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華國特種兵大戰九國聯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6章華國特種兵大戰九國聯軍

“《倔強蘿蔔》是什麼片子?這也是李謙監製的?怎麼沒聽說過啊。”

“黃博演的吧,我知道這片子,關注過,不過沒想到又是李謙監製的。”

“還是喜劇啊,暑假又多了一部可以看的片子了,希望不比《夜店》差!”

“還是李謙牛逼,雖然一年就拍一部片子,不過自己還監製好幾部。”

“《倔強蘿蔔》這名字感覺有點不靠譜啊,難不成跟《瘋狂的石頭》一樣,這蘿蔔是寶貝?”

“黃博演的喜劇,又有李謙監製,應該靠譜吧,李謙監製三部電影全都挺好的,值得一看。”

......

李謙監製的三部電影,《大白鯊:復仇》、《127小時》、《夜店》,全都是票房、口碑雙雙大爆的片子。

即便《127小時》票房只有3000多萬,但是相比那一百萬的製作成本,說句大爆完全不為過。

信譽和號召力就是這麼一部部成功的電影積累起來的,當你的片子部部大賣,觀眾也會無條件相信你。

很快,伯納這條微博下面,立馬就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留言。

黃博主演+喜劇+李謙監製,清一色的看好。

李謙剛剛在微博上宣佈新片,再加上微博本身背靠薪浪,就有大量的使用者,各大公司也在注意這個新的網路平臺。

看到一部沒什麼人知道的小成本電影,因為李謙掛了個監製的名字,就吸引了這麼多網民的關注,各個公司老總們也是眼熱不已。

這簡直就是直接把電影的關注度提高了幾個等級,效果比上百萬宣傳費還要有用。

作為電影的投資方兼發行方,於東也也很滿意自己的宣傳策略,頗為自得地笑著。

“你看,這不就行了,管他答不答應,都算是變相給電影宣傳了,上百萬宣傳費就省下來了。”

不想配合宣傳又怎麼樣,還不是一樣,只需要把他的名字寫上去,有李謙這兩個字,就足夠了。

“於董,咱們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主管宣發的張皓還是有些擔心,畢竟李謙已經明確表示不想參與到宣傳中來,這樣連通知都沒通知一聲,就利用李謙的名氣宣傳。

“這有什麼。”

於東不以為然,擺擺手道,“他也是這部電影的投資方,又沒讓他出力,借他名字用一下而已,最終受益的不還是他自己。”

話是這麼說,準確地來說李謙還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投資人。

伯納投了200萬,魔都文廣投了50萬,剩下250萬全都是李謙投的,只不過主控的還是最先參與的伯納。

娛樂圈裡,這種借別人名氣宣傳的事情再常見不過了,通常對別人沒有什麼影響的話,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是借李謙名字用用而已,對他沒有任何損失,反而電影大賣也有李謙的一份,於東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然而,沒過多久,李謙發了個自己不是《倔強蘿蔔》監製的微博上去,立馬讓一些關注這部電影的影迷們傻眼了、

“什麼情況,到底是不是李謙監製的?”

“我擦,真不要臉,打著李謙的名頭宣傳騙錢!”

“想錢想瘋了吧,怎麼不寫李謙、張一謀、馬小剛聯合監製呢?”

“這麼無恥的嗎,用別人名字宣傳,給錢了嗎?”

......

網民們還是很嫉惡如仇的,這種事情李謙肯定沒必要否認,那事實就很清楚了。

望著微博底下滿是謾罵的話語,於東也有點懵了。

這李謙脾氣也太大了吧,不過就是借他名字用下,又不損失什麼,有必要這麼直接嗎,溝通都不溝通一下。

底下一片罵聲,估計好事的媒體也會寶島,張皓急了,連忙請示是不是把難挑微博刪了。

“刪了吧,說明一下情況,就說底下員工搞錯了,李謙只是投資人,不是監製。”

於東無奈道,這時候也不能厚著臉皮再給李謙安上個監製的名頭。

但是,即便這樣,網友們還是沒有停下罵聲,這跟臨時工頂鍋有什麼區別。

罵人,這可是網民最喜歡幹的事了。

形勢變得這麼快,原本票房潛力巨大的電影,在微博上變成了罵聲一片。

於東怎麼也搞不懂,明明李謙投資了電影,為什麼反而來這一手。

不過,這明擺著不給他面子了。

那就賀歲檔見真章吧!

