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悲劇發生前[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3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3章

此為防盜章  朝陽公主的年齡也不小了,縱然皇室公主一向晚嫁, 但訂了婚之後總要有個一年半年的準備時間吧, 公主出嫁不比別的,受寵些的還可以有公主府, 這些都是要在婚期定了之後提前籌備起來的。

所以,關於朝陽公主的婚事在瓊林宴過去五天之後就塵埃落定了。

這一次, 定下的同樣是個青年才俊,也是出席過這一批瓊林宴的新任進士, 不過並不是狀元榜眼探花那樣明顯的三甲, 而是排位略微靠後一些的一位勳貴家的嫡次子。

“勳貴之家,嫡次子,又能自己考上進士, 也算是有能為的。”朝陽公主聽聞後是這般評價這樁婚事的。

“我卻沒聽過這個胡為璋的名字,瓊林宴那日,姐姐可曾注意到了?”李喆仔細回想,一場瓊林宴, 他連皇帝說了什麼都不記得,光知道盯著朝陽和那位探花郎了。其他人, 背景板一樣,何曾真正被他看在眼中,竟是怎麼也想不起來這位個高個矮, 胖啊瘦啊。

朝陽公主搖搖頭, 她的手上擎著一把長柄宮扇, 微微抬手便用扇子遮住了半張臉, 扇面兒上的嫦娥奔月似有寂寥,“是誰有什麼關係呢?總是從這裡到那裡,也不過是從這個院子到那個院子罷了,都是一樣的。——父皇可能會給我一座公主府,如此,也不怕沒有地方住,其他的,都是一樣的。”

李哲抬眼,隔著宮扇,他只能看到朝陽公主的眼睫垂了垂,其他的,一絲表情也無,彷彿早已認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等他為這無端沉寂下來的氣氛說點兒什麼的時候,朝陽公主又拿下扇子露出了明媚的笑容:“不要想那麼多了,你還小,哪裡用擔心這些——只怕以後,卻是要見得少了。”

“怎麼… …”李喆正要反駁,想到這個“以後”是嫁人以後,便嚥下了後半句話,朝陽和他這樣的年齡,早就應該避嫌了,不過是上頭的都相處得好,只當都是親戚,不說這種話罷了,但其實,按照古時親上加親的做法,他們也不是不能成婚的。

這樣的瓜田李下,等到朝陽出嫁之後,自然是不能夠常常相見了。——想到這裡,李喆的興頭也要落下去一些,還想著終於改變劇情云云的喜悅也不翼而飛了,多了些悵然。

迄今為止,除了公主娘,朝陽公主是跟他交流最多的,他知道她的種種想法,明白她的心思靈巧,更欣賞她的心胸闊達,一想到她日後要嫁給某個人,一輩子就做那見不得人的籠中鳥,把所有聰慧靈巧都用在妻妾鬥爭上,他就覺得難過,實在是笑不出來。

“且容我說不出‘恭喜’了。”草草作別,李喆情緒化地大步離開,把才捧了一碟子水果進來的宮女嚇了一跳,嘀咕著:“這是怎麼了,怎麼這會兒就走了?”

“都大了,怎樣也要遠著些了。”朝陽公主輕聲說著,目光望向天邊,白雲朵朵,是個好天氣吶,“日漸秋涼,這扇子,收了吧。”

宮女上前撿起了公主放下的扇子,暗自納悶,才定下了婚事,公主怎麼不高興的樣子?

這幾個月下來,李喆對這宮中道路已經十分熟悉,徑直大步走著,本想要直接出宮,走到一半兒才想起若是這樣出去怕是有些不妥當,再要迴轉,就這麼一猶豫的工夫,一道靈光閃過,他突然覺得有些事情不對頭。

朝陽公主這樣的性格會那樣窩囊地死掉嗎?那麼,到底劇情沒有說的地方,又發生了什麼呢?

