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二章 盼盼:我在這等著你回來,回來把那狀元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六十二章 盼盼:我在這等著你回來,回來把那狀元採

宋福生胖了一圈兒。

在全家包括他女兒都黑了一個色號的情況下,他長體重十二斤,白了兩個色號。

宋茯苓用粉底色卡給他爹對比過臉色,當時很嫉妒的。

也就是說,宋福生閉關小倆月後,變的又白又嫩。

“恩,今日就走,大夥這段日子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團長,你放心去。”

正說著話時,任族長被家人簇擁著出來了。

一露面,就給宋福生造一愣。

這是什麼形象啊這是?

只看任族長穿著渾身上下帶兜的長衫,要不是衣料沒有補丁,就和外面那些要飯的人一樣一樣的,手裡還拄根柺棍。

卻沒想到任族長也很嫌棄他說,“你怎麼能穿這身?”

有些埋怨自己怎麼就嘴懶忘囑咐,“你不弄戴兜子的衣裳怎麼裝物什?那麼多。”

看看他這件,上面倆兜裝米,腰上裝糧,腿部這裡倆大兜裝蠟燭,多麼節省地方,年輕人就是沒有經驗。

“那叫九日,不是一天兩天,你想想要準備多少物什,可不能少帶,吃喝拉撒都在裡面不讓出來。你少了,裡面沒有賣的。”

沒錯,考九日,考試前一晚就要進場,凌晨就正式開考。

村裡婦女們聽完面面相覷:“啊?要不趁著沒走,俺們趕緊給團長縫倆兜吧。”

大白胖眼下被曬的有些黑,變黑胖了,急的湊過來說:“團長,那你快脫衣裳。”

噯噯?請注意影響。

宋福生往後站了站。

別說他不需要衣裳帶兜,就是需要,佩英還在後面站著呢,這些娘們這是要幹啥,差些上手佔他便宜。

男人,在外面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不需要,我這裡都裝完了。”

“真不需要?”

馬老太站出來說:“確實不需要,俺兒那考籃可不是一般的考籃,他夠裝。”

那是花她上百兩銀錢買的考籃。

依照今年災情外村人賣肥地的價格,她花出去的考籃錢能買回五畝上等地。

再說九族做事怎麼可能會不靠譜,早早就給準備出來,吃穿住行準保一應俱全,她上回去童謠鎮尋親時又買了不少,家裡缺誰的也不會短缺福生。

“族長爺,團長,好好考!”

“爹,記得吃藥。”這是晚輩囑咐任族長這位老父親的。

“福生呀,考的好孬都早些回,阿爺等你。”這是宋阿爺囑咐孫子的。

馬老太、錢佩英、宋茯苓、米壽倒是沒喊沒嚷嚷出啥。

該囑咐的早已叮囑完。

米壽:我姑父又不是小孩兒,只要別讓姑父吃苦帶列巴去,問題不大。男人嘛,考九天算啥,要強大。

對於錢佩英、宋茯苓來講:九天裡,我們還能在空間裡見面呢。

這一次,真沒什麼人陪同宋福生去考場。

一方面是外面亂,他進去考的時日多,家人在外面倒不放心。

他這一說,馬老太想起上回下雨可不就是添亂,容易讓兒子在裡面分心也就沒強求。

另一方面,就連宋茯苓和錢佩英去不去作用都不大,倒是在家裡更方便做飯偷摸送進空間。

“回去吧。”

任族長的三兒子送爹進考場,正在接過韁繩趕車。

宋福生和任族長一臺車,不過小紅也跟著,只是他不捨得騎,讓小紅跟在旁邊跑。

當跑到童謠鎮岔路口時他再騎行,因為任族長要和同年一起入場,他和任族長約好貢院門口再見。

村口,一幫人望著車影。

今日,他們共同送走了兩位考生。

“駕,駕!”宋福生單手拽著韁繩,騎著小紅馳騁。

“求求你,給點兒吃的吧,求求你。”

宋福生馬速沒停,彎腰從馬腹兜裡抽出一塊列巴隨手一扔,正好扔在這夥討飯孩子的懷裡。

從與任族長揮別,一路從童謠鎮到奉天城,他一人騎馬共遇到十幾夥討飯的。

要飯的人,從四五歲到七老八十的年紀不等。

“籲。”

“東家,”鏢局門口有幾名夥計打招呼道。

“你們怎麼在這裡?”

