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345、第 345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5、第 345 章

第二日朝會, 蕭遙端坐在龍椅上聽百官彙報, 忽然聽到沉悶的鐘聲。

朝中老臣聽了忽然色變。

大太監馬上走到蕭遙身邊, 低聲道:“皇上,這是有人擊鼓鳴冤告御狀。”

蕭遙的臉色頓時嚴峻了起來。

一般若不是有天大的冤屈,是不會告御狀的。

當即低聲道:“命人好生看著, 讓他到朕跟前來訴冤情。”說完看向百官,“眾卿繼續。”

百官雖然想知道擊鼓鳴冤者為何人,又兼有那些手下有不省心的都有些惴惴不安,可是沒得到命令,都沒法去看。

大太監得了蕭遙的命令, 知道她這是要人活著到金鑾殿訴冤情,因此出去一頓吩咐,讓人選用最粗最密的滾釘板,讓高御狀之人從上面滾過來。

當看到來人,他很吃驚, 因為此人是個衣衫襤褸、狀如乞丐的女子。

女子手持狀紙, 高聲叫道:“民女江秀兒, 狀告利州知縣沈長生強買我家田地不成陷害我全家, 將我父兄活活打死!”

大太監聽了,頓時同情起來,卻還是按照規矩, 讓這江秀兒滾釘板。

江秀兒看到滿是釘子的板,臉上沒有絲毫畏懼與退縮,反滿是剛毅與說不出的仇恨, 她將狀紙塞入懷中,便一言不發上前,躺在滾釘板上,滾了過來。

大太監看向四周前來看熱鬧的翰林學士與宮中侍衛,道:“諸位可看明白了,這位江姑娘滾過了這釘板,便有資格去覲見皇上了。”

眾人皆點頭。

大太監便示意江秀兒跟著他,進金鑾殿覲見皇帝。

那釘板雖然用了最粗的,但到底還是傷人的利器,所以江秀兒身上受了傷,血跡斑斑的。

大太監心中雖然同情,卻沒有去扶,因為這是告御狀必須承受的,他上前幫忙,反而有可能被質疑,然後讓這位江姑娘重新來一遍。

蕭遙剛就一事做好決策,便聽到大太監通傳,說告御狀的女子江秀兒帶到。

她命大太監馬上將人帶進來。

江秀兒進來,馬上將狀紙呈上。

蕭遙看完了狀紙上的內容,問道:“狀紙上說沈長生強買你家的田地,是如何個強買法?”

江秀兒聲音含怨,大聲說道:

“他遣人來我家買我家的田地,我爹不從,他便遣人來打傷我爹,硬按著我爹按了指印,我爹氣不過,帶兩位兄長到縣衙擊鼓鳴冤,被毒打一頓扔了出來,我爹略能動後,帶兄長去尋太守,哪知在半路上便被帶了回來毒打一頓,我爹與兩位兄長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到底熬不過,都去了。我娘很是悲慟,也跟著去了。”

說到最後,哭了起來,不住地磕頭:“皇上,請你一定要為民女討回公道。”

這時禮部尚書站了出來,道:“臣有一事不解,想問這位江姑娘,若當地縣令沈長生強買你家田地又打死你家人,你何來路引進京?”

江秀兒聽到這裡,目光中露出刻骨的仇恨:

“沈長生如何肯給我路引?他不僅不給,反而想殺我滅口,幸而我那日到江邊哭我爹孃兄長,才逃過一劫。之後我便做了乞丐,一路乞討到京城。這狀紙,是路上遇上好心的書生,求那書生寫的。路上幾經生死,臨到京城時,差點撐不住了,幸而聽說當今皇上是逍遙公主,才撐了過來。”

蕭遙替這位江秀兒慶幸,這個年頭,若沒有路引,隨時會被當成流寇砍了,她能活著來到京城並且告御狀,運氣著實不錯。

這時兵部尚書訝異地問:“怎地知道皇上乃逍遙公主,便撐了過來?”

江秀兒抬頭看向蕭遙,目光中帶著崇拜:“皇上未登基前,到黃河沿岸一帶賑災時,到處剿匪,一定是個嫉惡如仇心懷百姓的好皇帝!”

