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鑽石王牌之三振出局最新章節列表 > 1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

“日暮,一壘的跑者距離壘包很遠,可能是想要盜壘。”

此時注意到一壘處動靜的宮內啟介,急忙將訊息用手勢傳遞給投手丘上的日暮杉。

因剛剛青道那位一年級投手對自己投出來的‘四壞’,然後青道的守備紛紛跑去投手丘上的那一幕,桐櫻一馬他便判斷當前的情況他十分有機會能成功盜壘。

想到便去做,就是他的人生準則。

雖然桐櫻一馬他覺得‘盜壘成功’的機率很大,但是他卻並沒有衝動行事,而是決定再看下情況的。

他打算先稍微遠離一壘的壘包看看,如果對方發現自己的盜壘意圖,並有能牽制他的能力,那他就放棄,若是對方沒有那牽制能力的話,那今天這個壘他還就盜定了。

雖然桐櫻一馬雖然對自己的衝壘速度十分有自信心,但離開一壘壘包的時候,他的眼睛卻是時刻盯著投手丘上方向,以確保自己能第一時間知道對方是否發現自己意圖。

離開壘包,再往外走有一點。

咦,對方好像沒有注意到自己有‘盜壘’的意圖。

那他再走一點。

就在桐櫻一馬即將走出一壘壘包的安全範圍內的時候,正要去‘盜壘’時。

卻忽然看見,那投手丘上的人,眼睛根本看都沒有看他所在的方向一壘,直接就將球投了過來。

在這一刻,看者是都不經屏住呼吸的。

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此時因為日暮杉這一動作被嚇得冷汗當場出來的桐櫻一馬,因著之前那些比賽所積累下來的經驗,讓他下意識放棄盜壘,還不猶豫直接往一壘方向跑去。

最後,眼見一壘手即將要接到球的時候。

桐櫻一馬更是一個飛撲。

“安全!”

此時爬起來的桐櫻一馬,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暗自後怕,“真危險!”

站起來的他,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塵土,看著投手丘上的人,眼中閃過一絲慎重。

若不是他曾經參加過的那些比賽所積累的那些經驗,剛剛的他還真的要‘出局’了。

剛剛的時候,如果青道的這位一年級投手,不是直接就把球傳一壘,而是先轉身看了他所在的方向一眼後,再做出投球動作的話,那麼剛剛的他,絕對能成功盜壘。

“看來,青道的這位一年級投手,有兩下子。”桐櫻一馬此時在自言自語。

不過,他此時看向日暮杉他的目光,卻一點都不老實,帶著滿滿的‘挑釁’。

因為在桐櫻一馬看來,除非青道的這位一年級投手之後投出來的球,實力大增,否則,今天這場比賽,他們大阪桐生會拿到多少分,將由他們自己說了算。

一點都不知道大阪桐生這位一棒打者在想些什麼的日暮杉,此時是看到打擊區上的二棒打者,在這時候居然又擺出了要短打觸擊的姿勢。

回想著之前對方上場是,所擊打出來的那漂亮短打。

看來,大阪桐生的這位二棒打者,還真的是對自己的短打技術十分有自信,也對自己的跑壘速度十分自信。

透過前面的一輪打線,日暮杉他知道以大阪桐生高校棒球隊選手的打擊實力,想要將自己投出去的‘直球’擊打出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因此這時候的他在看到真鳥五郎他那勢必要短打的姿勢,便思索著究竟是讓對方打出‘短打’好,還是說打出‘安打’比較好。

如果這時候讓其他人知道日暮杉他居然在這時候想這樣的問題,一定為出口質問他是不是瘋了。

不去想怎樣不讓打者把球擊打出去,反而卻是卻想是讓對方打短打還安打?

腦子確定沒有問題?

不過現實是,現在除了日暮杉本人外,沒有人知道他在想這件事。

日暮杉腦子一轉,最後決定,還是讓大阪桐生的這位第二棒打者打‘安打’吧。

他所說的‘安打’可不是真的讓打者擊打出安打,而是說要讓打者用打‘安打’的姿勢去打擊而已。

在投球過程中,日暮杉回想著自己在穿越前所在世界所學到過的所有棒球知識。

打者無法進行觸擊的情況——

要不就是投手投出來的球,打者根本就看不清最後變化的球路,以至於無法進行觸擊;要不就是投手的投球動作極快,當打者看見投手把球投出來時,才意識到自己慢半拍,這樣一來自己若是繼續用觸擊的話就根本沒辦法讓手中的棒球跟上球速,擊中球,如此一來,想要擊中球就只能大力揮棒。

在腦子裡面過了一遍這些內容的日暮杉,此時投球動作也做到了最後一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他只能投直球,但是他可是能控制自己的球速的。

今天這場比賽,因為他們的監督只准他投‘直球’的緣故,所以今天作為他搭檔捕手的宮內學長,為了讓他所投出來的直球顯得厲害些,是一直都要求他投他所能投出來的直球的最高球速的。

在第一局中,投了這麼多球,他的直球球速,就沒有低於過136KM/H。

他倒要看看,若是他突然把球速降到130KM/H都不到,大阪桐生這位二棒打者揮棒的時候,能不能反應過來?

當然啦,如果最後,大阪桐生這位二棒打者沒有按照他所預料的在最後改為揮棒的姿勢,那麼不過也就是讓對方觸擊短打成功而已,最多也就是那一二壘有人的情況,反正也不會有更糟糕的情況了。

不過,若是最後,大阪桐生這位二棒打者是按照他所預料的在最後改為揮棒的姿勢,那麼,就有好戲看了。

沒有人知道,就在日暮杉他短短投球的這麼一點時間裡,他就想到了這麼多的事情。

對於站在打擊區上的打者來說,本來就不如旁觀者那樣,能將球路看得清清楚楚。

僅在無法看到投手投球時的‘放球點’的前提下,打者便就會對投手投出來的球速嚴重失誤判斷,因此在投手極快的投球動作下,想要一眼就看出球速是否有變化,又怎麼可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就像這時候的真鳥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