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 977 章 第 977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977 章 第 977 章

禁軍首領聽命離開後,蕭遙看向王長生,問道:“今晚,到底是怎麼回事?”

定國公夫人也看向王長生,目光中帶著審視。

皇帝明明是和他約好去皇后那裡的,卻在出發前沒多久被宮女所殺,這怎麼看怎麼不同尋常——皇帝已經有了皇后這樣的美人等著,是絕無可能再找宮女的,既如此,怎麼會有那麼多宮女出現在皇帝的寢宮裡?

她想到這裡,目光隱晦地看了蕭遙一眼。

這麼看來,皇后也有嫌疑。

因為若皇后當真不想與皇帝同房,在她下迷藥和皇帝到來之前,提前指使宮女行刺皇帝,也是說得通的。

只是有一點,皇后不可能提前知道她留宿宮中就是為了下藥,也不可能猜到皇帝會來——當時殿中只有她和皇帝兩個,不可能洩密的。

蕭遙沒有錯過定國公夫人看過來的隱晦的眼神,但是定國公夫人不說話,她便假裝沒看到,仍舊目光銳利地看著王長生。

王長生跪了下來,道:“皇上今晚用完晚膳便開始處理政務,但不知因何故,一直坐不住,因此在御書房坐了一陣便回寢宮了。他在寢宮中挑了幾套衣服,說晚些時候要去找皇后娘娘。”

他說到這裡,看了一眼蕭遙。

蕭遙一臉疑惑不解:“皇上說過來找本宮?”見王長生點頭,便又問,“可曾說要找本宮做什麼?”

王長生搖搖頭:“皇上沒說,但是似乎一直很興奮,像是有什麼好事要發生似的。他在寢宮中待不住,又到外頭就著雪賞月,還吟詩了。”

蕭遙聽了擰起眉頭,一臉的不解,看向定國公夫人:“夫人知道皇上為何如此興奮麼?”興奮得大雪天都出去賞月。

定國公夫人看到蕭遙的眼神有些心虛,心中也打消了對蕭遙的懷疑,便說道:“興許是來找老身的也說不定。”說完看向王長生,“你繼續說下去。”

王長生便繼續說起來:

“後來,皇上要溫酒吃鹿肉,便命人來侍候,溫酒的是兩個宮女,烤鹿肉的也有兩個宮女,還有侍候皇上的兩個宮女。喝著喝著,皇上便說風有些大,讓將酒爐子搬到裡頭去,之後便把老奴和小路子他們一併趕出來,只留下那六個宮女。”

安國公夫人馬上問道:“你不是說,有八個宮女的麼?”

王長生忙道:“是有八個,殿中原本有兩個侍候的。當時老奴帶著幾個小太監在抬頭,聽到裡頭傳來嬉笑聲,便不曾在意,再後來,便有宮女慘叫……”他小心翼翼地覷了蕭遙和安國公夫人的臉色一眼,才繼續道,

“因著往常也是這般,比這更厲害的也有,老奴便不曾多想,仍舊帶著小路子他們在外頭侍候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安國公夫人黑著臉:“這些不必說那麼詳細,只說是怎麼出事的。”

王長生磕了頭,才繼續說道:“老奴在外頭站了好一會兒,忽然聽到一聲巨響,生怕有事,便上前去問皇上是不是有要緊事,問了幾聲,沒聽著皇上回答,便知道出事了,馬上和小路子他們一道,用力撞開門。”

蕭遙馬上急問:“然後呢?”

王長生咽了咽口水,渾身都在發抖,聲音也在發抖,道:

“老奴撞開門,看到幾個宮女趴在龍床上,似乎壓著什麼,其中兩個宮女一左一右,手上扯著龍袍的兩個衣袖往外拉。老奴當時嚇壞了,一邊大聲叫著有刺客,一邊領著小路子幾個上前救駕。”

他說到這裡抽了自己一巴掌,哽咽著說道:“可惜,還是遲了,皇上躺在龍床上,已經沒了意識,嘴唇泛清,呼吸幾乎探不到了,老奴不知該如何是好,便一面命人去請太醫一面命人稟告皇后娘娘。”

安國公夫人勃然大怒:“那些該死的宮女!絕不能饒過她們!”