蕭遙失笑,這姑娘還知道給她戴高帽,當即說道:

“你說的,朕已知曉。只是還需查證才能定罪,你且等著罷。”說完看向百官,道:“此事著令刑部遣人前去,與當地太守一道查實,若民女將秀兒所告屬實,將利州縣令沈長生革職查辦,抄家且流放三千裡。”

為官者,不為民做主,反仗著權勢欺壓老百姓,著實不能忍。

刑部尚書馬上出來聽令。

江秀兒急了,馬上跪下來磕頭,說道:“皇上,民女擔心官官相護啊!”

蕭遙道:“放心,朕的刑部不至於會徇私的。”又看向袁徵,“你替朕安排江秀兒的住處,命人保護好她。”

丞相馬上上前一步說道:“皇上,這不合規矩。這告御狀之人該下大牢,即便經查證所告的確屬實,亦不能優待,須下獄處理。否則天下人人因小事便來京城告御狀,皇上每日處理這等大事便忙不過來了。”

蕭遙亦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江秀兒無罪,卻因告御狀下獄,顯然太荒謬了。

她並不認同這點,當即便道:“卿所言甚是,便等查證完畢之後,再將她押入大牢罷。”

丞相頓時啞口無言。

皇上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他將江秀兒押入大牢的做法,但是將期限推遲了,他好意思反駁麼?

皇上給他面子,他總不好不給皇上面子吧?

這事便這麼定了。

江秀兒聽到自己要被收監,並不害怕,想來是心裡有準備了,當下對著蕭遙磕了幾個響頭,便跟著袁徵出去了。

蕭遙下朝後,寫了一封密信讓侍衛帶去秘密練兵處,著令一支小隊到利州,暗中查證江秀兒狀告之事。

這支小隊是自己的親信,絕對可靠,這麼一來,不僅能知道真相,亦能考驗刑部的人與地方太守。

讓人將密信帶走,蕭遙想到大牢裡的囚犯。

白白養著他們,太浪費糧食了,且放出來之後,若沒有本事,將來只怕還會犯事入獄,當即想起自己剿匪時,讓地方官給囚犯們找事做的建議。

想到這裡,便拿筆寫了起來。

利器以及硬物,是不能給囚犯的,那麼,最好是紡織以及做染布等工作了。

只是這麼一來,京城的監獄便需要大改造了。

蕭遙認真計算了一番,覺得便是前期投入較大,對未來也是大有好處的,當即決定搞起來。

她自己寫好初步打算以及注意事項後,便命人召幾個重臣來御書房商議此事。

眾重臣們聽到蕭遙這提議,都面面相覷。

蕭遙道:“國庫虛空,卻養著犯人,不僅無生息,反要支出,這無論如何不是個道理。再者,讓他們幹活,等於教他們一門謀生的手藝,出來後,好歹能養活自己。”

丞相上前一步,說道:“只怕如此一來,人人爭相犯事下獄了。”說完見蕭遙臉上露出不解之色,就解釋說道,

“各地小夥計學一門手藝,須充當學徒的。便是如此,亦不是人人能當上。”

蕭遙聽了,笑道:“這也不妨事,他們刑滿出去後,便可以充當師父帶學徒了。如此這般,倒讓許多小夥計能當學徒了。”

手藝就該多分享出去,不然人人囿於門戶之見,不肯將手藝外傳,太阻礙社會進步了。

丞相道:“只怕會影響社會穩定。”

蕭遙說道:“倒不然。老百姓一旦能活下去,都不會犯事。多一條出路,他們多一個盼頭,反而會更安心幹活,而不是犯事。”

刑部尚書說道:“若到時人人為學徒,疏於農耕該如何是好?”

