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章《人在囧途》和《夜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1章《人在囧途》和《夜店》

《大白鯊:復仇》票房破億,成為2008年暑期檔第二部票房破億的電影,也是第二次暑期檔同時有兩部電影票房破億。

此前去年暑期檔也有《變形金剛》、《哈利波特鳳凰社》兩部破億,不過都是好萊塢電影。

而06年,整個暑期檔甚至連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都沒有。

還是不如賀歲檔,去年賀歲檔四部電影破億,前年賀歲檔同樣有三部,05年也有兩部。

雖然奧運會越來越火爆,在金牌榜和獎牌榜上華國一直和米粒堅互相競爭,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的熱情。

還有劉祥的退賽,等等大新聞成了整個暑假任何媒體關注的重點。

不過《大白鯊:復仇》票房破億,觀影人次超過三百萬,同樣是大熱門。

也就是這次對海濱旅遊業沒有造成什麼影響,觀眾經過第一次之後,已經免疫了。

而且沿海各個城市的海濱度假村,自從《大白鯊:復仇》上映之後,就一直增派大量人手,全天候地守在水裡。

還別說,這次依然有一些遊客在惡作劇,但是第一時間都被度假村的給發現了,要不然再上一次社會新聞,說不定票房還能再高點。

三百萬觀眾,總有些沙雕搞怪。

這些海濱度假區的老闆提心吊膽了半個多月,總算可以放個心了。

票房破億的慶功發佈會,隨後媒體也多多報道了一番,畢竟《赤壁》離三億還差400萬呢,《大白鯊:復仇》就是現階段最受關注的電影了。

而李謙最後反駁媒體的造謠,以及打廣告的話,也被媒體刊登了。

不過網民們卻沒有關注這個。

“李謙還好意思說《月球》是和《大白鯊、復仇》、《127小時》同時拍的?那兩部電影都上映了,你這還沒影呢!”

“也不嫌丟人,給你當助手的新人導演那麼快就拍好了一部電影,而且都上映完了,自己還在那磨磨蹭蹭的!”

“都不說下那部《月球》什麼時候上映,再等下去今年都過去了。”

“慢點正常吧,科幻片嘛,肯定有很多特效要做。”

“屁個特效啊,不是早說了3000萬成本嘛,三千萬能做個錘子的特效。”

“3000萬還行吧,這是應該是男主角一個人在月球上求生的戲,黃博的片酬沒多少,不像李聯傑、劉德樺他們動不動上千萬,而且沒有其他的演員,也不像古裝大片一樣幾千個群演拍幾個月,感覺也差不多。”

“絕對扯淡,我早說了這不是真正的科幻片,李謙肯定是心虛了,不敢上映。”

“你就知道了?我覺得很正常啊,李謙最擅長拍省錢的電影,《狙擊電話亭》就在電話亭裡拍完了,《大白鯊》鯊魚也就出場了一分鐘,省了特效錢,《生死頻率》一半的戲份是在家裡,兩父子對話,全都是省錢的電影,《127小時》也是一個人在山縫裡拍完的。”

“那能一樣?科幻片是科幻片,整的跟劇情片一樣,那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我看李謙七月底參加了那兩部電影的首映式,現在又參加了慶功發佈會,應該早就拍完了吧,估計賀歲檔就能上映了。”

“賀歲檔可是有馬小剛和程凱哥,他們之前不是採訪說要在賀歲檔上映嗎,李謙敢去和他們競爭?”

“有什麼不敢的,反正程凱哥的片子我是不看了,《無極》白白浪費我八十塊錢,程凱哥算是把口碑敗光了,我是看好李謙,還有寧昊。”

“好像寧昊的《瘋狂的賽車》也拍完了吧,估計也是賀歲檔上,今年賀歲檔倒是過癮了,好多片子可以看。”

“怎麼可能擠一堆上映,肯定會分開吧,要不然得打架啊!”

“打架才好,一個月看四五部,看個過癮!”

......

觀眾們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即將到來的賀歲檔。

不過,業內可都在關注李謙打的那則“廣告”

“這個李謙是想什麼?”

黃忠軍本來不再關注李謙的事情了,接下來的國慶檔、賀歲檔,華陽一大堆事,而且明年年初上市,一大堆事的事要忙。

哪個導演會去投資別的電影,這年頭電影想要賺錢,要麼賣海外版權,要麼影視公司本身有宣發費用,以及一部電影背後帶給他們的隱形利益。

單靠投資電影來賺錢,還不如去買房子等漲價。

華陽要是沒有馬小剛每年一部電影的穩定貢獻,在影視制作上鬧不好要虧本,電視劇、藝人經紀才是收入大頭。

“他不會想自己開家公司吧。”黃忠磊突然說道。

也就只有這一個可能了,扶持其他導演,等到機會合適了,脫離光羨自己開公司當老闆。

不過他又道,“之前郭凡好像說了他沒有和李謙的工作室籤合同啊。”

“他的話你也信?”

