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五章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九十五章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

何伯躬身對陸丞相告知:“老爺,是孟大人隨皇上出宮了。”

陸丞相拿起茶杯,慢悠悠喝了一口。

喝完,一語雙關,說孟大人,也是說自己:看來要破費了。

“回府知會一聲,準備銀票。”

“是,老爺。”

陸丞相這種的,都要準備錢了。

丁堅那種小年輕的,都能猜得到皇上要故意捧會寧松花石。

就可想而知,其他大臣,老油子們,能不做兩手準備嗎?

即使有腦子是那種真笨的,到這種時候也該品出味兒了,皇上微服出宮這事,他們怎麼就齊刷刷都知曉了,一點兒沒隱瞞呢。

而皇上能隨便去哪個鋪子裡溜達嗎?

皇上就是出去吃個包子,回頭包子都會漲價的對不對。

那要有多棒槌,才會等著皇上質問到頭上:你們不表示一下嗎?

所以,不管家、出門不帶錢的官員們,在聽說皇上出宮的第一反應是,紛紛告訴親信,回府準備銀票,只等皇上歸來就要用。

……

與此同時,微服出巡的皇上帶著幾人已來到市井街頭。

皇上這一路走,一路瞧。

挺新鮮,好久沒出來了。

命孟景遇和陸畔的二姐夫進糧鋪子問過糧價,在路邊問過賣蛋蛋和豬肉的。

孟大學士和陸畔二姐夫這位大家公子,還得到皇上明晃晃的嫌棄。

那份嫌棄一點也沒藏著掖著。

你們怎麼能不知曉鴨蛋雞蛋鵝蛋平日裡賣多少錢?

朕要你們有何用。

孟大學士和陸畔的二姐夫:“……”

但一路上,幾人臉上還是笑容多。

畢竟在外行走的皇上,護衛們隱藏在百姓中,他眼下看起來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富家老爺”,和在宮裡動不動擰眉瞪視他們不同,說話很隨意。

來了興致,路過扛著糖葫蘆的商販瞅一眼,站在攤子前看一會畫臉譜的,還會指向某一處市井百態,十分平易近人的讓老孟他們看看,一副你們也沒見過吧的模樣。

就這樣邊溜達邊瞧熱鬧,皇上來到了京城第二繁華的街頭,也是今日最吸睛的位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了這條街上,想不注意會寧特產鋪子都不行。

門前正在敲鑼打鼓,踩著高蹺的藝人正隨著鼓點雙手舞動,帶領看熱鬧的小孩子門拍著巴掌。

“老爺,到了。”

“恩。”

皇上在熱烈的歡迎光臨中走進店鋪,進來他就一挑眉。

鋪子裡的熱鬧,他倒是能猜到,在外面就能感到裡面正人聲鼎沸。

但裡面的佈置卻是他沒有想到的。

只看店裡面佈置的像現代的農產品展銷會一般。

每一樣特產都有一個專門的展銷臺。

比如椴樹木耳,紅錦緞上不止堆著木耳,旁邊還放著各種包裝,臺上有一說明牌子和價格籤。

說明牌子上寫有,經多少位大夫證明,食用椴樹木耳的好處。

而最吸引皇上注意的是,每個展臺後面的牆上,都掛著一幅幅的用原木相框裱起的畫。

他就走了過去,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

連陪同孟大人和陸畔的二姐夫,也在嘈雜的環境中沉下了心。

只看,那牆上正中間掛的是四幅關於長白山的畫卷。

春天滿山杜鵑,夏天大峽谷悠遠。

秋天紅葉覆蓋,冬天林海雪原。

最奇特的地方是,連畫都有註解。

長白,長相守,到白頭。

向人們介紹這大氣磅礴的山脈,它是從哪開始,一直到高麗那面。

且很接地氣的給人們舉例,曾有多少人,爬了多少日,才不過爬了山的一角。

宋福生認為,註解註解,就為讓人聽懂。

總不能和古代人民講佔地有4500平方千米吧。

又平方又千米,你就是讓古代人民把手指頭腳趾頭全用上也掰扯不明白啊。

咱給舉例,老百姓他就懂了,啊,爬那麼多天才爬那點兒啊?這更直觀。

皇上看完長白山,又去看其他畫了。

他背著手,在看他的老百姓。

像是對著賣木耳的展臺,那畫裡就是老百姓是如何從椴木上辛苦採摘下來的場面。

而其他畫裡制蜂蜜的,蜂農們在山上如何與蜜蜂為伍。

曬蘑菇的,婦女們被曬紅膛膛的臉蛋,望著一院子的蘑菇捶著腰笑容滿面。

採人參的,打獵的,要為上山提前準備多少日與野獸抗爭,漢子們困頓的造的沒人樣,下山後大傷小傷,場景各不相同。

最終都匯為被收走山貨那一刻,老百姓望著那難走的盤山道,眼中聚滿了期盼。

這些畫取名為:滿天星。

老百姓才是滿天星,群星簇擁才能月光明。

皇上不知的是,配合這些畫的,其實還有一幅來自宋福生親筆寫下的註解。

只是由於黃龍府截了給皇宮進貢,宋福生就不方便再命人掛出來。

掛出來那是在給上級穿小鞋。

皇上就沒見到。

那份註解的大致意思是:

