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 989 章 第 989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989 章 第 989 章

“胡說,什麼太后?分明是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他們帶來的一切。”一人馬上反駁。

有人聽了即刻反駁:“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在前面兩朝,他們一直默默無聞,分明就是不懂朝政。所以,這是太后的功勞。”

又有人勸:“好啦好啦,莫吵啦,不管是誰,反正都是十分英明之人,我等心裡記住這恩情就是。”

錢尚書這一生最難接受的,是被妙齡太后算計得一敗塗地,此時一再聽人提起太后,心神微微回籠,凝神聽四周的討論,結果發現,四周的老百姓幾乎都在討論北邊大捷的訊息。

他為官多年,故能看得出,這些都是真百姓。

也就是說,儘管他不願意承認,大熙朝的大軍在北邊的確打了勝仗,而且是大捷。

聽了他的吩咐藉口生病躲回城中的張威,不僅錯失了這次賺軍功的好時機,還被人發現藉口生病是為了逃避上戰場,因此被下大牢了。

錢尚書不癲狂了,他怔怔地看著一片湛藍的天空,怎麼也想不明白,太后一個妙齡女子,怎麼會有這樣的謀略以及前瞻性。

最後,他帶著這樣的疑惑人頭落地。

錢尚書被斬首之後,朝堂和六部的官員辦事效率驀地拔高,平日裡三個人做三日的事,在現在,一個人做一天就完成了,而且質量很不錯。

安國公跟安國公夫人感嘆:“太后的手段果然湊效,你是沒瞧見,如今六部那些辦事拖拉的官員,恨不得多生幾隻手,夜以繼日辦事,免得被拿下,走了錢尚書的老路。”

安國公夫人笑道:“這樣才好,省得他們忘了這天下是誰的。”

安國公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太后雖是女子,但有大才。自古以來,有大才者,都不願意屈居人下。希望太后能遵守承諾,皇位始終是皇上的。”

安國公夫人卻沒有說話,沉默了許久她才緩緩開口:“若豬兒長大之後不成器,和他父皇一般,你也堅持由豬兒繼續做皇帝麼?”

安國公聽出夫人的話,愕然:“夫人,你這是什麼意思?無論豬兒做得如何,他都是名正言順的皇上。而且,太后是女子啊,她怎麼能有那般的野心呢。”

安國公夫人翻白眼:“女子為何便不能有野心?我年輕時跟你上戰場,你怎麼不說?太后和男子一般殫精竭慮處理政務,這又怎麼說?”

安國公怒目圓瞪:“荒唐,這如何能相提並論?你一個婦道人家,什麼都不懂!”說完拂袖而去。

錢黨倒了後,朝堂上再次空出了很多職位,人才嚴重短缺。

蕭遙一邊選出主考官和出題官員,讓他們儘快準備下一次春闈,一邊在所有在冊的官員中挑挑揀揀,努力填補虧空。

然而缺的人實在太多了,怎麼挑揀,都沒法將空缺的職位填滿。

幸好經過她一系列的手段,沒有任何官員再敢拖延不辦事了,他們一個個彷彿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精力,一個人能頂從前的數個人!

知道六部仍然可以運轉得下去,再不用擔心有人不辦事,蕭遙便任由一些位置空著。

十日後,春闈重新開啟。

這一次主考官以及出題的都是蕭遙的人,暗地裡又有姬長夜的人把守,所以沒有鬧出什麼舞弊事件。

春闈結束後,蕭遙正上朝,便收到北邊大捷的急報。

她將急報拿到手上細看,頓時大喜。

原來,這一次,大熙朝的大軍將北戎軍打得一路潰敗,足足殲滅了北戎軍八萬大軍,讓北戎軍這幾年內都不可能再戰!

這份大捷的急報很簡短,還夾著一張黃副將為蕭遙的三哥蕭三公子,雲逸、徐大公子的請功摺子。

三人雖然只是小將,但在這次的大戰中,表現十分出色,立下赫赫戰功!

