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我的1992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35章 人生巔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35章 人生巔峰

2035章 人生巔峰

紀芸的大伯,紀副廳,帶著老婆和兒子,也出席了今天的聚會。

一番互相介紹,陳文得知紀大的公子就讀於贛省醫學院。

孩子的爹是衛生廳的副廳,他將來走醫療衛生系統的職業發展,可謂一片坦途。陳文沒必要開動金手指去幫襯對方,既沒有結交的剛需,而且對這種官/二代男孩子也沒什麼興趣。

堂兄家境優越,自身條件也不低,待人接物有點傲氣。

陳文看著紀少爺的臉,總覺得眼熟,在哪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

紀芸跟她的堂兄,關係不怎麼親近,小丫頭更喜歡和陳文哥哥說話。

1994年的五一節,氣溫偏高,大夥都穿上了夏裝。

小丫頭紀芸今天穿了一條薄薄的夏款連衣裙,身材更顯了。

那身段,那尺碼,陳文腦子裡拿紀芸跟張娟比較,肯定不如張娟現在大,但也不會小太多,能跟張娟初中畢業時候相比。

也算厲害了!

紀芸問:“肉肉寫信告訴我,她寄了一封信給你,陳文哥哥你收到了嗎?”

陳文問:“我老媽沒轉交給我啊!劉小濤她寄到哪裡去了啊?”

紀芸說:“應該是寄到你在帝都那個地址。”

陳文哦了一聲:“福王府啊!過年後我就沒在帝都呆。”

今天飯桌的主要話題是高考。

對紀家來說,特別重要的事情。

紀芸現在高二,明年高考,但全家很緊張。

緊張源自高考改革。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採用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的形式。從1991年開始,我國在湘省、滇省和瓊省做試點,採用高二會考+高三高考的模式,嘗試減少高考的必考科目。

不久前,教育部剛剛發文,1994年高考照舊,從1995年開始,高考做出重大改革,採用“3+2”的新模式,即語、數、英三科為必考科目,文史類加考政、史,理工類加考理、化,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總分750分。

新的考制下,所有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將重新釐定,紀芸趕上了第一屆“3+2”高考,老師們以前的估分經驗全都無效,小丫頭真正的成為吃螃蟹的第一撥人。

五一節過完,紀芸就要開始參加所有功課的會考。用不著追求高分,全部及格就可以獲得參加明年高考的資格。

紀芸讀的是文科,到現在也沒決定明年到底考什麼大學專業。

小丫頭問:“陳文哥哥你說我考什麼大學好啊?”

陳文說:“反正你不適合考音樂和影視類大學,其它大學,文科類的,你隨便考吧,考哪兒都一樣,紀叔叔高阿姨肯定會幫你安排工作的。”

高阿姨接過話:“小文說得太對了!芸芸啊,要媽媽說啊,你別出省了,就考我們贛省財經大學,畢業叫你爸把你弄進洪鐵,上票務段去。”

紀芸噘嘴:“我才不要賣一輩子火車票!”

高阿姨又提議:“你將來考個證,上你陳伯伯他們洪建,幹工程預算審計也行啊!”

紀芸喉嚨裡發

出痛苦的呃的長音:“謝阿姨,我媽淨瞎安排!”

謝友芳什麼也不方便說,人家的閨女,人家父母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心想,還是我家小文讓爸媽省心,啥也不用安排,自己幹事業,銀行都已經買了兩家。

三家人聚餐,紀芸今天沒找到機會拉陳文哥哥提前溜,整個晚上顯得不開心。

散場的時候,紀芸一個勁問陳文哥哥什麼時候再回洪城。

陳文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空再回家,看見妹妹表情膩膩歪歪,他心裡也不忍,便帶著紀芸來到丁公路南口的洪城大廈商場,就是給爸媽買真皮沙發的地方,買了兩條裙子送給紀芸。

總算把紀芸哄開心了。

晚上回到家,陳虎拉著兒子,詢問陳文跟莊市平打交道的細節。

陳文乾脆把莊知琳喜歡他的事,莊市平派人查出他和蘇淺淺的戀情,一度誤以為他要腳踩兩條船,也告訴給爸媽。

大渣忠於愛情,不為榮華富貴劈腿超級豪門女的英雄事跡,得到爸媽的讚賞。

腳踩近百條船的老妖,毫無羞愧地接受表揚。

謝友芳說:“蘇家姑娘放暑假以後,你帶她回家來看看。”

陳文說:“七八月洪城氣溫40來度,帶淺淺回來遭罪啊,我帶她上美國看世界盃去!”

……

5月1日,星期天。

一大早。

陳文做一千個俯臥撐。

謝友芳把早餐買了回來。

陳文向老媽打聽洪鐵職工崗位最佳化的事。

謝友芳問:“你操心這個幹嘛?”

