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悲劇發生前[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974、第 974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74、第 974 章

聶家的三位姨娘, 平時沒什麼存在感, 這種時候反倒顯出能幹來, 家裡的活都是她們撐起來的, 老太太一生富貴, 連灰都不曾拂過,聶母也是同樣,哪怕是商家出身,卻是商家嫡女, 正經受寵的那種,千金萬金的嫁妝進門, 前前後後多少伺候的人, 哪裡受過這樣的苦, 這些日子吃飯都帶著苦色, 實在是從沒吃過這樣的粗茶淡飯。

相較之下, 哪怕生活一落千丈, 但聶琳琅和聶靈芸卻是適應的還不錯,在聶廣面前,擺放碗碟什麼的, 也沒見之前那種千金小姐的架勢, 讓人又是心酸又是欣慰。

“這就好,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聶家事發突然,未必沒有轉機,便是什麼都沒有, 你母親孃家也必要幫一把的。”

李姨娘是聶琳琅的生母,丫鬟抬起來的,曾在聶母院中伺候過,知道聶母孃家雖是商家,卻也有關係,這年頭,能夠經商成為大家族的,哪個不是背後有靠山有人脈,否則一二小吏就能讓人破家滅族了。

聶琳琅小聲應了,還不忘提醒:“以後可少說這些,如今房屋都挨著,萬一一兩句話被聽了去。”

李姨娘不以為意,擺擺手算是應了,又道:“不說不代表不是,不然你看她們兩個,哪裡來的這份乖覺,哎呦,這些日子,我的手都要磨出繭子了。”

以前當丫鬟之前手上的繭子早在當丫鬟的時候就消掉了,即便是個小丫鬟,在院子裡也是不做粗活的,院子裡的粗活叫什麼,提提水壺洗洗茶具,那細膩的瓷器,抹上去可是真比人的皮膚還要好,又算得上什麼。

如今呢?

手伸到背後捶了捶腰,不過幾日,就覺得受了幾層苦,真是想不到以前都是怎麼苦過來的。

“行了,你也別在我這裡耗著,去正房,學著點兒靈芸,我看你妹妹可比你聰明多了。”

聶靈芸年齡跟聶琳琅相差三歲,這種時候撒嬌賣乖,在老太太面前也能說兩句討巧的話,博得一二歡喜。

聶琳琅額頭上被點了一指頭,晃了一下頭,撇撇嘴就出去了,如今這院子不大,走到正房也不過是十來步的工夫,還未進去就先聽到了聶母的感慨聲。

“這日子,也是快了吧。”

“三哥一定平安的,母親放心就好。”聶靈芸聲音甜美,即便是穿著棉布衣裳,也如往日華服一般,看得讓人喜歡。

“母親莫要擔心,我再沒見過比三哥更厲害的。”聶琳琅說著話走進來。

“你才見過幾個,就敢這麼說。”聶母這般說了一句,心中到底是寬慰許多。

一旁的老太太依靠在新被上,這些都是次日從村中人家買來的新被,都是人家新嫁娘用的,紅紅豔豔的光彩襯得人臉上也多了兩分紅潤。

老太太目光看向門外,遠遠的,好似能夠看到城中的情景,看到自己的兒子… …

城中府衙之外的一個茶樓之中,吳師爺和聶廣正在喝茶,聶廣再次奉上錢財,道著謝。

吳師爺捋著鬍鬚說:“不值當什麼,都是小事,要我說,聶小公子若是有能幹,且避一避風頭,來日就好了,人麼,總是要往活路上走的。”

聶廣一一應了,謝過對方的好心,看著吳師爺照舊袖了銀子離開,臉上的神色也是分毫未動。

不管怎麼說,這位收錢辦事,還能透露點兒訊息,也是不錯的。

出城的時候他攜帶了一具棺材,又僱了一些人,當下就帶著陰陽先生等人悄悄抬到聶家地裡埋了,聶父並未在大庭廣眾之下處斬,還留了一具全屍,就是那些銀錢的好處了。

聶廣又到寺廟裡寄了一份香火,算是對聶父的後事有了一個交代,轉頭就直接往莊子上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回去不急著說,先被老太太催著用了飯,之後說起這些事情,老太太點頭,說:“能入土為安就是好的。”

旁的竟是再沒牽掛了。

聶廣看著她狀態不好,又是這樣的年齡了,生怕這口氣洩了再支撐不下來,忙道:“原說等事情安定下來,咱們一家就在這裡長久住下去,如今看來,怕是不成了。”

老太太警覺起來,問:“又出了什麼事,可是那姚大人反悔了?”

“具體怎樣我這裡還沒問明白,只聽那姚大人身邊的吳師說了一句,只怕這件事要跟京中扯皮,咱們住得離城中還是太近,若是有相熟的人真的來尋,恐怕還是要敗露的,這樣的大案,逃出女眷來豈不是枉縱?若是追責,咱們就是害了姚大人,還是要走遠一些才是。”

這事情也著實是荒唐,請著人來抄了自家,殺了聶父,還要感謝人家寬厚留下女眷性命放歸。

聶廣說著搖頭苦笑,有些事情放在古代就是這樣,社會規則如此,各個階層自有活法。

“說的是。”老太太放鬆了一些,卻也提起精神來問:“你怎麼想的?”

