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天下第一足球經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9章 耿直BOY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9章 耿直BOY

第二天上午,按照節目組安排,參賽選手們參觀了泰山俱樂部。

參觀過程節目組全程跟拍,這也是節目內容的一部分,既是對主辦方泰山俱樂部的宣傳推廣,也可以在參觀中剪輯出一些有趣的素材,豐富參賽選手的人設。

泰山基地是國內乃至亞洲一流的足球訓練基地,有七塊專業訓練場,健身房、游泳池、按摩室、豪華公寓設施一應俱全,讓少年們大開眼界;而液氮恢復室、大數據分析中心等黑科技更是讓少年們耳目一新。

在泰山隊的榮譽室,各式各樣的獎盃琳琅滿目,讓少年們驚嘆不已,這就是豪門,不只有悠久的歷史,更有深厚的底蘊。

在參觀階段,攝像機的鏡頭頻頻被牛根生所吸引。這傢伙完全是一副劉姥姥初進大觀園的模樣,看啥都新鮮,看啥都好奇,一雙牛眼瞪得大大的,驚訝的表情可以直接做成表情包了。王梓覺得他一驚一乍的模樣挺丟人,想躲的他遠遠的,偏偏老牛還沒有一點被嫌棄的自覺,纏在他認為最有見識的“大學生”身邊問東問西。

“大學生,你摸摸游泳池的水竟然是溫的,一點也不涼唉!”

“大學生,剛才那人說,那個叫啥液氮的大桶子,裡面的溫度能達到零下170攝氏度!真的假的,那把人放進去還不得凍成冰棒啊!小時候俺老家冬天零下20度,俺舔鐵柵欄,舌頭就被黏上過,咋拉扯都弄不下來,疼的俺嗷嗷叫!”

“大學生,那些男的為啥都帶著黑色胸罩啊!還穿在外面!”

“大學生,健身房裡那個大圓圓球是啥?”

“大學生······”

王梓前兩天只是頭疼,現在被牛根生煩的頭都快炸了!要不是武功比對方差太遠,他真想飛起一腳,把老牛給踹飛出去。

但他這幅高冷的不耐煩模樣,也被攝像機的鏡頭給記錄了下來。節目導演吩咐攝像師,多拍拍這倆人,一個呆萌,一個高冷,這對CP人設算是立起來了。

選秀節目和所有的綜藝節目一樣,都是有劇本的。這並不是所謂的黑幕,而是為了增強節目戲劇衝突和效果的必要措施。只不過,王梓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導演選中,要不然他現在就撂挑子不幹了。

下午進行訪談節目的錄製。

對每個參賽選手,節目組都會根據其報名表上填寫的履歷,進行一段有針對性的訪談。這也是為了豐富人設而進行的環節,前期全部錄製下來,根據節目需要,後期再對重點人物的訪談進行剪輯加工。其他的一些有趣的片段則會作為節目的花絮播放。

參賽選手按照順序依次進入訪談室,坐在攝像機前,回答主持人的問題。

這是一般的選秀節目都會有的一個環節。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常年參加各類選秀節目的製作,對這一套程式非常熟練,甚至對於參賽選手的千篇一律的回答都已經有免疫力了。

但這一次,這幫足球少年們的回答卻讓他們大跌眼鏡,不得不感嘆,怪不得中國足球不行,原來國內踢球者的腦迴路格外清奇,與正常人不一樣啊!

一開始參加訪談的參賽選手表現還都挺正常,對他們的訪談很順利的就錄製完成了,但從牛根生進入了訪談室,回答就開始被帶歪了。

主持人:“請問你為什麼會參加這個節目?”

牛根生:“俺師兄說先讓俺參加個綜藝節目,混個臉熟,以後好混娛樂圈!”

主持人:“·····”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不是該說自己從小有個足球夢想啥的嗎?或者是想為中國足球的振興而努力奮鬥之類的。為什麼你的回答這麼耿直啊!你還真是有一說一。

但他很快發現,後面的幾個傢伙都不按套路回答這個問題。

周勇:“我覺得踢球好玩,劉雲說想來參加節目,我就跟他一塊來了。”

劉雲:“踢球比田徑有搞頭,賺錢多!”

潘心悅:“我不想來的,是我爸非讓常我來的,不來就沒收我的初音手辦!”