蕭遙含笑將摺子遞給安國公,讓安國公當堂宣讀這個好消息,自己則對四人大加讚賞,還提議給四人升官。

這打仗大捷,給有功者升官是慣例,朝堂上沒有任何人反對。

不過,由於雲逸三人都在北邊,所以最終蕭遙是以皇帝的名義給三人發升官的聖旨的。

正當朝堂上一片喜氣洋洋之際,陳御史出列,參徐將軍之女徐大姑娘女扮男裝混入北軍參戰,要求蕭遙嚴懲,同時徐大公子知情不報,也該取消升職之喜。

女扮男裝?

參軍?

蕭遙有點吃驚,馬上看向徐將軍。

徐將軍臉色凝重,馬上出列跪了下來,對蕭遙以及她懷中的豬兒道:“皇上,太后娘娘,小女年少無知以至於鑄成大錯,請皇上和太后念在她尚且年幼,老夫又曾有些微末之功,犬子又在北邊立下一些功勞,饒過小女。”

蕭遙見徐將軍沒有任何狡辯,直接就承認了,驀地想起上次徐將軍雖然身懷舊疾,雙腿甚至不良於行還是決意北上,不由得感慨他一片慈父之心,更對敢於女扮男裝去參軍的蕭大姑娘心生喜愛,當下道:

“這徐大姑娘在軍中多久了?是怎麼被發現的?”

若徐大姑娘一開始便被發現,應該早就有人捅到她這裡來了,可直到接連大捷才有御史參,可見應該是不久前才被發現的。

一個姑娘家,在軍中那麼長時間不曾被發現,顯然掩飾得很好。

再有,黃副將發來捷報,寫上了請功,卻沒提徐大姑娘一事,興許徐大姑娘還立了功的。

李維看了趙尚書一天,旋即繼續低垂著眸子。

按說,徐大姑娘女扮男裝參軍,是因他之故,他該跪下為徐大姑娘求情的,可他和徐大姑娘原本有婚約,若求情,說不得會引起更多的討論,這有損徐大姑娘的閨譽。

所以,只能拜託趙尚書了。

陳御史忙道:“那女子精於易容,在自去年便隨蕭大公子北上,直到此戰大捷,要為她請功,才有人揭發她乃女兒身。”

蕭遙聽了心中愈加讚賞,面上卻不動聲色,繼續問:“徐大姑娘立下什麼功勞需要黃副將為她請功?”

陳御史有問必答:“聽說那女子頗為勇猛,率領一支小隊殺了敵方兩員猛將。不過,興許是誇大也說不定。”

蕭遙似笑非笑地看向陳御史:“陳御史當真消息靈通啊,此事皇上不知,哀家亦未知,陳御史卻已經率先知道。據哀家所致,陳御史乃文臣,怎地卻對北邊情況如此清楚?”

陳御史冷不防蕭遙會這麼說,他抬頭看向蕭遙,見她雖淡笑著,但是眸子裡一片冰冷,終於想起了什麼,忙跪倒在地上:“娘娘恕罪,臣有舊識在軍中,才知道這訊息,並非特意打探。”

蕭遙收起笑臉,冷冷地道:“哀家和皇上更有大軍在北邊,怎地卻不知道?難不成,皇上和哀家的大軍,卻遠遠比不上陳御史的友人麼?”

陳御史連連磕頭:“娘娘,微臣絕無此意。”他雖然說著不敢,面上卻沒多少驚惶後悔之色。

錢黨倒臺後,到處都有聲音說,讓錢黨倒臺的,不是安國公和承恩公他們,而是太后,對此朝中許多官員並不怎麼信,所以特地拿了此事試探太后。

若一切當真是太后指導,那他們便得想法子彈壓太后——不然偌大一個朝堂,被一個女人主事,成何體統?

蕭遙看著陳御史,沉下俏臉:“肆意打探軍情,陳御史你好大的膽子!”

朝堂才被她肅清過一次,但凡有點眼色的,都知道行事需要小心謹慎,可是陳御史還是冒出來了,要麼他背後站著某個王爺,要麼便試探她是否越權了。

但不管他們背後是誰又要試探什麼,難得出來一個有自己想法不輸男子的姑娘,她保定了。

陳御史見蕭遙說話間便扣給自己一個罪名,再也沒了原先的鎮定,額頭上甚至滲出了冷汗,他嘴巴多次蠕動,卻說不出反駁的話,只得將求助的目光看向其他人。

蕭遙不等有人聲援陳御史,便又道:“此外,大熙朝律例並未明文規定女子不得參軍,徐大姑娘女扮男裝又有何可參之處?一個姑娘家能在戰場上立下戰功,比許多男子都強,這不是我朝之幸麼?”

