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435、第 43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35、第 436 章

千金堂的吳大夫收到孫大夫發來的邀請, 沒有多猶豫, 馬上前往。

這些日子以來, 平安堂憑藉麻醉藥,救了好些千金堂無法醫治的病人,在杏林中口碑大好。而他們千金堂和福慶堂呢, 因為沒有麻醉藥以及針灸之術,名氣大不如前。若非透過跟蕭遙學來的急救之法救下兩個人,只怕口碑會更差。

因為急救之法帶來的效應,他更期望得到麻醉藥的配方,得到針灸之術。

可是之前, 千金堂和福慶堂因為趙楊氏,得罪透了蕭遙,沒有那麼厚的臉皮舔著臉去求蕭遙,如今,孫大夫發來邀請, 他自然珍惜這個機會的。

見到孫大夫後, 吳大夫問完好, 以一副故人的關心語氣問了孫大夫的近況, 便問:“不知孫大夫找我前來,可是有要事?”

孫大夫道:“是這樣的,我和廖大夫雖然離開舊東家, 可千金堂和福慶堂畢竟是我們曾經待的地方,說沒有感情是假的,我們這些日子一直關注著兩家醫館, 得知由於缺少了麻醉藥與針灸之術,無法治好一些人,名聲受損,心裡很難受,便一起去找東家說情。”

吳大夫一聽,馬上坐直了,有些急切地問:“那麼,蕭大夫可曾被你們說動?”

孫大夫道:“我與廖大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蕭大夫答應給麻醉藥的方子和針灸之法,只是有條件。”

吳大夫頓時大喜:“是何條件?”

他倒不怕蕭遙會聯合孫大夫坑自己,因為這樣的頂級醫術和藥方,是可以傳給後人的,屬於價值連城的財富,便是花費千金也值得。

孫大夫說道:“蕭大夫也知道,千金堂和福慶堂在本地也做過不少好事,醫治過不少人,因此表示,千金堂拿出五千兩白銀和五根百年老參,便可以換其中一項。”

吳大夫聽了,猶豫起來。

麻醉藥的藥方,需要五千兩和五根百年老參,那麼加上針灸之術,便是一萬兩白銀和十根百年老參,這可有些昂貴了。

吳大夫想了想問道:“據我所知,那針灸之術,是許大夫祖傳下來的,許家三代沒一個能習成。蕭大夫賣給我們的,是許大夫家那些,還是加上了註解?”

孫大夫笑道:“加上了詳細的註解。蕭大夫讓我好生說明,雖然加了註解,但是未必能學會,你們可以好生考慮。再者,拿銀子當日,可以先看第一段註解,若覺得那種份上的註解可以接受,再買不遲。”

吳大夫聽到加了詳細的註解,而且還可以先看一段,馬上就心動了。

如今,唯一讓他猶豫的,就是一起買的話,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兩與百年人參,有些為難。

孫大夫見吳大夫遲疑,便笑道:“蕭大夫說了,這是她開出的價格,千金堂可以不要,或者只要一項,這個是買賣自由,隨吳大夫的意思,不必有負擔。”

他若不說這話還好,他說了,吳大夫不免覺得,蕭遙這是不願意將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賣給千金堂,只是孫大夫和廖大夫所求,她抹不開面子拒絕,自己如果猶豫幾日,沒準蕭遙會改變主意,當即一咬牙,說道:

“難為你離開了,還想著我們千金堂。這麻醉藥與針灸之術有大用,蕭大夫又如此慷慨,我如何捨不得買?先前沒說話,只是擔心一時湊不夠銀子與人參。這樣罷,我們千金堂決定買麻醉藥方子和針灸之術,至於銀子與人參,我這便回去湊。”

孫大夫聽了,反而勸道:

“東家可是要三思啊,一萬兩白銀和十根百年人參可不便宜。再者,我當日與廖大夫企圖說服蕭大夫將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賣給千金堂和福慶堂之時,蕭大夫說,要舉辦個醫術交流大會,沒準她會交流麻醉藥方子和針灸之術呢。”