蕭遙道:“那便規定,一戶只能出一人為學徒,餘者須繼續農耕。一旦農耕荒廢,閤家獲罪,且再不許當學徒學手藝,且亦不能科舉。”

刑部尚書這下無話了。

之後,便開始商議牢房該如何建,又該如何管理犯人,犯人做手工活時,賞罰制度如何,是否能減刑,是否有收入。

整整一個下午,全都用在此事上了。

最終,得出了最終的決定。

蕭遙說道:“此事,本該是刑部思量、計劃並部署的,如今是開創舉,故朕先提出。以後再有,須各部自行處理,並列計劃告知於朕。”

重臣們馬上恭敬稱事。

蕭遙又讓刑部趕緊選址改建新牢房,務必在年前建造出來,這才讓眾人散了。

從御書房出來,她腰酸背痛,難受得很。

紅雀忙道:“皇上還請愛惜龍體,好生休息才是。”

蕭遙搖了搖頭:“朕身體不好,須多動動。”說著要了些點心吃了,又稍事休息,便去校場練功並揮刀弄槍。

鍛鍊完,蕭遙吃完善,之後批奏摺,臨睡一個時辰,半個時辰拿來看書,半個時辰拿來練字,將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紅雀滿心憂慮,對真心與袁徵道:“皇上身中劇毒,本該好好休息的,可每日忙得不可開交,這可如何是好?”

袁徵看著不遠處在燈下練字的蕭遙,喉嚨乾澀,輕聲道:“皇上怕來不及。”

她想多為百姓做事,可知道自己只有兩年的時間,擔心來不及,做不了多少,所以一刻也不敢鬆懈。

紅雀與枕心馬上聽明白袁徵的意思,眼圈一下子紅了。

次日,蕭遙下朝後,留下戶部尚書瞭解國庫的底子,當知道國庫虛空得幾乎什麼也沒有,差點愁白了頭髮。

戶部尚書嘆氣:“臣雖努力節流,可到處都是錢,無論如何存不下來。”

蕭遙跟著嘆起氣來,說道:“若年末仍有災情,可如何是好?國庫根本拿不出銀子了。”

幸好她之前剿匪時拿到的錢除了跟著去的兵士分了一些,拿出一部分購糧,其餘全都入了私庫,不然真遇著什麼事,可能真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了。

而賣鏡子與玻璃的錢,也放在私庫了,其中一部分被拿了南下暹羅購糧了。

戶部尚書道:“這倒能支應得住,等下半年的賦稅收上來,起碼能撐過冬天的災情。”

蕭遙扯了扯嘴角:“這麼說來,也算是個好消息。”

然而心情怎麼也好不了。

一個國家,竟窮困到這等地步,只怕還不如一個大臣家富庶罷。

戶部尚書默然,半晌道:“若春季收成不好,只怕便難以為繼了。”

為何大家對女帝的反應力度不大?

因為都看出,蕭家皇朝已經日薄西山了,不管上位的是誰,都無所謂了,或許下一刻便變天了。

蕭遙道:“將賬冊拿來,朕看看往年的收支。”

戶部尚書早有準備,很快到殿外,帶著幾個小太監將賬冊搬了進來。

戶部尚書離開後,蕭遙在御書房裡翻賬冊,雖然每一本都讓人眉頭緊皺,可她還是快速地將賬冊瀏覽完畢,然後開始進行總結。

每年最大的支出,是往各地賑災,冬天有雪災,夏天水災,總之種種災情多得很,年年造訪。

而收入,除了賦稅以及鹽鐵,基本再去其他了,或許抄家沒收財產算是一項。

蕭遙最後將目光落在鹽鐵收入這一項上,準確地說,是放在鹽這方面的收入上。

資料很明顯,官方賣鹽的收入,每年越來越少了。

每年人口增長死亡差不多相抵消,細算下來,還略有增長,可這鹽,總不能越吃越少罷?所以最有可能,便是老百姓都買便宜的私鹽了。

該怎麼改善呢?

蕭遙揉了揉眉心,覺得腦袋隱隱發疼。

她忍不住有些茫然起來。

這個國家千瘡百孔,她真的能治理好嗎?