接收到陳御史眼神的官員馬上出列:“娘娘,這於理不合啊。女子本就該相夫教子,如何能上陣殺敵?自古以來,天地、陰陽各司其職,如何能混亂?”

蕭遙看向出列那幾人,聲音一沉:“幾位大人,是暗示哀家回去教子麼?”

那幾人連說“不敢”,但面上的表情卻不是那麼回事。

蕭遙卻彷彿沒看懂他們的神色,露出一副相信他們的話的意思,反問道:“既然哀家可以聽政,可以參與政事,為何徐大姑娘不能參軍,不能上陣殺敵?”

李維目光灼灼地看著蕭遙,幾乎壓制不住心中噴湧的感情。

他知道,她不會讓好人蒙難,可是還是被她這樣不拘一格的想法給驚豔到了。

從前,世人說她循規蹈矩,呆板無趣,顯然是對她的極致誤解。

猶記得,當初他亦是這樣一個蠢貨。

出來聲援陳御史那幾個官員見蕭遙不搭腔,又不好直說,只得說道:“這,娘娘只是奉先帝之命聽政,並非一直摻和政事,不似徐大姑娘那般企圖顛倒陰陽。再者,徐大姑娘如何能與娘娘相提並論?”

心中一邊警惕一邊暗歎,希望太后聽得懂他們的暗示,不再攬權。

蕭遙淡淡地道:“先帝將皇上交給哀家,命哀家聽政,扶持皇上,便是信任哀家。為了不負先帝所託,哀家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會盯著朝政。”

說完這個不等陳御史等人再說,便有說道:“至於徐大姑娘與哀家是否相提並論一事,她與哀家皆是女子,為何不能相提並論?論起對大熙朝的貢獻,徐大姑娘在軍中,哀家忝為朝堂中人,也不見有什麼差別。”

朝堂上的大臣聽到這裡,俱是又驚又怒。

驚的是,太后果然不似往常表現出來的那般懦弱,反而很是強硬有心機,外頭傳的錢黨是被太后打倒的,想必是真的。

怒的是,太后一再扯到自己身上,顯然是不願意治徐大姑娘的罪!

幾位大臣心中氣極,更有不怕死的直接跪下:“太后娘娘難道當真要於天下人為敵,顛倒陰陽麼?”

蕭遙淡淡地道:“哀家謹遵先帝遺志聽政,並不曾顛倒陰陽。”

那幾個大臣馬上問道:“那徐大姑娘呢?”

蕭遙看向他們:“因爾等要麼結黨營私,要麼毫無作用,不僅幫不上北邊,還一再拖後腿,故在哀家看來,只要能參戰保衛大熙朝,便是值得敬重的英雄。”

眾大臣聽了這話,臉上訕訕的,心中也悶悶的。

想到被方丞相、王尚書和錢尚書幾個壓得毫無反抗之力的從前,均說不出話來。

蕭遙放緩了臉上的神色,說道:“哀家希望諸位大人明白,在哀家這裡,有能者居之。”頓了頓繼續道,“徐大姑娘在戰場上勇猛殺敵,保衛百姓,功勞很大,女扮男裝混入軍營即使不可取,也不能磨滅她的功勞。”

陳御史不願意徐大姑娘一點罪名都不承擔——若真如此,以後太后攝政,他們便無話可說了,當下拿住徐大姑娘是女子卻出入軍營說事。

蕭遙已經有些不耐煩起來,說道:“既然諸位大人如此在意這個,依哀家看來,不如成立一支女子隊,讓徐大姑娘以後為國效力?這般,總不會再有什麼不適合了罷?”

