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錦衣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鳴梁海戰(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八章 鳴梁海戰(二)

外面的雨又開始變得急驟起來。

黑姑家的上房內,飯菜飄香。

大家推杯換盞,相談甚歡。特別是大家談到大明軍隊火燒龍山糧倉一事,更是讓李戴羨慕不已,他一邊敬酒一邊不住地對現場的石朗、葉茹柳等人豎大拇指:“厲害,痛快!要是我能親臨現場,跟你們並肩作戰,那該多好啊!”

“當時那大火,足足燒了近兩個時辰。噼裡啪啦的。”施天濟回想起火燒龍山糧倉一幕,依然記憶猶新。

“要是沒有這把大火,恐怕倭國人是不會主動議和的。”石朗說道。

“可眼下,倭國人再一次發兵朝鮮,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啊。”華先祖說道。

“這個我們也多多少少聽說了一些。從當前的形勢來看,重整朝鮮水軍迫在眉睫。要不然,等倭國人從海上舉兵來犯,我們拿什麼抵擋他們。”李戴不無憂慮地說道。

“表弟,你這麼一說,我明白了,怪不得前段時間在此駐防的倭國士兵,時不時就會到附近海邊巡邏,不準我們出海打魚,要採取什麼禁海政策。原來是又要打仗了。”黑姑插嘴說道。

“可不是嗎,如今倭國人擺明了要派重兵重新佔領朝鮮。所以,統制使復出後,首先做的就是重整朝鮮水軍,以便迎戰強敵。”李戴說道。

“統‎​​‎​‏‎‏​‎‏​‏‏‏制使?你是說李舜臣大人又回來了?”看來李舜臣的大名在朝鮮是婦孺皆知,聽完李戴的話,黑姑急切地問道。

“對,李大人回來了。多虧了這幾位大名英雄,是他們將李大人從倭國人的魔爪中解救出來的。”

“太好了。有了李大人,我們就有盼頭了,離我們出海打魚的日子就不遠了。”

“謝謝你們,把我們的民族英雄救出來,我和我妻子敬你們一杯。”一直微笑不語的黑姑的丈夫張在跟站起身來,舉杯向石朗、葉茹柳等人敬酒。

“這一杯該敬。來,妹子,姐敬你們!”

“還有我,咱們一塊敬幾位大名英雄!”李戴也站起身來。

“可別這麼客氣。打敗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咱們共同舉杯,祝願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早日取得勝利。乾杯!”石朗舉杯起身。

現場的所有人全都站起身來,碰杯飲酒。

“表姐,我這次過來,是有一事相求。”大家重新坐下後,李戴轉頭對黑姑說道。

“表弟,跟姐還客氣什麼。要是沒有你的幫助,我和你哥恐怕現在還到處流浪呢。有什麼事,儘管給我說,只要表姐能做到,絕不含糊。”

“李大人復出後,準備建造戰船,重振水師。你知道,現在我們只有十幾條戰船。和倭國人打仗,這些船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人手有限,所以,想請表姐出面,組織附近村子裡的群眾,幫忙造船。”

“就這事呀,沒問題。表弟,別看我們平時為了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爭來爭去,可要說造船打倭國人,我敢說,沒有哪個村民不支援。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表姐,那我代表海峽對岸的將士們謝謝您!”

“跟表姐客氣什麼。我看這樣,你們看,這外面的雨恐怕天黑之前是停不了了。今晚你們先住下,明天我張羅村民,召集附近幾個村子的代表到我這來集合。到時咱們一塊協商此事。”

“行啊,就按表姐您說的辦。”