王梓:“為了挑戰”

主持人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心說終於來了個正常人了!

但王梓繼續道:“別的事對我來說都太簡單了。我想在中國把球踢好應該是個非常艱鉅的挑戰。”

主持人:“·····”

真是一群耿直BOY啊!

下午,進行第一堂訓練課。

就像其他選秀節目一樣,晉級淘汰只是節目的一個環節,日常的教學、訓練、生活,節目組也是要跟拍的,最終剪輯在一起,成片播放。

根據安排,會進行三堂訓練課,由泰山梯隊的教練帶隊訓練,節目組聘請專業的國外青訓評估機構進行跟蹤評估,對每名隊員進行綜合打分,分數最低的二十名選手將被淘汰。

一次淘汰二十人,淘汰率還是很高的!

帶隊訓練的教練是劉金東。

訓練之前先是半小時的慢跑和拉伸放鬆訓練。

雖然看起來活動的強度不大,但如果把動作完全做標準,卻也不是容易的事。這半小時的熱身訓練,已經能夠看出參賽選手們身體素質的差異了。

一開始大家都完全按照教練要求的執行,動作有板有眼,但漸漸地有人的動作就不標準起來,甚至有人開始故意偷懶。這一切都被攝像機的鏡頭給記錄下來,之後肯定會被剪輯進片子中去。而評估小組的專家們也一個個眼睛瞪得像銅鈴,明察秋毫的將每個人表現記錄在案。

熱身結束之後,進行的是專項素質訓練,訓練科目是繞杆和盤帶。

場地裡擺放著兩組訓練杆。一組間隔5米,另一組間隔 2米。

劉金東先做了示範動作。

他看似隨意的用外腳背輕撥皮球,力道掌握的極為穩定,向左用左腳輕撥,向右用右腳輕撥,身體的重心隨之左右搖擺,每過一個杆,最多隻觸兩腳球,步頻、速率極為均衡,看起來不緊不慢,但轉眼就穿過了這片訓練杆組成的叢林。

之後,劉金東又講解了一下技術要領。就由少年們依次開始繞杆訓練了。

大家先繞5米間距的訓練杆。

繞杆訓練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最考驗球感和基本功。

看起來5米的間距挺大,但還是有人一不小心就把球給趟大了;而有的選手為了控制自己的力道和幅度,不敢過分做動作,過一個杆得用好幾秒;還有的人腳底下不靈光,被靜立不動的訓練杆給斷掉了腳下的皮球;甚至周勇還一不小心踩在了球上,坐了個球車,摔了個屁股蹲。

經過幾輪繞杆訓練,學員們根據水平被分成了兩批。水平高的就去間距小的那邊進行訓練,腳底下比較糙的就被留下來,繼續在間距大的這邊訓練。

令王梓意外的是,潘心悅這個小鮮肉,雖然以前沒怎麼踢過足球,但球感卻天生的好,皮球就像黏在他腳上一樣,雖然帶球的動作略有些生疏,但人球結合的好,居然也被分到了高水平的這組。

評估專家組關注的重點是在水平高的這一邊,他們的目的是想選拔出高水平的天才。但攝像機的拍攝重點則是腳下活糙的那一方,那群選手的動作誇張,各種失誤不斷,簡直可以剪輯出一部搞笑影片集錦。

劉金東一邊手把手的指導糾正球員們不規範的腳下動作,一邊又給水平高的那一方增加了難度。將訓練杆的間隔擺放的不規則,有的僅間隔1、2米,有的隔著7、8米,方向也不再是一條直線,路線被改的曲裡拐彎,有向前的,有朝後的,還有繞圈的。

難度一上來,又有不少人跟不上節奏了。潘心悅這樣完全憑天賦的選手很快就被迷宮一樣的線路給繞暈了。只有王梓以及其他幾個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青訓球員,可以零失誤的透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之後,劉金東還不罷休,又規定了時間限制。要求在30秒之內,完成這迷宮一樣的繞杆訓練。有了時間的壓力,很多原本表現不錯的選手,腳下節奏也開始亂了起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失誤。而一旦失誤,心態就會混亂,心態一亂,腳下失誤就越來越多。最終只有3名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訓練。

而王梓則是所有少年中,用時最少的,僅用時24秒7,比第二名快了將近3秒。

王梓結束了一圈繞杆後,一直臉色頗為難看的評估組專家們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