蕭遙則看向杜太醫:“你來到之後,皇上是什麼情況?”

安國公夫人顧不得發怒,忙也看向杜太醫。

跪在地上的杜太醫連忙說道:“老臣來到時,皇上已經不省人事,脈象幾乎探不出來了,呼吸也幾乎沒了,老臣不得已施展金針之術,讓皇上重新呼吸,留下遺旨。”

蕭遙和安國公夫人相視一眼,異口同聲問道:“皇上可留下什麼遺旨?”

杜太醫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道:“在娘娘到來前,皇上說,讓小皇子登基。後來那一句,正是娘娘聽到的那一句。”

蕭遙和安國公夫人聽了,沒有說話,而是看向王長生。

王長生連忙點頭:“杜太醫所言屬實。”

杜太醫見王長生為自己作證,蕭遙和安國公夫人的表情也緩和不少,便又道:“另外,臣還在皇上體內診出催情香,又經過檢查,燻香爐中被放入了催情香,雖薰香已被熄滅,但殿中還有殘留,故臣懇請娘娘和安國公夫人移步外間。”

安國公夫人怒道:“竟有催情香?難怪皇上明明——”她說到這裡意識到差點說漏嘴了,忙改口,“明明說好要去找皇后,卻還是在殿中多做逗留。”

蕭遙一邊點頭一邊道:“既然殿中有催情香,夫人不妨與本宮移步殿外。”隨後又看向王長生,“你留下幾個小太監看好皇上。”

蕭遙和安國公夫人來到外間,回頭看了看,問王長生:“那幾個宮女呢?”

安國公夫人馬上目露殺意地看向王長生。

王長生連忙道:“當時老奴急著救駕,只留下五個,還有三個趁亂跑了,已經命侍衛們去捉拿了。娘娘放心,她們是絕對跑不了的。”

安國公夫人咬牙說道:“一定要將她們五馬分屍!”

蕭遙一邊點頭一邊看向王長生:“本宮有一點不明白,既然皇上說了要去坤寧宮,怎麼還會在出發前溫酒烤鹿肉?”

安國公夫人忙也殺氣騰騰地看向王長生:“沒錯!你作何解釋?”皇上已經讓她給皇后下迷藥了,而且顯然迫不及待,怎麼還會在去找皇后前溫酒烤鹿肉?

這很不合理。

說不定,王長生是哪個王爺的細作,受命對皇帝下手,便勾結宮女,行刺皇帝。

王長生額頭上冷汗涔涔,他一邊磕頭一邊道:“這個,老奴著實不知道啊。興許是皇上高興,所以便想喝酒。又想著單純溫酒喝沒趣味,便讓人烤鹿肉。”

這時旁邊一個小太監忽然抖著聲音開口:“奴才、奴才興許知道。”

蕭遙和安國公夫人的目光,馬上看向那小太監。

小太監被蕭遙和安國公的目光注視著,渾身抖了起來,但還是結結巴巴地道:“皇、皇上到外頭賞雪時,曾聽到兩個宮女說溫酒烤鹿肉很是享受,後來,便吩咐溫酒烤鹿肉,想是聽那兩個宮女說的。”

蕭遙馬上問:“那兩個宮女可曾參與行刺皇上?”

小太監連忙點頭:“也參與了,不過,她們趁亂跑掉了,是跑掉的三個宮女之一。”

蕭遙看向安國公夫人:“這應該是有預謀的。”

安國公夫人點頭,目中殺氣騰騰,再次咬牙切齒地重申:“絕不能饒了她們。”

蕭遙便問:“不如我們先審問她們?”

