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錦衣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捉鬼記(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捉鬼記(二)

遠遠望去,夜晚的青雲觀就如一隻巨大的爬行動物,俯臥在山的頂端。

天空中,繁星閃爍。一鉤彎月孤單地掛在西南方的夜空中。月光在星光的反襯下,顯得朦朧散淡。

青雲觀西北角的那顆高大的古槐樹上,一隻貓頭鷹站在枝杈之間,不時發出幽靈般的叫聲。

此時已近丑時。

東偏房內,橫七豎八地躺在炕上的十一條漢子中,不時有人發出濃重的鼾聲。

順風耳躺在大炕的中間部位。由於睡前聽說了關於房間鬧鬼的事,他躺在炕上始終難以入眠,這倒不是緣於他膽小害怕,而是由於好奇心和他強於一般人的較敏感的聽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他已跟隨華先祖多年,在這華夏大地見識過許多千奇百怪的事情,但關於鬼怪的事,還是第一次遇到。

能在這荒山野嶺中的道觀之中,親眼目睹所謂“鬼”的真容,順風耳的內心深處多少有些激動與興奮。

所以,雖然已經躺在炕上近兩個時辰,順風耳的神經始終有點亢奮。炕上的許多人已經鼾聲如雷,他卻躺在炕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忽然間,一個細小的聲音從房間的某個角落傳出,那聲音時斷時續,細若遊絲。

對於聽覺靈敏的順風耳來說,這細小的聲音就如半夜兇鈴,清脆有力地震盪著他那敏感的耳膜。

順風耳沒有立刻叫醒別人,而是屏住呼吸,仔細地聆聽這聲音的音質特點。

“哇、哇、哇”那聲音聽上去就似嬰兒的哭聲,也像是一名女子哀怨的幽咽。

順風耳一時分辨不出這聲音到底是什麼不明物發出,他輕輕用手捅了一下睡在身邊的華先祖。

華先祖被順風耳弄醒。

“華統領,你聽。”順風耳見華先祖醒來,悄聲在他耳邊說道。

華先祖凝神細聽,確實如老道士所言,房間裡不時傳出一種類似女子或嬰兒的哭聲。

這時,房間裡所有的人全都醒來,大家揉一揉朦朧的睡眼,個個伸長耳朵,用心聆聽這種在暗夜中顯得有些悽靈怨咽的怪聲音。

“還真有鬼怪呀?”李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那聲音的的確確是從房間的某個角落發出的。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聽到。

“順風耳,仔細聽聽,這聲音是從哪裡傳出來的。”華先祖對順風耳命令道。與此同時,華先祖伸手示意大家躺在床上不要亂動。

“是,統領。”順風耳輕應一聲,翻身爬起。

順風耳先在炕上俯身貼耳聽了一遍,又站起身把耳朵貼到牆上聽了聽,然後,輕身來到炕下的地上,俯下身子,把屋子裡的地面前前後後聽了兩遍,最後,他的身子停在炕前中間正對房門的地面上。

“是從這……下面傳出來的。”順風耳操著不太熟練的漢話說道。

“確定嗎?”華先祖問道。

順風耳再一次把耳朵貼到地面上,用心聽了一會兒,然後起身,肯定地說道:“沒錯,就是這裡。”

華先祖、杜衡還有李戴紛紛跳下炕來。由於三人下地的聲音太大,那聲音忽然消失了。

大家全都停止發聲,耐心聽了一會兒。那聲音忽然又響了起來。

“能不能找道長借把鐵鍬一用?”華先祖用商量的口氣對李戴說道。

“應該可以。我這就去。”李戴應聲道。

不一會兒,一老一少兩個道士和李戴一起,手拿三把鐵鍬來到東偏房內。

“道長,我們經過耐心確認,確定這聲音是從這處地面下傳出來的。你看能否可以挖一挖,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作怪?”華先祖在翻譯車凡右的幫助下,對老道士說道。

“可以,只要能查明真相,那就挖吧。”老道士指著地面說道。

得到了道長的允許,華先祖、杜衡、李戴一人一把鐵鍬,開始在順風耳確定的地方挖起來。

叮叮噹噹的挖掘聲響起,那聲音立刻就消失了。

三人大約挖了一米多深,除挖出一大堆土石外,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還挖嗎?我看什麼東西也沒有。”李戴停下來,抹一把額頭的汗水。

“是啊,我看不會有什麼東西。是不是外面的山風刮進來弄出的聲音呀?”杜衡也有些懷疑順風耳的話。

“不會的,就……是從這下面傳出來的,請相信我的……耳朵。”順風耳見杜衡用懷疑的眼光望著自己,立刻用堅定口氣說道。

“那就再往下挖一挖吧。”華先祖說道。

三人繼續用力下挖,大約又向下挖了半米多深,杜衡一鍬挖下,只感覺手中的鐵鍬猛地一下深深插入土石之中。鍬下似乎挖到某處空洞。他用力撬起鐵鍬,隨著“嘩啦”一聲響動,被他撬松的土石突然紛紛向下散落下去,緊接著,從下面傳來“撲通撲通”土石落地的聲響。