這時一雙修長有力的手放到了她的腦袋上,然後輕輕地按了起來。

隨即耳旁響起袁徵的聲音:“皇上,臣這幾天學了認穴位,也學了一些手段,且幫皇上按一按。”

蕭遙感覺隨著他雙手不輕不重地按著,腦袋果然舒服了一些,便閉上眼睛,任由他按,自己則繼續想該如何掙錢。

賣鏡子暴利,市場也足夠大,雖然多耗損,但由於是貴重物品,耗損量不大,所以之後賣得沒有一開始那麼好了。

或許,需要開拓海外市場了。

蕭遙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之後,馬上召見先皇留下的心腹劉大人,命他以欽差大臣之名南下,瞭解南邊海事以及船隻,看是否能支撐出海原形,儘快來報。

為了確保劉大人的安全以及訊息準確,蕭遙特地派遣了一支小隊跟隨劉大人南下。

一個月後,蕭遙暗中派到利州的小隊回來了,帶回來了讓她勃然大怒的訊息。

利州縣令沈長生,不僅強買了江家的田地,而是強買了許多人家的田地,利州當地,稍微肥沃一些的田地,全都被這位利州縣令兼併,成為了他的個人私產。

當然,這位沈長生也不是直接記在自己賬冊上的,而是用了親戚朋友的名字,他自己表面上,倒還算清白。

至於當地太守楊志華,一方面,與沈長生是一個派別的,另一方面是每年受到來自沈長生的海量孝敬,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看不見。

且或許是看得多了心動,這位太守也學著沈長生的法子,置辦了不少肥沃的田地,甚至還霸佔了一個“絕戶”的金鋪——人家留下的女兒,直接被趕走了。

聽完小隊帶來的訊息,再翻看從沈長生處偷回來的幾個賬本,蕭遙面沉似水,冷笑道:“好一個沈長生,好一個楊志華,好一個利州父母官!”

如果天下的官員都像沈長生與楊志華,那麼,蕭家皇朝今天不倒,明天也得倒!

全是蛀蟲,不僅於國於家無益,反而還要啃食國家這棟大廈!

蕭遙按下怒火,在精神上與物質上都褒獎了這支小隊之後,壓下怒氣,叮囑他們不要將此事說出去,便讓他們回軍營了。

三天後,到利州查案的刑部侍郎也風塵僕僕回來了。

刑部侍郎帶回來的訊息,與蕭遙掌握的訊息,大相徑庭。

在刑部侍郎口中,沈長生純屬是被主簿矇騙的,當然,也有他的一個遠房小舅子。至於抬手楊志華,則完全不知情,一看到刑部侍郎,馬上請罪,說自己失職,未曾管束好縣令沈長生。

蕭遙聽了點點頭,道:“可有證據?”

刑部侍郎呈上了厚厚的一疊證據,其中有人簽字畫押,承認是自己頂著沈長生的名字為非作歹,還有一本賬冊。

蕭遙若不是事先從心腹那裡知道具體情況,只怕就要被這以假亂真的證據給騙了。

不過,她並沒有揭穿,而是一邊看一邊嘆氣:“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看來,有時候這些雞犬是善做主張跟著飛啊,或者說悄悄地飛。”

刑部侍郎疲憊的臉上露出笑容來,笑道:“皇上比喻得當。”

蕭遙和藹地說道:“卿一路辛苦,想必累極,先回去休息罷。”

刑部侍郎連忙拱手:“為皇上排憂解難,臣不敢說疲憊。”

蕭遙揮揮手,讓他回去休息了。

刑部侍郎離開之後,蕭遙站起身在御書房走來走去。

看來沈長生與楊志華都是刑部侍郎一派,也屬於房止善的人,如果動這一派的人,而且大動,那麼得拉攏另一派——即使一時打破平衡,也只能暫時打破了。

否則,另一派未必願意為她衝鋒陷陣。

刑部侍郎沒有馬上回家,而是悄悄去見臉色好了許多的房止善,彙報自己此行的舉動以及方才在御書房的奏對。

房止善聽了,問道:“沒有發現另一隊人馬麼?”

