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系統救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出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出征

朱皓看著周瑜的新四維,心中暗想:

“本王,穿越前,就總聽說什麼智商一百二,現在本王帳下的這個周瑜,可是貨真價實的智商一百二啊!”

“就這智謀,這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就在朱皓正這麼想著的時候,一個一身皂袍,頭戴綸巾的俊朗男子,來到而來朱常洵的軍中,對著朱常洵躬身施禮道:

“亮,一山野之人,蒙陛下不棄,承三顧之恩,無以為報,特前來以卑微之軀,供陛下驅馳!”

“還望陛下,莫要嫌棄,亮能力淺薄!”

朱常洵聽著來人這話,當即大喜過望道:

“先生能來助朕,朕之霸業何愁不成!”

“來人擺酒,朕要給諸葛先生,接風洗塵!”

如果此刻朱皓在此,一定會,一臉悲催的看著朱常洵,大聲喊道:

“我的,那是我的,我召喚出來的諸葛武侯!”

這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朱皓召喚周瑜之事,亂入而來,有著臥龍之城,蜀漢的開國丞相諸葛亮。

隨著朱常洵的命令,營中便佈置起了酒宴,席見心中急切的朱常洵,便忍不住開口問諸葛亮道:

“諸葛先生,朕隨有心討賊,卻力不從心,北京城下,本王幾十萬大軍,被殺的大敗而會,眼下蝸居此地,實屬無奈!”

“朕知先生有大才,還請先生教朕,朕應該如果克敵制勝啊!”

諸葛亮聽著朱常洵的話,站起來微微躬身,隨後開口說道:

“陛下,恕亮直言,陛下雖然口稱討逆,可天下人,看陛下才是逆賊,北京的偽朝才是正統!”

“陛下,如果不改變天下人的看法,恐怕日後的處境會越來越難!”

“畢竟陛下這數十萬大軍,需要糧草補給,和兵丁的補充,如果天下人,不認可陛下,陛下的人馬,將會越打越少,而北京的偽朝,會恰恰相反,如此,此消彼長,陛下又豈能長久呼?”

朱常洛聽著諸葛亮的分析,連連點頭道:

“先生說的有道理,不知先生以為,朕應該做些什麼!”

諸葛亮聽著這朱常洵的話,再次微微躬身,隨後開口說道:

“亮聽聞,陛下起兵討逆之初,曾經說了偽朝父子,乃是用卑劣手段,竊據皇權!”

“亮以為,陛下可根據這個,拿出偽朝父子,竊據皇權的證據來,公佈天下,偽朝在天下的影響力削弱,此消彼長,陛下的威望自然便會提高!”

朱常洵聽著諸葛亮的話,不禁心中犯了仇,他當時不過是胡編濫造的話,哪裡有什麼證據啊!

況且他大哥朱常洛繼位,確實是有他老爹的即位詔書的,而他卻什麼都沒有,此刻讓他拿證據,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朱常洵這樣想著,臉上便露出了不悅的表情。

諸葛亮乃是智謀高絕之人,看見朱常洵的樣子,就知道對方是沒有想明白,他的意思,便連忙補充一句道:

“陛下,這書都是人寫的,事情都是人做的,這其中有人的因素,是非功過,又豈能是外人能看清的!”

諸葛亮這一補充,朱常洵瞬間,明白了諸葛亮話中的意思,這是讓他造假,頓時臉上有了喜色道:

“就按照先生的意思辦,這件事就交給先生去做了!”

諸葛亮聞言,再次躬身施禮道:

“微臣領命!”

