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愛在大不列顛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章:文質彬彬的學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章:文質彬彬的學者

站在講臺後面的那個中國女人見婧芝走進教室,一邊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著話,一邊慢慢地走下講臺,站在婧芝的座位旁邊。

這女人從頭到腳都是黑色的。

她那烏黑的短髮被輕輕掖在耳後,露出一對白白的大耳朵。

她穿著一整套西服,上身是長袖的外套,下身是一件剛剛蓋過膝蓋的西服裙,顯得既幹練,又落落大方。

西服裙下露出的一雙小腿非常纖細,被一條厚厚的純黑色打底褲包裹,再配上她那雙又黑又亮的高跟皮鞋,看上去既知性,又成熟。

這女人雖是一身典型的職業女性裝扮,卻長了一張娃娃臉,再加上她的身型十分嬌小,使得她看上去多了幾分孩子氣,少了幾分威嚴。

正當婧芝好奇地準備細細打量這女人的五官時,有個人伸過來一隻手,手裡拿著幾張紙,把婧芝的注意力吸引走了。

碰巧的是,這手的主人也是一個中國人。

那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青年,年紀跟婧芝很相近。

他身穿一件天藍色襯衣,搭配著一條咖啡色休閒褲,算是非常大眾化的打扮。

他那深藍色羊絨外套,正靜靜地躺在他的椅背上面,安詳地睡著。

這男生皮膚雪白,面色紅潤,戴著一副厚厚的金邊眼鏡;他那又黑又濃的眉毛下面,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他的嘴唇不算厚,也不算薄,搭配上一張細長的瓜子臉,帶著濃濃的學術氣息。

好一個“文質彬彬的學者”!

“哎哎哎……”這男生小聲對著婧芝竊竊私語,“這是剛剛發下來的,我們今天上課要用到的材料……”

事實上,從婧芝出現在門口,這男生的注意力便全在她身上。

他眼看著婧芝輕手輕腳地進門,找到一個空座位,剛好坐在他旁邊。

婧芝低下頭,快速瀏覽一遍這男生遞過來的材料。

那是好幾張a4紙,上面印著一大堆英文句子。

婧芝不明所以,只好帶著疑惑的神情看著坐在她身旁的這個“文質彬彬的學者”。

此時,“學者”的臉上閃過一絲淺淺的微笑:他自己行俠仗義的行為終於小有收穫坐在他身旁,散發著甜甜香水味的中國姑娘,終於注意到他的存在!

婧芝呢,她仍舊深陷疑惑的深淵,一臉茫然。

這個講師的語速非常快,說的幾乎全都是非常冗長的複合句;而且,她講的知識不屬於婧芝所熟悉的領域,讓婧芝聽起來十分晦澀難懂。

婧芝心想,現在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她沒有做聲,臉上也沒有什麼表情,一直低著頭,細細地翻看“學者”遞過來的那幾張紙,期盼著紙上印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可以第一時間告訴她,站在她身旁的這個女人到底在講些什麼。

這個時候,婧芝發現印在紙上的這些句子被分成幾個組,每組分別有差不多十個句子,全部都是疑問句。

第一組的問題,大致是關於作為助教我們應該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我們的職責是什麼;我們需要做什麼……

這應該是涉及教育學的問題,婧芝心裡想著。

這個時候,她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個一直在滔滔不絕講話的老師,是在解釋紙上的許多關鍵問題,聽上去更像是在做一個“小型演講”。

“小型演講”很快結束,教室裡立刻安靜下來。

講師停頓幾秒鐘,又立刻發出指令,要求大家用十五分鍾的時間討論第一組題目,並且告訴大家,在十五分鍾之後,她會做最後的總結。

一時間,教室裡變得嘈雜起來。

婧芝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低下頭繼續專心致志地閱讀自己面前那幾張紙上印的第一組問題。

這個時候,那個“文質彬彬的學者”轉過身子,面對著婧芝,用普通話小聲對她說道:“你……不是教育學院的學生吧!”

這個時候,婧芝正在專心地閱讀,無暇他顧,只好小聲說了一句:“我不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學者”的興趣絲毫未減,他繼續問道:“你是別的學院的?來參加教育學院的培訓課?”

婧芝抬起頭,注視著眼前這個“文質彬彬的學者”,一邊輕輕點頭,一邊小聲回答說:“對……”

“原來是這樣!”“文質彬彬的學者”聽到婧芝的話,反而更來勁,絮絮叨叨地繼續說著:“我想,你應該是別的學院的……呃……我雖然是一個新來的博士生,但是我們學院的人我都已經見過。你剛剛進門的時候,我發現從來沒見過你,心想,你應該不是我們學院的。”

“嗯,你猜得很對,我不是教育學院的。”說完,婧芝立刻低下頭,繼續專心地閱讀需要探討的問題,思考著怎樣回答這幾個問題。

“你怎麼看第一個問題?有什麼想法?說一說吧!”一個尖銳的女性聲音把婧芝的思緒打斷。

透過這人的說話腔調,婧芝第一時間判斷出,她說的是美式英語。

“美國人?”婧芝一邊在心裡自言自語,一邊抬起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那美國人剛好坐在婧芝對面。

她長著一張圓圓的鴨蛋臉,上面鑲嵌著一對水汪汪的藍眼睛;她的鼻樑很高,嘴唇又薄又窄,塗滿深紅色口紅,別有一番魅力。

“我想我們不需要把自己定義為學生的‘老師’。”婧芝一本正經地說道。

婧芝的說話聲音雖然不算大,但她相信,對面的美國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聽清楚她剛才說的話。

“為什麼這麼說?”這美國人繼續提問,顯然,婧芝的話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因為我們不是無所不知,樣樣都精通。”婧芝解釋說道,“在許多方面,可能我們的學生會比我們知道得更多,瞭解得更廣泛。”

“真有意思!”那美國人感嘆著說,“第一個問題是在問我們:作為助教,我們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你剛才是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把自己定義為學生的‘老師’?

既然是那樣,我們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那美國人最後提問時,語速非常快,她迫切地想知道婧芝對這個問題的詳細看法。

“我們最好把自己當成是與學生一起學習的夥伴”,婧芝耐心地解釋說,“這樣既可以縮小助教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又可以不斷地從學生那裡學習東西,不斷進行自我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