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送上門來的角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2章送上門來的角色

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無非是電影本身,以及宣傳、發行,

宣傳影響著電影的曝光度和熱度,有多少觀眾知道、瞭解這部電影。

發行,從八九十年代,電影市場還處在計劃經濟的時候,就是電影至關重要的一環了。

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這樣。

製作、發行、宣傳,籠統來說無非是這三方面。

宣發不分家,發行公司其實一般都把宣傳給做了。

像華陽、伯納,重點靠人海戰略採取大量線下宣傳營銷活動推廣電影、上映前公關院線提高排片,以及全國各地自拍大量駐地發行專員,上映後隨時和院線、影院聯絡,監管每個省份票房資訊,無論是票房失利還是大賣,都能第一時間和影院協商,維持或者提高排片。

同樣兩部電影,A上座率50%,B55%,但是A的發行公司經常和院線聯絡感情,吃吃飯、按按摩、送送禮什麼的,而且每次都很及時。

而B沒有,院線就很有可能不會砍掉A的排片,畢竟只有5%的差距。

在上座率差別不大的時候,很有效果,但要是上座率差了十個點,甚至更多,那就沒那麼簡單了,不付出足夠的好處,排片還是照砍,砍的力度就看“關係”有多深了。

當然,另一類就是新畫面了,上映時間長,搞壟斷,四周內沒競爭對手,張韋平靠這一手簡單粗暴的打法,無往不利。

沒有哪部電影敢和張一謀去競爭,就算有梁超偉和金成武主演,伯納、光羨共同發行的《傷城》也是白搭,人家根本不給你競爭的機會。

史無前例的800塊膠片複製,不計成本地投放,直接把市場給壟斷了。

張一謀的名氣也遠超梁超偉+金成武,大製作的電影票也貴,即便《十面埋伏》上映時,張韋平惹的院線揚言聯合封殺新畫面,但是臨了還是儘可能地把排片都給了《黃金甲》。

即便是過去兩年了,國內的銀幕數量相比《黃金甲》時增長了近40%,依然沒有哪部電影達到了800塊膠片複製的規模,《赤壁》都差了一點。

這也是張韋平讓人討厭的原因,根本不講規矩,你來了我就打壓你的生存空間,完全不在乎投入多少。

歸根結底,發行的根本還是在院線的排片上,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現在競爭越來越大了,今年賀歲檔三部電影破兩億,一億左右的也有三部,再像張韋平那樣野蠻恐怕是行不通的。

關於發行這塊,李謙考慮過很多方式,不過都太麻煩了,尤其是駐地發行,得往全國各地派上百名發行專員,哪裡來的這些人,而且就算分區域管理,也是個難題。

所以李謙來了個更簡單的,過去一個月裡,連續和江寧幸福藍海文化集團、川西電影公司、豫南文化影視集團、鄂北省電影公司,這四省光電旗下的四大電影集團都見了個面,商議組建一個新的發行公司。

幸福藍海旗下有幸福藍海院線、東方院線,川西電影公司掌控著太平洋院線、峨眉院線。

豫南文化影視集團全資控股豫南省內市場份額最大奧斯卡院線,鄂北省電影公司旗下的天河、銀興兩大院線也剛剛好排在全國前二十。

四大電影公司,都各自掌握著本省五成左右的票房市場,川西電影公司旗下光太平洋院線就佔了川西全省60%的份額。

雖然市場份額最高的太平洋院線,去年票房也就只排在全國第十一名,市場份額只有2.1%,四大公司旗下七條院線的總量也只佔去年全國票房的8.9%。

這個數字也就排在全國第六,上面星美、萬達、聯合、南方新幹線、新影聯任何一家院線,市場份額都比這七條院線票房加起來還要高的多。

排片取決於電影院和院線,那就直接拉他們入夥不就完了,把發行收入讓給新的發行公司。

而且這幾家公司市場佔有不都高,不會多強勢,主動權還是在李謙的手上,畢竟電影是他拍的。

合作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總結一句話就是,李謙以大部分發行收益換取了他們在排片和宣傳上的支援,他們背後還有四家電視臺呢。