“來來,咱們繼續喝酒、吃菜。”安排完正事,黑姑繼續招呼大家。

一群老友故交在雨天的農家小院裡,把酒言歡,好不熱鬧。

人不想留天留人。

石朗本打算登岸後,立刻率領大家趕回釜山。和黑姑的意外重逢及外面下個不停的大雨,使石朗、葉茹柳等人不得不於當晚住在黑姑家。

半夜裡,和衣而眠的石朗被幾聲輕輕的敲門聲警醒。他悄悄起身,側身聽一下外面。敲門聲再一次響起。石朗聽出這敲門聲是錦衣衛特有的剝啄用語,他輕輕將門拉開。

一位身著黑色夜行服的年輕人閃身進入。石朗立刻認出,這黑衣人是大明駐朝鮮錦衣衛衙門裡的小旗統領楊東。

“小旗統領楊東參見知事大人。”楊東進屋後,對著石朗行禮。

“快快請起。”石朗將楊東扶起。

“石大人,終於找到您了。前些日子收到國內指揮使大人專門給您的密函。小人不敢怠慢,趕緊給您送過來。”楊東說著,從懷內取出一封密函,交給石朗。

“你辛苦了。”石朗接過密函,沒有開啟。

“另外,指揮使命人從國內秘密送來神機營最新配置的掣電銃五支,這種火器射程遠、威力大、易於瞄準,可連射。小人琢磨,大人您身在沿海,時刻面臨強敵。所以,善作主張,給您帶來兩支。希望能夠用得上。”楊東說完,從背上取下一個長長的油布包,放在地上。

“太好了,我就喜歡這玩意。快打快看看。”石朗一向對火器情有獨鍾,他有些急不可耐。

楊東開啟油布包,從裡面取出兩杆類似鳥銃的長槍:“大人請看,這掣電銃操作非常簡單,它帶有瞄準裝置,極大提高了射擊準度。它可以連發,射擊速度非常快。大人你試一下。”楊東拿起一杆掣電銃,為石朗講解使用方法。

“好用,很方便。手感不錯。”石朗‎​​‎​‏‎‏​‎‏​‏‏‏接過楊東遞過來的掣電銃,試著做了幾次瞄準,對這種先進的火器讚不絕口。

“屬下任務已經完成,當立刻趕回王京。大人可有什麼指示?”楊東交完密函和掣電銃,準備起身回返。

“沒有了。”石朗急切想知道密函內容,便對楊東揮揮手。

“小人告辭。”

“路上注意安全。”

“謝大人關心。”楊東施禮退出。

石朗放好掣電銃,點上蠟燭,將密函開啟。

在密函中,駱石印告訴石朗,據潛伏在倭國境內的錦衣衛提供的情報,豐臣秀吉組建了一支一萬多人、一百多艘戰船的龐大水軍艦隊,一個月前已經從倭國境內出發。

這支滿載糧草的船隊將會首先駛往釜山,為侵朝陸軍運送糧草。然後,沿南部沿海西進,侵擾沿岸州郡,呼應西進的陸軍。

這支龐大艦隊的首領叫來島通總,是倭國境內四國大名之一,被豐臣秀吉譽為海戰奇才。密函內,特地附有一張來島通總的近身畫像。

在密函中,駱石印還告訴石朗,目前,聖上正在組建大明水師,準備入朝作戰。為了後續戰事的順利進行,駱石印命令石朗率領駐朝錦衣衛完成如下任務:第一,速將倭國水軍準備入朝的訊息轉告朝鮮水軍;第二,擇機刺殺來島通總。

看完密函內容,石朗將密函燒掉,只留下來島通總的畫像。

從這支倭國艦隊出發的日子及任務判斷,它們很快就將到達鳴梁海峽附近。

石朗不敢怠慢,立刻將華先祖及其他成員叫至自己所在的房間內,商討對策。

經過協商,大家一致認為:即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釜山,恐怕也來不及和倭國船隊遇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原地等待,以逸待勞,借力李舜臣的水師來完成任務。

“我們的人還給我們送來兩杆掣電銃,這東西可是京營剛剛研發製造配備的。大家瞧瞧。”協商好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石朗才將楊東送來的兩杆掣電銃展示給大家。

“這什麼玩意兒?這麼長。”杜衡拿起一杆掣電銃,仔細觀瞧。

“這玩意兒比我們用過的萬聖佛朗機可先進多了。大家看,舉銃、瞄準、扣發,就這麼簡單。而且可以連發數彈,射程近二百米。”石朗拿起另外一杆掣電銃,為大家介紹。

“真是個好玩意兒,讓俺瞧瞧。”施天濟從杜衡手裡搶過掣電銃,舉槍瞄準千里眼。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千里眼立刻嚇得四處躲避。

