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新中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卷 行醫 355 為自考吶喊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卷 行醫 355 為自考吶喊上

他們走進大禮堂,會議已經開始。鄭好看到主席臺上演講人面前的牌子,才知道這位教育專家的名字叫風華瑞。

主席臺大屏幕對於風華瑞的介紹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作家,歸國博士。對方此刻正站主席臺上,西服革履,金絲眼鏡,一副學者模樣。

他侃侃而談。從中國的孔子談到國外的亞里士多德。從古代講到現代,從城市講到農村。從小學講到大學。時不時還丟擲幾句美式英語。禮堂內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熱烈掌聲。

胡凌風悄聲問鄭好:“我們怎麼辦,要不要現在就衝上去把標語開啟,然後痛斥他取消自考造成的危害。”

龐太水對鄭好說:“我們準備好了。”鄭好看向他們。李志國與李文也一起向他點點頭。現在他們都維他馬首是瞻。不過李志國顯然有些緊張,拿條幅的手不停抖動。

鄭好悄聲說:“四周都是保安,看樣還有便衣。現在衝上去也很快就會被拉下來。不要慌,我們能夠遇到教育部這麼大的官員下來視察不容易,能夠進來見到他更不容易,更更難得是他對自考是否能夠恢復還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遇,爭取既然來,就要有所得。”

李文點頭說:“鄭好你說的對。我們現在都聽你的。”其他三人也一起點頭。風博士終於演講結束。接下來到了提問環節。

開始是一位高中教師提問,他的問題是風博士對於中國高考的看法。風博士很坦率的講了他對高考科目的側重點安排很有意見。他認為把英語與語文數學放在同樣的位置是十分不妥當的。是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

他說:“高考改革的還是不夠徹底,將來還要做大跨步的改革,尤其是要提高英語的地位,以適應未來經濟全球化的要求。使我們國家更好的與世界接軌。

至於語文,我們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使其更好的與計算機語言相一致,從而提高效率,加快我國科學發展程序。”

胡凌風說:“這完全是放屁,加快科學發展應該提高數理化的地位。這專家是亂開藥方。”

風華瑞說:“同時要減少古文言文與古詩詞在語文考試中的比重,畢竟古人的那些語法詞彙離我們太過遙遠了。學這些幾千年前的東西,比如詩經什麼的,佶屈聱牙,過於浪費時間,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

風華瑞講完後,沒有人再次提問。風華瑞大概對於眾人不能積極參與,很有些掃興,他還沒有盡興。

他鼓勵說:“大家可以就教育方面積極提問。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話音剛落,後排有人舉手。風華瑞見是個瘦瘦的,臉色頗黑的年輕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方接過話筒說:“風博士,我的問題大概有些尖銳,不知道能不能在這麼個場合向您提出?”

風博士大度說:“我們這是開放的講壇,不是一言堂。只要是有關教育的話題,無論是多麼尖銳,都歡迎你提出來。”

年輕人說

:“風博士是教育界的權威人士,是當年高考制度恢復的推動者。看問題,自然站在大局來看,但我比較關心風博士對自考制度的意見。最近有關自考取消的事情,受到很多人關注。看報道,風博士一直在取消自考方面起著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想聽聽風博士對於取消自考是出於那些方面的考慮?”

風博士點點頭說:“你的這個問題好,看樣你對於我是做了一番瞭解的。取消自考正是我力主提出,下面我就我的一些觀點做一些闡述:

1、自學方式自古就有,但是把它正式作為獲取大學文憑的制度,是從1978年後才開始的。它的產生有其歷史背景,自考制度誕生時,普通大學入學率低,全國平均只有1.4%,不少省市還低於1%。在當時大學入學率很低的情況下,自學考試滿足了很多人求學的願望……

但時至今日,隨著大學擴招。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已今非昔比,全國平均大學入學率已超過23%,不少省市已達到高教育普及階段。廣東省去年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經達到78%。

現在這兩年自考的人數都有下降。有鑑於此,我認為高等自學考試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有必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2、自學考試存在管理混亂,課程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知識老化的情況。並且沿襲了普通學歷教育,助長了唯學歷論,造成了文憑氾濫。並不能達到真正提高人們技術和能力的目的。

3、自考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舞弊現象嚴重,文憑水分很大。

總之,自學考試是通向學歷文憑的走私通道,取消自學考試制度,是整肅高等教育學風的需要,是嚴格大學文憑標準、淨化人才市場的需要。”

風華瑞對年輕人點點頭說:“不知道我的這些回答能否讓你滿意。”

年輕人說:“針對風博士的觀點,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在此當講不當講?”

