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悲劇發生前[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9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9章

此為防盜章  完全沒有問緣由, 六姨太第一時間就拉起跪倒在地的兒子, 如今已經是個二十歲的大人了,站起來比自己這個當娘的還要高兩頭,六姨太要仰頭去看他的表情, “傻孩子, 說什麼胡話, 什麼危險不危險的, 要是有危險我就去跟老爺求救,哪怕遠水解不了近火, 還有左鄰右舍的,都是好人, 咱們一個國家出來的總要互幫互助才好,他們定然會幫忙的,沒有什麼解不開的結,你別這樣嚇娘。”

“… …真的是很危險的事情, 而您的存在就像是人質, 是一個掌控我的把柄, 我需要您的存在,不然不能夠被信任,不能夠接觸到一些資料,但您也會因我的舉動而有危險,因為那些重要的不能夠被洩露的東西我是註定要洩露的, 所以, 娘, 對不起。”

“你一定要記得我跟你說的那些話,其他的就跟平時一樣好了,就當我結束了假期回到學校上學,並不會經常回來,在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是安全的,當有了事情發生,您一定要冷靜。”

六姨太對那一天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因為兒子詳細給她假設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其中有一種就是眼前這樣的… …

“啊,我的兒子,我的兒啊,你怎麼了?睜開眼睛看看娘啊!你怎麼了?這是怎麼了?怎麼讀個書還讀出人命了,你們賠我的兒子!我好好的兒子,怎麼就… …”

一切都很像,那個死去的人不知道是怎樣屍體不全,手都被壓扁了,血肉和白骨碎成一灘,面容更是無法辨認,但,自己的兒子自己還是知道的,總有一些微小的特徵供他的母親識別。

六姨太除了第一眼看到屍體的時候呆怔了一下,之後的發揮簡直是無師自通,只管把那不要命的勁頭拿出來撲到屍體上哭喊,明明辨認出來不是自己的兒子了,心中卻沒有半分欣喜慶幸,所有的擔憂都化作悲憤的哭聲,不止哭,還去撕扯那些送屍體過來的外國人,甚至上去抓撓。

她從不畏懼這樣的場面,為了兒子,她敢和任何人拼命,甚至在兒子跟她說了那些話之後再不見回來的日子裡,她在腦海中預演了很多這樣的場景。

她沒什麼文化,不過是個鄉村出來的姑娘,唯一的好處就是長得好,懂得看眼色,一點點兒從丫鬟成了姨太太,甚至還越過那麼多姨太有了個兒子,生得下,長得大,活到這般優秀的兒子,每每想到,六姨太都會笑的,而此刻,她要做的就是扮演一個傷心悲痛的失了兒子的婦人,甚至她還可以藉機裝瘋,方便兒子的營救。

“哎呀,怎麼成了這副模樣,去的時候還好好的… …”

“是啊,這是怎麼搞的,一定要給個說法才行,不能這麼欺負我們!”

國人的天性就是愛看熱鬧,這樣的大事,縱然他們進門的時候沒有聲張,但當六姨太哭鬧起來,還有誰會不被吸引,三姑六婆即便沒有什麼親戚關係,也是多年的老鄰居了,湊過來說三道四的,一時間場面熱鬧得很。

外國人對其他國家,尤其是膚色和他們不同的人種分辨度並不是很高,這個時代還沒有過於專業的微表情研究,更加沒有什麼心理側寫的說法,過來的人只不過是對這方面有些許瞭解,簡單觀察了一下,發現沒什麼異常就放過了。

他們本來是有些懷疑的,畢竟那個爆炸太巧合了,但相關的證件衣裳都符合,身高什麼的也都差不多,他們的懷疑並沒有充足的證據作為依託,最終也只能拜倒在這樣粗糙的認證之下。

或許應該說,他們是敗在了輕視之下,他們並不相信這個國家的人會有怎樣的聰明才智,更多地相信他們的無能昏庸,於是放過了這條線,轉而注意其他人,比起中毒的胡尚榮,那些沒中毒也沒死亡的同樣有嫌疑,要知道,研究室的人並不都是一個國家的,所以… …

已經在歸國途中的胡尚榮並不知道六姨太的演技那樣過硬,他想過很多種可能,甚至想過六姨太連同那些熱心八卦的鄰居會被他連累到死,但他也只有這一個辦法,因為時間的不確定和研究院的嚴密程度,他不認為自己還有跟別人聯手的機會。

至於替死的人——

“我真的沒有想到,你們竟然這樣就相信了我。”

匆忙的出逃過程中,遇到了偶然聊過天的某黨派人士,兩人之間曾有過一次聊天,同樣是在國外讀書的,所以難免會有些好奇對方的理想,在這樣的時代,若是閒聊之間談不到理想就太不符合潮流了,所以,胡尚榮也從他的聊天中發現對方是傾向於某黨派的。

或許出於上一輩子遺留下來的某種觀點,他對黨爭這件事沒有什麼好印象,也就不願意與之深交,圈子裡頭遇見了點頭聊兩句鹹的淡的,旁的也不多說,那個時候他也沒有優秀到讓對方為某黨派招攬的程度。

沒有完整計劃的出逃必然要有很多尾巴,胡尚榮一個人是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尾巴的,所以跟六姨太商討的時候連裝瘋的主意都出了,只為了讓六姨太在事情敗露之後能夠保命。

而遇到了這個人,胡尚榮卻有了新的想法,同樣是要把資料出賣出去,也不侷限誰有,反正誰都會有的,那麼,不如就近好了,也可以借對方之手解決某些後顧之憂。

哪怕不能完全解決,有個分散注意的存在也好啊!