所有大臣頓時氣悶,他們的重點根本不是這個。

蕭遙卻懶得再理,轉而看向王長生。

王長生扯著嗓子喊退朝。

那些大臣頓時傻眼,忙看向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

安國公三人想到太后這般一力保下徐大姑娘,說不得便是想起她自己,思及已經惹她不高興了,沒必要再為了個小女子而讓她更不高興,便都表示聽太後的。

大臣們見安國公三人都沒有反駁,反而預設支援蕭遙,都只得閉上了嘴。

徐將軍跪下給蕭遙磕頭,口中連連謝恩。

蕭遙見他只是謝恩,並沒有像承恩公和建安侯那樣,拿女子身份說徐大姑娘不該,暗暗松了口氣。

朝會結束後,陳御史這些不甘的人,在京城中悄悄散佈徐大姑娘女扮男裝混入軍營一事,企圖引導輿論對此行為施加壓力,為將來逼迫太后下臺做準備。

然而這些流言才傳了兩日,便傳不下去了。

因為逍遙客出了一幅畫,畫的是一個女將在戰場上殺敵的英姿,畫中血肉橫飛,有斷手斷腳,更有被劈中哀嚎的士兵,單看著便能感受到戰爭的殘忍和血腥,居於畫一側卻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女將有著剛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有著萬夫之勇。166小說

此畫名叫《巾幗》。

所有觀畫者看著畫,均能感受到幾乎穿透畫紙而出的殺戮和血腥,感受到女將的保家衛國的決心和勇猛。

畫壇上許多人對此畫讚不絕口,愛畫的讀書人和大臣,也對此畫說了許多溢美之詞。

然後陳御史等人絕望地發現,外頭對徐大姑娘女扮男裝上陣殺敵,居然是支援居多的!

就因為那幅畫《巾幗》!

陳御史等人不甘心,跟其他官員說話時,特地提起此事,暗暗表達女子不適合上戰場一事。

哪知才開了個頭,便被懟回來,更得了幾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後來從別的大臣那裡得知,自己還得了“心胸眼界皆十分狹隘”的評價!

陳御史等人絕望了,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說反對的話,決定以後徐徐圖之。

春闈如常舉行,殿試如常舉行,北邊沒了戰事,對大熙朝來說,一切漸漸走上正軌。

蕭遙以為,自己要想治理好這個國家,需要殫精竭慮,卻沒想到,她彷彿懂得怎麼治國似的,每日比想象中輕鬆了許多,甚至還有餘力作畫。

為了讓世人不再將注意力聚焦在“女子”這個身份上,蕭遙用兩個名字,畫了大量抬高女子讓女子與男子並肩的畫作,在政治上,則一再支援徐大姑娘以及所有傑出的女性,竭盡所能地讚揚和抬高這些女子。

她有耐心地,一點一點地讓世人接受,女子不比男子差,女子也可以和男子並肩作戰這個想法。

因江南妙欲君的畫作難度不高卻十分賺錢,所以有很多人跟風,不僅跟風畫風,也跟風畫中內容,因此抬高女子地位,讓女子和男子並肩的作品,在大熙朝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除此之外,更是一點一點的頒佈對女性友好的政策,並大力發展需要女性勞力的作坊——例如織布、繡花等。

水滴石穿,在蕭遙多年的努力下,女性的地位提高了。

蕭遙見社會輿論差不多了,自己也幾乎掌控了朝堂,又見許多地方減少了賣女兒的現象,都傾向於讓女兒進作坊做紡織和繡花,便正式頒佈法令,取締青樓和妓|女。

雖然仍然有人反對,但蕭遙手腕了得,不僅在朝堂上說一不二,她任命的蕭三、雲逸和徐家兄妹更是在外頭開疆拓土,頻頻打勝仗,將版圖擴大了許多,所以她完全無視了反對的聲音,強制執行。