吳大夫一聽,心想麻醉藥和針灸之術這樣頂級的絕密秘方,蕭大夫如何捨得拿來交流?多半是搪塞孫大夫和廖大夫這兩個呆子才故意說的,這兩個呆子傻,信了,他可不傻。

只是話是不能這麼直說的,只是面上笑道:“這畢竟是救命藥,能早一分拿到便能多救一個人,我們千金堂早些買來,或許能多救一個人呢。”

孫大夫滿臉佩服,對吳大夫作揖:“吳大夫心懷百姓,孫某佩服。”

吳大夫當即就回家去籌白銀與百年人參。

此時,另一家酒樓,廖大夫也剛與福慶堂的東家談妥買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事宜。

福慶堂東家與吳大夫一般,以自己的想法揣度蕭遙,認為蕭遙不可能將如此重要的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拿來和其他大夫交流的,因此當即就決定買下方子以及針灸之術。

第二天,兩家就湊齊了銀子與人參,前後腳帶著官府中人親自到平安堂拜訪蕭遙。

蕭遙收下一半銀兩與人參,當即將麻醉藥方子給了兩人,針灸之術的冊子卻沒給,口中說道:“麻醉藥容易製作,這針灸之術卻難以修習,便是能看懂第一段,也不一定能學會,你們可要想清楚,別到時學不會,又來找我麻煩。”

吳大夫連忙笑道:“不會不會。不過,可能讓我先看看第一段?”

蕭遙點頭,將提前準備好的第一小段交給兩人。

吳大夫與福慶堂的大夫湊在一起看第一段,見註解的確很是詳細,一眼便能看懂,又想到蕭遙來到本城不久便學會了,他們這些老大夫,不可能學不會的,便是一時學不會,花個幾個月或者一年半載,怎麼也能學會的,當即就決定買下來。

買下兩個方子字後,兩人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平安堂試驗了麻醉藥方子,製作麻醉藥,並當即應用到自己身上,感覺到當真有麻醉作用,這才驗收。

至於針灸之術,人家蕭遙說了,未必能學會,只能保證後面的註解和前面的一樣詳細,因此兩人都不多加糾結,拿了方子給了銀兩與人參,讓官府的人寫下契約,雙方簽字畫押,便算交割清楚了。

依次送走兩人之後,蕭遙將一半銀兩與人參交給吳大夫,因為針灸之術,是許大夫家的,願意賣給兩家,以及將來拿來開交流會,也是經過許大夫同意的。

許大夫沒料到蕭遙居然給自己分一半,饒是他是個世故之人,也不免真心退卻起來:“這太多了,給我四分之一便夠了。”

若不是蕭遙,他的針灸之術方子,根本不可能賣出這麼高的價格,因為很多人都知道,許家的針灸之法很難,根本修習不了,看許家三代人都沒修習成功便可知道。

蕭遙笑道:“這是你該得的,不必客氣。”讓許大夫收下。

許大夫也不是什麼聖人,見蕭遙堅持,便高高興興地收下了。

有了這筆錢,他也可以住大宅子,再請幾個丫頭使喚了。

又過兩天,天下醫學交流大會的章程出來了,蕭遙拜託快意先生和鄭公子幫忙將這個訊息傳出去。

兩人一個是官員,一個是武林中人,等於覆蓋各個方面了。

兩人很爽快地答應了,並且當即去辦。

蕭遙為了感謝兩人,親自製作了一些常用的藥丸給兩人,讓兩人隨身帶著。

只是這藥丸送出去之後,她便經常感到祁公子那稱得上哀怨的目光。

她定睛細看,見祁公子一臉風輕雲淡,又懷疑自己看錯了。

直到蕭平得了假回來,提起這件事,說道:“孃親不該厚此薄彼,二師兄跟先生炫耀時,先生和祁叔叔都不高興了,整日在我耳旁唸叨著。直到我答應回家跟孃親提一提,他們才不說。今兒先生特地給我放假,也是為了要藥丸子。”

蕭遙頓時絕倒,無奈地揉了揉額角,道:“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們想要,跟我說一聲就是,何至於此?”