李喆想不透,有些煩躁地轉回了太后宮裡,正好皇帝也在,皇后帶著一群嬪妃鶯鶯燕燕地各種表現,一時竟是沒人注意到他心不在焉。

回府之後,長公主才把他叫過來問:“你這是怎麼了?不高興?莫不是這會兒才不願意朝陽嫁給別人吧?”

長公主一直覺得兒子和朝陽那樣要好不全是姐弟的感情,不然怎麼不見其他公主被兒子放在眼中,只是這傻小子以前一直說不是,莫不是以前沒開竅,今兒突然明白了?

“娘,你想什麼了,我才沒有。”

還在暢想如何讓皇帝的聖旨收回去的長公主被李喆拉了一把才收回思緒,聽到這句反駁,覺得更像是死鴨子嘴硬,也不多說,實在是此事難度太大,不好操作,倒不如就讓他這麼擰巴著,等到人嫁了,懊悔也晚了。

當然,出於某種補償心思,等到李喆從長公主這裡走的時候,又拎走了一串兒可供使喚的漂亮丫鬟,並得到了某種暗示,過了年,他的年齡就不小了。

滿腹心事無從訴說的李喆辯解無能,索性什麼都不說,回去扭頭就開始賞玩字畫,這些陶冶性情的東西倒是真不錯,因為知道一些了,再去看,便能夠品出一些滋味兒來,也真正明白了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去鑽研。

李喆沒有那麼純粹的心思,但這般抱佛腳下來,自己的書畫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這也讓他的興趣更濃厚了。

最初還有些煩躁,看著看著,一顆心沉進去,就再不想其他了。

朝陽公主的婚期定在次年夏初,足有大半年的時間準備,李喆再去宮中的時候,沒人再直接領他去找朝陽玩兒,定了親和沒定親到底是不一樣的。

李喆只是感慨了一下,也沒興趣跟皇帝的其他女兒培養姐弟又或者兄妹的感情,關鍵是那些女兒的娘都不是省油的燈,別看現在還沒有一個有兒子的,但她們身後的勢力,實在沒有幾個像祥嬪那樣單純的。

沒有可以說話聊天的姐妹兄弟,李喆這樣的年齡倒不是不能夠陪太后聊天,好歹是外祖母吶,十足的親人,但看著一眾皇帝嬪妃連同皇后在內表演一家親的戲碼,看一次就夠夠的,絕對不想看第二次。

還有一個選擇,他可以去找皇帝,從某個角度上看,這位皇帝舅舅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親近些也沒什麼壞處,還可以算作抱上了大腿。

奈何,私下裡早有小道消息傳他可能被皇帝立為繼承人,他若是太親近了,豈不是證明確有此事?

暫時還沒想改成母姓,也不準備為此提心吊膽的李喆果斷表示,咱們還是各玩兒各的吧。

於是在長公主下一次進宮的時候,他主動表示不去了。

長公主生怕他在家待得煩悶了,又特意在初冬剛到的時候舉辦了個宴會,請了些人來府中玩,各家都帶了少爺姑娘出來,一下子,倒像是個小型相親會了。

其實,外頭還真就是這麼傳的,李喆比朝陽公主小兩歲,如今的年齡相看未婚妻也是正當的,長公主又難得辦什麼宴會,各家少不得都有些小心思,把自家姑娘打扮好了帶出來,當然,少爺也是要帶的,一來優秀的也要讓人知道,二來也可以讓他們瞧瞧有沒有看上眼的姑娘,自然,不要跟長公主搶人就好。

李喆不曾入書院,自小讀書就不是太上心,雖然是大儒開蒙,但正經學也沒上過多少,也沒得到哪個大儒青眼讓其拜入門下,連個師兄弟也無,宮中再沒有個皇子作伴,普通勳貴世家又不被長公主瞧上眼,彼此少來往… …