安國公夫人有些心動,但是更看重小皇子登基事宜,當下便強忍著,說道:“先等國公爺他們進宮再說。”

得先保證,小皇子可以順利登基,而不是被其他王爺摘了桃子。

蕭遙聽了便點點頭,隨後看向杜太醫,道:“杜太醫,本宮總覺得腦袋昏昏沉沉的,你來幫本宮診個脈罷。”

安國公夫人聽了這話,心中有些緊張,但一時之間,也沒找到藉口阻止蕭遙診脈,只得眼巴巴地看著。

杜太醫給蕭遙診脈片刻,臉上的神色瞬間顯得異常凝重:“娘娘這脈象,似乎被下過某種迷藥,不過似乎吸入不多又或者解了。”

蕭遙聽了,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想來,他們是怕本宮礙事,所以先藥倒本宮。”

安國公夫人暗暗舒出一口氣,嘴上則道:“想來便是如此。那些宮女著實膽大包天,娘娘,事後你萬不可饒過她們。”

蕭遙點點頭:“本宮省得。”說完她讓青衣和千秀扶自己到門口吹風。

此時寒風吹過,吹得人渾身發抖。

幾團烏雲被風吹過來,遮住了月亮,讓原本就並不明亮的月光徹底失去了蹤跡。

寒夜變得漆黑一片,只聽得見雪簌簌落下的聲音。

蕭遙輕輕地道:“要變天了啊。”

安國公夫人點頭道:“是啊,要變天了,娘娘一定要支撐住。小殿下那般小,只能靠娘娘了。”

蕭遙點頭,似乎不經意般想到一事,看向王長生:“你隨本宮去御書房,將兵符收起來。”

她先前問了那麼多話,已經完全將自己和皇帝之死一事撇清了——事實上,此事也的確與她無關,她問那些話,也是為了讓安國公夫人知道。

安國公夫人知道她和皇帝之死無關,和安國公比起來又相對心軟,知道她去拿兵符,是不會阻止的。

但若安國公來了,得知她要將兵符收起來,便有可能阻撓——即便安國公平時看起來不是個有野心的人,她也不敢賭。

所以,她是一定要在安國公到來之前,將兵符收起來。

安國公夫人聽到“兵符”二字,心中一動,連忙說道:“沒錯,兵符一定要拿在手上。”

王長生忙道:“請皇后娘娘隨老臣來。”

安國公夫人聽了,也跟著站起身。

蕭遙看向安國公夫人:“不知安國公和方丞相他們何時到來,不如夫人在此等著,也好主持大局?”

這是很正當的理由,安國公夫人沒法拒絕——雖然蕭遙也很適合留下來主持大局,可是總不能讓蕭遙留下來主持大局,她去拿兵符罷?

這樣做太名不正言不順了。

安國公夫人雖然心中有些不願意,但還是點頭答應。

而且,這點不願意,在略一琢磨,很快也煙消雲散了。

從剛才對王長生和太醫的審問可知,皇帝之死,應該和皇后無關,再加上皇后素來是個能幹又忠心的,兵符掌握在她手中,也很安全。

而他們家也沒有謀反的野心,即使可以將兵符合二為一調動大軍,也用不上。

蕭遙被青衣和千秀扶著,跟王長生去拿兵符。

進了御書房,王長生去翻找兵符,蕭遙則打量四周。

最後,她的目光落在東邊牆上的一幅畫上。

盯著畫看了片刻,她對王長生道:“去將東邊牆上那幅畫拿下來。”

王長生聞言,連忙去將畫拿下。

他剛拿下那幅畫,便看到藏在裡頭一個機關了,頓時大喜:“娘娘,裡頭有個機關。”

蕭遙點點頭,去啟動機關,將裡面的幾個楠木匣子拿出來開啟。

出乎意料之外,四個楠木匣子裡都有兵符!

也就是說,皇帝手中的兵符,是完整的,就連北軍的兵符也在!