這樣想著的胡尚榮完全沒想到對方竟然有這樣的能量,能夠在之後準備了那樣一具極為合適的屍體,製造了一次意外爆炸的事故,掩護了他的出逃。

回想起來,這些都不足為道,反而是對方能夠那樣簡單地相信他有些令人驚訝。

“怎麼會不相信,胡先生的志向可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對方一身西裝革履,一如這個時代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朝氣蓬勃,有些可笑卻又十分有時代特色的二八分被打理得十分整齊,那張笑起來的臉上沒有一點兒可以代表黨派特徵的嚴肅。

“我們知道得晚了些,卻也知道胡先生之後被吸納入了武器研發,只不過具體是什麼武器卻沒有人知道,但想到胡先生的志向,能夠讓胡先生投身其中的必然是理想的武器,所以,哪怕我不是專業的,聽到胡先生的那些話也還是可以賭一賭的,同是國人,總有些希望是相同的。”

是的,同是國人,總有些希望是相同的,難道那些無病呻吟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更好嗎?難道那些只會在報紙上打嘴仗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更富有嗎?難道那些只知道抱怨只知道崇洋媚外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更強大嗎?

他們都希望的,只不過有些人是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不去爭取,有些人是覺得別人做不到所以不去期待,有些人則是明白積重難返從現狀看不到希望,但心底裡他們還是有一個共同的願望的,所以才會被那些外國的繁華迷住了眼,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國家也能一樣興旺昌達。

“這賭注有些大,不過你們贏了。”胡尚榮暗自點頭,扶了一下滑落的眼鏡,他現在近視的度數很高,離了高度數的眼鏡幾乎是個睜眼瞎,因為用腦過度又或者是心神焦慮等問題,他的髮際線也有些朝上發展,乍一看去幾乎比旁邊同樣歲數的年輕人老了十歲不止。

唯一讓他能夠安心的則是他死死記在腦子裡的那些資料還有那一小塊兒隨身攜帶出來的樣品。

為了完成攜帶樣品這樣的工作,他借鑑了一些影視作品裡通常有的梗,把鈾235藏在了血肉裡,為了這一點點兒樣品他要付出的遠比想象中更多。

遠在渡輪上的胡尚榮並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地離開,還有一個原因,研究室中有人認識到了這種武器的威力,自然也會想到若是敵國擁有之後的可怕,為此積極奔走,引起政府重視的同時也分散了他身上的嫌疑,讓他平安回到了國內。

宮中更是如此,這一入冬,宮中就接連有人病倒,其實往常也有,但此次病倒的人卻不一般,最得皇帝寵愛的淑妃娘娘病倒了,這可真是… …

且不說宮中多少人拍手稱慶,皇帝那裡卻是心心念念,即便被太后以“{怕過了病氣”攔了,還是日日流水樣派人送東西過去,禁都禁不住。

這般盛寵,也不知那位得病的淑妃有多少是被人恨出來的了。

這些小道消息很難傳到李喆的耳邊,他如今跟朝陽並不常見面,宮中的訊息便少了,還是過年宮宴的時候,偶然聽到有個小宮人說“淑妃娘娘怕是不好”,才知道還有此事。

不過,到底是宮中的事,他只聽了一耳朵,也沒理會。

熱熱鬧鬧過了個年,李喆仔細打聽了一下胡為璋的人品,沒什麼好說的,十八九的年齡有兩個通房實在太正常了,只要沒有那種寵妾滅妻的苗頭,其他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劇情中原主好心辦壞事的教訓,李喆即便想要在朝陽婚前和這位胡為璋見上一面好好聊聊,確定他人品如何,卻也怕弄巧成拙,讓人誤會他跟朝陽不清白,再壞了朝陽的幸福,索性,只著人私下裡打聽,把打聽到的訊息送給朝陽就是了。

次年,朝陽出嫁,風風光光,十分熱鬧,李喆親手畫了一幅畫做賀禮,他早已見過胡為璋,品相端正,沒什麼好挑剔的,索性畫中便畫了他和朝陽並肩而立的模樣,採用了寫實的畫法,被皇帝舅舅批為“全無意境”,但也表明了心意。

婚後朝陽似乎過得很好,進宮謝恩的時候李喆和她又見了一面,梳著婦人髮髻的朝陽好像更漂亮了,也更成熟了,談話間好像跟以前一樣,卻又有些難以品味的細微差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喆突然想到了賈寶玉的一句話“女人未嫁之前是珍珠,嫁了人就成了魚眼珠了。”到底還是不一樣了。