不過準確來說,李謙也沒有讓出什麼利益,新的發行公司,以後還可以接其他電影的發行,作為股東,也有李謙的一份收入。

李謙不虧,他們幾家更不虧了,白撿的一筆收入。

新公司叫做華國電影聯合發行有限公司,簡稱華影聯合,四大公司幾位老總取的。

國企出身取個名字就這樣,李謙也無所謂,反正新公司他也不想去管,不會在裡面擔任任何職務,就佔一定股份。

股份也按照各自的重要程度來分配,川西電影公司、幸福藍海文化集團各佔20%,豫南文化集團、鄂北電影公司各佔15%,剩下李謙30%。

平均主義,川西電影公司有最多的市場,幸福藍海背後有國內一線電視臺,而且位於東部沿海的江寧,市場重要程度可比其他幾個省重要多了。

李謙佔30%也很合理,新的發行公司,最主要的電影專案,就是他提供的。

也沒有去多爭,拿了自己該拿的就夠了,多點少點無所謂。

很愉快地把合同簽好了,注冊資本2000萬,各自之後按佔股比例打錢進去。

接下來公司的籌備和運營就交給他們了,這公司他也不摻和,畢竟不是專業的。

就是一個鬆散的聯合,讓他們能夠在宣傳、發行上資源傾斜。

至於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緊密的聯盟,那得看時間了。

不過至少現階段沒有問題,接近9%的市場份額也相當不少了,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院線星美也才接近13%。

其實發行主要還是看電影本身,影院又不傻,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這種明顯能賣票房的片子,肯定會給高排片的,而三無產品,不管哪家公司發行,一開始都不可能有多少排片。

李謙兩部大賣電影才是最好的發行利器,只要是他的片子,任何也家院線都會大開綠燈。

接下來唯一的問題就是宣傳了,尤其是網際網路線上的宣傳。

不過也不急,一樣一樣來,從酒店離開,李謙就直接回了工作室裡。

推開會議室的門,所有人都到齊了,包括在電影學院脫產學習的齊玉昆和郭凡。

“老大。”

“都來了啊。”

李謙笑笑,在位子上坐下,“今天有個事要跟你們說下,以後咱們就不再和光羨合作了,我找了川西、豫南、鄂北、江寧四省的電影公司,合資成立一家發行公司,以後電影就交給這家新公司發行了。”

???

聽李謙宣佈這個訊息,眾人都明顯楞了一下。

郭凡忍不住出聲“老大,你要自己開公司了嗎?”

“也不完全是,開公司太麻煩了,我可不想給自己找一大堆事情。”

李謙搖搖頭,稍微說了下情況,“就是拉了幾家旗下有院線的公司,成立了一家新的發行公司,我參股但是不會去管他們的運營。”

“咱們跟光羨的合作是出什麼問題了嗎?”

作為工作室的總經理,雖然也沒多少正事可幹,不過高陽還是問起了關鍵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什麼問題,還是自己做自己的好點,再入股或者直接收購一家專做影視宣傳的營銷公司,把發行和宣傳都交給別人做,我這個人喜歡自由自在,但是又不想讓這些事脫離掌控。”

這想法...

眾人心裡無語了,這不就是什麼都不想做,但是什麼又都要管著嘛。

“可是光羨那邊怎麼辦,王長天恐怕不會甘心讓你就這麼跑了吧。”齊玉昆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李謙擺擺手,“我管他怎麼想呢,光羨的電影業務是我一手撐起來的,王長天還得感謝我,再說了我們只是合作,我拍片他發行,就這麼簡單的關係,我又不欠他,我交給誰發行都是我的自由。”

幾人一想,道理是這樣沒錯。

但是王長天肯定不會甘心,讓李謙這顆搖錢樹就這麼跑掉了。

至於這顆搖錢樹本就不屬於他,誰在乎呢。

雖然他們幾個心裡還有些疑慮,不過李謙的決定輕易不會改變,也就沒有勸什麼。

而且這事也沒多大關係,憑李謙那兩部大賣電影,不管他是要幹什麼,都不會因此而有所損失。

能賣座的電影,才是電影行業最重要的東西,有人脈有關係的人多了去了,就是能拍好電影的導演罕見。

說明了一下情況,李謙又道,“換了個發行方罷了,對你們的工作沒有影響,老齊、老郭你們該學習學習,等6月份一過,想拍什麼我都支援你們,蘇侖你也只管籌備《超時空同居》,儘量四月份能開機,時間充裕一點,趕得上賀歲檔。”

“好的老大。”蘇侖立即點頭應下,也改口跟郭凡他們一樣,喊起了老大,搞得跟黑社會一樣。

“那都去忙吧,對了璐璐你把咱們工作室的資金、賬目統計一下,然後高陽你有沒有吳經的聯繫方式?”

《超時空同居》正在籌備,《人在囧途》雖然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導演,不過也要儘快了,最好是明年春節上映,而且自己也要著手準備新電影。

華影聯合那邊也要打600萬進去,齊玉昆、郭凡6月份就要從進修班畢業,下半年他們估計也得準備自己的電影,這手頭上的錢得計劃清楚了。

當然,全部自己投資不可能的,李謙也不是說非要吃獨食,還得去置換一些宣傳資源。

不和光羨合作,也不是因為捨不得讓光羨賺的那些錢,錢不錢的都無所謂,主要是雙方的收益差距太大了,長期合作下去矛盾是必然的。

兩兄弟還有為了一點家產打架的呢。

李謙不想被動地面對那個局面,還是早點結束合作為好。

而且合作的越深、越久,鬧不好王長天真的理所當然地把李謙認為是光羨的人了。

高陽還沒回答,郭凡就連忙好奇地問了,“老大你找吳經幹嘛?難道下一部電影拍動作片?”