“京中咱們是不用想了,我猜著,聶芳菲就在京中,否則… …唉,咱們往南方去好了,這事情雖是大,但也就是見於官家朝野,外面的人恐怕不會知道多少,咱們家低調一些,世上聶姓千百,哪裡沒有活路。”

聶廣早就想過了,以親疏遠近來論,他們更可以去的是邊郡,聶母孃家遷到了邊郡,藉著聶家的東風接掌了部分跟外邦的商路,風風火火也是多少年的經營。

“舅家那裡我早就去過信說明了情況,那邊兒苦寒,咱們一家子女眷,過去了生計不易,總不能長久賴著舅家,再則,咱們這裡出了事,他們那裡只怕也要尋個法子變一變生計,咱們再去,實在有幾分添亂。又有邊郡常年有戰事,便是小小一場,咱家只怕也消耗不起,倒不如尋個太平地方,將來也好為兩位妹妹找個夫家。”

老太太連連點頭,聽著聶廣這一串話可算知道對方成長了,看他的目光都透著欣慰。

“你定了就好,都聽你的,如今,你就是一家之主。”

老太太半句沒提自己孃家,她那一輩子,有孃家跟沒孃家也差不多,往日裡聶家富貴,那裡還能來兩個人打打秋風,如今麼,若是過去了,只怕掃地出門都是最輕的。

她們又何必過去自取其辱。

人情冷暖,在親人這裡就更寒了一層。

聶母聽得兒子話語頗有條理,心中已經肯了,她是想過回孃家的,可是聽兒子這麼一說,還真不如不回了。

遠香近臭,這許多年過去,因孃家遠,她都沒怎麼回去過,自父母離世,那幾個兄弟,又有哪個真的能把她這個姐妹放在眼中,親戚往來,不過是節禮罷了。

落魄莫還鄉啊!

這件大事說完,聶廣也算松了一口氣,次日跟家中大小談話的事情就成了聶母的,她和老太太配合著,把這層意思說了,三個姨娘的反應各有不同。

聶芝蘭的生母何姨娘面色踟躕,在老太太和聶母的目光壓迫之下緊張道:“大姑娘出嫁那些年,往來不勤,也不知道她那裡情況怎樣,若是… …”

她揪著袖口,如今日供的帕子可是沒有幾條,她就露出了些窘態來,“若是給她添了麻煩,讓夫家不喜… …”

她的話斷斷續續,意思卻是明白的,只怕聶芝蘭的夫家知道了聶家情況,心中生了嫌隙,之後惡了自家姑娘,一輩子就這麼一個女兒,當娘的心中哪能不疼,處處都為之計較周到了才好。

“姐姐這說的哪裡話,這樣大的事情,咱們僥倖生還,是能對人說的嗎?便是官面文章,也絕沒有把女眷的事情也寫清楚的,咱們過去只做不知,難道那從商的大姑爺還能知道就是咱們家?只要姐姐不說,咱們撐起的門面也不會讓大姑娘丟臉。”

聶靈芸的生母也姓李,被稱作小李姨娘,她是差點兒被賣進花樓的,正好被聶家老爺看上,這才直接入了內院,三個姨娘之中,論琴棋書畫也就她還有兩分功底,像是個紅袖添香的意思。

說到見識上,她自然也就比其他兩位姨娘更有資格發言,再者,這件事對自家姑娘也是有好處的,在這種窮鄉僻壤,第一天她差點兒沒哭倒在被子裡,以後女兒能嫁什麼好人家,鄉野村夫嗎?

聶廣是聰明,起碼在她們這些內院夫人看來,對方的確是如聶母所說的那樣俊秀聰穎,未來可期,但若是絕了官途,再聰明,以後又能怎樣,結交之人,怕是還不如大姑爺吶。

這讓自詡為官家內眷的小李姨娘如何甘心,她一輩子就罷了,吃苦受累,總不過這樣,她的女兒,千好萬好,是必要尋個好人家,不僅要當正妻,最好還能有個誥命。

“這話說的是,妹妹也太多慮了,老太太和主母的話哪裡能有錯,我看三哥兒如今也是厲害了,聽他的就更不會錯了,咱們又不是直接靠到大姑爺家裡頭,有三哥兒在,便是潑天的財富,難道賺不回來嗎?將來啊,只怕還要大姑爺求著三哥兒吶。”

李姨娘慣會說好聽話,就是這張嘴,哄得聶母也愛跟她親近一些,如今說著話就坐到了聶母身邊兒,一副“我深以為然”的樣子,愈發讓聶母臉上多了笑容。

老太太在一旁看著,也是面露微笑,再看兩個孫女兒,聶琳琅和聶靈芸都不吭聲,當真是一副大家做派,又是心喜,往日裡還說嫁做官夫人,如今麼。

招招手,把兩個孫女兒叫到身邊兒,摸著她們的發,說:“莫擔心,你們三哥早就安排好了,必不會有錯的。”

“不擔心,我信三哥。”聶靈芸搶先表態,聶琳琅也緊跟而上,“三哥比不會讓我們吃苦的。”

何姨娘無話可說,她也是丫鬟出身的,天然就比聶母等人低了一檔,哪裡真的敢爭辯什麼,若不是為了女兒,那兩句話她也是不敢說的。

看她安靜了,其他人又是滿口贊同,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如今聶家百廢待興,也沒什麼太多的隨身行李,一家子收拾收拾,聶廣花錢跟著一個外地來的商隊就離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甜頭難道不是給過了,誰還說之前挺甜的來著?

是啊,要過年了,為了不斷更,應該存稿,就從明天開始吧!

我也覺得挺喜歡,然而一下子挖坑太多填不過來什麼的,我希望能夠專注地填坑,真心的。等丹鳳完了吧,遲早會把我的坑都填上,有生之年系列!

改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