蕭平道:“怕是不好意思開口罷。畢竟二師兄和鄭叔叔幫了忙,先生和祁叔叔都不曾幫忙。”

蕭遙有些無語,當天陪了兒子,第二日得了空,就開始給兩人製作藥丸——因為很多中藥都很是苦澀,因此藥丸很受歡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過了三個月,天氣冷下來,但是本城卻熱鬧非凡,因為醫學大會即將開始,各地名氣比較大的大夫,也都來了。

在醫術交流大會開始前兩日,蕭遙的平安堂迎來了一位怪人。

這怪人年紀頗大,眉頭處有兩道深深的豎紋,顯然是因為經常皺眉的,除此之外,他的表情也很是陰沉,像是常年處於困境中人。

彼時正有外地來的王大夫和蕭遙交流一些醫術,看到這怪人之後,臉色瞬間變了,低聲對蕭遙道:“這是個可怕的怪醫,是我們那裡的,經常偷偷進義莊將別人的屍體拿刀子切開,在我們那裡,是人人喊打的存在。”

蕭遙聽了,卻沒有想象中害怕,反而來了興趣。

她一直不知道人體的五臟六腑是如何的,皮肉裡肌理又是如何的,因此治病時,總感覺這一塊是盲區,是大家都接觸不到的存在。

如今,有個經常研究這個的大夫,不正好填補這方面的空白麼?

當即對王大夫道:“他這是在研究人體內部,雖然不經允許便這麼做不對,但是卻正好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話音剛落,便聽一道有些乾澀的聲音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說得好!老夫從事這一項研究足有四十年,從來都是為人所唾罵,不想今日竟有人懂老夫!”

蕭遙一看,正是王大夫口中的怪醫,他此時面上帶著笑意向自己走來,臉上的困苦陰翳,一下子都一掃而光。

見他走到自己跟前,蕭遙連忙迎了上去:“在下姓蕭,不知這位大夫貴姓?”

“李,老夫姓李。”怪醫李大夫道。

蕭遙見王大夫正吃驚地看著自己,隊李大夫也帶著嫌棄與忌憚之色,便讓孫大夫招待王大夫,自己跟王大夫告了罪,便和香草一起,將李大夫帶到後堂,命香草上茶。

李大夫抿了抿茶,看向蕭遙,問道:“若換了你是我,被世人誤會,你會繼續研究下去麼?”

蕭遙笑著反問:“你看當世有幾個女大夫?”

李大夫聽了,再次哈哈一笑,旋即略過這個問題。

蕭遙頗有些迫不及待,當即說道:“我有麻醉藥方子,不知李大夫可願與我交流醫術?”

李大夫點頭:“就衝著你是這麼多年來,唯一能理解老夫的,老夫便願意與你交流。再說了,老夫研究這些,不是為了帶到棺材去的,而是希望交給世人。”

說到這裡,嘆了口氣,有些落寞地道,“只是原先世人誤會老夫至深,未必肯接納老夫,老夫原打算死後將之留下來,等待後世有人能接納並且願意看老夫四十年的研究。”

蕭遙聽到這裡,頓時對李大夫肅然起敬,連忙站起身,對李大夫深深鞠躬:“李大夫,後世一定有許多人感激你的。你的研究,註定是這方面的鉅著!”

李大夫聽到蕭遙對自己如此之高的評價,瞬間紅了眼眶。

他這些年受盡冷眼侮辱,在義莊偷偷摸摸解剖時還會被一些死者的偏遠家屬扭打,後來雖然做了仵作,能名正言順接觸屍體並解剖,但有時解剖得太徹底還是為人所不容,家裡人始終無法理解他的堅持,最終族人將他除族,父母將他趕出家門,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了他,子女嫌棄他,基本上他沒得到過任何溫暖,若不是靠著滿腔熱愛,他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在他半截身體即將邁進黃土之際,居然有一個如此懂他尊重他的大夫,他覺得就算此刻立時死了,這輩子也值了。