“不是我的新片,之前有個打算拍的想法,後來沒用就一直放著了,打算找吳經來導。”李謙道。

“吳經,他來導?”

“怎麼,拍了部電影還瞧不起人了?”

“沒有沒有。”

“只是他是動作演員啊。”

“動作演員怎麼了,這就是動作片。”

“動作片?”

郭凡一臉驚訝,聲調都不由自主地拉高了,滿滿的問號。

李謙嚇了一跳,“有什麼問題?”

“老大你之前打算拍動作片?”郭凡不確定地問。

“之前有這個想法,我現在打算找吳經自導自演,《狼牙》他拍的挺好的。”

郭凡沒想到,李謙竟然一開始想拍動作片,這可是跟他完全不搭架的啊

“《狼牙》挺一般的吧。”

“沒有學過導演,第一部電影能拍到《狼牙》那個水平,劇情節奏緊湊,好幾段打戲都很精彩,最後以一敵百是個大亮點。”

李謙說著,沒好氣地道,“看不起誰呢,《127小時》這片子主要還是劇情本身很刺激,前面沒遇難之前你們拍的我都不想說了,太平了,不夠突出環境,還有那兩個偶遇的女孩,和主角的互動除了泳裝照片之外,毫無亮點,後面絕境中做夢那一段,一會勵志一會迷幻一會有點恐怖一會又變回了勵志,這一段的節奏也沒處理好,要不是劇情本身就已經吸引住了觀眾,看的都無聊。”

...被數落了一通。

我也是第一部電影啊!

“那兩個女孩只是象徵著人生中的過客,怎麼突出嘛。”郭凡用不算大的聲音回了一句。

“又沒讓你加一段感情戲,電影講的是男主角的故事,但是是給觀眾看的,就地下河那一段,兩個泳裝女孩,你起碼多拍兩個養眼的鏡頭啊。”

“主角又不是那樣的人。”

“主角是不是那樣的人,但看電影的是觀眾,主角不用有什麼反應,不為所動就行,這是劇本客觀規定的,但是泳裝美女同樣也是客觀存在的,就算是象徵著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過客,為什麼不拍的好看點。

一雙筆直健美的大長腿、大凶,怎麼拍,側面還是正面,或者俯視鏡頭,這麼刺激的畫面,主角不為所動,跟後面陷入絕境,心智不夠堅定,拿起DV看著這些拍的片段有了衝動,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對比,更能反襯主角的處境和自身的狀態?”

“別看不起人,動作演員也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狼牙》絕對是一部合格的動作片,正好我這個想法也是動作片,而且吳經很適合男主角,他要是能拍的話,就找他來拍,自導自演也行,也有了一部電影的基礎,最起碼不會差了。”

郭凡不吭聲了,一想確實如此,有點被打擊到了,不過他更對李謙想拍的動作片有了興趣,連忙道,“老大,你那個故事給我看看唄。”

李謙過去四部電影,跟動作片一點都不搭界,他是怎麼也沒想到,李謙竟然想過拍動作片。

齊玉昆、蘇侖也很好奇,不管是《127小孩》還是《超時空同居》,都是非常好的故事,不知道李謙口中這個動作片會有些什麼新奇的東西。

李謙卻道,“我沒說過嗎?”

“沒有。”

眾人齊齊搖頭。

好像是,就給佟莉雅講過這個故事,自己稍作了點改編。

“改天吧,那張紙沒帶來,口述太累了。”

搖搖頭,李謙出了會議室,正好隔壁的機房裡,旁觀楊青剪輯《夜店》的徐徵也剛出來。

這片子從籌備開始徐徵就在參與,不知道為楊青引薦了多少投資人,前前後後比楊青這個導演還忙,後期也偶爾會來看看。

“徵哥。”李謙含住了他。

“李導你好。”徐徵連忙回頭。

“前段時間我收了個劇本,就跟你們一起來的那個工作室,裡面的男主角挺適合徵哥你的,現在有時間的話,要不要看看?”

李謙笑笑,正巧徐徵也在,乾脆就先把男主角給定下來再說,至於導演的人選,再慢慢找就是了,明年春節上映,中間大把時間。

“啊?”

頂著個光頭的徐徵微微一愣。

自己就是來看看《夜店》後期的,畢竟這部電影自己全程參與了,沒想到一看就看出了一個電影男主角的角色。

什麼時候電影男主角怎麼跟大白菜一樣了,隨處可見,自己送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