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青雲之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橫加指責,混淆黑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六章 橫加指責,混淆黑白

羅程下車後,徑直到了帳篷前,這看看,那瞧瞧。

隨後羅程到了安裝人員近前,打聽著:“師傅,怎麼這麼多帳篷?哪送的?誰讓送的?”

“我們只管幹活。”安裝人員頭也不轉地回了一句。

“就只是帳篷呀,人們怎麼休息呢?”

“我們只管安帳篷,別的不清楚。”

“裡邊的床、爐子什麼時候能到?”

“這都是計件話,我們急著幹呢。”

什麼都沒問出來,還被對方嗆了,但羅程並不氣惱,說了聲“打擾了”,奔向停靠的汽車。

連敲了幾輛公務用車,全都只有司機在, 這些司機一問三不知,羅程便再次奔向帳篷區域。

剛才已經看過,靠外邊這些帳篷都沒休息、取暖之物,也沒有人,於是羅程徑直往後走去。

第四排、第五排同樣什麼也沒有,只到第六排才見到人,但帳篷裡也僅是一張床,床上坐著兩個人。

羅程客氣詢問:“大哥、大嫂,爐子都沒有,不冷呀?能待住?”

“一小時掙五十呢,穿的厚點……”女人回道。

男人馬上一扯女人:“胡咧咧個甚,不讓說嘛!”

“對,對。”衝著男人一笑,女人馬上又對羅程說,“感謝你們熱情服務,感謝你們送來溫暖,你們辛苦了!我們知道,爐子十二點就能到,就能生火,我們理解。”

羅程聽的一頭霧水,囑咐對方注意保暖,轉身出了屋子。

又找到一個類似帳篷,羅程再次詢問,聽到的也都是“感謝”語句。

一直走到最後排帳篷,羅程又進了最邊戶。

這間帳篷不但有床有椅,還生了爐子,暖烘烘的,裡邊一共九個人。

經過詢問,這是兩戶人家,兩個中年女人是親姐妹,被臨時安置到一起。

在聊天過程中,這些人既感嘆地震無情,也感謝鎮裡、村裡和區裡,還對羅程上午救人讚賞不已。

同樣都是交流,同樣上午也都見過羅程,這個帳篷裡的人更像是生活中家庭,真實、有溫度,而那兩個帳篷完全就是等著回答問題。

從這個帳篷出來後,羅程再沒去走訪其他帳篷,他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都是那條關於“震中”的推送訊息鬧的。

坐回緊緊跟隨的越野車上,羅程抬手示意:“村委會。”

當汽車又轉過一個彎,能夠看到村委會時,羅程就不由得一楞:門口怎麼圍了那麼多人?

汽車來在近前時,羅程才發現門外停了三輛車,一輛是區委書記專車,一輛是區長的,還有一輛掛著邊防部隊牌照。

來人了。誰來了?

帶著疑問到了車下,羅程才弄明白,怪不得那麼多區局負責人沒在車上,原來都在村委會大院外守著呢。

人們讓開一條通道,羅程走了進去,一眼便看到了副秘書長金卓嘯,隨即又看見了市長和市、區許多重要人物。

羅程個子本來就高,又忽然分人流進來,市長肖陸生自然也看到了,但瞟了一眼後,便又繼續著講話。

“剛才也說了,在首日抗震中,你們做了許多工作,有些工作還很有成效值得肯定,但有的作法就欠妥了。”

聽到市長說的最後半句話,艾河區諸人全都屏息靜聽,好多人同時還緊張的不行。

故意停頓了一下,肖陸生繼續說:“做工作一定要腳踏實地,尤其抗震救災事關百姓冷暖甚至生命,一定要實事求是,而不是流於形式。牛肚峪村六七十戶人家,在家人口也就二百多,現在卻一下子弄了那麼多帳篷,煤也堆的不老少,這也太浪費了。”

“一個帳篷起碼住兩家七八口人沒問題吧,為什麼非要弄那麼多?多出來的帳篷最後怎麼處理,其間運輸、組裝、配套、人工這都是錢呀。與其這麼華而不實,不如提高災民生活品質,不如讓人們得到更切實際的實惠。煤弄個百噸左右,七八十噸,先燒著,不夠再弄。現在弄那麼老多,風化、揚塵,既浪費也汙染環境。”

市長停止了講說,現場靜了下來,但人們的內心卻無法平靜,有些人甚至心如油澆。

撐了一會兒,也正好想出了措辭,阮鈞鋼開了口:“非常感謝市長的批評,更敬佩市長的敏銳觀察,在這點上我要做自我批評。我只想著如何不讓災民受罪,只想著盡最大力量讓災民吃飽穿暖,卻忽視了過尤不及的檢查。區委一定會接受教訓,一定要深刻反思,區府更要嚴查根源,必須給市長和市委、市府一個交待。”

皮球踢過來了。魯炬暗哼一聲,剛要接話,被肖陸生攔住了:“你和我一同出差,一同趕到的現場,你清楚這事嗎?”