他叫宋福生,他是會寧知縣,他為老家土特產代言。

敢以官職向大家擔保,會寧出產,絕對是真正的好東西,大家放心購買。

像人參,標註大致是多少年頭的,它就不會差年頭。

即使皇上沒有見到這份註解,也在此刻笑了,在心裡對宋福生笑了。

他轉回身看向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聽著掌櫃們在向買家推銷。

覺得這裡連推銷都新鮮。

“您瞧瞧這土精參,中肚肥大,根莖長的胳膊是胳膊腿是腿,這都有人型啦,要您老八十兩一點兒也不貴。

您老也別比對那根年頭說事,您老怎麼不說說這藥性。

我們山民可是在谷雨後白露前進山採參。

不信您找人問問,對面就是藥鋪。

只有這段日子挖出的參才最具有藥性。

平日裡採挖的照這差遠了,您在外面買那些亂七八糟的,花不少銀錢,三五根卻不敵這一根。

它可是集天地精華長出來的。我們那裡可是長白山,山清水秀,要是有本事爬到山頂,抬頭就見雲端。”

“哎呦,大娘,這是椴木耳,您還悄悄與我講,還整個不影響我買賣。您悄不悄悄的,也不能一刀砍我大脖筋上啊,您不留神講出的那價,聽的我心口窩疼。再者說,我們這裡不講價啊大娘。”

“您識貨,是這個,一看就常採買。

瞧見沒,外面那些皮貨商與我們沒法比。只有我們長白山才有這種小貂。

我們小貂那可是風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溼。”

“這位爺,您真說對了,有您這一句話就是暖我們心窩子。

我們從會寧來到京城那都不是確實不容易,那是很不易。

您是不知曉,盤山道,山高水長,我們來京城都沒有去下面某些村莊費勁。

沒有路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那盤山路是讓我們硬生生趟出來的。

一次只能過一臺騾子車,恨不得這面頭車進村了,最後一臺車才上盤山道。”

被大娘講價的掌櫃也接過話,和樓下的買家們聊家常說:

“可是再難再危險也要去。

大山裡,有許許多多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山的山民們在等著。

為了想盡辦法把這些好東西運到皇城根腳下,為了讓你們京城人能那偏遠的黑土地有實實惠惠的好東西,不止要用到騾子,有時一排排漁船都要用上。

像這入了冬,我們那裡就更難了。

人力從山裡背出來,從江上走爬犁。

一路,那大雪冒煙,拽都拽不住牲口,還要給車底下安下在雪地裡走的傢伙什。”

恩,沒錯,用俺們家大人的原話是,要換雪輪胎。

皇上在人群中挑了下眉。

但沒過一會兒,他就聽不下去了,沒法在樓下接著看熱鬧。

因為到時辰了,開始為辣醬宣傳。

之前,基本上每隔一個時辰,這個特產店都有主要推銷的東西。

木耳是泡給大家圍觀,蜂蜜衝給大家品嚐,蘑菇用小雞燉,那蘑菇帶著雞肉味。

像眼下這個時辰,到了宣傳辣醬之時。

現場做起了水煮魚和水煮肉片,鍋子底燒開涮羊肉。

雖然為吸引酒樓和外面大戶人家注意能訂貨,是在門口進行的,但那小風一刮,辣椒味混著肉香味直向屋裡飄。

皇上覺得要在再停留,就會失態的打噴嚏。

聽聽,那孟景遇已經開始了,“啊啊,啊欠。皇,不是,老爺,小的失態了。”一把鬍鬚,自稱小的。

就這樣,幾位護衛扮作僕人護著,在前面開路,引領皇上上樓。

樓上,才是真正的,貴的大件。

一層樓的十幾個展臺上,只擺十幾樣,松花石擺件,松花石硯。

一個硯,就佔一個展臺。

厚厚的棉花上覆蓋虹緞,紅緞上用紅實木託著擺件或者硯臺。

這都是臨時改的,要不然以前打算樓上還放百年人參和蜂王漿呢。

經楊明遠一提點,富貴打算再給松花石拔高一層。

木牌那價格別提了,也是現雕刻的,全部臨時改掉,能加一個零的全加零。

宋富貴就是在這時下樓的,他之前在樓上接待訂單,第一個來訂的就是丁堅派來的掌櫃,訂的數量還不少,可以說掏空了丁府的積蓄。

剛忙完,富貴正要下樓看看情況,兩邊一個向下去,一個向上來,這就碰上了。

富貴一眼就叨住孟大學士,就是這個不要臉的在授官時都不給俺福生好臉色看。

再一看這位不要臉的扮小在後面跟著,心裡激動的一抖,立馬反應過來前面這位爺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