當下哽咽著說道:“蕭大夫,難怪這城中人人贊你,城郊的老百姓提起你也是讚不絕口,似你這般奇女子,的確值得許多人讚揚。”說完,從一個破舊的布袋掏出好幾個厚厚的本子,遞給蕭遙,

“這是老夫這些年的研究所得,但憑蕭大夫細看。”

蕭遙伸手接過那幾個厚厚的本子,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她將本子接過來,珍惜地摸了摸之後,將本子放到一邊,鄭重地對李大夫說道:“李大夫,你這些都是無價之寶,我希望拜你為師,再好生翻閱你這些心得。”

李大夫聽了,連聲說自己配不上。

雖然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研究,但是世人以及親人的不諒解與嫌棄,在漫長的歲月裡,還是給他造成了傷害,讓他覺得,自己比人低一等。

蕭遙始終堅持,並直接倒茶拜師。

李大夫淚眼朦朧,接過拜師茶,抿了一口,不住地搓手:“我除了這幾個本子,再沒有別的了。而且,由於多數是根據解剖死人得來的,未必正確。”

蕭遙笑著說道:“沒有任何醫學著作是一步到位的,都是需要一代一代積累的。有了你這個積累,我們省了很多功夫,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

雖然拜師了,但蕭遙還是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因此將自己的的病例以及已經裝裱好的《中草藥圖繪》給李大夫看,又把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的註解給李大夫看。

李大夫對別的興趣不大,對麻醉藥的方子驚為天人,並激動地表明,自己這次前來,就是為了這麻醉藥方子而來的:

“雖然沒有人願意給我醫治,但是我給一些受了內傷的動物真摯過,卻因為沒有麻醉藥,解剖和縫合時,總會讓那些動物活生生痛死。如今,有了這麻醉藥,相信再不會如此了。”

蕭遙聽到李大夫居然還親自解剖和縫合,不由得再次贊了他,並不住地點頭:“這的確是絕配。”一頓又道,“只是,我也給人治過外傷,有時總會因為傷口被看不見的病毒汙染而救治困難,這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李大夫一聽,眼睛一亮,目光帶著狂熱地看向蕭遙:“你也是這般認為的麼?我當年解剖過一些重傷而死的屍體,發現那些傷口的確像是被看不見的東西汙染了。我和你一般,也認為有一種我們看不到的病毒。”

蕭遙不住地點頭,對李大夫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祁公子不知何時走了過來,見蕭遙與李大夫一副互為知己的感覺,覺得礙眼極了——雖然李大夫年紀已經很大,但是性別為男,總讓他看不順眼。

他走到蕭遙身邊,站了好一會兒,見蕭遙還沒有發現自己,反而和李大夫聊得高興,不由得咳了咳。

蕭遙聽到祁公子的咳嗽聲,這才發現他來了,便問:“你怎麼來了,可是有事?”

祁公子很受傷,感情沒事便不能來找她?

不過,他知道自己若問出來,蕭遙一定點頭回答“是”的。

因為這些日子以來,她總是暗示自己可以交齊醫藥費離開了,若非他同時也聽到她在暗示姓鄭的,早忍受不了了。

蕭遙見祁公子似乎在發呆,發呆中似乎又帶著委屈,不由得有些納悶。

他不願意吃苦藥,她已經給了他藥丸子了,他還委屈什麼?

為了避免他再到平兒跟前訴委屈,她便問道:“怎麼了?可是有事?”

祁公子回神,看到蕭遙帶著些關切的眼神,心裡終於舒服了些,便說道:“你先前弄那些發黴的東西,又發好了,我試著按照你教的方法弄了弄,弄出了一些有些混濁但又有些透明的水,你要過來看看麼?”

蕭遙一聽,馬上站了起來:“竟弄好了?”

