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宦海洗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少林來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一章 少林來客

雖然方向有些錯漏,但不得不說張懋和徐俌這一番話對徐寶也是一個很大的警醒。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顛簸不破,不把內部潛在的敵人平定,沙場上的交鋒也就無從談起。

至於潛在的敵人是誰,徐寶現在想來,朝堂上的那些文官自然算是,但能處理的徐寶這幾個月基本也都處理了,該殺的殺,該放的放,剩下的都是些做事的和話少的,再殺下去名聲如何不打緊,只怕會影響到朝廷的正常運作。

然後是江湖上的事。

江湖人總是將是非黑白掛在嘴邊,將每一個江湖人的身份設定為非黑即白,非正即邪,暗地裡如何不去說,但明面上總是掛一個“正道人士”或者“邪魔外道”的身份,追根溯源,就是為了告訴旁人自己也是有勢力有靠山的。

這幾年透過徐寶的謀劃,李玄的行動,江湖上已然是清淨了不少,不計其數的中小門派消失於歷史的塵埃,剩下的除了那些天地不管的遊俠兒便只剩下了幾個大門派大世家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黑道的還是白蓮教這個老字號,白道則慘了些,當年的六派四閥如今勢力仍雄的只剩下了三派三閥,三派是少林、武當、峨眉,三閥則就是西門世家,南宮世家,還有北山世家。

華山、崆峒、崑崙三派其實還在,只不過勢力已是大不如前,至於東方世家。。。因為漢水一役家中高手死傷殆盡,好像已經淪落為三流世家,想要重現盛況怕不得過上個百十年。

“白蓮教。。。”徐寶想了想,搖了搖頭。

白蓮教總壇在崑崙山脈中的一個名為琉璃淨土的山頭兒上,大概的位置知道,易守難攻,發兵去打不切實際,如果朝廷硬要發重兵去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實在得不償失。

原因也不難理解:不打,白蓮教教徒遍佈天下,白蓮教的總壇在,那將來真有個天翻地覆朝廷好歹還有個方向。一旦真打下來了,損失慘重不說,白蓮教四分五裂,又沒了統一的聲音,說不定天底下要冒出多少個明王佛母,就好像癩蛤蟆趴在腳背上,不咬人卻噁心人。

如今大戰在即,倒也不能說就不管了,好歹都是漢家血脈,徐寶覺得有必要跟白蓮教談一談,當初答應王夢蝶的事兒也是時候操辦一下了。

而至於那些正道人士。。。

徐寶想起他們也是有些頭痛。

自己雖是宮廷內宦,卻也算是半個江湖人,與白蓮教是敵對的同時在正道人士眼中也是個魔頭級別的存在。尤其最近自己安排天棄子去少室山下殺和尚的事兒敗露了之後更是犯了眾怒,正道群雄聞聽此事無不義憤填膺,人人都說要誅殺徐寶匡扶正道。

這事兒要是放在往常徐寶也懶得搭理他們,誰敢來殺了就是。但這次不同,一是時機問題,萬一有百十個因為自己的緣故而連家國都不顧,跑到戰場上搗亂那可是一樁麻煩,二是這次牽頭兒的人是少林寺。

倒也不怪他們,這次自己算是騎在他們脖子上拉尿,他們要是能忍,那江湖上他們這些和尚也就不用混了。

四大皆空,真空了他們吃什麼喝什麼去?

少林寺起於漢,興於唐,藉助佛門的影響力,如今在大明朝早已不是一個單獨的江湖門派或者庵觀寺廟,更像是一個介乎於朝廷與江湖的一個衙門,朝中官員凡是信佛的說不得都要給幾分面子。

同時少林和武當交好,武當又是永樂皇帝欽點的道門聖地,這裡邊兒的影響力那也是不言而喻。兩者加在一起在搭上個峨眉派,有時候徐寶都覺得自己是捅了一個馬蜂窩。

不久前江湖上傳出訊息,說少林寺將來京城找徐寶討要公道。一開始徐寶還以為是有人造謠,後來證實是確有其事,而且是少林方丈了凡大師親自前來,隨行的還有什麼少林四大神僧以及十幾個護法之類的。

整個江湖隨著這個訊息的傳出而沸騰,有名的大俠無名的小蝦一個個都往京城來,似乎認定了會有一場大熱鬧。

徐寶派人專門去問了凡大師到底想做什麼,得到的回覆卻只是一句“貧僧來與公公講道理”。

好吧,你要來便來吧,你有道理,我有刀子,到時候說不過你我就砍你!

徐寶不攔了凡是因為忌憚他背後的少林寺,但對其他人就沒那麼客氣了,好好地京城重地,天子腳下聚集那麼多的江湖人算怎麼回事兒?於是安排江燁帶領他的第四司出京去做做掃除,別讓那麼多人都進京來。

只是也不知道這裡邊兒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江燁的理解似乎是乾脆除了少林寺的和尚其餘人都一併殺了了事,順便正好給自己手下培養的殺手開開鋒。

徐寶知道這事兒之後已經是江燁出去近一個月後的事兒了,看著一地的人頭,徐寶隱約間似乎看到自己頭上掛了一個“江湖公敵”的稱號一樣。

當然了,江燁的第四司一共就六十七個人,要來京城湊熱鬧的江湖人何止千百,哪怕站著讓江燁的第四司去殺也殺不過來,所以最後京城這段日子還真是熱鬧了許多,每一次徐寶從東廠出來都會感覺到無數雙不懷好意的眼睛從四面八方的盯著自己。

而那位正主兒了凡大師倒是走的慢悠悠的,近兩個月的功夫現在好像才到了天津衛,不過再有幾天的功夫應該也就到京城了。

應該以怎樣的禮數或者排場來招待這位了凡大師呢?

徐寶思索了幾天,卻仍沒有頭緒,與曾柱和楚橘討論了一番,誰也沒個具體的章程,最後還是劉瑾給了個相對靠譜的主意:“既然了凡大師說是來講道理的,那自然要分個是非對錯。督主,論嘴皮子,十個唸書的也比不得一個唸經的,不如咱們就把他給請進東廠來,他說他的,咱們樂意聽就聽,不樂意聽就趕他走,反正沒外人,誰知道怎麼回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