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措不及防扛責任(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措不及防扛責任(二更)

有些事,不到最後一步,心裡總會企盼希望。

雖然這些天他們住在山上,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大家好像是選擇了逃亡,但是仍然會惦記一種可能,那就是還能家去。

有些事,要不是親眼所見,不是親耳聽旁人告知,這十幾個漢子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宋福生救了他們什麼。

那老漢講:之前一點兒訊息也沒有,突然就這樣了。

可宋福生卻在第一時間掌握了訊息,是用他岳父一家的命換來的。得知後也並沒有只著急自家跑,把如此救命的訊息又告訴了村裡人,仁義。

要不是提前知道這些,他們這十幾家怎麼可能會帶出那麼多家當,大概也會像這些走在雨中的麻木人一般,只簡單帶個包袱,帶個三五斤乾糧。也或許,早就被突然衝進院落搶劫的賊人打殺。

此時再重新上山,別說本就和宋福生交好的高家王家郭家和裡正家,就是宋福生大伯家的大堂哥宋福祿,心裡也越琢磨越後怕,越後怕越對三堂弟宋福生感恩。

一直以來關於那頭牛的爭執;祖父閉眼前還心心念念二房宋福生的偏心,眼裡根本就沒有他們大房,對他們這些一樣的兒子孫子沒有隻言片語的囑託,滿口都是宋福生。

以及宋福生憑啥是老宋家唯一的讀書人,對三堂弟每次回村展示過好日子的嫉妒,以上種種,在人命面前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宋福祿此時的心裡話:這次,三堂弟,謝謝了。

沉默,摸黑爬山回去時,大家一路沉默。

宋福生心裡也沉甸甸的。

當他們渾身被雨水澆透,帶著一腳稀泥滿身風霜趕回洞口時,接過家人遞過來的薑湯,看到家人滿是期盼的臉,都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半個時辰後,山洞裡和庇護所裡充斥著女人們的哭聲。

李秀哭趙富貴沒了,她和懷裡的兒子要怎麼活。

宋福生的大伯娘哭二兒子。

二兒子非要去隔壁村接大肚子的婆娘,至今杳無音訊,是不是已經不好了,碰到那些惡人給打殺了?

宋福生的大嫂何氏以及大多數的年輕婦女們,都在哭孃家。

走時匆匆忙忙,也沒送個信兒。

如果附近村落也像那老漢講述的和城裡似的,城裡有官兵把守都被屠城,村裡可想而知。難道她們再也見不到娘家人了?她們怪自己提前知曉卻無能為力。

女人們一邊哭一邊喃喃叫著爹啊娘啊,弟兄。

哭聲撕人心肺。

就連對孃家沒什麼感情的朱氏也跟著抹淚,她還屬於一直對孃家沒什麼感情,當閨女時在孃家沒少受磋磨。

老太太們也哭。

生活幾十年的地方,誰還沒幾個親戚。

大姑子小姑子姑奶奶,隔房弟兄,一想象有可能再也見不到,還有這個亂世道,不知道拖家帶口下一步該咋活,她們就心口窩隱隱作痛。

這樣的氣氛下,弄得錢佩英和宋茯苓也跟著眼淚吧察。

錢米瘦摟住錢佩英的脖子默默掉淚,離近聽才能聽清五歲的娃在小聲念著:祖父,爹、娘。

孩子這些天沒哭過不是忘記了,是五歲的小人就學會要堅強不給大人添亂。

宋裡正是在庇護所裡,在十幾個漢子面前老淚縱橫。

全村一百五十二戶人家,眼前能確認平安的只有山上這十四戶,十四戶裡還折了個趙富貴,相等於十三家。另一百多戶不知生死。

不能回村看,不能走回頭路,並且得儘早下山。

是的,儘早,寧可頂雨也要離開。

有時候老奸巨猾也是褒義詞。

宋裡正就屬於人老經驗足的。他是特意問過宋福生等人很多細節後,就琢磨開了。

城破,新王交替,新王會命令手下屠殺以前的縣令和官差們,並且掛城頭示威,那就是新王的態度,不想管這裡百姓的死活。

要管,就不會任由更多的難民衝進來。

而他們這地方不經搶啊,本來日子就不好過。就看今年的收成,家家本就活的艱難。

大家都沒吃喝,這地方沒糧了,那就會接著往下一個地方去。

所以說,越往後拖,情況越不樂觀。越是在後面的難民越是身無分文,敢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敢為活命豁出去玩命。

現在,聽這十幾個小子們回來講,路上走的雖然也是苦命人,但大多數應該是從鎮裡城裡逃出的百姓。或無奈投奔親屬,不在這亂城裡討生活了,或是怕被亂兵打死、怕被逃荒者衝擊的那種。

混在這樣的人群裡,總比混在後面那些更慘的難民裡安全。

更何況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既然回不了頭,回村就是挨宰或被亂民團伙搶劫的命,那就不如早些離開。

在這山上多呆一天,糧食就少一天。別沒堅持到下一個城池就斷糧了,那才是最糟的。

宋裡正下定決心,深吸一口氣站起身。

當他再出現在老少爺們面前時,對大夥喊了口號。

大致意思是:

一,哭沒用,哭要是有用,他能比任何人哭的都邪乎。接受現實吧,接受後,擦乾淚,坦然面對。

二,我們的目標是,保家人、保糧食、保證活下去。活下去才能到新地方再造個新家,讓子子孫孫紮根。

三,咱們要離開了,但咱們不能這麼走。咱們這十幾戶人家必須得擰成一股繩。大夥能不能擰成一股繩?!

這天晚上,大家都不再幹活,早早睡個好覺。

沒錯,好覺,一個挨一個只能側身睡,真的算做眼下很好的休息,已經很難得。

這天晚上,一向能躲活很惜命的宋裡正,一個人默默地在山裡尋了個他眼中風水好的地方。

在大雨中,老爺子一鍬又一鍬親自挖了個大土包,又在土包上面插了個木牌。木牌上寫著:村名,村裡幾個大姓,在這個山後的村裡,曾有多少戶人家。

與此同時,這個深夜,宋福生在錢佩英耳邊羞愧道:“我尿褲子了,你聞出來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錢佩英找到宋福生的手,十指相扣,也貼他耳邊安慰說:

換我,我都得嚇拉褲子裡,真的,老宋。

咱可是從好社會來的,除了家裡老人去世,咱哪有機會見死人,更何況那死人腦袋還突然掉下來,泡囊了,換誰都得嚇尿。

哪像他們古人,在這亂世,扛造。咱可和他們不一樣,咱以前生活的地方太太平平,冷不丁這樣,老宋你已經很厲害了。

錢佩英又說:“咱倆鳥悄的,我給你找套新的換上。”

老宋拒絕:“我一個逃荒的,一身尿味醋味挺好,已經遢(ta二聲)幹了。”

第二天早上寅時,大夥要出發了,一身尿味的宋福生剛下樹,就被嚇一跳。

三十七條漢子對他七嘴八舌道:“福生,咱大家夥往後就聽你的,你說怎麼走吧,哪個打頭,哪個殿後。”

宋福生看了眼這三十七個人,看了眼在他們身邊正衝他笑的裡正爺,又眯眼望了望影影綽綽的人群。

他知道那人群總數是158名,裡面有十幾歲的半大小子、老人、婦女、兒童。

他們這不到四十名的正當年壯勞力,就是為守護這一百五十八人。

宋福生說:“既然大夥要聽我的,那我第一條指令就是:你們記住,下山後,被搶一家就是搶大夥,跟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