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4章《返老還童》時間線的設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4章《返老還童》時間線的設定

未來影業,大會議室裡,幾位高管都聚集在這裡。

製片總監趙軍忍不住問向杜洋,“杜總,李導到底有什麼事,這麼著急開會?”

“我也不知道,只是說所有人到齊。”杜洋搖搖頭,此時她也一頭霧水。

“估計是有什麼大事吧,”負責藝人經紀的鍾帥說道,在公司裡,各個部門最沒有存在感,貢獻最低的的當屬藝人經紀部門了,除了鄧朝和王保牆之外,就小貓三兩只了。

“等著吧,應該是有什麼事情宣佈,前段時間舉辦兩會,李導剛和企鵝、啊狸兩位馬董見過面,可能是有什麼關係。”鍾莉芳道。

發行總監張皓笑道,“李導還真說服了兩位馬董啊,這要是宣佈出來,他們會親自出演,那簡直最起碼值兩千萬的宣傳費了。”

宣傳營銷總監黃燕道,“何止兩千萬,再翻一倍都值了,二位馬董親自出演,企鵝和啊狸旗下的那些公司,還不得陪著著宣傳,就衝這兩張臉,大部分年輕觀眾都會好奇地走進電影院。”

“能請到這兩位親自出演,國內也就咱們李導了。”

“那是,馬清揚還好,喜歡出風頭,馬花乾可是很低調的。”

“不過,他們就這麼容易答應了,會不會還有其他的條件。”

“能有什麼條件,難道讓李導幫他們拍一部自傳,流傳千古?”

“自傳應該不至於,或許是幫著他們宣傳。”

....

沒讓他們等多久,半個小時之後,李謙拿著個筆記本,走了進來。

“李導。”

眾人連忙起身。

“都坐吧,今天找大家來談個事情。”

李謙擺擺手,在上首位坐下,翻開面前的筆記本。

“李導,什麼事這麼著急開會?”杜洋問道。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關於未來影視行業的發展方向。”

李謙把陳伍的大文娛產業鏈計劃,給眾人說了下。

信息量比較大,消化了一下之後,杜洋有些遲疑道,“這麼說的話,企鵝打算全面進軍影視行業了?”

李謙點點頭,“應該是這個意思,他們去年就成立了企鵝動畫,可以說現在就差影視行業,就能夠完成他們口中,大文娛產業的閉環了。”

企鵝的這個想法,對他們這些傳統電影人來說,無非是顛覆性的。

以本身就具備一定名氣的小說、遊戲、動畫IP,來降低影視行業的門檻和難度。

有了這些自帶關注度的IP,對大牌明星和名導的需求,就降低多了,到時候不管企鵝還是其他資本,可就不止是揮舞著支票站在門口了,他們直接就能大步流星地走進來。

受影響最大的肯定就是傳統的影視公司,幾大公司對於行業的壟斷,估計就不再可能了。

眾人都在思考,沒人吭聲,李謙也接著說道,“這對行業而言,肯定是一場巨大的變革,只要未來兩三年證明了這個模式可行,那對傳統影視公司而言,肯定是巨大的衝擊,我們的壓力也會很大。”

“但是!”

李謙話鋒一轉,“這也會加快影視行業的發展速度,面臨衝擊的同時,影視市場也會迅速來到空前的繁榮,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肯定是向前的。”

杜洋開口道,“利用知名IP來代替大導演、大明星的名氣,確實可以解決行業名導、大明星少的難題,一些有能力沒名氣的導演和演員更容易出頭,也可以降低成本。

但是,如果企鵝完成了所謂的閉環,再加上QQ和微信的流量、宣傳能力,那以後企鵝自己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小型影視圈,所有的電影、電視劇都可以透過遊戲、小說、動漫改編過來,也可以反向改編。

那企鵝完全可以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了,和壟斷也差不多了。”

聽杜洋這麼一說,眾人側目不已,“企鵝的野心這麼大?”

