒趕緊道:“劉爺,昨天演的雜劇真是精彩,那兩位大家是哪裡請來的?”

時光如流水,不覺間已過五日,恍惚間還想起老棗樹旁五具血肉模糊的屍體,也曾在深夜裡多次被王大牙索命的影子所驚醒,總之這幾天狗兒過得不太開心。

終於等到冬至這一天了,狗兒早早的就去了草市集上,東轉轉西看看的買了一大堆香燭紙錢,用一條竹篾揹簍盛了,喊了大傻和狗剩三個人低著頭便往城外走去。

低落的情緒也傳染給了他倆,再看看揹簍裡的東西,哪怕是劉大傻這個憨貨也明白了要去幹嘛。

心裡有事,步伐也就快了許多。

一個多時辰的腳程,便到了這幾天總是魂牽夢繞的地方。

滿目瘡痍的劉家村,經過幾個月的沉澱,那股難聞的煙火氣息已經是揮散的啥都沒有了。在偏僻陰冷的地方,幾根燒焦的木頭伴著還未融化的積雪讓狗兒的心立刻跳動了起來。

不忍再看,也不敢去想。

低著頭快速穿過,等到了一處開闊的荒涼地時,三個人停下了腳步。

抬頭看去,一捧捧黃土堆積而成的墳堆,從腳前一直延伸至百米外的大柳樹下。

這片墳場埋葬著劉家村死去的所有男女,除了寥寥幾個人還活著,其他人都安靜的睡在了裡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摘下揹簍,從裡面拿出兩小堆紙錢香燭和些供品分給了他倆,狗兒便深深喘口氣,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到了那個立著石碑的墳瑩。

“爹爹、孃親,狗兒來看你們了,狗兒過得很好,每天都能吃飽肚子,還有肉吃!俺還結交了衙門裡好幾個貴人,他們關心狗兒,經常幫助俺,反正俺過得很好,狗兒,狗兒……嗚嗚嗚。。爹,娘,狗兒想你們了!嗚嗚嗚……”

千言萬語統統化作了淚水,萬般思念也抵不上一次相見,可狠已陰陽兩隔,終是不能。

全身趴在墳堆上,哭的是稀里嘩啦,鼻子嘴巴齊流淚,來時的愁悶徹底揮發了出來,這一場痛哭足足有小半個時辰才結束。

鼻涕淚水混合著塵土讓狗兒變成了大花臉,也顧不上擦乾淨,起身就離開墳堆,重新規規矩矩的跪在石碑前,眼前的這塊兒碑花了狗兒一大筆錢才置辦成的。

為題上面的碑文狗兒是求爺爺告奶奶,滿鄉找了好久才找到個寫碑文的老夫子,一貫錢的潤筆銀狗兒掏的非常痛快。

爹爹看了一輩子的書了,應該配的起一塊兒碑文,那怕只有寥寥幾字。

香燭紙錢化作了青煙旋轉的飛上了幽藍的天空,望著天上的白雲,狗兒真誠的希望它能把自己的思念傳達給爹孃。

看著火苗慢慢熄滅,又開啟了一瓶燒酒,每次喝酒爹爹都會喝的爛醉,害的孃親總是發牢騷,現在成神了,估計酒量會大增吧!一瓶燒酒灑了大半,塞上瓶塞又放進揹簍裡,順手拿出幾樣點心,最下面的是一小袋鹽焗黃豆,爹爹的最愛。

供品上完,燒紙錢的火也剛好燃盡,整整衣服,雙膝跪地後背挺直,一下,兩下,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