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影帝重回十八歲最新章節列表 > 428、跟豬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28、跟豬過

無論文藝片還是其他型別的片子,拍攝的時候,一個完整的場景裡,拍攝過程其實是連貫的。

只不過到了剪輯的時候就有了區別。

有的平鋪直敘,有的來回穿插,有的則前面一截後面一截,有的則剪一半留一半讓人雲裡霧裡。

拍圖書室裡這部分情節的時候,當然是正常的順序,從孟顏進門,一直拍到她離開。

首先的拍攝就是把整個關於圖書室裡的情節全部拍完。

當然,這個過程不可能一天結束。

在這之後,就是山城的外景,關於梁家輝和孟顏的,尤其是那座大橋。

這裡結束了,梁家輝的戲份也就基本結束,當然還有一些補充的鏡頭,比如後來陳清去支教的山村小學,孟顏跟他還有一段戲,但相較於這些,就很簡單了。

這一部分,來源於陳清的詩發表了,周漁激動萬分,甚至,她的欣喜比陳清更甚。

當週漁開玩笑說:“這詩真的是你寫的嗎”的時候,陳清拿起報紙上了書桌,穿著背心和短褲,深情的朗誦。

在陳清朗誦完,彎腰鞠躬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周漁立刻衝了過去,跟他熱烈的相吻。

室內有過清場,所以寧遠他們只能在外面,不過,像寧遠他們這些人,倒是可以在導演的監視器後面看看。

看到監視器裡,梁家輝站在桌子上,彎下腰幾乎跟雙腿挨著的,並跟孟顏親嘴,寧遠覺得,這老兄的腰真的挺不錯的。

電影裡面短短的幾秒,拍了至少幾十分鍾。

梁家輝的腰,就這麼來回彎了幾十分鍾。

當然,還有很多更暴力的鏡頭,倒不是孟顏出場,而是她的替身,一個叫周顯芯的姑娘。

長得是真的像,都是一樣的漂亮,一樣的白皙,一樣的……雄偉。就是氣質上有區別,這自然是經歷的差異。

不過,一旦開始表演,周顯芯也能很快進入狀態。

像他們這些替身,在圈子裡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比如果替,比如武替,拿的報酬肯定比小角色多,但小角色至少還能露個臉。

不過這也是行業的催生和個人的選擇,甚至往久遠追溯,代筆也算是一種替,洋洋灑灑一大篇,最後署名卻不是自己。

真有實力的,以這種方式入場也未嘗不可,在替代的過程中,讓別人見識到自己的能耐。

程龍、洪金保最開始不也是武替出身?

但這只是對有能力的人來說,否則替再多,還是原地踏步,而且能出頭,能力、機遇缺一不可,而出頭後保持並穩步上升,依然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

就像當初憑藉《讓子彈飛》裡發哥替身的名頭,文祥的.asxs.並不低,但過後多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還是這一個。

一直躺在這個名頭上消耗,又能走多遠?

反倒是靠《血色浪漫》男二號張海洋走紅的連奕名,就不一樣了。

他學京劇出身,因為超過一米八的大個和嗓音實在沒前途,正好碰上李蓮傑到京城拍《黃飛鴻》,在裡面跑了次龍套,讓他決定轉行。

到了香江,靠多年學戲曲的基本功考進了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從武替出身,但兜兜轉轉兩年,最大的角色,大概就是《賭神2》裡演員表掛末尾的反派小嘍囉。

樹挪死人挪活,連奕名又去考了TVB,這次雖然沒濺起什麼水花,但也擔任了幾部劇的武指——沒有長進顯然做不到。

不甘心的他,在00年又重回內地,籤進了海潤,最終在多年的打磨下,靠張海洋這個角色紅了起來。

如果按別人的軌跡,應該穩紮穩打大量接戲,但連奕名又去折騰,結果第一次執導翻拍的《野火春風鬥古城》,就成功了。

這是運氣麼?

顯然不是。

而周顯芯也是如此,雖然她後來沒有像連奕名演而優則導,但至少完成了從果替,到知名演員的行列。

要知道,她一開始並不是科班,而是畢業於華西醫科大的臨床醫學生。在選擇這條路後,磨刀不誤砍柴工,她不僅報了華戲的專科班系統學習,之後又考上了華戲表演系的研究生。

換一個這麼漂亮的姑娘,估計早就迷失在名利場中。

這個時候的周顯芯還很青澀,見誰都是靦腆的笑,尤其是面對寧遠和梁家輝的時候,一個是內地很紅的一線,一個是香江大名鼎鼎的影帝。

但到了床上,她又是另外一種風情。

即使最後沒有她的正臉,但她依然很賣力。

床戲寧遠經驗不多,梁家輝就不一樣了,給了她不少指點。

雖然臉紅了,但周顯芯聽得很認真。

拍到八月初的時候,山城的戲份拍完了,劇組包了個火鍋店,熱熱鬧鬧的在空調的滋潤下吃了頓盛夏的熱辣。

臨走的時候,寧遠哭笑不得的道:

“導演真會挑時候,最熱的時候在這兒拍,拍完了,暑氣也慢慢降下來了。”

所有人鬨堂大笑。

下一站就是滇省,不過不在昆城,而是紅河,以及玉溪。

周漁個人的戲份,以及跟寧遠飾演的張強的對手戲,和最後陳清支教的戲份,都將在這裡拍攝。

寧遠也不知道導演怎麼找到的這些地方,比如玉溪的那個陶瓷廠。

來了後,寧遠才知道這裡的歷史,青花瓷的久遠並不輸於景德鎮,而且最後衰敗,也是因為景德鎮的衝擊。

周漁的身份,就是‘三明’瓷器廠裡畫花瓶的手藝工人。

她跟張強的接觸,也是從一個花瓶開始。

不過在火車相遇的鏡頭前,先拍的周漁在陶瓷廠的戲份。

陶瓷廠很老舊,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風格,那種大瓦房,粗木柱上大鐵粱的構造。

這裡的效益雖然沒有歷史上的輝煌,不過寧遠看得出來,這裡工作的人們,還是一絲不苟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要體驗生活,孟顏去做陶瓷,而寧遠……則去跟豬過。

準確說是跟著獸醫去工作。

雖然寧遠知道,在電影裡關於獸醫只是存在於嘴上,但既然導演安排了,那就去吧,就當增加生活經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