大熙朝一共四支大軍,一支大軍一對兵符,按照慣例,四塊分別掌握在領兵的將領手中,另外四塊留在宮中。

蕭遙將兵符收了,心中大定,又回到皇帝寢殿的明間。

抱著手爐坐了片刻,蕭遙看了看時間,轉而看向王長生:“想必安國公他們也快到了,你拿著本宮這玉佩出去,領他們進來。”說完將一枚玉佩遞給王長生。

王長生拿了玉佩,急匆匆地直奔宮門。

又過得片刻,王長生領著安國公、方丞相、王尚書和建安侯、承恩公幾個,冒著雪大踏步而來。

蕭遙看到建安侯和承恩公,目光掃了安國公一眼。

之前她和安國公夫人點到的名字,並沒有承恩公和建安侯,如今承恩公和建安侯都來了,想必是安國公叫來的。

這也說明,安國公沒有作亂的野心。

安國公幾個進來之後,第一時間向蕭遙行禮,行禮畢,才急匆匆地問:“娘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蕭遙先帶他們去看已經駕崩的皇帝,隨後回到明間,讓眾人坐下,又命宮女奉茶,這才讓王長生將事情重新複述一遍。

安國公馬上問:“那幾個宮女呢?拿下不曾?可審問出誰是幕後主使者了?”

他剛問完,便感覺到方丞相和王尚書隱晦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察覺到這目光,他才想起,自己此舉有些唐突,承恩公和建安侯都在,他們與皇后的關係更親近,該由他們發話才是。

蕭遙搖頭:“並不曾審問,正是要等幾位大人前來,一起審問。”說完馬上看向王長生,“去,將刺客提上來。另外再問問,另外三個刺客拿下不曾。”

王長生領了命令剛要去,外面便有侍衛小首領前來報告。

王長生聽了,忙加快腳步將人叫進來,自己則急匆匆地去提人了。

侍衛首領進來行了禮便跪下請罪:“請皇后娘娘恕罪,三個逃跑的刺客自盡了。一個一頭碰死在假山,兩個投湖了。”

蕭遙聽了,捏緊了手指,道:“可親眼看到她們的屍體了?”她原先還想著,等審問完了,悄悄想個法子讓她們走得從容些或者想個法子放了她們,沒想到,竟有三個自行了斷。

可惜了這幾個宮女。

侍衛小首領忙道:“臣親眼看到她們的屍首,也找了小太監確認其身份,的確是三個刺客。”

蕭遙聽了,點點頭,看向安國公和方丞相幾個,問道:“丞相和安國公可還有別的問題?”

方丞相搖搖頭:“既然人已死,便沒什麼好問的了,稍後問還活著的刺客罷。”

沒過多久,王長生帶著一個宮女進來。

宮女的衣衫凌亂,看起來有些狼狽,可是表情,卻是視死如歸的。

蕭遙打量了她一眼,看得出她還沒受刑。

王長生喝道:“罪人紅玉還不跪下?”

宮女紅玉聽了,遲疑片刻,跪在了蕭遙面前。

安國公這次沒有率先開口,而是看向蕭遙。

蕭遙看著眼前的宮女,心裡止不住地難受。

這個宮女,曾受過皇帝折|辱,由此可知,她為何要動手了。

不過,她還是假裝不知,問道:“是誰指使你們行刺皇上的?”

紅玉低聲說道:“無人指使。”

安國公再次忍不住了:“怎會無人指使?你最好從實招來,否則大刑伺候!”

紅玉馬上抬起頭,高聲說道:“的確無人指使!”說到這裡,她咬牙切齒地說道,

“狗皇帝將我們這些宮女當成豬狗一般,百般折磨鞭打,昨天還打死了我的同鄉桐花。我們恨他,所以找被他鞭打過的人一起密謀,殺了他。我們要讓他體會我們的絕望和痛苦,也要讓他再也沒有機會欺負人了!”

