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宦海洗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八章 論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八章 論爭

三月二十七的這個上午,呂超然隨著商隊從大同入關,算是正式踏上或者說重新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作為蒙古王廷的使節出使大明,也先一開始為他準備了一個三百餘人的使節團,但最後卻被他婉拒了,理由很簡單——怕死。

雖然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他不一樣,他不是一個地道的蒙古人,而是正經八百的漢家血脈,每一個民族對於叛徒的痛恨從來都要遠遠超過敵人,一個蒙古使節的身份未必能保得住一個叛徒的性命,哪怕再加上三百人的衛隊也不行。

也先對此也表示了理解,於是便讓他自己安排,只是派了三個護衛同行。

“又回來了。”呂超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沒有絲毫羞愧之意,只有驕傲和自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年寒窗卻屢試不第,同樣的十年放到草原上自己卻享受了富貴榮華再到今天的“衣錦還鄉”,至於臉面,臉面又當得幾錢銀子?

同行的商隊到了大同城便算是了結,發賣貨物然後又準備繼續往草原上走。於是呂超然便帶著三個護衛與商隊的頭領分別,接下來到京城的路就只能靠自己了。

隨便找了一家酒樓領著三個護衛在雅間裡點了一大桌子菜吃了一陣子,呂超然舉起酒杯敬道:“接下來就全仰仗三位了。”

三個護衛看了他一眼,也不說話,氣氛略有些尷尬。

呂超然也不在意,訕訕的自己把酒喝了,臉上的笑容卻愈發的燦爛。不待見自己不要緊,只要他們能履行職責護衛自己周全也就夠了。

這三個護衛一老兩少,據說還是師徒關系。彼此相處到如今也有一個月的光景,交流不多,呂超然也只知道這三人是師徒的關係,那個老的是師傅,名字不知道,好像不會漢話,兩個徒弟一個叫滿都噶,一個叫托爾坎,他們兩個倒是會說漢話,所以日常交流都是呂超然和他們兩個說,然後他們兩個再翻譯給他們師傅聽。

呂超然自己也會說蒙語,只不過不甚流利,在語言一道上他實在是沒什麼天賦。

酒過三巡,三個護衛中那個老的忽然對徒弟嘰裡咕嚕的說了幾句,之後那個托爾坎便翻譯道:“喂,我師傅問你,咱們接下來就這麼直接去京城嗎?那喜寧小王爺的下落又要如何尋找?”

提起這事兒,呂超然自己心裡也是一肚子牢騷。當初你們自己將那個喜寧給趕到了大明,如今反應過來不對想要再找回來。

天下之大,想要找一個人的下落不吝於大海撈針,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但偏偏也先給他下了死命令,和大明朝廷談的如何不重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喜寧給找回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他自己也不用回蒙古去了。

這事兒呂超然想了一路,現在也大概有了些想法,本來也是想與三人說說的,正好他們問起來了,便回道:“天下之大,想要找喜寧小王爺憑著咱們四個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借力。大明朝廷東廠和錦衣衛的眼線遍佈天下,我準備讓他們來幫忙,如果他們也找不到。。。那我們也只有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托爾坎對著他師傅翻譯了一陣,轉頭又問道:“喜寧小王爺身份尊貴,如果被大明朝廷知道了會不會以此作為要挾?”

“話分誰說,事兒分誰做。”呂超然得意的笑道:“漢人都是軟蛋,大明朝廷裡邊兒的那群官老爺更是惜命。所以我們到時候表現的強硬一些,只要他們不想和我大蒙開戰,那到時候只能把喜寧小王爺乖乖地送回來,到時候我們帶著喜寧小王爺回到草原上,打還是不打,再由大汗決斷便是。”

“既然你有想法了,那便按你說的做吧。”

呂超然又接著道:“不過漢人的那些江湖上的遊俠兒卻不懂進退,一旦知道我們的身份恐怕會不知死活的來找咱們麻煩,還請三位一路上務必護我周全,只要進了京城,剩下的就都好辦了。”

“知道了。”對面冷冷的回道。

呂超然所說的話客觀來說其實也不能說就是全無道理,文明與野蠻的碰撞在這個冷兵器時代總歸是落於下風,權衡利弊之下,漢人厭惡戰爭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徐寶正是清楚這一點,所以才將朝堂上又做了一番清洗,把那些只知道誇誇其談的大嘴巴給清理出去。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將蒙古使團即將到來的訊息公開之後局面還算平靜,沒有支援,也沒有反對。這也就夠了,只要他們閉著嘴不添亂,徐寶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徐俌昨天去了東廠,如他所說,只是在地牢裡轉了一大圈然後便回到了府上,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甚至連他兒子都沒說見一面。今天上午的時候徐俌和張懋兩人一起進宮面聖,當然了,實際上是去見兩宮太後,估計是為了辭行。

徐寶得到訊息之後便去了徐俌的府上等他回來。這麼長時間不見面,臨走了總還是要見一面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些事還是要當面說一說才好。

“憑我大明如今的國力,想與韃子打一場並沒有什麼問題,勝算至少有六成以上。”

“那不知剩下的那四成又落在哪裡?”

“江湖、文官、還有天意。”隨手拋下一把魚餌,湖中的錦鯉成群的聚集過來,徐俌嘆了一聲,目光也變得深沉了起來:“還是你說吧,當年的事兒還是你知道的多些。”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一顆耗子屎壞了整鍋湯罷了。”張懋臉上也沉下了臉,過往的回憶顯然並不是那麼愉快:“戰者,將、兵、糧草,說白了也就是這麼三樣。當年土木堡一戰,先帝御駕親征,百戰之將三五十人,四十萬大軍亦是精銳,知道咱們輸在哪了嗎?”

“糧草?”徐寶有些疑惑。

以大明國力,支撐四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絕對不應該有任何問題,尤其皇帝也在那四十萬大軍之中。可張懋話裡話外的意思似乎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其實說到底,是黨爭。”張懋搖搖頭:“文武之爭、君臣之爭、江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