李謙搖搖頭,“不至於到那個地步,不管怎麼樣,企鵝都掌握不了播放終端,過半院線都是國有,控制在中影和各省電影公司手裡,電視臺就更不用說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之後的競爭會更大,要面臨著大量IP影視劇的競爭,但是影視行業的選擇權終究是在觀眾手裡的,電影要買票,涉及到錢,觀眾不會那麼容易就被騙進電影院。”

“那電視劇呢?”張軍忍不住問了一句。

“電視劇是不用花錢,但是不好看的話,換臺就是了,遙控器在觀眾手裡,就算網路播放,也是一樣,最終還是要拼質量。”

李謙轉而笑道,“即便光靠IP就能吸引人,主要還要靠影視劇本身的質量留住觀眾,如果想靠IP就忽悠住觀眾,而忽視質量,弄一大堆IP改編的爛片讓觀眾買單,那除非所有電影院和電視臺、影片網站放的全都是這些改編的爛片,否則都是不可能的。”

想了幾天,李謙也考慮清楚了,即便過幾年真的如預想中出現一代對腦海中那種業餘級別的影視劇,也只是段時間的陣痛罷了。

只要觀眾分得清好壞,那些爛片都會被市場淘汰,選擇全都在觀眾手裡。

除非市場上全都是爛片,整體水平被拉低了,觀眾沒得選,看哪個都不一樣。

.......

開了一上午的會,全方位地討論了一下合作這個大文娛產業計劃的利弊,最終還是決定,和企鵝合作。

李謙宣佈決定,“那這樣的話,公司新成立一個開發部門,專門負責評估有價值,並且適合影視改編的遊戲、小說、動漫,以及各種反向改編。

製片部門內部重組為製片部、製作部、製片財務部,老張繼續擔任總監,三個部門主管內部提拔還是招聘都行。

開發部評估好的專案,交由杜總過目,下發製片部門進行改編,交製片財務部核算成本,再報公司財務部稽核,由製片部、製片財務部監督,製作部製作。”

制度和程式,是任何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都必須要有的,即便麻煩了一點。

相比很多大公司而言,這個程式已經夠簡化了,只是看起來麻煩一點。

一個專案經過五個部門,但是實際上相比原先只要經過製片、財務,多了個開發部而已,只是改編的專案要經過開發部。

中間經歷的製片、製作、製片財務部,都是在製片部內部,只不過把一個部門的事,細分為三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問題李導!”趙軍滿臉興奮地應下,這樣的話,他這個製片總監,在公司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了。

“都沒什麼意見的話,大致方向就是這樣,具體的細節杜總你們可以更改,或者把製片部改成策劃部,要不然製片部下屬又有一個製片部,怪怪的。”李謙笑道。

“如果這樣的話,公司的製作團隊人手就大大不足了,無法同時製作這麼做專案,需要還拉起幾個隊伍嗎?”杜洋問道。

李謙想了想,搖搖頭,“不用,製作團隊能夠同時開啟四五個專案就足夠了,那些改編的專案,儘可能地和其他電視臺、製作公司合作,我們負責投資、監督,交給他們製作就行了。”

“也好。”杜洋點點頭。

“打鐵趁熱,《鬼吹燈》第一部《精絕古城》可以開始製作了,電視劇製作方面公司並不是太擅長,去問問山影那邊有沒有意向,儘可能使用二三線演員,這種電視劇拍不長,單整合本也高,找些便宜、有實力的演員,不在乎名氣。”

“《鬼吹燈》的話,上星不好過審吧?”杜洋遲疑道。

“山影本身就是體質內,他們心裡有把握,片名用《精絕古城》不要用《鬼吹燈》,堅持唯物主義,增加考古和科學的色彩,粽子之類的東西想辦法也改了,一切都能用科學解釋的通,劇情設計讓盜墓合法化,注意一切所得上交國家。”

《鬼吹燈》這種稽核還算好的,最起碼有一個大概明顯的線在那。

盜墓違法、太恐怖、粽子,主要就是這些。

統統規避掉,問題應該不大。

沒辦法,遵守規則。

......

暫時先做一部劇,也算是為正在籌備的電影版《鬼吹燈》預熱一下。

和企鵝那邊通了個氣,山影也願意加入進來,還拉上了江寧衛視。

未來影業出版權和一部分資金,企鵝出網路宣傳加一部分資金,山影出製作團隊和一小部分資金,江寧衛視同樣出宣傳資源加資金。

總體來說未來影業主控,四方合作,連上星電視臺都有了。

單整合本預計達到三百萬,創下國內電視劇之最。

之前現象級的《甄嬛傳》,電視臺和網路版權,幾輪加在一起,單集也就是400萬。

那是一年多以前了,明年價格繼續上漲,但是三百萬的成本,總共估計不到30級,整部劇頂多也賺不了幾千萬。

錢不錢的另說,質量要保證,李謙都帶頭做爛片,可想而知其他公司了。

敲定了合作,就開了個發佈會。

觀眾倒是很期待這麼一部講盜墓的電視劇,同時又嚷嚷著李謙不務正業,催促他趕緊拍新片。

如此規格的電視劇,讓整個行業倒是震了三震。

單集三百萬,比古裝大劇都貴多了,同時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李謙這電影那麼賺錢,吃飽了撐的去做這麼一部電視劇。