成國公不信,又逼問幾次,得到的還是同樣的答案,便讓王長生將紅玉帶下去,再將另一個宮女帶上來。

後面四個宮女,都是分開審問的,但每個人的口供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不堪受辱和毒打,心裡怨恨皇帝,又受先一日桐花被打死的刺激,擔心不知什麼時候死的就是自己,所以才決定密謀殺掉皇帝的。

安國公等人聽完,再思及朝堂中暗地裡對皇帝的議論,不信也得信了。

如果此事和皇后有關,皇后得多傻,才會弄死自己的靠山?

如果是其他王爺指使的,那麼為何到如今,其他王爺還沒有任何動靜?

從各方反應來看,宮女們說的,應該是真的。

讓王長生將宮女們帶下去後,安國公看向方丞相和王尚書:“皇上的臨終遺言是讓小殿下登基,皇后聽政,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方丞相道:“既是皇上遺言,那必當遵守。只是,小殿下如今還不滿一歲,皇后娘娘又是深宮女子,怕是無法處理政務。所以,不如設立幾個顧命大臣,協助新皇和太后處理朝政?”

安國公看向蕭遙。

蕭遙點頭:“方丞相言之有理,便依丞相所言罷。只是這顧命大臣,卻得好生挑選才是。”

她知道,得弄幾個顧命大臣出來支援自己,和幾位成年王爺對抗。

新皇實在太小了,而她也暫時沒什麼威名,要穩住皇位著實不易。

她是有兵符,手掌兵權,可是,屆時一旦起兵,那些王爺給她按一個竊國或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罪名,並集合起來號召天下人反抗,她也討不了好,最重要的是,會搞得民不聊生。

這顧命大臣,等於是利益分配。

方丞相佔一個,王尚書佔一個,承恩公佔一個,還有一個,方丞相幾個都推舉安國公。

但安國公一再推辭,說自己威望不夠。

蕭遙知道,安國公是擔心安國公夫人留宿宮中當晚,皇帝便出事,後安國公又稱為顧命大臣,世人會懷疑,是安國公府和她勾結殺害皇上的。

但她需要有更多的人支援自己,也需要安國公把四個顧命大臣之一的位置佔掉,所以最終拍板,第四個顧命大臣便是安國公。

隨後,大家一起,進行了種種佈置,先在京師戒嚴,又確保可以應對幾個王爺的懷疑,軍隊亦可以隨時拱衛京城,讓小皇帝順利登基,這才讓人敲響喪鍾,告知京城所有人,皇帝駕崩了。

沉悶的鐘聲在簌簌的落雪聲中更顯沉悶,許多人在睡夢中驚醒,聽到喪鐘,都大吃一驚。

尤其是幾個王爺以及權臣,抱著被子聽著鐘聲,幾乎懷疑自己還在做夢。

皇帝駕崩了?

可是皇帝今年才登基,而且那般年輕!

然而在雪聲中響著的喪鐘提醒他們,他們沒有做夢,也沒有聽錯,皇帝的確駕崩了。

反應過來之後,幾個王爺,都起床穿上衣服,招來幕僚,在書房中焦急地走來走去。

他們很想進宮看看皇帝為何突然駕崩了,但是想也知道,京師肯定戒嚴了,他們無召入宮,只怕會被當成亂臣賊子——新帝還不滿一歲,最是忌憚他們這些成年王爺了。

四皇子和自己的幕僚坐在一起,臉色十分難看。

幕僚道:“皇上駕崩得太突然了,可惜……”他們在宮中的釘子,幾乎都被拔乾淨了,不然若提前知道情況,絕對會把握住機會的。

四皇子很是焦躁不安,他站起身走來走去:“太可惜了!”

小皇子還不滿一歲,如果他提前知道情況提前佈置,沒準真的有問鼎帝位的機會。

幕僚看到四皇子的樣子,忍不住道:“殿下若拼一把,也未嘗沒有機會。”

四皇子和另一個幕僚同時搖頭:“不可!”

搖頭的幕僚看向四皇子,見四皇子衝自己微微點頭,便說道:“宮中既敢鳴鐘,便是因為,一切都準備妥當了。這個時候若有任何不當的舉動,只怕便身首異處,累及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