又一年,李喆也不小了,長公主千挑萬選,選了賢妃家的一位姑娘,詩書禮儀半點兒不缺,真不愧是世家大族的姑娘,讓挑花了眼的長公主見了也難得說了一句“滿意”。

李喆把劇情又翻了一遍,確定這位真的不是劇情上的人物,這才點頭應了,沒有人喜歡被定義的人生,就好像被操控了一樣,所以但凡劇情中出現的,李喆都不想要,這樣一來,他的選擇餘地就小了,起碼他身邊的這些丫鬟姨娘團是不會出現了,至於以後會不會有妾室,李喆沒有去想,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畫作上。

足夠的知識儲備,足夠的眼光積累,李喆的畫畫水平與日俱增,起碼得到了一位書畫名家的肯定,這之後也跟著對方踏踏實實學了一段時間,畫畫的技巧已經足夠,唯獨欠缺的則是靈性。

“靈性是天生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我教不了你。”畫作名家這般說著,直說已經沒什麼可教的。

李喆對他這樣的話並不滿意,沒有什麼是天生的,或許有些人會天生聰明,但他有足夠的時間讓笨鳥先飛成為事實,所以,他覺得多鍛鍊還是有好處的,尤其畫作這種東西,跟書法一樣,都不是一家獨大的,別家的優秀之處如果他能夠吸取來,也會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至於感情什麼的,他覺得所謂的寄託感情都是透過畫作的實物展現出來的。

想要悲傷寂寥,可以畫滿池枯荷,取“留取殘荷聽雨聲”之意;想要遼闊豁達,可以畫沙漠如海,取“大漠孤煙直”之意,也可畫青天白日鳥成排,取“一行青鷺上九霄”之意;想要歡喜也不難,圓月大樹杈,紅絲系花燈,取“月下雙眉對,燈影映人紅”之意… …

總之,想要的感情和畫作的內容有關,當然西方那一套先鋒主義抽象派系可以不用過來湊熱鬧了,那種李喆學了畫也完全看不懂的東西還是留待懂的人去解讀吧,就他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本國的畫作。

而就他所知的畫作的進步也只來源於兩點,一點就是靈性,也就是悟性,有人天生感觸比別人好,能夠抓牢那些色彩的變化帶給心靈的感覺,這就是靈性,很難強求。

另一點則是李喆能夠做到的,就是多練習。

想想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吧,連那樣的人最開始都是從畫雞蛋開始的,還畫了不知道多少年,李喆就覺得自己的練習還是不夠。

公主府倒是有足夠的紙張筆墨供他練習,但他卻沒有天天畫雞蛋的耐性,今天的樹和昨天的樹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怕是新長出來的葉子都沒發芽吶。

不喜歡對著一樣的東西作畫恐怕是李喆自略有小成之後就養成的怪癖,好在像他這樣的出身,完全不介意這麼點兒連瑕疵都稱不上的“個性問題”。

他最開始只是跟長公主申請到莊子上住兩天,後來就開始往遠了跑,同一個經緯度上,景色什麼的又能有多大差別呢?他想要畫更多的東西,想要畫更多的景色,就要去更多的地方。

“翅膀長硬了,總是要飛的,娘不攔著你。只一條,該帶的人不能少,別讓娘在家裡為你操心。”長公主這樣囑咐著,兒子不愛出門的時候她愁,愛出門了也愁,真是操不完的心。

李喆應了,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太后看著不老,年歲卻不小了,以這時候人的壽命來看,已經是老人了,身邊離不開人,若不然,他其實更想帶著公主娘一起走,就當是旅遊也好。

有錢有權,哪怕交通不方便,這樣的長距離出行對李喆來說唯一的困擾就是馬車有些顛簸,但坐什麼不顛簸呢?火車還免不了顛簸吶,足夠舒適的馬車足以讓他把這點兒困擾拋之腦後。

便是真有哪裡不好走,長公主府的駿馬牽出來,騎上去溜一圈兒也是一種享受。

自覺把一切都思量好了,李喆跟太后和皇帝舅舅告了別,這就帶著大隊人馬出發了,他是沒能看到自己出門時候的盛況,前頭的都出城門了,後頭的還在府前沒走,這樣的一隊人馬,不要說強盜山匪見了望風而逃,就是小地方的縣城,只怕也住不下這許多人。

當然,作為一位穿越者,李喆早命人準備了動物皮做成的帳篷,說起來,這東西也不是他發明的,早就有人這般做,只不過是他命人將之改得更便捷使用而已。

出城的那一刻,回想起來,李喆才發現他到現在為止,他的這輩子似乎除了精研畫作也沒幹別的,好像就給公主娘提了個醒,後面的發展,目前看來絕對不會和劇情一樣了,所以,劇情中的原主真的就是死在了簡簡單單的宅鬥誤殺之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