“我們來領錢,才來,正好趕上牛掌櫃買石灰,俺們尋思幫著扛一扛再走。”

說話時,四壯從裡面出來。

宋福生又問富貴呢,四壯指了指點心店的方向。

後頭富貴回來了,宋福生才知,點心店那裡,近些日總有許多人去敲門,只因“學子列巴”太出名。

這一次考舉人,是全省各城池的秀才需要趕到奉天,各地災害情況有輕有重,有的趕考的書生在路上就病了。

然後學子列巴在許多客棧傳頌,說花的銀錢少,考九日呢,又不用做飯不麻煩,那個掌櫃的老太太人很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就總是有人去敲門,紛紛詢問:“馬老太呢?”期待馬老太能像上次一樣賣便宜的、頂餓的乾糧。

馬老太在家呢。

外面情況這麼嚴重,怎麼可能進城,賣貴的點心,能買得起的人家不敢亂吃,不賣貴的不為掙錢就賣列巴吧,咱開啟店門要接觸很多人,實在沒必要為做好人好事冒險。

宋福生進城就發現有的百姓臉上圍布了,據說城邊搭出好些安置病人的棚子,啥病呢,具體表現為眼睛紅,然後腹瀉嚴重到脫水死。

會不會過了病氣不知,官府沒給出一個明確答覆,估計是怕造成恐慌。

但是從雨停後持續高溫一直到現在,在宋福生眼中那就是一疫情棚子,越搭越長,住進去看不起病的百姓越來越多。

據說,居然還有一高門夫人患了病被送去了莊子,兩家大戶小姐也得了紅眼病被關起來,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是身邊奴僕死了。

宋福生聽富貴說完這些所見所聞,道:“看起來城裡還行,我剛騎馬路過,發現就城門兩邊的房子破敗了些。”

富貴撇了下嘴:“胭脂往臉上擦唄,不好的全藏起來,那棚子離咱住的老遠了,咱們這裡要是亂套奉天就不保了,畢竟科舉呢。”這是奉天,大省城,還是以前的皇城。

各地秀才來了,怎麼會讓人看到不好。

富貴又小聲告訴宋福生,“對了,我怎麼聽說,有人買著列巴了呢,咱家明明沒開門。就是價錢上比咱家翻了兩翻。”

“翻兩翻還有人買?”那東西口感很差。

“它扛餓呀,買斤糧食能支應幾頓,就算用買一斤買米的錢買兩塊列巴也合適。你知道眼下米麵賣多少文?”

“多少?”

宋富貴從懷裡摸出一張皺巴巴帶汗味的破紙遞過去:

“我特意打聽記下的,你看看吧。咱家要是沒有你,兄弟,衝這糧價我都活不起,俺家小蔫吧就會餓死。

還有,還是你家我嬸孃有本事。

兄弟你不知,藥房都要被搬空了,眼下奉天這麼大個城池愣是沒有幾家開門的,一個是不敢開,怕全是人再給他們染了病氣,一個是也沒有賣的。

再這麼下去,牛掌櫃說了,生石灰就快要與藥湯子一個價啦。聽說牲口死老多了,人得紅眼就是先吃的病豬肉。”

宋福生看著糧價擰眉,這也賣的太貴了。

牛掌櫃拿著抹布擦著身上的石灰進來聽見,從旁補充,感嘆道:“姑爺,糧不糧價倒是次要,真該讓村裡人來城裡看看這都麼樣子啦,讓他們好好記得你的大恩大德。”

說實話,最開始回村被隔離,牛掌櫃還在心裡想過:也就是姑爺定的規矩吧,他才遵守。對錯咱自家人要撐住場面守規矩,這樣的話,姑爺才不會難做。

要是換成別人要求他隔離,才不聽嘞,他又沒有接觸過許多旁人,至不至於?

可是,再回城後發現,俺的娘,真至於,寧可錯殺不能放過一個,包括自家人。

要是有一個不小心沾上紅眼,回頭會過病氣給更多家人,那才叫坑人。

就前個兒,鐵頭他們幾個小子從倉場衙回了家,富貴直嚷嚷:“別和俺們對眼哦,俺還要陪你們三叔科舉地,別坑我。”

富貴說這話時,他就猛點頭很同意。

氣的鐵頭他們說:“你見到哪個官差不比百姓惜命的?俺們魏大人最最惜命,倉場衙眼下比啥時候都乾淨,我們就是回趟家取上秋衣裳。”他和富貴四壯這才放心瞅鐵頭。

總之,老牛頭表達的意思就一個:“姑爺,你做好人好事要讓村裡人知曉,他們要是不對比對比城裡這亂套樣,就永遠不知曉你等於在變相救了他們的命,救了他們每家每戶十兩二十兩的牲口錢。”

要是沒有最初就管的很是嚴格,任家村早就廢了。

四壯急忙比了個手勢,比任族長的身高胖瘦。

“對對對,”牛掌櫃一下笑了,四壯不提醒還忘了,任族長這回進城考試,看著吧,回頭回村就會宣傳姑爺的好。

這樣最好,這種訊息不從咱家人嘴裡說出來,顯得不刻意,還能讓領情。

“你們幾個呀,”宋福生無奈地笑了下。

九族的家人們至今有這個毛病,那就是“做點好事必須要留名”。

恩,很對他胃口。

然而宋福生不知的是,關於任家村無人得疫病,甚至連牲口都沒死一隻的事,在有心人眼中已經是奇蹟般的存在。

這個有心人,就是童謠鎮的縣令胡大人。

在上回任族長孫子帶著馬老太去縣裡尋親後,胡縣令忽然喚任族長的孫子談話,搞得那小子受寵若驚。

胡縣令問的就是任家村的情況。

小夥子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進村就被親爹吼住的事,村路上撒有石灰,以及老孃講的村裡從水災後的情況全說了。