更讓業內的吃驚的還在後面,未來影業將格拉瓦17.7%的股份以溢價4.1億的溢價價格賣給了啊狸。

上一輪融資格拉瓦估值才10億,這才過去一年,按啊狸的收購價格,都23億了。

溢價嚴重,不過絕對買的不虧,明眼人都知道,半年後這個價格估計都買不到了。

上一輪融的1.5億燒下去,格拉瓦市場佔有率達到了60%,打贏了千團大戰的美團,也幹不過格拉瓦。

藤訊的QQ電影、微票兒,啊狸的掏寶電影加起來也不行。

本來李謙想賣給企鵝,結果他們打算做自己的平臺,於是就找啊狸了,反正為了給掏寶引流,他們根本不怕花錢,也不差錢,個把億的溢價算什麼。

賣掉躺著賺錢的格拉瓦股份,越發地讓整個行業搞不明白李謙的打算了。

一時間黃忠軍、於東、王長天他們,都懷疑李謙時不時腦子燒壞了。

不過,緊接著未來影業宣佈,自己的未來電影購票平臺APP正式上線,他們算是明白了。

“這個李謙,太貪心了!”黃忠軍滿臉不屑,僅次於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都不滿意,還試圖在企鵝和啊狸加入的時候,重新成立一家公司,想吃獨食。

業內,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想法,都覺得李謙太貪心了。

不過,格拉瓦的劉永卻對李謙一聲不吭地賣掉股份很氣憤,即便他之前並不同意李謙為了搶佔市場捨棄服務的想法,刻意減少李謙後續的融資份額。

......

“劉總,就這樣吧,我還有事。”

李謙沒時間跟劉永瞎扯,掛掉了電話。

做生意是生意,資本不是過家家,當年風頭一時無兩的薪浪創始人,就不是個生意人,被股東逼走了。

李謙沒想辦法把他趕走,鳩佔鵲巢就算好的了,只是之後格拉瓦會陸續有個別管理層跳槽。

票務平臺這方面,李謙並不擔心,平臺賣的是票,是大熱電影的門票,而他手裡就有大量的熱門電影,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這段時間包括融資、《唐人街探案》、新業務等等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差不多忙完了,李謙就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返老返童》的創作上了。

全片都是特效,而且複雜,趕緊寫完劇本,寫分鏡,畫故事板,後面才是正事。

劇本整體來說,就是以原版的結構,加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些大事穿插進去,讓男主角去經歷。

時間線是個問題,其實要不是這方面的話,李謙本身的設想是,男主角出生於1949年10月1日。

出生正好是國慶,一個共和國同齡人,和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故事。

那樣就完美了。

可是這樣的話,就沒法經歷抗美援朝了,也無法經歷原子彈的製造,畢竟最合適的方式就是作為從北棒戰場歸來的軍人,進駐戈壁灘。

這是《橫空出世》裡的情節,李雪鍵扮演的就是北棒戰場的將軍,凱旋之後帶著部隊進駐戈壁灘。

可49年出生,北棒戰爭馬上就爆發了,時間對不上。

所以,才改成了45年,抗戰勝利的時候。

一出生70多歲的模樣,50年底華國參戰,過了五六年,外表看起來七十歲,參軍肯定是不行的。

和漁船出海,遇到風浪,漂到岸上,被一隊志願軍救下,軍情緊急,男主角一個老人家又堅持啊計入,臨時編入了炊事班?

好像有點牽強...

李謙想了想,還是集思廣益,多找點人來商量設定,於是給齊玉昆、蘇侖他們幾個打了個電話。

.....

PS:之前有讀者提到了,自己的平臺壟斷自己的熱門電影票不合適,其實不奇怪,貓眼就是靠這招幹掉了市場老大格瓦拉而上位的。

《精絕古城》現實沒有上星,但是一開始是拿到了許可,並且都定了檔期,後來才出了岔子。

其實都不是什麼重要情節,一筆帶過的,這兩張只是講一下企鵝對影視行業的計劃,以及後續行業的一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