長公主覺得兒子最近有點兒沒精神,把生活瑣事上細細思量一回,還真的發現了這一處漏洞,當時怎麼沒給兒子找伴讀呢?如今也有個伴兒,縱是煩悶了,有人說話也是好的。

秦嬤嬤在一旁沒提醒,當年哪裡是沒找伴讀,分明是找到的都不稱意,稱意的不好強拉。就拿那個胡為璋來說吧,好好的勳貴人家嫡次子,也不是不受寵,憑什麼非要來這裡當伴讀的差事啊!若是個皇子還使得,公主的兒子,自然是不值當的。

最後寧缺毋濫,加上小殿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動輒就去宮中玩兒的生活日常,伴讀這件事就被無限期地拖延到沒有了。

長公主沒計較那麼多,亡羊補牢,這會兒趕緊把各家人湊一湊,且讓兒子找個能說話的友人,省得孤寡了。

聽到長公主這層意思,李喆有些扶額,他真是過得糊塗了,在古代當宅男,真以為孤家寡人了啊?

依著公主娘的意思置辦了新衣,連飾品都全換了新的,成套裝扮起來,即便不是大紅包,李喆覺得自己也是展示架了。

宴會全程活動如下:出場,被公主娘拉出來在一眾貴婦面前亮相——退場,領眾位少爺去自家花園閒逛,或者還能作詩一二——再出場,送客。

完成整套流程其實並不太累人,李喆什麼樣的身份,一眾貴婦都是要叫他“國公爺”的,他當陪客跟著眾位少爺走走,也是他想要怎樣走就怎樣走,想不走也沒人敢催,更有些明白身份根底的,樂意奉承他的話,怎麼可能交上什麼真心朋友,不過能說兩句話罷了。

不得不說,只有處在這樣的位置,才發現為什麼諂媚小人更容易得到重用,起碼人家的態度好啊,笑臉先在那裡了,不是不歡迎的意思,其他的,縱然是經世奇才,一張冷傲臉,誰知道你是討厭我還是討厭我還是討厭我,誰那麼m湊上去貼啊!

李喆挑那麼兩個長得順眼,態度也還好的說了兩句話,知道了一下身份來歷便算是認識了,其他的也不強求,他又不是為了擴大交際圈來的,有這個時間還不如琢磨一下送什麼東西給朝陽添妝。

不知道胡父是不是這麼想的,被六姨太歪纏著,很快又笑起來,答應了一些別的,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不過是些衣裳首飾之類的東西。

看得出,胡父的這一次逃亡雖然匆忙,但家底還是沒損多少的,言語之間透露出來的自信讓大家的心又安了安,連胡秀和胡尚輝都開始不甘示弱地討要東西了。

胡尚敏笑了笑,也跟著這樣良好的氣氛要了些東西,都是學習上的書本之類的,同樣是要東西,偏偏因為東西不一樣,一時間高大上了許多。

往常,若是這樣的情景,最不甘示弱的應該是胡尚榮,他肯定是頭一個跟著六姨太腳步要東西的,但眼下他卻一聲不吭,安靜地坐到長長的餐桌旁,吃起了擺放已久的三明治。

“這兩天你是怎麼了?沒精打采的,莫不是被嚇到了?”六姨太對兒子還是比較注意的,當時沒說什麼,過後就過來跟兒子談心。

說話的時候還很自然地伸手摸著胡尚榮的頭髮,完全沒注意到兒子是僵了一下才忍住了躲開的慾望,任由她的手落在頭上。

說實話,思想上想得開瞬時轉變的世界,但做法上,讓一個成年人,一直都是一家之主的人猛然間成為別人膝下的孩子,感受母愛的安撫,胡尚榮還是有些不適應,但他掩飾得好,這“二回熟”得來的演技沒讓別人看出更多的不對來。

“沒,沒有,沒被嚇到。”胡尚榮這樣說著,有些彆扭地躲開了來自六姨太的懷抱。

六姨太也不以為意,男孩子麼,長大了就是不會太親近娘的,坐在兒子身邊,拉著他的手說:“你想要什麼?跟娘說,娘跟老爺說,絕對會給你要來。”

完全不問對錯,只要兒子想要就給,六姨太這種態度讓胡尚榮哭笑不得,她難道以為自己是作態要什麼東西嗎?