此刻還在京中養傷的朱皓,還不知道諸葛亮已經到了福王的軍中,不過就在朱皓身體快要痊癒的時候,一則震驚天下的訊息傳出:

福王向天下公示了,蓋有玉璽的即位詔書,同時還公示了萬曆皇帝臨終前的起居注,起居注上詳細記載了,萬曆皇帝要廢除太子,由福王登基的內容。

福王將這兩樣物品,公示之後,再次昭告天下,說他本無心帝位,但朱由校小兒昏聵,任由宦官亂政,又縱容其弟朱由檢,連年四處征戰,致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他不忍大明江山社稷,毀於小兒之手,不得已起兵正位,上順萬曆先帝之願,下安萬民之心。

朱常洵這連番的操作,頓時讓天下震動,有不少自認為是忠義之士的人,立刻倒戈朱常洵,致使朱常洵新敗後,不但實力未見消減,反而日漸強大。

在收到這個訊息後,朱皓再也坐不住了,他也無心再在京中養傷,如此任由朱常洵發展下去,即便最後能夠鎮壓,恐怕也會讓大明,元氣大傷,這是朱皓不願意看到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朱皓立刻進宮,請求出兵,討伐朱常洵,遏制其發展,迅速將其消滅,以防釀成大患。

雖然皇帝朱由校,比較擔心朱皓的身體,但他也知道福王之患,有蔓延全國的趨勢,他不敢小覷,因此便囑咐朱皓,要注意身體後,便同意了朱皓帶兵出征的請求。

朱皓之所以,沒有選擇公佈皇室起居注,以及老爹的繼位詔書,是因為這本就屬於皇室密辛,不可對外,二是他知道他沒見過的那個便宜爺爺,萬曆皇帝,不喜歡他老爹,誰知道那個老糊塗,會不會朕在臨死前,說過廢太子的話。

反正這老家夥,當初為了立福王為太子,跟大臣們賭氣,十幾年沒有上朝,他將廢太子的話,掛在嘴邊,一點也不稀奇。

而且這樣爭吵下去,不但不會吵出格結果,反而只會讓天下更加混亂。

正因為如此,朱皓才選擇了簡單有效的辦法,直接出兵攻打福王,朱皓心中明白,這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別說朱常洵拿出的都是偽證,退一步來說,就算是他拿出來的證據是真實的,那麼等他被朱皓滅掉後,天手中的那些證據,也就變成了偽證。

天啟五年的十月,只短暫在京中修養一個月左右的朱皓,便再次帶領十五萬大軍,前往征討福王朱常洵。

此刻福王朱常洵,因為新敗,正龜縮在河北的承德一帶,積蓄能量,等待時機,再次攻擊北京城。

因為承德地區,距離北京不過一百餘裡,在朱皓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北京城的時候,在承德的朱常洵,便收到了訊息。

朱常洵聽聞朱皓率大軍前來,頓時有些慌亂,他連忙找來他新任命的軍師諸葛亮,前來商議,待諸葛亮來到他的面前後,他立刻便開口詢問道:

“諸葛先生,先朱由檢小兒,率領十幾萬大軍,前來攻打朕,朕應該如何應對啊!”

諸葛亮聽出了朱常洵話中,流露出的慌張情緒,連忙微笑的開口說道:

“陛下勿憂,這朱由檢自不量力,來進攻我軍,純屬是自取滅亡!”

“這京城通往承德官路,兩側多山,非常適合兵馬埋伏,我們可以在兩側山上,進行埋伏,一舉擊潰其軍,然後順勢便可攻下北京城!”

朱常洵聽著諸葛亮,說的如此有信心,當即心中也不再慌亂,而是臉上帶著笑容,對著諸葛亮道:

“諸葛先生,此戰就擺脫給你了!”

“如果真能一舉擊潰朱由檢的人馬,攻下北京城,你就是朕開國的第一功臣!”

此刻的朱皓,還不知道,朱常洵以諸葛亮為軍師,給他下好了套,給他鑽。

不過當朱皓率領人馬,進入承德地區後,看著兩側的高山,狹窄的官路,朱皓不禁蹙眉,而此時跟隨朱皓一同出征的周瑜,率先向朱皓說道:

“殿下,此處道路狹窄,兩側又高深林立,需要小心,對方再此設伏啊!”