皇上那麼聰明,且深謀遠慮,不可能只派刑部侍郎一行人前往利州的,怎麼說,也會派遣心腹,暗中查證,一方面瞭解真相,一方面試探刑部侍郎。

刑部侍郎搖了搖頭:“並不曾發現。”說完見房止善不置可否,便說道,“老朽也擔心另有一批人,故去到之後,日日奔走,且多留了十日,可以確保無人。”

房止善聽了,默然。

他覺得,這不是當今皇上的作風。

刑部侍郎說道:“皇上為一介女流,且初登大寶,需要忙的事務極多,一時顧不到也是有的。”

房止善聽了,想到刑部如今修建的新牢房,略有些動搖。

或許,皇上她是真的太忙,所以顧不上一個告御狀的。

就他所知,她最近一直在為國庫虛空而煩惱。

次日早朝時,商議了國家大事,蕭遙便宣江秀兒,嘴上則對百官解釋道:

“一個月前,民女江秀兒進京告御狀,當時朕使吏部派人前去查證,如今,前往查證的吏部侍郎已然平安歸來,且帶來了賬冊。如今,正好了結了此事。”

百官頓時都來了興趣。

蕭遙打量了百官的神色,看不出房止善到底是屬於哪一派的。

不過不用急,稍後便可以知道了。

江秀兒很快被帶到。

養了一個月,她的皮膚白皙了一些,臉頰也多了些肉,衣服是乾淨的,可看得出清秀模樣。

或許是歷經坎坷,她面上的輪廓雖然清秀柔和,但眉眼中,多了幾分剛毅與英氣。

蕭遙想起這一個月來,多次請人相自己相詢,是否已查證清楚的女子,便不再拖延,看向身旁的大太監。

大太監再次宣讀了江秀兒狀告一事,然後詢問江秀兒:“民女江秀兒,此狀紙是否為你所有,所說是否屬實?”

江秀兒不住地點頭:“是民女帶來的狀紙,所說一概屬實。民女願以項上人頭作保,如有一句假話,天誅地滅!”

蕭遙點點頭,看向刑部侍郎:“鄭卿,你來說說,你查證之結果。”

刑部侍郎上前一步,朗聲將自己查證到的一一說來,當中數度被氣憤的江秀兒打斷,可他還是堅持說完了,並在最後指出證據以呈到皇帝跟前。

說完了,這才看向江秀兒:“這位姑娘,據老朽帶人親自查證,利州縣令沈長生表面上的確霸佔你江家田地,但實際上,沈長生亦是受人矇騙。”

江秀兒憤怒地叫道:“你撒謊,你受了沈長生的錢,故意幫沈長生說話!你為虎作倀,你不得好死!”

她歷經親人死亡,家破人亡之際,心裡頭唯一的奢望,便是透過皇帝找回公道,可是如今代表皇帝的刑部侍郎卻帶回了沈長生雖有罪,但罪不至死的訊息,她幾乎崩潰了。

江秀兒對著刑部侍郎大吼過後,又看向蕭遙:“皇上,他撒謊,他騙人,請你不要信他!皇上,這世上只有你能幫我了,同為女子,求你幫幫我!”

說完不住地磕頭,把腦袋磕得砰砰響。

蕭遙忙向大太監使了個眼色。

大太監連忙去將江秀兒扶了起來。

蕭遙同情地嘆了口氣,這才看向刑部侍郎,問道:“鄭卿,民女江秀兒如此激動,你查到的的確屬實麼?”

刑部侍郎忙上前:“臣以查到的事實說話,並未添油加醋,亦不曾削減粉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江秀兒又大聲叫道:“你撒謊,你騙人!”

大太監見了,連忙示意她不要說話。

江秀兒只得閉上嘴,一臉焦急地看向蕭遙,希望蕭遙明察秋毫。

蕭遙擺擺手,對刑部侍郎道:“朕當然不是懷疑鄭卿,朕只是擔心,鄭卿叫人矇騙了。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你遠道而來,查證一個當地縣令,難免會叫人矇騙的。”

江秀兒馬上將希冀的目光看向刑部侍郎。

刑部侍郎忙說道:“臣亦擔心叫人矇騙了,故甫一去到,並未亮出身份,而是暗中茶坊,直到查得差不多了,這才與當地縣令沈長生接觸。”

刑部尚書瞥了刑部侍郎一眼,心中不住地冷笑。

蠢貨!