胡大人又旁敲側擊問了問宋福生。

在小夥子心裡,這位縣令和他宋三叔是朋友哇,要不然他也不能尋到這份公職,就將從馬老太那裡聽得的三叔在沒日沒夜準備科考講了一遍。

當時,胡縣令笑著揮了下手讓他退下,可是轉頭臉上就沒了笑容。

心裡莫名其妙的不舒服。

和宋福生的科舉成績無關,他兒子也考上了秀才,雖然是榜中,宋福生在第二位。

胡縣令是覺得童謠鎮死傷這麼多,小小的任家村房屋比起縣裡要破舊的多,卻沒死一個人。

胡大人看著手裡各村報上來的情況、人數,財賦損失,心裡有種說不清的堵得慌。

而且這份複雜,連他的夫人也無法理解,三問他:

“你和那宋子幀不是以友相稱?”還想過要結親家的。

“任家村在你的管轄範圍內,一個也沒出事,不是好事嗎?”

“夫君,你怎的只向上面報憂不報喜?”

不是應該將任家村這種極其少見的正面典型向上彙報嗎?弄好了,夫君或許還能得到一兩句褒獎。畢竟任家村歸童謠鎮,是在她夫君的帶領下。

胡縣令面對這三問,一個也答不出。

突然就很懷疑自己的能力,就很嫉妒宋福生。

理性上知道該怎麼做,更知宋福生背靠國公府只可結交,那人的品性也值得深交。

可是感性上,就想寧可不得到褒獎也要捂住宋福生突出的表現。

……

回過頭,奉天城這面。

由於之前聊起糧價,牛掌櫃又嚷嚷嚷全村人需感激他家姑爺,這一打岔,當富貴再重新追問能是誰賣的列巴問題時,宋福生就沒再多言。

他只是看了眼媳婦閨女特意給多準備出的吃的,以及二哥新給編的筐,能當考籃的筐。

列巴不是誰都會做的,不在於烤爐構造,在於酸硬酸硬吃了頂餓還不拉肚的配方。

只有倉場衙有書面記載,他家人會做。

倉場衙自然不會幹出烤完列巴拿出來賣的事,現在那裡很忙,看鐵頭他們沒衣裳穿了才回家就知。

所以,答案只剩下有人買了列巴存起來,眼下在趁著科舉時高價賣。

誰買了大量的列巴,就是誰在倒買倒賣唄。

宋福生想起媳婦說:“甭管咱用不用他好心幫忙,人家楊明遠那考籃為咱家撤棚子被澆爛是事實,賠他一個吧?怕那小子自尊心強不好看。那你多帶個筐去,在門口遇見發現他背的不咋好,你就說這是咱家多出來的,要是他已經修補好能對付用,你就給他些吃的,就說你帶多了。”

他對楊明遠印象很好,媳婦一說,他還講:

“哪那麼多話,我直接給他就得了。那小子屬於少見的不迂腐,沒有讀聖賢書讀成傻子還挺有才華,就是讓家裡拖累了,正兒八經的貧民學子。”

其實,直到此刻,宋福生也不相信高價倒賣列巴是楊明遠幹的。

或許,是他家人吧?

宋福生還真就猜對了,楊明遠不清楚。

他娘倒是曉得大兒媳在偷摸賣存起來的列巴,但是不敢告訴小兒子楊明遠,怕臨考前分心。

“走吧,出發。”

“姑爺,不用我去啊?”牛掌櫃在門口道。

“不用。”

宋福生身後跟著富貴拉著考籃,四壯揹著考籃拎著一堆東西,仨人踏著夕陽歸去。

凌晨正式考試嘛,頭一晚就要入住。

貢院門口,人烏央烏央的,連學子帶小廝還有馬車牛車驢車,排出老遠。

宋福生戴著口罩,剛到這裡就被認出。

“宋老爺。”

“你是?”

“小的是國公府的,小的隨少爺身邊見過您。”

“你少爺呢,”宋福生一副我還要找你家少爺呢。這陸畔怎麼就沒了影子。

“別提了,老爺,少爺還沒有歸,大小姐讓小的們拿著考籃在這裡等。”

“一直就沒歸?馬上就要進場啦!”

“是,珉瑞仍沒歸來,”丁堅說完,向宋福生抱了下拳。

宋福生正要回禮,從他後面一左一右又出來兩位翩翩貴公子,林守陽,謝文宇。

更讓宋福生無語的是,他這面還沒有搞清誰是誰呢,貢院門口有人用很大的嗓門:“子、幀、兄!”

老鄉王哲發,渾身顫抖站在遠處激動喊道。

王哲發就是在幽州城門口顯擺自己是秀才,以前和宋福生在老家一起教書的那位。

還顯擺自己由於秀才身份能拿到好牌子,很為福生犯愁,因為福生是童生嘛。

結果出發前,被宋福生狠狠打臉,宋福生拿著大紅牌看著王哲發被帶走。

這一別,就是兩年。

是啊,故交哲發兄,要想考舉人必須來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