那些東西存在於她的腦海裡,她模模糊糊知道,那是能夠醫治傷口感染的,一直試圖研究,但先前失敗了幾次。

祁公子看到蕭遙滿臉的吃驚與喜悅,便含笑點頭:“弄好了,你跟我來看一看。”

蕭遙點點頭,馬上就要跟祁公子去看,驀地想起李大夫也在這裡,而且這藥正是醫治她和李大夫先前提到的傷口感染的,連忙停下腳步,對李大夫道:“師父,你也來看看。”

祁公子聽到蕭遙居然已經拜師了,不由得有些吃驚,看了明顯顯得窮困潦倒又落魄的李大夫一眼,倒不嫌棄,只是覺得自己和蕭遙在一起,這個人也來摻和一腳十分礙眼,當下就道:

“蕭大夫,不如你看過,試驗過再將之告訴你師父?”

蕭遙笑著說道:“倒也不必。我師父這些年來,研究人體以及解剖,擅長這方面,只是由於缺少麻醉藥以及醫治感染的藥才不如意。如今我這藥,便是醫治感染的,我師父一定感興趣。”

李大夫的目光果然瞬間變得如同天邊的太陽,不住地點頭:“我非常感興趣,我們趕緊去看罷。”

祁公子見了,只得在前帶路。

蕭遙看過祁公子弄出來的那些液體,覺得似是而非,不敢肯定,但冥冥之中又覺得,就是他們了。

只是,如今沒有方法試驗。

李大夫搓著手道:“總會用得上的,先放著。我一會兒便出門看看何處有傷患,將人帶回來嘗試一下。”

蕭遙道:“不必師父親自出門,我到時吩咐一下平安堂就是了。”

當天下午,她便迫不及待地研究李大夫的那些著作了。

這些著作不僅有文字說明,還有詳細的圖示,她對著看,能看懂。

只是,醫術交流會很快開始了,她沒空繼續看,而是準備要和各地來的大夫交流醫術。

吳大夫與福慶堂的張大夫得知苦學針灸之術三個月,可是一直沒成功,不由得覺得被蕭遙坑了,但是想到蕭遙在將方子賣給他們時,就說過,即使看得懂註解,也未必學得會,他們當時都表示沒問題,因此即使心裡覺得被坑了,也沒敢找上門去找蕭遙。

再者,針灸之術雖然沒學會,但是麻醉藥方子實在太有用了!

眼見醫術交流大會開始了,兩人聚在一起,不免提到針灸之術與麻醉藥方子。

張大夫問:“你說,蕭大夫當真會將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拿出來與人交流麼?”

吳大夫搖了搖頭:“絕不可能!換了是你,你願意麼?”

張大夫馬上搖了搖頭:“這樣的方子,價值千金,如何能免費拿出來?”其他大夫雖然也有絕學,但是,絕對無法與麻醉藥及針灸之術相比。

兩人都以為蕭遙不會拿出來交流,卻不想,交流會開始的第一日,蕭遙居然當真將之拿出來交流了!

而且,因為麻醉藥與針灸之術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就連一些本來打算看熱鬧並不以為能交流到什麼的御醫,也都忍不住拿出自己祖上傳下來的醫書,和蕭遙交換著看。

由於看完一本醫書需要的時間不短,蕭遙短時間內交流到的醫書太多,不可能全部看完,因此她只得讓蕭平、馬先生、祁公子、鄭公子以及快意先生幫忙將這些醫書抄下來。

這是治病的著作,半點不能出錯,蕭遙除了安排他們夜以繼日抄寫,還特地聘請了一些書生幫忙校對。

當然,為了對醫書擁有者負責,也為了避免這些醫書傳出去,蕭遙是讓那些書生待在一個房子內進行校對的,並有專人時刻巡查,避免有人將之暗中抄錄並帶走。

足足半個月的交流會,蕭遙的麻醉藥方子以及針灸之術的註解幾乎分享給了所有來的大夫,當然,她也靠著這兩個方子,得到了各地大夫親手所寫的醫學研究與病例。

除了文字術著,蕭遙這半個月還與各地大夫進行了口頭上的交流。

半個月之後,蕭遙覺得這種交流還是不足,於是又提出延遲半個月。

一些大夫想著大老遠都來了,多交流半個月也好,因為這容貌美絕的大夫,醫術是真的高明,總結出來的治病醫術,也真的很有用。

當然也有一些大夫覺得交流這半個月足夠了,因此還是離開了。

蕭遙不管離開的大夫,帶著留下的大夫在這之後的半個月裡,直接在坐館治病時交流,等於實踐了。

一個月過去,大老遠過來的大夫,全都離開了,蕭遙與孫大夫幾個,則開始整理這次交流會得到的著作以及學到的醫術——由於麻醉藥與針灸之術太有價值了,很多大夫都願意拿出壓箱底的醫術來交換。