胡尚榮遲疑了一下說:“娘,我想要到國外去讀書,不想在那個什麼大學唸書。”

這個時代已經有大學出現了,而且入學的標準也沒有那麼嚴格,胡家的條件,除了年齡太小的胡尚輝不能去大學之外,胡尚敏和胡尚榮都是預備役的大學生,只等著過兩天去上學就行了。

這樣輕鬆的入學並不是不好,而且這時候的大學仿照外國的高等院校,沒有醜到爆的校服,也沒有那些繁重的課業考試什麼的,甚至因為偶爾的時事新聞,在校的學生們還能鬧鬧罷學,學校中更有各種各樣的組織在吸納人才,只要有才華,很快就能發光發熱,在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的名字。

按理來說,這應該是極好的,但… …想到歷史上那一筆筆血案,哪怕這座城市從未真正地沉浸在戰火中,胡尚榮也不想在這裡安枕,總覺得外國更安穩一些。

不是什麼崇洋媚外,只是本能的趨吉避凶,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扭轉時代的能力,在兩個時代交替的過程中,他很難躲過被碾壓的命運。

劇情中並沒有胡尚榮死了之後胡家的事情,但只看現在當政的政府是誰,就知道胡家最後未必會有什麼好下場,即便胡父再有先見之明,之後的“投機”也是逃不掉的罪名,更不用說其他,所以… …

別人也就罷了,六姨太,實在應該躲一躲才是。

沒有了兒子的六姨太,又不是那麼聰明,能夠在大太太的掌控下活得很好嗎?胡尚榮從來沒有那麼天真。

“娘,我想去國外唸書,你陪著我去國外唸書!我不要在國內了。”胡尚榮現在的年齡見識意味著他不能夠說出更多的道理,誰會相信前幾天還會在花圃裡挖坑捉迷藏的少年一下子就懂得什麼國家存亡的道理,所以… …

“榮哥兒,這是誰帶得你?你是不是在哪裡聽了歪話了?怎麼想起來這麼說?”

即便是這樣幼稚的話,在六姨太聽來還是有些過了,她直覺得有人想要借此事趕走他們母子倆,她看得清楚,老爺是不可能離開國內的,那麼“去國外”就等於“離開老爺”,而“離開老爺”和被趕走的有什麼區別?

被趕走就等於沒了家,就等於沒了生活來源,六姨太絕對不會那樣做,於是逼問兒子沒有得出始作俑者是誰之後,六姨太便勸了勸胡尚榮,說明他要去的那個大學的好處。

真正的好處六姨太其實並不太瞭解,她只要知道這是大太太的兒子胡尚敏也要去的學校就好。

自來她便是憑著這種“風向標”穩準狠地跟在了大太太的身後,所以逃亡也沒有被拋下,後來做事更是一味如此,引得原主也複製了這個模式,全盤照著來。

只可惜胡尚敏聰明太多,又或者說原主太好被糊弄了,畫虎不成反類犬,同樣的學校,胡尚敏結交到的都是能夠用得上的人脈,但他只得到了一堆狐朋狗友,甚至還有些勢利小人。

想到這裡,胡尚榮愈發堅定了不去那個學校的心思,但六姨太這裡已經是說不通了,他把目標瞄向了胡父。

這一回,不是沒有準備的,他提前調查了一下這個時代國外的大學有哪些,各自的優劣從某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上能夠知道一二,但更多的還是要實際瞭解一下。

等有了比對之後,他便以自己要學習機械制造為由要去某個以此出名的學府。

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的學習成本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以胡家的條件,供起來也要考量一二,胡父沉吟再三,並沒有立刻答應胡尚榮的要求。

胡尚榮也不敢催促,他之前沒有什麼特殊表現,猛然愛學習已經是不可思議,更不用說猛然間要學以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的機械制造,是個人都會覺得有問題,若不是他把各個學校的優劣都做成了圖表帶過去,恐怕胡父會直接一口回絕,把他趕出書房。

現在能夠考慮,已經是很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