朱皓聽著周瑜的話,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道:

“這朱常洵的人馬,早就在京城一戰,嚇破了膽,況且其軍中,也沒有軍事才能出眾之人,項羽雖然勇猛過人,但其打硬仗還行,設伏這種事,他不擅長!”

“依本王看,他們未必會有伏兵!”

周瑜聽著朱皓的話,連忙再次勸說道:

“殿下,軍中無小事啊!”

“小心一點,總沒有過錯!”

朱皓聽著周瑜的話,微微頷首道:

“周都督說的有道理,依你的意思,本王應該怎麼辦呢?”

周瑜聽著朱皓詢問,當即將他心中想好的話說了出來,道:

“殿下,可以小股部隊,冒充殿下的中軍,充當誘餌!”

“如果對方有埋伏,在看見殿下的中軍經過時,一定會發動攻擊,這個時候,殿下在後方率大軍徐徐跟進,只要在對方,全部下山攻擊的同時,便可從其後方,與誘餌合劑,擊潰其一部!”

“然後在與誘餌合兵,追擊敵軍剩餘一部,如此殿下便可以變不利為有利,反殲敵軍!”

朱皓聽著周瑜的話,微微頷首,隨後開口說道:

“周都督此言有理,就按照周都督說的辦!”

朱皓說著話,讓秦瓊率領程咬金,關羽,許褚,典韋,冒充中軍充當誘餌,他則與周瑜率領大軍,徐徐跟進。

朱皓之所以將他身邊的所有戰將,全部派去當誘餌,是因為他心中明白,這誘餌前期受到的攻擊,會異常猛烈,將這些武力高絕之人,派去充當誘餌,可以最大的保證,誘餌所部的將士的生還率。

在朱皓與周瑜商議定後,朱皓大軍便分為兩部,向著承德地區行進,此刻早就在山上埋伏的,福王兵馬,一個個的正眼巴巴的,等待朱皓大軍的到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皓的誘餌軍,便進入了朱常洵所部的包圍圈,在這股部隊進入後,這些在山上吃了半天鳥屎,等的不耐煩的將領們,便要命令所部下山,進行攻擊。

這個時候,同樣在山上埋伏的項羽見狀,連忙勸阻眾將道:

“各位將軍,看著隊伍的規模,應該是朱由檢的前軍,我們放過其前軍,等其大軍真正到來的時候,再發動攻擊,才方為上策啊!”

“還請各位將軍,稍微耐心等候片刻!”

“如我所料不錯,多說再有半日,那朱由檢的大軍,便會路過此地!”

雖然項羽,是後加入朱常洵的軍中,但項羽本身武力高絕,這就讓很多人,很是信服他的。

不過因為項羽的話,眾將正準備安心再等半日的時候,突然有一人驚呼道:

“你們看,那是青羅傘蓋,那是朱由檢的中軍啊!”

“殺再多的敵軍,也不如殺了敵軍的主帥啊!”

“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殺啊!”

眾將在確定了,那隊伍之中,打著的確實是青羅傘蓋,當即也不再理會項羽,紛紛率領人馬,殺向山去。

項羽看著已經失控的人馬,無奈的嘆息一聲,隨後也無奈的跟隨這些人,殺了下去,他可不想回去之後,被這些人,說他消極怠戰,但他卻明白,這下方的人馬,明顯就是個坑。

因此他雖然跟著殺了下去,但卻時刻打量著四周,儘量的控制著所部的傷亡,因為他很清楚,如果這真是朱皓的奸計,那麼一會突圍,他還要依靠這些士卒。

俗話說,擔心什麼,就來什麼,項羽正四處大量的時候,只聽後方三聲鼓想,號角齊鳴,喊殺聲震耳欲聾。

項羽知道他猜對了,當即也不管其他人,率領所部,在朱皓大軍殺上來之前,迅速撤退而去。

朱常洛這些其餘的將領,可就沒有項羽反應這麼迅速了,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被反包圍了。