陳文說:“張娟老公是機務段停薪留職的,她公公婆婆是雙職工。”

謝友芳問對方姓名。

陳文只說了阿旺名字,卻不知道阿旺爸媽是誰。

謝友芳說:“按照政策來看,職務職稱不夠的,年齡又到一個標準線的,雙職工肯定有一個人要提前內退。”

陳文瞭解基本情況了,進入張娟婚禮節奏。

結婚這件事,全國各地習俗有差異。

有在中午擺酒的,有擺在晚上的,甚至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是大清早辦事。

滬市人是在晚飯擺酒,贛省是中午設宴。

依照昨天和張娟商量的時間,陳文臨近中午11點,來到南京路小飯館。

張娟和阿旺,放假前一個禮拜已經辦下了結婚證,擺酒是給親朋一個禮節交待。

他倆的婚宴,沒有車隊迎親,沒有錄影攝影,也沒有婚禮儀式,僅僅在小飯館門前打了兩千響鞭炮。

飯館門前掛著兩隻紅燈籠,內裡牆上貼著大大的囍字,氣氛還是很濃的。

看著胸戴紅花的新人,端詳阿旺的臉,陳文總覺得那是他自己,假如前世沒被學校開除,做小學教師的他應該就是這樣娶張娟。

對於這場婚姻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張娟的戶口從農村轉入阿旺家的省城戶口本。

也許有些人會說,農村人有宅基地,可以蓋房什麼的,難道不比城市人的鴿子籠香嗎?

錯,大錯特錯。

張娟家的那個山村,陳文前世死的那年它也不過是個破爛村,村裡只剩老人和留守兒童,毫無發展前途。

農村戶口也許比五六線的城鎮戶口香,但絕對比不過省城戶口,跟北上廣深更沒法比,醫療福利就不說了,就說一點——小孩入學。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對,改變階層的希望!

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是我們國家的文化核心所在,首都有首都的核心,各個省會則有各省的核心。

還有誰不明白,請去看看《中國合夥人》,成東青跪在農村親戚們面前求高考機會,如果生在紀芸這樣的家庭,能至於為了高考下跪嗎?

陳文的到來,得到了一對新人的熱情接待。

不用擔心耽誤張娟阿旺多少時間,因為到場的人不多。

總共,就三桌酒席。

規模比不上師專90級團建。

一桌是張娟家親朋,人員包括張娟和阿旺,張強和萬幸,張娟媽和爸,張放和一個年齡不大的女孩子,以及陳文,一共九個人。

另兩桌是阿旺家親朋,包括阿旺的爸媽,那對必將有一人下崗的鐵路職工,以及阿旺的叔伯嬸姨、他們的配偶小孩什麼的,湊了十八個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文打聽了一嘴,張放身邊那女孩居然是這小兔崽子新交的女朋友!

張放那麼渾的一人,居然能在讀技校期間找到女朋友,實在是讓人很跌眼鏡的事。

陳文昧著良心誇獎一番,從張娟媽嘴裡獲得了答案。

張娟入了阿旺家戶口,張家的下一步是把張放也遷入姐姐家的省城戶口。這事如果放在北上廣,難度會相當大,但在三線的贛省省城,其實挺簡單。

剩下的話,張娟媽沒再說,陳文懂了,難怪張放能找到個跟他歲數差不多小的女朋友。

陳文找那女孩聊了幾句。

女孩家不是洪城的,像張娟一樣,也是下面某個地市再往下的農村人,跟著媽媽在洪城一個菜市場賣菜,以自費生形式讀陳文的母校鐵中。

天啊,新一代的張娟!

這種閒事,懶得去管。

陳文眼睛看向他這桌對面的張娟和阿旺。

兩位新人穿的衣服肯定不是婚紗和西裝,也不是傳統中式的婚慶禮服,1994年這種迴歸傳統的服飾尚未重新走進老百姓的生活。

張娟今天黑色長褲、大紅長袖女士襯衫,胸前一朵紅花,吊著“新娘”字樣的繫帶。早上從髮廊做了一個新娘盤頭,頭髮上戴了紅色系的鳳形髮卡,“結婚三金”戴在了脖子、耳垂和無名指上。

阿旺同樣黑褲,上身一件白色襯衫,罩了一件灰色的92款小/平夾克,“新郎”字樣的紅花佩戴在胸前,頭髮梳理得向後靠,打了髮蠟。這感覺,就像是人生巔峰。

整個婚宴過程,弄得就跟家宴差不多。

今天是張娟大婚的日子,肯定不能夠讓新人幹活。

張娟媽帶著萬幸,阿旺媽帶了兩個那邊的女眷,幾個女人下廚炒菜。阿旺爸主動跟著去了廚房,擔負起端盤子上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