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我的1992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1章 老唐又出事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41章 老唐又出事了

唐瑾很無助,她能求助的人只有她的壞傢伙,也就是壞水陳。

在唐瑾的印象裡,陳文的壞水是最多的,好多不可能的事情總能被陳文用更不可能的辦法給解決掉。

兩天了,唐瑾不想給陳文打電話,主要原因是陳文現在沒通訊工具,call機現在被蘇淺淺使用,唐瑾不太敢從蘇淺淺身邊喊走陳文。

今天下午,唐瑾看著掉眼淚的老媽,看著鼻子裡插著管子的老爸,心一橫,在醫院門外找了個公用電話,撥打了蘇淺淺的call機。

陳文和蘇淺淺剛玩完酣暢淋漓的人生高階遊戲,倆人在被窩裡嘻嘻哈哈,忽然call機響了。

“奇怪耶!你call機給了我,一個禮拜也沒一兩個人call我,這誰啊?”蘇淺淺掀開被子,懶得穿衣服了,曼妙的身子探出去,從床頭櫃抓過自己的小書包,翻出通訊工具。

“咦?杭城的號?”蘇淺淺趕忙從機子的套子裡拿出程式碼表。

陳文看了一眼螢幕,已經認出程式碼是唐的意思,不過他沒說話。

蘇淺淺檢視程式碼表,很快對照出了唐字:“哎,陳文,一定是唐姐有事找你,你快去復機。”

陳文這才起床穿衣:“你跟我一塊去不?你倆也好長時間沒見面了。”

蘇淺淺鑽回被子裡:“我就不去啦!”

陳文穿好衣服,出門復機。

蘇淺淺裹著被子,心裡有一點點的不開心,她有預感,陳文很可能會立刻去杭城。

陳文也感覺到有點不妥,一方面是唐瑾那邊肯定有麻煩,否則不會主動call到蘇淺淺的機子,另一方面是他察覺到蘇淺淺的不開心。

但現在也不能說不去復機。

穿好衣服,陳文出門。

電話接通。

唐瑾喊了一聲“壞傢伙”,哇的就哭開了。

陳文趕忙問:“唐姐不哭!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你被人偷錢包了?”

唐瑾抽抽搭搭罵道:“你才被人偷錢包呢!”

陳文笑道:“前兩天我剛抓了一個偷錢包的賊,在公交車上抓的,繳獲了十幾個錢包呢!”

唐瑾被陳文樂觀的語氣給逗得噗嗤一笑,鼻涕都笑得噴了出來,趕忙找紙巾一通擦,忙了一會才說道:“我爸爸出事了。”

陳文問:“你爸不就是斷了三根肋骨嗎?上

回你說你爸已經出院了,在家躺著慢慢養,這能養出什麼事啊?”

唐瑾把來龍去脈解釋了一遍,給陳文氣得不輕,立刻就想拎著擀麵杖去找人打架。

老唐原本受的是硬傷。國營冰棒廠的班子在改制的專案運作中,與廠裡職工利益沒有調和好,結果一些不冷靜的工人把廠長,也就是老唐,給打了,打斷了三根肋骨。

全國醫保體制尚未建設到21世紀那麼完善,企業職工的醫藥費走的是廠裡的賬。冰棒廠小半年開不出工資了,老唐身為廠長捨不得拿廠子裡僅剩的錢給他報住院費,於是回家自己養傷,讓老婆去找民間跌打大夫買便宜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唐的傷不是什麼大事。吃過豬肋排骨的人都知道,肋骨外麵包著一層肌肉,這層肌肉有緊固肋骨的保護作用。在醫學上,肋骨發生斷裂,外層肌肉能夠裹住肋骨,幫助斷口癒合。人體其他大多數部位的骨頭,還真沒有肋骨的自體待遇好。

雖說肋骨有一層肌肉護著,但老唐畢竟是斷了肋骨,傷勢恢復過程也是很痛的。

唐媽媽依照老唐的囑咐,找到了冰棒廠附近巷子裡的一個口碑不錯的跌打大夫,買老唐需要的兩種藥。

一種是止疼片,另一種是跌打藥。

前者是西藥,後者是中藥。

這個跌打大夫在冰棒廠那一帶挺有名,幾個街區的街坊,包括附近幾個廠子和單位的職工,平時誰有個跌打扭傷、風溼落枕,全都是找這個大夫看。

好些年,也沒出問題。

偏偏老唐這次出事了。

問題出在止疼片上。

老唐是上個週末出院,禮拜天開始吃他老婆從跌打大夫那裡買的止疼片。吃了一天,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輕微止疼,但效果不佳,於是老唐自作主張加大了劑量,每天比藥盒上的標識多吃了一倍。

止疼的效果,終於有了,但是副作用也出現了。

這週四的晚上,老唐出現了嚴重的藥物反應,渾身抽搐。老婆和女兒立刻要送他去醫院,老唐不肯,僵持到星期五上午,終於受不了了,被送回了醫院。

急診那邊立刻做出準確判斷,老唐吃的止疼片是變質藥,而且藥物發生了變質。

一頓搶救,老唐的命總算保住了,但人的意識還是不行,處於半昏迷狀態,鼻子裡插著呼吸管,下面連上導尿管。

老唐這個樣子,也就沒法再倔了,唐瑾終於有機會發揮小富婆的威力,她

手裡還有兩百萬資金呢。

我們唐總拍板,花大錢給老爸安排了醫院最好的病房和藥物。趁著老爸昏迷,唐瑾享受了一次當家作主的待遇。

醫院的鑑定結果,昨天出來了。導致老唐出事的藥是杭城一家國營製藥廠生產的,產品的批次和品質都有追溯,藥效也在保質期內。

保質期內的藥,怎麼會變質呢?

這事讓人啼笑皆非。

十四大之後,市場經濟姓資姓社的問題被徹底釐清,華夏所有企業解除了思想包袱,大夥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推動市場化程序。

在這個風向下,又出現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新情況。

那家國營製藥廠效益不好,跟老唐的冰棒廠情況差不多,產品面臨全國各地其他企業的衝擊。

製藥廠也發不出工資,於是把廠裡庫存的產品,低價折算成工資,發給職工,讓職工去賣藥。

倉庫裡的產品,生產批次各不相同。有的批次,生產日期很近,保質期很長。但有的批次,是很久以前生產的,到了現在屬於臨期。

臨期就是臨近保質期的意思。

保質期很長的產品,折算給職工的價格就要高一些。臨期的庫存,價格則非常低,最低的,不到一折。

這種低價,就給了職工無窮的賣貨積極性。

到了實際運作時,職工們最樂意去賣的,恰恰就是臨期的藥。

工人兩百塊的欠發工資,拿到了兩千塊正價的臨期藥,他們如果按兩折賣掉,就能收入四百塊,等於是不但拿回了欠發的工資,還能賺一倍工資。

我們國家最早的一批醫/藥/代/表,就特麼是這麼產生的!

臨期的藥,理論上不會有什麼質量問題。即便是剛剛過了保質期幾天的藥,一般也不是失效。

但是,這是理論上的概念。

在實際使用環節,藥品的儲存是有嚴格的工藝規範,對倉儲環境的溫度、溼度有各種等級的規定,根據藥品型別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藥品放在製藥廠的倉庫和醫院的藥房,基本上不會出現加速過期和提前變質的情況,但是,最近兩個月那家國營製藥廠的庫存走的是職工們自己的手,這就有問題了。

職工們拿到衝抵工資的庫存產品,碼放在各自的家裡,家家戶戶環境複雜,藥品的保溼和保溫條件不可能達標,甚至存在藥物被汙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