這是內外夾擊,很快便將朱皓大軍前方這一部兵馬衝散,死傷無數。

隨後朱皓又再次會同誘餌軍,追擊潰逃的朱常洵兵馬,朱皓之所以對這些殘兵敗將,窮追不放,是因為,他要儘可能的殺傷,朱常洵的有生力量,以防其死灰復燃。

一場包圍與反包圍的戰鬥,從天明開始,一直打到夜半三更,才讓這些潰敗的朱常洵兵馬,藉著夜色,遠遁而去,朱皓見已經看不見對方人馬,這才下令停止追擊。

在大營之中,等待己方勝利的朱常洵,不但沒有等到勝利的兵馬,反而等到了朱皓兵馬的壓近。

雖然朱常洵不知道,前方兵馬,已經潰敗,但是對於朱皓兵馬的出現,看著他大營之中這些不足三萬的護衛,他果斷的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朱常洵知道,他在河北是待不下去了,只能先回他的老窩洛陽,徐圖良策。

朱常洵此次的兵敗,受打擊最大的還不是朱常洵本人,而是他新任命的軍事諸葛亮,諸葛亮本就是一個恃才傲物之人,從不將天下英雄放在心上。

此刻雖然,他不知道朱皓是怎麼勘破他的埋伏,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相信,朱皓能夠看穿他的埋伏,但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也由不得他不信。

此次乃是他出山後的首戰,首戰失敗,讓諸葛亮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其實這次兵敗,都是諸葛亮指揮的,朱常洵很想訓斥諸葛亮幾句,可看著諸葛亮這個樣子,他也不好再說什麼,再說他當時也同意了諸葛亮的計劃,要說責任他也有一半。

況且諸葛亮有才,他是檢驗過的,其才在他的陣營之中,絕對鳳毛麟角的存在,因此朱常洵也不想,因為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失敗,去責怪諸葛亮。

畢竟日後的用兵,他還指望諸葛亮的幫助。

隨著朱皓首戰告捷,一舉擊潰了福王大軍,本來天下那些,心懷異心,準備蠢蠢欲動的人,頓時老實了下來。

自朱皓出征以來,無論是平遼,還是徵倭,不能說沒有過失敗,但最後他都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再加上這次,他一戰擊退福王圍攻京城的兵馬,二戰直接擊潰福王所部,這頓時讓他在名聲響震天下。

信王朱由檢之名,婦孺皆知,同時民間有好事者,說朱皓乃是巨靈戰神轉世,有上天庇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從此後,朱皓的戰神之名,便在天下各處傳頌,朱皓的戰績,更被很多說書人改編,成為茶館之中,最為賣座的評書。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以拯救大明為己任的朱皓,自然也無暇顧及這些民間的風評,在他擊潰朱常洵所部後,他並沒有急著進攻洛陽。

而是在河北,派出多股人馬,肅清殘敵,自從上次出了皇太極那檔子事後,朱皓現在作戰,秉著的就四個字“除惡務盡”。

因為朱皓,不想再看見,向皇太極這樣的情況出現,牽扯他的精力。

朱皓大概在河北停駐一月有餘,天啟五年的十一月底,朱皓正式收攏各部追擊人馬,誓師南征,進攻河南圍攻洛陽,準備就此消滅福王朱常洵之患。

朱皓大軍南下,原先歸附朱常洵各地官員,恐懼戰神之名,紛紛望風而降,朱皓並沒有懲處這些投降之人,而是勉勵他們幾句,還讓他們留守原來的城池。

朱皓知道這些人,都是牆頭草,不可重用,不過眼下他最急需的是,徹底消滅朱常洵,而不是對付這些牆頭草。

等平定朱常洵後,隨便找個藉口,將這些牽頭草調走,那只是朝廷一道聖旨的問題,但現在為了各地的穩定,朱皓才不得不讓這些牆頭草,先駐守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