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宦海洗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一章 造化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一章 造化弄人

各門各派,偷學武功都是第一大忌。誠然,這刻板的規矩讓許多門派扼殺了很多天才的出現,但就像嫡長子繼承制一樣,它保證了一個門派傳承的穩定。

穩定大於一切,所以所有破壞穩定的另類都要接受最嚴厲的懲罰。

而對於不戒來說,當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出大挪移身法的時候,他將要面對的結局不外乎就是三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一個,廢去武功,逐出少林。

第二個,廢去武功,關進戒律院。

第三個,逃出少林寺,然後浪跡天涯,接受少林寺不死不休的追拿。

不戒看似粗獷,卻是粗中有細,更何況這樣的選擇題根本就不需要選擇。

羅漢堂裡從反抗,到失手傷了第一條性命,再到一路奔逃,該說是佛祖保佑吧,在不知殺傷了多少名義上的師兄師弟之後,在寺中各院的長老首座趕來之前,他還真的逃出了少林寺。

忐忑的心情漸漸平復之後多年的禪修也讓他有過些許悔恨,也想過要不要像個漢子一樣回到寺中接受自己應得的懲罰。

雖然這只是一閃而逝的一個念頭,雖然心中有種種的不甘心,但他在剛剛逃出來的那十來天的日子裡是真的認真的想過,糾結過,然後在他真的做出決定之前,四個戒律院的武僧找到了他,不由分說的便動了拳腳。

然後他手上就又多了四條人命,同時知道了兩件事。

自己當初之所以如此順利的便從藏經閣裡偷出了秘籍,是因為師父的緣故,具體師父是怎麼做的不知道,反正是因為師父的緣故。

這次自己的叛逃,師父為他擔下了罪責。掌門方丈罰了他八十背杖,師父受下了,而且整個受杖的過程中沒有運功抵抗。

結果自不必多說,師父死了,據說含笑而逝。

怨誰?

怨掌門方丈?

八十背杖確實很多,但師父如果不自願散去內力護體,這八十杖根本要不了他的性命,所以師父可謂是一心求死。

怨師父當初不該幫自己進藏經閣偷秘籍?

不戒還沒有這麼無恥。

想來想去,竟然是自己害了師父,害了自己,更害了寺中上下的許多性命。

沒臉回寺中去面對師父,也沒有去見佛祖的勇氣,寺中也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接下來還不知有多少高手前來捉拿,甚至追殺自己,不戒便只有“逃”這一條路好走。

少林寺發了綠林帖,將不戒的罪行昭告天下各門各派。

不戒的逃亡之路由此愈發的坎坷了起來。

一路走,一路殺,江南、陝甘,甚至在關外的白山黑水都有了不戒的足跡。

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京城。

到底是天子腳下,花花世界令人迷醉。

他喜歡上了酒肉,而這裡有天下最好的美酒珍饈。

他不想活在一個充滿恐懼每天連一個好覺都睡不踏實的地方,而京城裡,江湖人總不敢太放肆就是了。

然後他託庇在了通勝賭坊李德福的羽翼之下,別說,還真是過了十多年的好日子,他的武功也與日俱增,達到了一流的境界。

但這可以說就是他今生武學一途的終點了,因為他的心結在羅漢堂前永遠也不會解開。

舒服的日子終結於三個小太監的出現,然後又有一個老太監用毒藥威脅他跑腿兒。

他忽然明白,武功再高終還是做不得天下第一,哪怕真做了天下第一,大浪淘沙,他總也做不得一輩子的天下第一。

既如此,武功再高又有什麼用?

既如此,那不如求一個心安。

他有些明白了為什麼寺裡有些師叔師祖一生經驗佛法卻對武功不屑一顧。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到處的再走一走,再看一看,然後回少林接受自己應得的懲罰,或者說報應。

哪怕是死。

從不戒做出這個決定到他真的再回到少室山下,他一共用了四年的時間。

不戒可以確定自己是真的累了,在山外也沒有遺憾了,所以才回來的。

少室山下的村莊裡,他遇到了七個下山遊歷的少林僧侶,簡單的交談之後他得知對方按輩分來說竟還是他的師弟師侄一輩。他隨即也報上了自己不戒的法號,在對面劍拔弩張的反應中他伸出了雙手,坦言自己是回山領罪來的。

故事直到此刻,如果忽略死傷在不戒手中的那些無辜性命,那也不失為一段佳話,一個圓滿的結局,傳到江湖上他不戒也會是一個求仁得仁的磊落漢子,甚至如果他這次僥倖不死,一心修佛,老了還能混個高僧噹噹也未可知。

可是偏偏的,出現了六個自稱白蓮教的殺手二話不說的對他們展開了攻擊。不戒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成功地將六個白蓮教的殺手給殺了,但他的師弟師侄們卻也一個不剩的全死了。

在用手裡的戒刀將這群殺手碎屍萬段之後不戒想將師弟和師侄們的遺體給拖到路邊的林中安葬,結果碰巧又遇到了不知為何下山的僧眾。

黃泥

終究還是掉到了他的襠上,而且是僅僅糊在他屁股的位置那種。

“原來,佛祖也不願意我當和尚啊。”

“那師父,徒兒該怎麼辦啊?”

渾渾噩噩的,不戒又往京城而去,也沒有為什麼,或許是因為除了少林,京城是他最熟悉也過得最舒服的地方吧?

來到京城的這一天,踏過城門口,不戒摸了摸懷裡的四十八兩銀子,他徑自去了自己熟悉的那間茶樓。

那茶樓老闆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常說自己是個高僧,還喜歡聽自己說其實自己也說得顛三倒四的經文,尤其是那些佛經中的小故事。

不戒想找著老闆說說話,談談人生。

結果剛走到茶樓的門口,四周忽然便喊殺沖天,身前身後全是持劍拔刀的江湖人,他不戒就被圍在了正當中。

“殺閹狗?”

誰是閹狗?

壞了,老王頭兒!他不會有事吧?

深知江湖俠士行俠仗義不拘小節的作風,不戒當即一躍而起,想要從茶樓的二樓衝進去。

然後他對上了一雙似笑非笑,似曾相識的眼睛。

再下一瞬,一隻手抓在了自己的大禿腦袋上,把自己好像根油條一樣拎著,整個人半懸空的吊著。

“不戒,你也來湊這個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