今年賀歲伯納有《十月圍城》、《花木蘭》兩部大片上映,前者投資更是高達兩億,一大票明星出演。

對《十月圍城》,於東還是有足夠信心的,哪怕張一謀的新片也定在賀歲檔,但是他也沒有動過更換檔期的念頭。

《花木蘭》投資雖然不到一億,不過趙瑋和陳昆去年主演的《畫皮》大賣兩個億,絕對能扛起一部大片。

再加上又是花木蘭這個觀眾熟知的人物,在知名度方面完全不用擔心,也是被於冬寄予厚望。

“對了,李謙之前監製的一部什麼《超時空同居》也定在賀歲檔嗎?”於東問向張皓。

“不清楚,不過已經開拍半個月了,算時間應該也會在賀歲檔上。”張皓回道。

於東點點頭,《十月圍城》12月上映,《花木蘭》11月上映,於東對今年賀歲檔可是非常有野心的。

那什麼《超時空同居》不來11月也罷,要是來了,就讓李謙見識一下,光靠他一個人的名氣帶動,終究是有限的,無法和大公司的大製作相提並論。

要不然一年拍一部電影,再監製個兩三部電影,豈不是全年的好檔期都被他佔去了。

......

《倔強蘿蔔》因為伯納自作主張用李謙的名字宣傳,成了一出鬧劇。

雖然也就短短大半天的時間,不過薪浪巴不得微博有更多的話題,在薪浪新聞上接連報道了這事。

鬧了個笑話,對電影口碑多少也有點影響,也讓黃忠軍、王長天他們看了場戲。

李謙也沒有逮著不放,他這人挺好說話的,不打著自己的旗號,砸了他的招牌就行。

現在《完美的世界》也對外宣佈了,吳經的《絕地求生》劇本還沒出來,徐徵得忙完這陣子才能開始製作《人在囧途》,手頭上已經沒什麼事了。

繼續專心寫的自己的分鏡。

不過沒過幾天,24號《變形金剛2》一上映,卻震驚了整個電影行業。

首日3300萬,首週五天1.61億。

這部07年拿到2.8億的好萊塢大片的續集,取得的票房讓所有電影人都傻眼了。

這個資料,直接把目前的首日、單日、首周票房紀錄給全部打破了。

還不是超了一點點,直接從《赤壁》的首日2700萬跳到了3300萬。

而且5天就拿到1.6億,基本上重新整理《泰坦尼克號》的內地影史票房記錄也是穩穩的了。

第二周再拿1.3億,11天就拿到了2.91億,簡直駭人聽聞。

第三周依然有七千萬票房,走勢穩如狗,3.61億已經已經超越了《泰坦尼克號》創造的內地影史票票房紀錄。

......

七月中旬,此刻《完美的世界》已經在雲滇開機了,之前已經在微博宣告了新片的資訊,李謙連開機發佈會都沒搞,就在開機儀式之後拍了些照片,上傳到微博上去。

還挺方便的,省事了,反正目的都達到了,就是宣告一下電影開拍了,預熱一下。

今天剛開機,就得知了《變形金剛2》打破《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紀錄,讓李謙唏噓不已。

“沒想到11年過去了,打破紀錄的還是一部好萊塢大片啊。”

執行導演文幕野一本正經地說道,“國內電影和好萊塢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確實差距挺大,畢竟好萊塢電影的歷史都多少年了,國內才剛剛進入商業電影時代。

不過,徐徵卻有不同的看法,“其實這只是一方面。”

這是一方面,那肯定還有另一方面了。

文幕野就好奇道,“徐老師您說的是?”

“還是觀眾的觀影觀念問題,除了少數像李導這樣的導演之外,對其他導演的片子都不太信任,反而是好萊塢大片,有一種盲目的崇拜,隨便一部好萊塢大片,都能賣出高票房。”徐徵說道。

“這也是一方面。”

李謙點點頭,“這些能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本就是從數百部電影裡挑選出來的,這就是很大的優勢了,那些爛片觀眾在電影院看不到,自然就會覺得好萊塢電影更好。”

“不過,徵哥你說的觀眾對國產電影不信任,其實不是不信任,只不過很多電影都是偏小眾的,哪怕電影質量高,但是受眾範圍不大,又沒有大導演、巨星,自然就不會有很多觀眾了,而好萊塢大片,那受眾可就要廣的多。”

“李導能詳細說說嗎?”

徐徵立馬來了興趣,作為一個俗氣的文藝青年,他相當導演,拍好電影、想拍自己想拍的電影、也想賺錢。

作為連續兩部電影破億的導演,李謙對市場的看法無疑是值得聽聽的。

“怎麼說呢,其實你們看咱們的國產電影,很多口碑很好的片子,票房也不錯,但是受眾都不夠廣。”

李謙想了想道,“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動作片在國內算是小眾吧,結果《葉問》在去年競爭那麼激烈的賀歲檔,就差一點點票房破億,你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或者說說這部電影能夠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把問題拋給了他們,兩人都在沉思。

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有想過,畢竟相比這部動作電影,他們關心的更多的是《月球》、《非誠勿擾》、《梅蘭芳》。

徐徵回想了一會,突然靈光一閃,“葉問這個角色跟國內很多動作片的男主角都不一樣,不再是那種打打殺殺的莽漢,他是一個武術大師,穩溫文爾雅,有宗師氣度,格調上就高了一個層次,有點李聯傑演的黃飛鴻的感覺。”

“這也算一點。”