到豬兒該親政那年,蕭遙又頒佈了個懿旨,宣佈君主立憲制——保留皇帝和皇室,另外由代替老百姓利益的人管理朝政,那個人,就是蕭遙自己。

許多大臣早就心有所感,還有許多由蕭遙一手提攜的大臣,例如趙闖、周憫、雲逸、徐大公子等,對此都表示了支援。

但是亦有一批頑固的老頭子,認為這麼做有違祖宗規制,一邊大力支持皇帝親政,一邊哭先帝。

蕭遙直接砸自己的文治武功,問這些老頑固,除了所謂的祖宗規制,還有沒有反對的理由。

從這一點上,老頑固還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因此死死抓住祖宗規矩說話。

蕭遙懶得廢話,直接由他們跪著哭先帝,就是不肯讓他們起來。

一群老頑固跪了不到一天,就紛紛倒地了,若非有心軟的大臣給他們下臺階,又為他們求情,他們只怕得一直跪下去。

得了下臺階,這些老頑固並不放棄,又開始暗暗搞事,說蕭遙獨行獨斷,沒有君主的寬和,不適合當掌權人。

蕭遙不想跟他們浪費精力,又想到最近許多人都在查探逍遙客是誰,便讓人不著痕跡地放出,她就是逍遙客的訊息。

這個訊息一傳出,天下皆驚。

有人信,因為逍遙客的很多作品,都是蕭遙的孃家拿出來的。

也有人不信,認為逍遙客一舉成名時,蕭遙才十來歲,不可能有那樣的畫功。

有大臣去問蕭遙,蕭遙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愛卿自己查,豈不是更可信?”之後,再也沒有正面回應過這個話題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頑固們再想煽動世人反對蕭遙掌權,卻沒有多少人理會了,大家都在猜,逍遙客是不是太后。

安國公一直擔心蕭遙會自己稱帝,所以努力活下去。

所以看到這個什麼“君主立憲制”,想起當年蕭遙發誓說保證皇位還是蕭京的,他深覺自己被騙了,幾乎吐血。

垂垂老矣的安國公夫人不住地給他拍背:

“老頭子,咱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豬兒仍然是皇帝,他有後了,而國家在太后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豬兒並不懂朝政,生性也過於軟弱,根本不適合成為皇帝。”

可安國公還是憋屈了數日,才舒服自己,皇帝仍然是自己的外孫,蕭遙是幫皇帝排憂解難的,這才過了心中這道坎。

自從頒佈君主立憲制後,承恩公夫婦便有一種自己在做夢的感覺。

這些年,雖然女兒大權在握,在朝中幾乎說一不二,可她到底還是太后,又有先帝遺志“太后聽政”這麼個擋板,一切並未越界。

可是蕭遙確立君主立憲制,正式掌權,這相當於篡位了!

他們那個命途多舛、曾經淪落風塵的女兒,居然成為了大熙朝最尊貴、權力最大的人!

徐大姑娘是因為心傷才北上參軍的,可是真正到了戰場上,真正為了身後的老百姓而戰的時候,她忽然發現,比起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難過,守護一方百姓更有意義。

被發現是女兒身,軍功沒了時,她以為自己會成為徐家的罪人,儘管她不服、不甘心,可是她知道,這是大熙朝的規則,而她違反規則了,只能受罰。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那位有傾國傾城色的太后,竟認為她沒有錯,並給她封官!

她很高興,突然明白書裡說的,千里馬遇上伯樂的感覺,為此又回到戰場上,為她守護一方百姓。

見慣了戰場上的生死,見慣了西北的壯闊雄渾,情愛在她心中的價值變小了許多。

她對李維釋然了,她開始跑步、練兵、上陣、殺敵,以及重新去愛一個志同道合的人,與他一道鎮守邊疆,一同看西北特有的落日。

有一年她回京城為太后祝壽,在太后的萬壽宴上見著了李維看太后的眼神,見著了他眼中的無奈和守候,才恍然明白,他心裡喜歡的,原來是太后。

那時她對他,已經再無舊情,只有宛如朋友一般的友情,見了他那樣的眼神,心中只剩感慨與憐憫。

因為她知道,他永遠只能這樣遠遠地看著獨坐在上首那個人。

————————————————————————————

蕭遙從心底感覺深入靈魂的恐懼,她緩緩睜開雙眼,想看看是什麼讓這具身體如此恐懼。

她看到的,是一碟碟海鮮,最靠近她的,是兩隻烹調得噴香的大龍蝦。

但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兩隻大龍蝦,她心中一陣反胃。

這時對面一個英俊的男人柔聲道:“阿遙,你不是很喜歡吃龍蝦麼?這兩隻很是新鮮,你怎麼不吃?”

