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時代的交鋒(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時代的交鋒(下)~!

“鉅子請問~!”

李澤軒聽到墨槐肯定的話語,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氣,同時他又忍不住震驚,既然墨槐這樣說,那豈不是證明了這個時代,真的有人開始認識到了宇宙是什麼,這…這個讓李澤軒感到不可思議~!

“第二題,何為力~?”

李澤軒在震驚,墨槐又如何不震驚~?關於宇宙的定義,是他從墨子的親筆手記中看到的,本來以為僅憑這一題,就能讓李澤軒知難而退,沒想到,李澤軒這個十四五的小娃娃居然能完成絕地反殺,這讓墨槐非常不解。思忖了半晌後,墨槐說出了第二個問題。

“力~?是力氣的力嗎~?”

李澤軒懷疑自己聽錯了,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墨槐點頭道:“嗯~!”

李澤軒笑了,他張口就答道:“力就是幾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指一個物體的運動會因為其他物體的存在而改變,而物體只有兩個屬性——質量和速度,所以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把一個物體增加的快慢用加速度來定義的話,那同樣的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也越大………”

李澤軒滔滔不絕地將後世《物理》書上關於力的一切知識點轉換成古人能聽懂的話講了出來,李綱在旁邊聽得是雲裡霧裡,不知道李澤軒說的是個什麼鬼,而墨槐卻是瞳孔一縮,表情極為凝重地盯著李澤軒,此刻他的心裡如同經歷了一場狂風驟雨一般,久久難以平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墨家始祖墨子在《墨經》上,曾經對“力”有過詳細的定義,說:“力,刑(形)之所以奮也。”也就是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即使物體運動的作用叫做力。對此,他舉例予以說明,說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舉,就是由於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同時,墨子指出物體在受力之時,也產生了反作用力。例如,兩質量相當的物體碰撞後,兩物體就會朝相反的方向運動。如果兩物體的質量相差甚大,碰撞後質量大的物體雖不會動,但反作用力還是存在。

接著,墨子又給出了“動”與“止”的定義。他認為“動”是由於力推送的緣故,“止”則是物體經一定時間後運動狀態的結束。當初墨子雖然沒有明確指出運動狀態的結束是因為存在著阻力的緣故,但他已意識到在外力消失後,物體的運動狀態是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的。

某種程度上說,墨子在物理力學領域的研究,絕對領先了整個世界兩千多年~!如果墨家當年能取代儒家成為正統,那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世界物理的起源與興盛的地方~!

足足說了一刻鍾,李澤軒才終於停了下來,墨鍾跟墨雲兩個年輕人,看向李澤軒的眼神已經沒有了先前的輕視,他們身為墨家核心弟子,對於墨子的手記和著作當然有一定的瞭解,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武了,相比之下,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如李澤軒~!

武力上打不過,學識上更加沒得比,這讓一向自詡為隱士高人子弟的墨鍾跟墨雲,心裡很是受傷~!

墨槐閉上了眼睛,在心裡消化著李澤軒剛剛說的那番話,想從裡面找出一點漏洞,但半晌後,他有些頹喪地睜開眼睛,因為他發現李澤軒剛剛說的不僅無懈可擊,而且還比墨家典籍上面記載的更詳細,甚至還在某些方面進行了更深一步的闡述與證明,有些概念他自己都沒聽說過,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澤軒講的很有道理。

“這一題,李縣男你答對了~!”

墨槐面色複雜地看著李澤軒,說道。

《墨經》雖然有珍本流傳於世,但在儒家大行其道的社會背景下,整個天下會有幾個人去翻看這種偏門的書籍~?而且李澤軒說的這些理論顯然已經超脫於《墨經》上關於力的定義,他這是在墨子的基礎上,將力擴充套件成了一門完善詳盡的學問了呀~!

李澤軒的這些學問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他知道這麼多的東西~?墨槐的內心裡,埋藏了許許多多的疑問,但現在顯然不是發問的時候,他也就只能忍著。

李澤軒微微一笑,他現在對於眼前的這個墨家鉅子,真的是越來越“喜歡”了,這麼一個思想先進的物理老師,上哪兒去找啊~!李綱這回算是幫了他大忙了~!

當事人李綱,現在正懵逼著呢~!他很想問問墨槐,這怎麼就答對了呢~?他剛剛根本就沒怎麼聽明白啊~!

墨槐負著雙手,在原地走了兩步,然後他忽然靈光一閃,轉身對李澤軒問道:“第三題,明火蠟燭,其後放一小洞,則小洞後面有何現象~?”

說罷,他目光定定地看著李澤軒,這道題,他雖然從墨家典籍中知道答案,但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打算待會兒好好為難一下李澤軒。

李澤軒卻是瞪大了眼睛,他現在有些懷疑這個墨槐是不是穿越者了,連小孔成像都知道~?這是要上天啊~!

“怎麼~?李縣男答不出了~?”

墨鍾見狀,有些開心地問道。

李澤軒的震驚不語,在墨鍾的眼裡卻是他答不出了。

李澤軒回過神,強壓住心中的震驚,然後笑道:“這有何難~!小洞後面會有蠟燭火焰倒立的像,並且隨著中間的小洞前後移動,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鉅子,本爵說的對也不對~?”

作為一個現代工科生,李澤軒雖然很容易就答出了墨槐這個問題,但他心中也跟墨槐一樣埋了一肚子的疑問,因為小孔成像可是涉及到了幾何光學的知識,唐朝的人怎麼可能知道~?

他卻不知,墨槐只是從墨家典籍上看到的這些知識,小孔成像真正的提出者是墨子!墨子不光在力學方面有研究,在幾何光學方面同樣有著極深的造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