李謙點點頭,又看向文幕野。

文幕野先表示很贊同徐徵說的,接著又說了下自己的想法,“我覺得《葉問》不是單純的動作片,這部電影的核心不是打鬥場面,而是著重於去講故事、講人。

葉偉新導演給葉問豎立一個好男人的形象。大部分時間,葉問都處在畫面的邊緣,不張狂也不刻意凸顯,使人覺得平靜而溫和,尤其是金山找形成鮮明的對比,金山爪的鏡頭大多是運動的,大升大降,急速的推拉,將他暴躁粗魯的性格展示無疑,而葉問就相反。

還有翻譯李昭,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個漢奸,但是慢慢地發現他一直都在幫助葉問,幫助老百姓,甚至要不是他在翻譯的時候改了一些葉問的話,可能中途葉問就被日苯人沙雕了。”

文幕野把電影裡的幾個主要角色,還是整體敘事都分析了一遍,不過還是沒有說到核心的地方。

李謙笑道,“你們說的這些,都是《葉問》這部動作片的突破,但是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很簡單,這是一部抗日電影,不管是土匪金山找、日苯人當翻譯的李昭,這些表面上是壞人的人,還是男主角葉問打,他們最後對付的都是日苯人,說直白一點,這部電影撩撥到了我們內心的愛國情懷。”

兩人面面相覷,《葉問》上映的時候,愛國情懷這四個字沒少出現在新聞和專業影評人的口中。

但是作為專業電影人,即便還沒導過戲,他們也從沒有把電影的成功歸功於這麼淺顯的四個字上面,太俗氣了。

電影的敘事、人物塑造、鏡頭把控...等等這些才是他們研究的東西。

李謙也明白他們的想法,他繼續說道,“國內好像確實不注重電影中的情感,而好萊塢只要是真正的商業電影,不管什麼型別,大多都會有一條情感方面的主線。

像災難片《後天》,男主角兒子在天災面前孤身去紐約找女朋友,男主角也越過重重危險,去紐約救兒子,這條線上的目標就是救自己的親人。

《颶風營救》是動作片,整個主題就是父親救女兒,《地心歷險記》是冒險電影,冒險團隊也是兩家人。”

好萊塢已經把電影給研究透了,知道什麼最能吸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

“親情、愛情、友情、愛國之情,每一種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情感,只要做好了,就能讓觀眾為電影買單,李聯傑的《霍元甲》賣了一億多,而成龍的《寶貝計劃》、《神話》始終無法突破一億大關,不說絕對,《霍元甲》能破億,多少也和這電影的題材核心有些關係。”

雖然這個論調和以往聽到的都不一樣,不過仔細一想,《生死頻率》講的是父子親情,《月球》最打動人的也是兩個一模一樣的克隆人之間,勝似親兄弟的感情。

“可是李導,《完美的世界》沒有這些因素啊?”文幕野忍不住問道。

李謙笑笑,“誰說沒有,張翰宇和武磊扮演的角色之間,關係就類似父子,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可是像這麼好的劇本,也不是那麼容易寫出來吧。”徐徵說道,他之前就一直在改《人在囧途》的劇本,小修小補的,聽李謙講完,好像抓住了什麼重點。

“也不是要弄的多複雜,多有內涵、有深度,吳經現在在準備一部新電影,也是動作片,他的劇本應該要出來了,到時候給你們看看,就是簡單直白,但是又特別勾人的那種。”

吳經?

李謙找吳經拍電影的事他們倆倒是知道,但是...

不是他們看不起吳經什麼的,實在是吳經沒有學過導演,還只是一個動作演員,就算已經幹過導演了,《狼牙》也就是一部簡單的動作片而已。

實在是無法相信,吳經能寫出什麼富有感情,抓住觀眾內心的劇本。

“李導。”

說曹操,曹操到,正聊著呢,吳經就風風火火地出現在了片場,快步走了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徐,小文。”

和徐徵、文幕野打了個招呼,吳經就興沖沖地從包裡拿出一個資料夾,給李謙遞了過去。

“李導,劇本我已經完成了,你給看看。”

從京城感到雲滇,跨越了大半個國家,即便是身心俱疲,吳經還是一臉興奮,只等李謙點頭,《絕地求生》這個片子就可以開始籌備了。

一想到自己第二部電影有票房大賣的潛力,吳經就遏制不住的興奮。

劇本的大綱和大致的劇情都是李謙給的,想也想的到劇本的內容,就先讓徐徵和文幕野看看,又讓生活製片拿了點吃的喝的過來。

“經哥你先休息一下。”

吳經也是累了,這又是夏天,擰開瓶蓋咕嚕咕嚕一口就灌掉了一整瓶水,期待著他們對劇本的評價。

剛剛李謙對這個劇本評價很高,徐徵和文幕野也很好奇,兩人就湊在一起看了起來。

良久,放下劇本,兩人對視一眼,苦笑不已。

還是徐徵忍不住先開口了,“這是華國退役特種兵大戰九國聯軍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