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最新章節列表 > 302.小子姬發從無稱王之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2.小子姬發從無稱王之心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子受除了沉浸在後宮美色之中,大肆給諸侯貴族發放手抄報擴大羊車望幸的影響,就沒幹過正事。

焚書一事他相當放心,和諸侯巫祝對著幹,諸侯肯定罵,昏庸值上去了。

焚書和百姓沒關係,他們無所謂,也不會專門誇。

穩賺不虧啊!

............

九間殿中的氛圍有絲絲詭異。

今天是朝賀的日子。

是李靖面聖,開啟變法的日子。

同樣是焚書,斷絕巫祝之道的日子。

但這麼重要的日子,上首的位子卻是空的。

各路諸侯、文武百官已經在殿上站了許久,坐立不安。

大殿靜了大半時辰,誰都不敢輕動。

直至一個時辰後,紂王才姍姍來遲。

子受今天刻意睡了個懶覺,越是重大的日子,越不能守時。

哪個昏君三日一朝後的朝會是按時上朝的?

自己還是和歷朝歷代的昏君差了點東西。

以後沒有早朝了,統統改成晚朝。

“陛下——”

子受下了車架,在群臣的山呼聲中,帶著酒氣,搖搖晃晃走到座上,一屁股坐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酒度數太差,真的醉不了,聊勝於無。

饒是如此,群臣也不敢輕慢半分,做足了禮數,方才抬頭。

人群中的姬發看得心裡咯噔一下,又是帶醉上朝?

自家大哥被這一手給坑死了,散宜生更是因此三日一撞柱。

剛才他還看見了散宜生眼中的麻木,一個撞柱撞到麻木的人,這....

紂王真狠!

“今日乃朝賀之日,諸卿為何不飲酒?”

子受一揮手:“來人,賜酒!”

立時便有寺人入殿,奉上酒爵。

子受豪飲一口,道:“朕久臥宮中,坐美人膝上,朕心喜悅,卻不如諸侯統御地方,我大商四海昇平,諸卿勞苦功高。”

這話令人琢磨不透,無論是變法還是焚書,都是擺明了要幹貴族,現在一上朝就一通誇,是什麼意思?

子受將酒爵往地上一扔,酒爵在地上滾了兩圈,裡頭還剩下的半杯酒全都灑了出來。

一些還濺到了南伯侯鄂崇禹的鞋上。

鄂崇禹微微皺眉。

子受控制力道,拍案道:“卿等宣猷贊化,撫綏黎庶,鎮攝荒服,威遠寧邇,多有勤勞,四海昇平,皆卿等之功。”

東伯侯姜桓楚立即出列道:“臣等深受君恩,官居總鎮,日夜兢兢,常恐有負君心,縱有犬馬微勞,不過臣子分內之事,尚不足報於萬一,又何勞陛下垂念!臣等不勝感激!”

有姜桓楚這句話,無論是紂王還是諸侯,面子都有了。

子受卻是有些不滿,你咋插話呢?

你知道我要幹啥嗎?

你還是我老丈人,有你這麼添堵的?

今晚就懲罰你女兒!

子受輕笑道:“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一句話還沒說完,諸侯心中波瀾四起。

這句話,是李靖變法的初衷之一,功必賞過必罰是建立在諸侯貴族平民百姓一視同仁的情況下啊!

子受繼續道:“朕無甚功勞,枉受朝賀,心中有愧,思來想去,終得一策。”

“姜桓楚何在?”

“臣在。”

“傳朕旨意,封姜桓楚為齊王!”

群臣面面相覷,封...王?

當今天下只有一個王,鎮國武成王。

黃家三代忠良,戍守邊疆立下大功,到了黃飛虎這代,妹妹入宮為妃,與商王關係密切,所以獲封鎮國武成王。

名義上來說地位僅次於紂王,實際上沒有地盤,所謂的王號就是個虛名。

姜桓楚不同,東伯侯是有地盤的,而且東伯侯的地盤和平靈王那種小國之君不同,有錢有糧,兵強馬壯,獲得王號後地位與實力匹配,足以與大商掰手腕。

姬昌一直謀劃著稱王,為此還得不斷刷聲望,做樣子,積蓄實力,但這麼一句話,就讓姜桓楚做到了姬昌一輩子沒做到的事。

群臣多有不解,可細細一想,卻又有些道理。

姜桓楚世鎮東疆,女兒入宮為妃,兒子為黎郡郡守,更是吹響了郡縣制改革的號角,雖說是貴族裡的二五仔,但深得紂王之心,除此二人外,姜桓楚再無子嗣,封王雖有風險,但利益更大。

看看諸侯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並不樂意見到姜桓楚封王。

這無疑是紂王在拉攏姜桓楚,四鎮諸侯僅次於紂王,舔狗似的北伯侯崇侯虎自然不必多說,東伯侯姜桓楚是外戚,兒子女兒又都親近紂王,因此更靠近大商。

如今正是紂王與諸侯矛盾最明顯的時候,等到焚書時,只怕更嚴重。

而一手封王,拉攏姜桓楚,卻是讓紂王握住了四鎮諸侯之中的兩鎮。

子受看著下方一個個怪異的表情,嘆了口氣。

我這兒話才說了一半,你們一個個的就開始考慮其中的彎彎繞繞,沒救了。

子受輕咳一聲,繼續道:“崇侯虎何在?”

“臣在。”

“傳朕旨意,封崇侯虎為晉王!”

“鄂崇禹何在?”

“....封鄂崇禹為楚王!”

有人覺得不對勁了,姜桓楚、鄂崇禹好說,全是親近紂王的諸侯,怎麼連鄂崇禹也封王了?

“姬發何在?”

“臣...在....”

“封姬發為周王!”

姬發心中一陣慌亂。

周...王....

能接嗎?

其他諸侯能接,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大諸侯,拳頭大,名望高。

而自己只是西伯侯姬昌的次子。

長子伯邑考並不是死了,只是失蹤,姬昌本人也沒死,只是被囚禁。

這種情況下,他只是西伯侯府上的代言人,算是一個標識,卻不能代表西伯侯。

他封王了,姬昌怎麼辦?

不救了?

怎麼可能!

如今還有姬昌生病時姬發你一勺我一勺餵飯的孝道故事流傳!

稱王不是自己扇自己嗎?!

於是乎,姬發正色道:“小子姬發,從無稱王之心。”

行得正坐得端,他真沒想稱王。

子受打量起這個命中註定的對手。

第一個印象就是——長得真嫩啊!

一米七五左右,進退有度,有禮有節,老年少成。

長著一張二十歲的臉,但誰都知道姬發不可能這麼年輕。

姬發仍舊拱著手,微微低頭,等待後話。

子受沉吟片刻,道:“說來也是。”

姬發剛鬆口氣,耳邊又響起了紂王有些虛浮的聲音。

“傳朕旨意,封姬昌為周王,號周文王,姬發亦為周王,號周武王!”

子受笑著,繼續封其他王去了。

封王亂國。

這個靈感出自不知道是誰編撰的賈詡封王亂國。

據說漢末諸侯組起十八路大軍,共赴洛陽,以求救朝堂於危難,但賈詡獻策,董卓代詔,封各路諸侯為王,前往封地,使得十八路諸侯聯軍,煙消雲散。

別說劉邦那句“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單從計謀本身出發,只是一想就知道漏洞百出,能當一方諸侯的都不是憨比,誰會因為一紙詔令就跑路?

幹翻董卓繼續拿著詔令受封難道不香麼?

不過這種憨比計謀,正適合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