這次的收穫實在太大了,以至於蕭遙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心情飛揚。

這天,蕭遙坐在平安堂看診時,忽然有人急急忙忙衝了進來,口中急叫道:“蕭大夫救命,蕭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家孩兒啊……”

蕭遙剛抬頭,發現人就跑到自己跟前了。

她連忙問:“發生何事了?”

只是,醫術交流會很快開始了,她沒空繼續看,而是準備要和各地來的大夫交流醫術。

吳大夫與福慶堂的張大夫得知苦學針灸之術三個月,可是一直沒成功,不由得覺得被蕭遙坑了,但是想到蕭遙在將方子賣給他們時,就說過,即使看得懂註解,也未必學得會,他們當時都表示沒問題,因此即使心裡覺得被坑了,也沒敢找上門去找蕭遙。

再者,針灸之術雖然沒學會,但是麻醉藥方子實在太有用了!

眼見醫術交流大會開始了,兩人聚在一起,不免提到針灸之術與麻醉藥方子。

張大夫問:“你說,蕭大夫當真會將麻醉藥方子與針灸之術拿出來與人交流麼?”

吳大夫搖了搖頭:“絕不可能!換了是你,你願意麼?”

張大夫馬上搖了搖頭:“這樣的方子,價值千金,如何能免費拿出來?”其他大夫雖然也有絕學,但是,絕對無法與麻醉藥及針灸之術相比。

兩人都以為蕭遙不會拿出來交流,卻不想,交流會開始的第一日,蕭遙居然當真將之拿出來交流了!

而且,因為麻醉藥與針灸之術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就連一些本來打算看熱鬧並不以為能交流到什麼的御醫,也都忍不住拿出自己祖上傳下來的醫書,和蕭遙交換著看。

由於看完一本醫書需要的時間不短,蕭遙短時間內交流到的醫書太多,不可能全部看完,因此她只得讓蕭平、馬先生、祁公子、鄭公子以及快意先生幫忙將這些醫書抄下來。

這是治病的著作,半點不能出錯,蕭遙除了安排他們夜以繼日抄寫,還特地聘請了一些書生幫忙校對。

當然,為了對醫書擁有者負責,也為了避免這些醫書傳出去,蕭遙是讓那些書生待在一個房子內進行校對的,並有專人時刻巡查,避免有人將之暗中抄錄並帶走。

足足半個月的交流會,蕭遙的麻醉藥方子以及針灸之術的註解幾乎分享給了所有來的大夫,當然,她也靠著這兩個方子,得到了各地大夫親手所寫的醫學研究與病例。

除了文字術著,蕭遙這半個月還與各地大夫進行了口頭上的交流。

半個月之後,蕭遙覺得這種交流還是不足,於是又提出延遲半個月。

一些大夫想著大老遠都來了,多交流半個月也好,因為這容貌美絕的大夫,醫術是真的高明,總結出來的治病醫術,也真的很有用。

當然也有一些大夫覺得交流這半個月足夠了,因此還是離開了。

蕭遙不管離開的大夫,帶著留下的大夫在這之後的半個月裡,直接在坐館治病時交流,等於實踐了。

一個月過去,大老遠過來的大夫,全都離開了,蕭遙與孫大夫幾個,則開始整理這次交流會得到的著作以及學到的醫術——由於麻醉藥與針灸之術太有價值了,很多大夫都願意拿出壓箱底的醫術來交換。

這次的收穫實在太大了,以至於蕭遙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心情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