魯炬搖著頭,如實回覆:“不知道。”

“那就由知道的解釋一下。”肖陸生說著話,目光投向了艾河區副職們。

“羅副區長,你早上不是到這裡了嗎?應該清楚吧。”江鑫焱眨動著眼睛,把問題推給了羅程。

羅程接了話:“市長,晚上帳篷到的時候,村裡給我打電話,說是總共來了帳篷二十頂,煤四十五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肖市長“哦”了一聲,看向金副秘書長。

金副秘書長立即說道:“經過清點,現場共有六十六頂帳篷,煤大概三百噸左右。”

“上午申請的時候,村裡讓我給算一下,我說申請三十五頂帳篷、七十噸煤,村裡就這麼在電話裡申請了。晚上八點多的時候,村裡打電話,說是帳篷到了二十頂、煤四十五噸,還說相關部門就給這些。他們讓我幫著解決,可我並不分管救災物質調配,就讓他們寫份報告,明天趕快遞上去。”羅程說明著。

“這就有意思了,憑白無故多了這麼多物資,難道是大風刮上來的?”肖陸生說的玩味,但臉上卻很冷。

後背忽被輕推了一下,江鑫焱明白是讓自己擺平,只得向著後排招手:“週二海,怎麼回事?”

週二海臉頰肌肉連跳了幾跳,硬著頭皮擠進人群,偷眼四外看了看,支吾著道:“我,我這一天忙的頭暈腦脹,忘了,忘了誰都說過什麼了,也沒記得有什麼報告的事。”

聽到此話,尤金宇立即招手叫過民政局長。

民政局長來在近前,小心但肯定地說:“調撥物資只有分批到位,不可能超額支付。這事我是沒向具體經辦部門盯問,但民政局絕不會無的放笑,肯定是接到相關申請,情況特殊很可能是口頭的。”

“阮書記,怎麼回事呀?”肖陸生點了名。

怎麼回事?怎麼……阮鈞鋼腦子一轉彎,有了主意,對著羅程沉聲道:“羅副區長,你是副指揮長,日常也分管抗震救災工作,這裡災情這麼嚴重,市長都來了,我們大夥也到了,你為什麼姍姍來遲?特殊時期脫崗可要不得,班子成員更不能帶這個頭。”

這帽子可不小,別給我。羅程想到這裡,彙報起來:“今天早上……”

走了這麼多地方?走了這麼遠?市長正批華而不實呢,這就來現場直播了?好多人都懷疑羅程話裡水分不小。

“步行就走了將近百里?”肖陸生也提出了疑問。

“是的,這是計步數,頂平時一週走的了。”羅程取出手機展示著。

四十八點七公里,真的呀。勘察了那麼多現場?在震驚的同時,人們仍然有疑問。

“早上五點多我從區裡出來,天亮的時候到的牛肚峪,下午兩點多離開的,去了……”羅程邊說邊展示手機圖片,確實是五個鎮、二十一個村。

難道他算出有這一場?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還都拍了照?好多人都不禁納悶,阮鈞鋼一時也沒合適語句。

“羅副區長,那你也不能撒謊呀。我那會打電話問你,你說在村裡,可為啥半個多小時才來?”江鑫焱又來了一句。

羅程很不客氣地說:“我當時的確在村口,只是看到多了那麼多帳篷,就下去打聽來著,再說你也沒說市長來了,更沒說讓我到這,我是準備找村幹部瞭解情況趕上的。”

現場靜了下來,好幾人也低下頭去。

肖陸生緩緩地說:“牛肚峪村災情確實很嚴重,還壓住了兩家人,幸虧都救出來了。”

“市長,外面太涼了,您還是到屋裡去吧。”阮鈞鋼適時岔起了話頭。

肖陸生沒理阮鈞鋼,而是問道:“哪兩家人叫什麼來著?”

“黃金山、牛文禮。”

“黃金山、大算盤。”

蔣才龍躥到近前,搶著回覆,比羅程還快了半拍。

他搶什麼?莫不是蔣才龍把這事攬頭上了?羅程不禁狐疑起來。

“大算盤?牛文禮?”肖陸生疑惑的看向回話二人。

“同一個人,外號和本名。”阮鈞鋼急忙給出回覆,然後輕聲斥道,“蔣才龍,讓你說話了嗎?爭什麼爭?”

羅程聽出來了,阮鈞鋼明面上在說蔣才龍,其實是敲打自己呢。

“咳,咳。”

肖陸生乾咳兩聲,待到現場沒有雜音後,嚴肅地說:“救災物資充沛是好事,但出現今天這種情況就非常不好,這是一種嚴重浪費,是置公共財產於不顧。無論是有關部門也好,還是村裡也罷,都不該浪費那些帳篷和煤塊吧。浪費可恥,浪費也是犯罪。”

見到市長不再追問細節,而是講起了原則,阮鈞鋼等人心裡都松了一口氣。

而羅程卻微微皺起了眉:好多事都糊塗著呢,自己要不要說明白一些?還是就任由橫加指責、混淆黑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