蕭遙點點頭:“原來如此,辛苦鄭卿了。”

江秀兒難以置信地看向蕭遙,身體卻不住地發抖,隨即臉上露出絕望的神色。

就連皇帝也不信她,她還能指望誰呢?

她一家四口的性命,怕是永遠討不回公道了。

刑部侍郎拱手道:“為皇上排憂解難,是臣子的職責,何敢言辛苦?”

蕭遙微微頷首,目光漸漸變冷,森然道:“我料你也沒有臉與朕說辛苦!”

刑部侍郎臉上的笑意一下子僵在了臉上,難以置信地看向蕭遙:“皇上——敢問皇上,臣犯了何錯?”

蕭遙拿起一份摺子,冷冷地道:“朕初登大寶,怕做事偏聽偏信,故多派了一行人出京查證此事,很不巧,他們查到的,與鄭卿查到的正相反。”

刑部侍郎的心一顫,瞳孔緊縮,幾乎控制不住渾身顫抖。

不過他知道,一旦真的抖起來,便等於不打自招了,所以他竭力控制住自己,讓自己不要顫抖。

蕭遙看著刑部侍郎眸子裡一閃而過的恐懼,沒有多理會,而是將摺子遞給丞相:“丞相,你來讀一讀朕差到的訊息罷。”

丞相上前一步,低頭看了幾行字,就忍不住看了刑部侍郎一眼,旋即開始讀了起來。

百官聽完,什麼表情的都有。

御史當即站出來,義憤填膺地罵起沈長生與楊志華來。

江秀兒臉上露出狂喜之色,不住地道:“沒錯,便是如此,便是如此。我們那一帶,即便是原先的富戶,也變成了普通的人家。而許多普通的人家,全都成了佃戶,靠佃沈長生家的山地水田過活。”

蕭遙似笑非笑:“真以為的肱骨之臣,不想竟是蛀蟲啊!”說到這裡,拿起杯子一把砸了出去,

“難怪國庫年年虛空,原來就是因為你們這幫蛀蟲!為地方官者,不思量為百姓辦事,反而利用權勢兼併土地,與民爭利,在京城為官者,則與這些人沆瀣一氣,好,好,好得很啊!”

刑部侍郎膝蓋一軟,跪倒在地上:“皇上,臣查證確實那般,且有證據,當地百姓總不至於騙臣罷?”

蕭遙不怒而威地看向刑部侍郎:“鄭卿,稍安勿躁,有的是你狡辯的時候。”隨即看了大太監一眼,示意他去將證據拿來。

很快,幾個賬冊便拿來了。

蕭遙命太監將賬冊給丞相以及兵部尚書看,嘴上說道:“此乃沈長生與楊志華的賬冊,親筆所錄,料想不虛罷?”

丞相與兵部尚書看了,臉色嚴峻,上前說道:“臣雖不知沈長生與楊志華筆跡,但觀此賬冊,異常真實透明,料想是真的。”

刑部侍郎頓時癱軟在地。

蕭遙看向他:“鄭卿,現在輪到你狡辯了。”

刑部侍郎白著臉,花白的鬍子不住地抖動著,老闆上才擠出一句話:“老臣失察,被人矇騙,卻還沾沾自喜,老臣該死。”

蕭遙將傳回來的賬冊砸在他臉上:“你的確該死,為了幫楊志華沈長生脫罪,竟還偽造證據欺騙朕,你真當朕看不出來麼?”

刑部侍郎連忙喊冤,一再說自己也是受人矇騙的。

丞相上前一步:“適才皇上問鄭侍郎是否受人矇騙,鄭侍郎一口咬定查證清楚,斷無被人矇騙之力,此刻怎地卻又說自己受人矇騙了?”

鄭侍郎狡辯:“是臣過於自信之故。”

兵部尚書站出來:“依老夫看,不是過於自信,而是以為能騙過皇上!”

