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跡在影視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

一年後,隨著周軒勢力越來越強,列強和清政府終於無法再忽視下去。

因為國內的大部分生意市場,基本上都被周軒佔據了。從生活日用品到各種現代化工程建設,電路、電話、電燈的安置,周軒的手下們全都給包了。

現在周軒私底下,藉著招募工人的名義。不停在招兵買馬,然後將人打發到新疆去練兵。如今手下的正式戰兵已經有幾萬人,而且個個都裝備精良。全都經歷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在這個世界上放在哪個國家都算是一等一的強軍。

周軒迅速收攬了全國大部分的財富,但年底卻沒有給某些官員發放“津貼”。

於是這部分人就怒了,開始向朝廷進獻周軒的讒言。說他意圖謀反,富可敵國,而且在新疆那邊募養私兵。全朝上下的貪官都開始跟風啟奏,統統朝周軒潑起了髒水。

現在誰不知道,周軒是全國最富有的人。他底下的那些產業,隨便撈一個都幾輩子吃不完。這些人也是眼紅,但就是一直都沒機會下手。現在有了機會,大家夥自然是要並肩一起參奏,分一杯羹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鐵貝勒爺和已經是九門提督的玉大人等人,見狀也默不作聲,隨意他們參奏。

光緒帝和老佛爺自然也聽了進去,於是就開始安排起了周軒。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清政府開始打壓、清剿周軒的勢力。

直接將周軒的商業店鋪之類的,全部查封。甚至開始朝新疆派兵,準備一舉殲滅周軒。

武林總盟裡的其他人看不下去,紛紛出手相助,對抗清軍。一時之間,各地都出現了動亂。

於是列強也立刻趁機出兵,以“保護使館”的名義進犯北京。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俄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八國聯軍,即刻開始入侵中國。而八國聯軍,號稱五萬人,實際上只有兩萬人。

人數最多的是日軍,有一萬人。其餘俄軍有四千人,英軍有三千人,美軍有兩千人,法軍有八百人,德軍有一百人。至於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他們加在一起還不到一百人,就是來湊熱鬧撿漏的。

而周軒也立刻做出了反擊,各地的內應紛紛響應。天津,以及華北等地區瞬間有人開始反水,高舉反清旗幟與周軒的義軍呼應了起來。

但是清軍在北京、天津,以及華北地區部署的軍隊,總人數超過了十一萬人。

19世紀中後期,清朝經過洋務運動,已經引進了一批比較先進的西方軍事裝備,特別是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打造了一支新式軍隊。清軍至少在武器裝備上,不輸於進犯北京的八國聯軍。

但相比起周軒兵工廠製造出的武器來說,那還是差了一些的。他們不光有比清軍漢陽造先進的步槍,而且還製造出了輕重機槍。只是數量不是很多,不能做到每個班都配一把。但在這種戰爭情況下,那絕對是大殺器了。

清朝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情況下,還是選擇先打周軒。畢竟外國人來的,不管做了什麼事情都還是會要走的。但是周軒不一樣,有可能會影響到清政府皇室的統治。所以“攘外必先安內”,成了此時的主要聲音。

周軒此時的情況就是,既要面對清朝軍隊又要面對八國聯軍的軍隊。

雖然清朝軍隊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而且武器裝備上也與八國聯軍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地方,還能擁有一點主場作戰的優勢。

但周軒也不是吃素的,此時就是輪到報紙發威的時候了。他命那些編輯,放肆的寫清朝的黑料。從明朝時期的舊事到如今的醜事,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落下。

報紙平日裡就會偶爾宣傳一下,周軒手下產業做的善事,偶爾還會報導一些貪官汙吏的事情。現在再添這麼一把火,民心與民意基本都在他這邊了。

儘管清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當戰爭真正打響後,戰局仍然一如既往的難堪。清軍面對周軒的義軍輸的一敗塗地,絲毫不給人想象空間。

三天不到,大沽炮臺就失陷了。

七天不到,天津就完全落入敵手。

半個月不到,全國上下各地區都紛紛告急。

清軍為何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面對周軒的義軍會輸的如此之快呢。

其實從結果上來說,剛開始就早已經註定了。

從戰略上講,清朝的掌權者是慈禧太后,但她從來沒有認真進行過戰略層面的安排部署。自身軍事才能近乎於零,怎麼可能比的過有周軒率領的義軍。

而從戰役上講,儘管清軍人數眾多,卻居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官,也缺乏一個統一嚴密的參謀系統。這就使得清軍各自為戰,場面十分混亂。更有甚者,打都還沒打就直接向周軒投降了。

從戰術上講,清軍拿著先進的武器,也能在訓練時走出整齊漂亮的佇列。但由於拙劣的戰術,使得他們到了實戰時,仍然免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只能依靠勇敢的精神頑強奮鬥,但敗局卻是早已經註定了。

總而言之,清朝軍隊,除了武器裝備是現代的,其餘包括軍事理念、指揮系統等,都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軍隊出現在二十世紀初,不打敗仗才是咄咄怪事。

在八國聯軍還沒有正式侵犯到內地的時候,清軍就差不多敗完了。他們面對周軒義軍的強火力攻擊,從來沒有能堅持十分鐘不潰敗的。

清朝十幾萬部隊,打到最後死的人還是比較少的。相對比總人數也就死了一兩萬人,其他都成了俘虜。

另外大部分地區都向周軒投了降,只剩下京城還在頑抗。其實出現這個場面,不少人都覺得挺驚訝的。但相對比周軒做過的事情,其實已經不算很快了。

這算是周軒經營的好,每個地區都安排的很妥當。他花近兩年的功夫,現在才有了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