風華瑞很感興趣地說:“歡迎發表你的看法,我說過,這裡不是一言堂,所有人都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年輕人說:“教育從來不是小事,教育是關係民生的大業,風博士動輒談取消自考,不知道你是否傾聽過數百萬正在自考學子意見?”

風華瑞解釋說:“取消自考,是我參考國內國外很多成熟觀點,以及自己幾十年深思熟慮的結果。當然不是不是隨隨便便提出來的。”

年輕人說:“剛剛聽過您的講演,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篇幅講的是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的問題、這說明中國高等教育當前一樣存在著不良現象。可是在這裡具體到某些高校的問題,在職研究生問題,你都只是談改革、改變,而對於自考則動輒得咎,則是制度本身的問題,就直接取消,對待自考與國家全日制學校教育,風博士為什麼量刑標準如此不一呢?這觀點是否值得商榷?”

年輕人的問題變得十分尖銳,禮堂聽眾一片譁然。

年輕人繼續說:“當偏見成為一種習慣,就是一種歧

視,學歷歧視。這裡不是碩士生對本科生的歧視,而是相同學歷下不同學習方式的歧視。我們中國有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身,還有一句話,叫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為什麼這些話能成為名言,就是因為我們中國文化是恰恰相反的,最講究出身的文化。所以這些話才能那麼刺耳,那麼提醒人們。

一方面自學考試在國際上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另一方面成了越來越多渴求知識人的進步階梯。但現實是許許多多像風博士這樣的教育專家卻要一心心的取消自考。

據我所知,自考被稱為中國的第一考,幾十年來,累計4800萬人參考,850萬人獲得大專以上的文憑,這樣的自考,這樣的一撥撥走出的自考人由此改變自己命運,怎麼就不應該存在下去呢?

全國平均大學入學率已超過23%”,難道其餘百分之七十多的高考落榜生,就不重要了嗎?

怎麼能無視群眾對教育產品多樣化的需要呢?自考制度的生命力這麼長,自然有它的優勢和長處。

我們每年有以十萬為單位計參加自考的新生,雖然短期出現了報考人數的下降,但請不要無視它龐大的基數和慣性。

綜上所述,現在在論點論據均不充分情況下貿然談取消自學考試,請問這合適嗎,這樣理性嗎?

自學考試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補充,在當前國內還是培養高等教育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希望能用理性的思維看待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博士可以抱怨自考的不是,你也有權利這麼做,你畢業於名牌大學,對自考並沒有什麼感情。取消自考對於你只是輕輕鬆鬆一個決策。

但是我想作為政策制定與執行者應該站在一個中立客觀的角度上來看待自學考試。

假如能讀普高,誰都不會讀自考。我相信大部分人的選擇是這樣的。但是我問你一句,假設規定這些普高學生都必須要參加自學考試,除了少數的名牌大學外,請問又有多少人能順利畢業呢?

我想結果大家都心知肚明。結果恐怕是慘不忍睹的。別太看不起自考。

誠如你所說,自考也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管理混亂,課程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知識老化的現象。然而這一切,不會改變自考的偉大。

從教育發展歷史來看,所有國家的高校教育都是最初如我們高考嚴把進口關,轉變為像自考一樣嚴把出口關。

在西方大部分國家這樣做了,這也是很多西方高校承認自考而不承認中國很多普高學歷的一個原因。

自考不是精英教育,但卻是大眾教育的最好檢驗手段之一。教育就是培養人造就人的。不能因為學習方式不同而受到侮辱。即便學得不好又怎樣?學,在困苦的條件下堅持自我學習,這就是了不起的。”

鄭好說到此處,大廳內響起了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