時間踏入十一月份,蕭遙先前派到暹羅一帶購糧的糧隊終於回到京城。

負責此次行動的李大人意氣風發地來報:

“臣幸不辱命,購得足夠的糧食,比皇上原先要求的還多一成。如今,有四分之三糧食留在南邊,由陳振軍大人暗中鎮守,餘下四份之一臣秘密運回京中,如今放於城外皇上指定的莊園。”

蕭遙聽到糧食有了,心中放了心,點頭道:“卿有大功。”

李大人忙道:“全靠皇上命我等帶去的鏡子、瓷器、玻璃杯子以及餐具等。暹羅、交趾、大光等國貴族非常喜歡鏡子以及玻璃制品,除了願意答應賣糧食,還願意拿重金購買。故此番,臣除了帶回糧食,還有幾國一些寶石。”

蕭遙聽了更滿意,連聲道:“好!卿有大功!”

李大人笑道:“皇上若想賞臣,若下次再有此機會,還請繼續遣臣出發。”

蕭遙看看李大人有些花白的頭髮,不由得好奇:“卿難道不想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麼?”

李大人道:“自然想的。可兒女都大了,臣更想到處看看。”

蕭遙不想李大人竟有如此志向,當即說道:“朕正擬揚帆出海,只是不知是否有支撐遠洋的大船,如今仍在起步階段。卿且等等,若有船出海,定當讓卿帶隊。”

李大人頓時大喜,恭敬地對蕭遙行禮,然後道:“臣此番在暹羅等國,亦曾見過髮色多樣、眸色亦千變萬化狀如惡鬼之人,據說是西邊國家乘船而來,臣當時便想去見識一番,謝皇上給臣如此機會。”

蕭遙的心情總算好了一些。

願意揚帆出海之人有了,如今只差船隻了。

最叫人高興的是,便是今冬有災情,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

再加上賦稅,便是明年夏天有水災,也夠糧食支應了。

這種當務之急的大事解決了,蕭遙總算松了一口氣。

蕭遙留李大人用膳,跟他瞭解暹羅等國的事,瞭解完畢之後,又叮囑李大人,購得糧食一事,絕對不能外傳。

李大人忙鄭重地答應了。

他也知道,如今帝國日薄西山,許多野心家開始蠢蠢欲動,一旦國家陷入僵局,他們定會跳出來。

皇上不讓他說,想是等那些人跳出來,再一個個收拾。

想到這裡,李大人不由得看向蕭遙。

皇上如此年輕,到時真的能收拾得了那些野心家麼?

轉念想到,皇上善於行軍打仗,若真的走投無路,自可帶大軍打過去,無論如何,總不至於太糟糕的。

再者,從賑災開始,到如今購糧,一樁樁,全是皇上未雨綢繆,可見皇上是個有手腕有能力的。

蕭遙不想李大人竟有如此志向,當即說道:“朕正擬揚帆出海,只是不知是否有支撐遠洋的大船,如今仍在起步階段。卿且等等,若有船出海,定當讓卿帶隊。”

李大人頓時大喜,恭敬地對蕭遙行禮,然後道:“臣此番在暹羅等國,亦曾見過髮色多樣、眸色亦千變萬化狀如惡鬼之人,據說是西邊國家乘船而來,臣當時便想去見識一番,謝皇上給臣如此機會。”

蕭遙的心情總算好了一些。

願意揚帆出海之人有了,如今只差船隻了。

最叫人高興的是,便是今冬有災情,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

再加上賦稅,便是明年夏天有水災,也夠糧食支應了。

這種當務之急的大事解決了,蕭遙總算松了一口氣。

蕭遙留李大人用膳,跟他瞭解暹羅等國的事,瞭解完畢之後,又叮囑李大人,購得糧食一事,絕對不能外傳。

李大人忙鄭重地答應了。

他也知道,如今帝國日薄西山,許多野心家開始蠢蠢欲動,一旦國家陷入僵局,他們定會跳出來。

皇上不讓他說,想是等那些人跳出來,再一個個收拾。

想到這裡,李大人不由得看向蕭遙。

皇上如此年輕,到時真的能收拾得了那些野心家麼?

轉念想到,皇上善於行軍打仗,若真的走投無路,自可帶大軍打過去,無論如何,總不至於太糟糕的。

再者,從賑災開始,到如今購糧,一樁樁,全是皇上未雨綢繆,可見皇上是個有手腕有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