黃忠軍突然發現這個弟弟這段時間越來越蠢了,明顯是郭凡在耍他。

先說和李謙工作室沒有籤合同,讓他誤以為這是間接表示願意加入華陽,讓黃忠磊高興高興,緊接著又涮他一道。

“我...”

黃忠磊乾脆不說話,不就是辦砸了兩件事嘛,有事沒事就擠兌他。

他堂堂華陽副總,不要面子的啊!

黃忠軍也沒有刻意去擠兌這個弟弟,吃一塹,長一智,但願以後能穩重一點。

不過,雖然猜到了李謙可能有更大的野心,想自己開公司,不過他一點都不擔心。

“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像張一謀那樣一個人撐起一家大公司不再可能了,新畫面都遲早要玩蛋。”

“沒錯,張韋平這些年淨幹得罪人的事,也蹦躂不了多久了。”

兩人頗有自信地笑笑,張一謀一個人能撐起新畫面,讓張韋平那麼囂張,就是因為手上握著張一謀這張王牌。

把所有院線都得罪光了,院線不止一次要聯合起來抵制新畫面,但是都無疾而終。

那是沒辦法,真抵制張一謀的電影,他們得喝半年的西北風。

之前國內一年就那麼兩部大片,極度缺乏電影,電影院有好幾個月都沒法開張。

真要是張一謀不拍電影,電影院就該急了。

但是每年電影產量,包括大片都在增加,今年賀歲檔估計就有些擠不下了。

等到電影數量足夠供應得上的市場,到時候被張韋平得罪過的院線,憋了這麼多年氣,全都要一次性報復回去。

更何況李謙還遠不如張一謀,他自己又怎麼撐得起一家公司,想擺脫其他公司自己單幹,怎麼可能。

至於只是單純地像他說的那樣,扶持新人,給新人一個機會。

那不扯淡嘛!

這種扶持計劃國內已經有人搞過了,不過主要目的還是以賺錢為主。

......

李謙尋找好專案,投資電影,不光讓這些影視公司議論紛紛,對於行業內那些不得志的年輕導演、剛剛畢業的導演系學生,乃至四五十歲了都得不到執導的機會的人來說,那可比什麼訊息都重要。

京城某個小餐館,一個大光頭匆匆忙忙地走進來。

“老楊。”

“徵哥,這麼急是有什麼事?”

小餐館裡一個面向較苦的年輕人,連忙起身,有些疑惑地望著進來的大光頭。

“你沒聽說嗎?”

大光頭急匆匆地過來,天這麼熱,出了一身汗。

灌了一大口水,差點沒被嗆道,咳嗽兩聲才道,“李謙在徵集電影專案,咱們的投資有著落了。”

“李謙?”

“就《生死頻率》的導演啊,過去一年最火的那個導演,昨天在《大白鯊:復仇》的慶功發佈會上,透過媒體說要尋找電影專案,扶持新人導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超陽區金盞鄉皮村,一棟兩層平房裡。

一家工作室裡突然被一聲大喊打破了寧靜。

“老田,快,把咱們之前那個劇本找出來,整理一下,發這個的郵箱裡。”

被喊到的年輕人“史老大,怎麼了?”

“看新聞,李謙在找電影專案投資,你把劇本和策劃書都發這個郵箱裡。”

.......

京城電影學院。

“李謙在找電影專案了!”

“我靠,真的假的!”

“機會來了!”

“我準備了兩年的劇本終於要派上用處了!”

“齊玉昆、郭凡兩個沒有學過導演的人,都能被李謙看中,這次我的處女作的投資又著落了!”

......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全國各地很多地方,想不說投資的事,光是李謙這億元票房導演的身份,就足以讓所有有志於電影行業的人趨之若鶩。

更何況,李謙手下兩個執行導演、副導演,第一部電影全都票房大賣。

其中肯定少不了李謙的指導,要是自己的專案也能被看中,那比單純的投資可要有用多了。

李謙公佈出去的那個用來收稿的郵箱,不到兩天時間,就收到了13份劇本,其中有個別還帶著一份吹上天了的計劃書。

之後三天,更是直接收到近三十分劇本,其中一半都帶有一份詳細的策劃方案。

這五天裡,李謙讓齊玉昆、郭凡兩人篩選了一下,兩人都PASS的專案也就直接丟一邊,只要有一個人看好的,都留給李謙來過目。

最終,40個專案,40份劇本,發到李謙郵箱裡的,就只剩下8份了。

李謙先都挨個個地看了一下,那些吹的天花亂墜的策劃案直接無視,只看劇本。

雖然電影的好壞不是由劇本決定的,不過並不是說電影劇本就不重要了。

畢竟分鏡也是以劇本為基礎寫的,通常一部電影的整體劇情,還是和原本的劇本一樣,導演二次創作的時候,都不會改變這個大方向。

當然,也有個例,有的導演對劇本進行再創作,寫著寫著就跟原本的劇本沒多大關係了。

最花了點時間看完,竟然還真讓李謙有了收穫。

《人在囧途》,聖唐工作室。

《夜店》,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