蕭遙看著對面男子佔有慾十足卻假裝溫柔的眼神,從心底湧上一個念頭:“他饞我的身子!”然後身體劇烈地發起抖來,那種恐懼再次深入靈魂。

她深吸一口氣,雙手捏成拳頭,想讓自己冷靜下來,應對眼前這個讓這具身體覺得恐懼的男子。

稍微冷靜了一些,蕭遙抬眸打量對面的英俊男子。

對面的英俊男人俊臉上和眼中,都帶著淡淡的詫異和擔心,他柔聲問:“阿遙,你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蕭遙搖搖頭,表示自己沒問題,並垂下眼瞼。

這個男人看起來並不是壞人,這個身體,為什麼那麼怕他呢?

蕭遙開始搜尋大腦裡的記憶。

剛一觸及原主的記憶,她的身體便僵住了!

這個身體不是人,本體是一隻龍蝦!

原主是被成了精的龍蝦——也就是原主的母親帶到陸地上的,在她有記憶時,她便可以化形了,那時她才四歲。

母親為了不讓原主化出本體叫人認出,一直告誡原主,這個世界上的人類都很喜歡吃海鮮,尤其愛吃龍蝦,一旦看到她的本體,就會吃了她,為了讓原主印象深刻,原主母親還示範怎麼吃——她張開嘴,將一隻基圍蝦放嘴裡,吧嗒吧嗒吃下肚子。

這樣的恐嚇各幾天來一次,原主嚇壞了,她由此相信,人人都饞她的身子!

但是上學後,她認識了很多小夥伴,見她們都溫和友善,有點不相信她們會吃自己,便鼓起勇氣問:“你們喜歡吃龍蝦嗎?”

從小學到初中,吃過龍蝦的所有同學都回答她:“喜歡!我最愛吃龍蝦了!可是好貴!”

然後開始爭論哪種做法好吃,清蒸的更棒,還是紅燒的?龍蝦腦蒸蛋、蒜蓉清蒸和芝士焗哪個才是真絕色。

她們一邊討論,一邊咂巴著嘴,做出回味無窮的樣子——因為龍蝦太貴了,他們一年只能吃一回,便一直心心念念。

沒吃過的則一臉羨慕和嚮往:“等我有錢了,我也要買龍蝦,各種做法都要嘗,天天吃!”

原主嚇壞了,也絕望了,跟她玩得不錯的同學尚且這樣,何況其他人?

因為怕被吃,她開始小心翼翼地和所有人保持距離,也因為一直被恐嚇,她的膽子很小。

這個世界交通發達,很多海產品都會暈到陸地上來賣,甚至還有網購,其中一小時達十分快速,然而不管實體市場還是網購,都有大龍蝦賣。

原主媽說,這是同類,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們被吃,所以拿出並不多的錢買昂貴的龍蝦,然後悄悄地放生。

原主很好奇自己的種族和身世,曾悄悄查過,發現龍蝦居然吃腐肉,還有人認為他們吃同類,便有些不解,問原主媽為什麼她們和百科說的不一樣。

原主媽一臉的理所當然:“我們能化形,當然和他們不一樣了。”

因為要經常買龍蝦,母女倆完全沒有積蓄。

一個月前,原主媽說要去渡劫,兩三日就能回來,結果足足一個月都還沒回來。

原主要開學了,沒錢交學費,她手上也沒錢,很是發愁。

班主任知道她的情況,就說市裡有一對一的扶貧,幫她聯絡了一個人。

那個人,正是眼前這個人。

其他同學的扶貧,都是電話聯絡就行,可是這個扶貧她的,和她影片通話過後,卻表示要見面,談談扶貧的費用。

原主喜歡讀書,為了讀書,即便膽子小,也決定前往。

結果見了面,還沒說幾句話呢,男子就讓服務員端來兩隻炒得噴香的大龍蝦,笑出一口大白牙,眼睛綠油油地看向她:“大龍蝦味道十分鮮美,我們今天好好品嚐。”

看到被煮熟了的大龍蝦,再看到男子一口大白牙以及綠油油的眼睛,原主以為男子是以扶貧為藉口騙她出來,打算吃了她的,直接嚇死了。

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之後,蕭遙覺得大腦十分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