“老施,把銃放下,小心走火。”華先祖說道。

“俺就是比畫比畫,看把你嚇的。嘿嘿。”施天濟放下掣電銃,拍一下千里眼的肩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屋裡其他人紛紛圍過來,欣賞這兩杆先進火器。

“好。大家先在這裡好好欣賞這兩杆掣電銃,我到李戴將軍房間去一下。”

主意已定,石朗備感敵情緊急,他來到李戴的房間內,將倭國水師即將入侵的訊息告訴李戴。

“這訊息太及時了。我看組織村民造船一事先放一放,我必須連夜趕回珍島,將此訊息告訴統制使,由他定奪該如何迎敵。”李戴穿好衣服,準備出門。

“李將軍,我們幾位和你一起回去。迎戰強敵,我們責無旁貸。”石朗說道。

“那太好了,要不咱們現在就動身?”

“他們已經在我房間準備好了。”

“好,咱們立刻動身。”

跟黑姑及其丈夫說明事情的原委,簡單道別後,李戴率領手下,和石朗、葉茹柳等人一起,連夜趕回珍島。

聽到李戴關於敵情的彙報,李舜臣連夜召集手下主要將領商討對策。石朗、葉茹柳等人應邀參加。

“弟兄們,此次倭軍水師率眾西進,必然要經過我們這裡,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大體介紹完敵情後,李戴率先表態。

其餘將領紛紛‎​​‎​‏‎‏​‎‏​‏‏‏發表意見:

“對,這送上門來的肥肉,豈能不吃。我們早該好好跟倭國人打一仗了。”

“統制使回來了,我們有了主心骨,不愁打不敗這股敵人。”

“可對方足足有一百多艘戰船,我們只有區區十幾艘板屋船和哨探船,這豈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

“話不能這麼說,敵人雖多,但長途跋涉,免不了舟車勞頓,咱們以逸待勞,不是沒有勝算。”

“我們熟悉當地地形,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鳴梁海峽的獨特地理優勢,重創甚至消滅這股強敵。”

“即使我們戰船不多,一旦打起來,我們可以提前發動民眾,讓他們駕駛民船參戰。別忘了,這附近大大小小的漁村裡,一二百條漁船是有的。”

“我覺著韓副統說得最有道理,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鳴梁海峽。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統籌謀劃,肯定勝利在望。”

“對,我也覺著韓副統說得有道理。”

經過熱烈討論,現場將領中,同意作戰拒敵的佔多數。

在大家發表意見時,李舜臣始終一言不發,他似乎是在用心聆聽大家的發言,又像是在獨自思索對敵良策。

“石大人,您看你們是不是說兩句。”李戴等現場朝鮮將領說得差不多了,轉身對石朗問詢道。

“我只說一點,我們大明錦衣衛會始終和大家站在一起,並肩作戰。消滅來犯之敵。”石朗知道自己不便就戰術發表意見,所以,只代表大家表明態度。

“好,下面我們請統制使給我們下指示。”等石朗說完,李戴環視在場的朝鮮將領,高聲說道。

李舜臣坐正身子,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道:“我只說兩點,第一,此戰必打;第二,此戰必勝。為什麼這麼講?大家想一想,敵人從我們眼皮底下透過,如果我們畏敵避戰。王上會怎麼看我們?我們的百姓會怎麼看我們?大明宗主會怎麼看我們?所以,面對這股強敵,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打。

“為什麼說次戰必勝?原因有三:其一,大明宗主再次發兵助我抗敵,勝利的天平已經向我們傾斜,此為‘天時’;其二,國內民眾抗戰熱情已經燃發起來,我們的抗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此為‘人和’;其三,就是大家剛才議論的鳴梁海峽,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完全有助於我們再次殲滅來犯之敵,此為‘地理’。

“天時、地理、人和,我們全都具備,豈有不勝之理!所以,我決定,從現在開始,全體將士全力備戰。我們要在這鳴梁海峽重創敵軍,重振我朝鮮水師雄風,為抗戰全域性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