“是一處空洞。”藉著道長手中微弱的燭光,在場所有的人全都看到,開挖的土石下,現出一個人頭大小的洞口。

“讓我來聽聽。”順風耳撥開眾人,來到洞口邊,用雙手撐住洞口邊沿的土石,俯下身去,仔細聆聽下面的動靜。

大家紛紛安靜下來。

“下面有水流的聲音。”順風耳聽了一會兒,起身站起。

“難到下面有暗溪?”華先祖自言自語道。

“統領,要不我下去看看?”杜衡說道。

“對,我們兄弟倆一塊下去,彼此也好有個照應。”李戴對杜衡的建議表示贊同。

“道長,不知這山上可有泉眼?”華先祖沒有直接答應杜衡的請求,他在車凡右的翻譯下向老道士問道。

“沒有,我在這山中已經生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聽說有什麼山泉之類的東西。”道長搖搖頭。

“要不你倆就下去看看。”華先祖說道。

“行。”杜衡答應道。

華先祖、杜衡、李戴三人手揮鐵鍬,把洞口擴大到一米見方的樣子。

老道士讓垂風到西偏房找來兩根粗壯的麻繩。杜衡和李戴簡單收拾一下,兩人分別抓住一條繩子,在眾人的幫助下,同時向洞內順去。

下到洞內,一股清涼潮溼的風立刻鑽進兩人還有些汗液的衣服內。隱隱約約聽到腳下有流水的聲音傳來。越往下降,水流聲越大。

下降了大約有三四米的距離,兩人的腳幾乎同時觸入水中。憑著雙腳的感覺,兩人判斷腳下應當是一處流速不快的溪流。兩人試著繼續下降,雙腳很快就觸到了溪水底部的岩石。

杜衡和李戴鬆開手中繩子。兩人已經適應了洞內暗黑的環境。

這是一處空間不大的地下涵洞,涵洞從水面到洞頂約有四米左右的距離。伸手摸去,洞壁凹凸不平的岩石光滑潮溼。洞頂、洞壁上岩石光滑的一面,在水流方向的的背面,由此可以推斷,這洞內水流最大時,應當是充滿整個涵洞的。

正是由於水流的沖刷,才使得整個涵洞內凹凸不平的岩石,整齊劃一的呈現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局面。

這個時節應當是洞內水流較小的時候。沁涼的溪水剛剛沒過杜衡和李戴的大腿。

兩人向洞內觀望。溪水最窄處約有一米的寬度,兩岸是半米左右寬度呈傾斜狀的岩石。

兩人試著向水流的上游方向前進。前行了大約五六米的距離,涵洞變得寬闊起來。溪水兩側岸上顯出幾處水窪。

杜衡和李戴走近一處水窪。

突然,淺淺的水窪之中,一隻體型笨拙的爬行動物受到驚嚇,驚慌地遁入水窪之中的深水處。

“噢,原來是它在作怪啊。”站在水窪邊上的杜衡和李戴,同時看清水中之物的真相:一隻一米左右的大鯢。

這處水窪和溪流之間隔著一處將近一米高的石沿,石沿的沿壁幾乎直上直下,而且非常光滑。看來這大鯢是在洞內水流較大的時候,誤入岸邊水窪之中。水位下降後,由於石沿的阻隔,大鯢難以爬過石沿進入溪流,就被困在這水窪之中了。

這大鯢俗稱娃娃魚,因其叫聲類似嬰兒的哭聲而得名。看來就是這大鯢的叫聲驚擾了道觀內的兩位道士,讓他們誤以為是有什麼鬼怪在作祟。

杜衡向李戴揮手做一下手勢,示意兩人下水抓住那只大鯢。

李戴會意,和杜衡一塊下到那水窪之中。那大鯢體表光滑,通體佈滿粘液,兩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大鯢捉住。

杜衡兩手抱住大鯢的頭頸部,李戴抱住大鯢的腰部。大鯢拼命掙扎。杜衡李戴兩人不敢鬆手,相互配合著抬腿跨過水窪與溪流間的石沿,然後,兩人站在溪中,將抱著的大鯢輕輕放入水中。

大鯢快速地搖動身體,順著水流的方向,向下游遊去。

杜衡和李戴原路返回。兩人在洞口處抓住繩子,向上邊的同伴招呼一聲。

華先祖等人用力上拉繩子,將下面的兩人拉上來。

來到洞口上面,杜衡和李戴分別向大家介紹下面的情況。

“原來是條大鯢呀。”老道士聽完李戴的介紹,一幅如夢方醒的樣子。

“道長,這大鯢已經順著水流向下游遊走。以後,他不會再打攪我們了。你看,這洞口是不是重新封住?”李戴問老道士。

“不用不用,等天亮後,我讓垂風將這洞口砌成一座水井不挺好嗎。以後就不用再勞累他到山下挑水了。”老道士說道。

“嗯,是個不錯的主意。看來這大鯢一叫,反而解決了你們取水的問題。呵呵呵!”李戴開起玩笑。

“這多虧了諸位,要不然,我和垂風哪能得到寧靜呀,更別說取水的問題。”老道士面帶感激之情。

第二天,華先祖一行在青雲觀簡單地吃完早飯,謝別兩位道士,向東邊的海邊走去。

走在隊伍中的千里眼,已經清晰地望見位於東方大海之中的黑竹島的輪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