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青雲之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奇怪的螟蟲,奇怪的報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二章 奇怪的螟蟲,奇怪的報道

嚴教授科研團隊的人來得特快,李工親自帶隊,次日晚間便到了,直接就去了申家壩鎮。

竇智勇等農業幹部已經先期入駐,也已與杜軍生等人拿出了意見,於是連夜就和李工等人探討起了方案。

轉過天來一大早,李工等人就在農業局和鎮裡幹部陪同下,實地檢視了蟲害情況,羅程也及時的趕去了。

一天一個變化,一天比一天嚴重,現在牛肚峪村的黃芪植株葉片已是白黃為主,那幾個村子黃芪葉片也已黃白相間,看著即令人發瘮也無比心痛。

李工等專家神情也是無比嚴峻,取樣、檢視細之又細。

當地種植戶更是愁眉不展,大部分人都著急上火起了口瘡,好幾個鎮幹部眼中滿布血絲,杜軍生更是牙床腫得老高。

上午看過申家壩鎮種植地塊,下午又看了另兩個鎮的情況。那兩個鎮的黃芪植株長勢良好,完全已經後來居上,植株黑綠黑綠的,迎風搖曳,甚是壯觀好看。

整個一天轉下來,專家們既心事重重又疑惑不已,晚上則又是半個通宵。

為了保證消殺效果,卻又要盡量減少農藥對植株的副作用,專家會診方案分三步走,即分三次來消殺。現在申家壩鎮的許多黃芪植株好比病情沉重的患者,根本經不住猛藥診治,必須治養結合才行。

首期消殺中,牛肚峪地塊以增加植株抵抗力和補充能量為主,消殺完全為輔,另幾個村子則是對黃芪植株養、殺結合。

儘管蟲害為害甚重,但為了不出現不可逆失誤,整個消殺非常謹慎。首先專家對區裡農業技術人員和直接消殺人員進行了培訓,然後專家與技術人員親自在現場指導實施,首期整個過程下來歷時五天。

首期消殺後的第三天,效果開始顯現,蟲害相對較輕的地塊螟蟲死掉好多,蟲卵也大多化為烏有,牛肚峪村黃芪植株的羸弱之勢也稍有扭轉。

又過了兩天,一場大雨下過,殘留的藥效也消失殆盡,第二階段消殺開始實施。

這階段的消殺仍分兩種情況,牛肚峪村地塊參照上次蟲害較輕的植株消殺標準,其餘村子黃芪植株以徹底消殺標準執行。

第二階段消殺歷時三天半,消殺期間即有效果顯現,整體消殺結束後的第二天效果便非常明顯。又經過兩三天時間,除了牛肚峪村外,其餘村子的螟蟲已不見蹤跡,植株長勢再次向好。

在主持消殺期間,對整個蟲害的流調工作也同步進行,李工等人即與當地技術人員進行了研討,還又專門把更多更全的樣本第一時間送回實驗室研究。

按目前的情形,只有牛肚峪村植株需要再次消殺,其餘村子黃芪只需更加精心養護幾日即可恢復正常養護。

就在第三階段消殺即將開始之前,嚴教授親自到了艾河區,帶來了蟲害的整個流調結果和分析。

“豆莢螟的種類本身並不多,而且大多是同類變異,一般展翅寬二十到二十五毫米,前翅黑褐或灰褐色,翅面有一條白色透空條狀橫帶,橫帶上有二三枚小白斑,之前當地較少出現的螟蟲也是這個特點。但這次的的豆莢螟卻大為不同,上次你提供的樣本螟體不全、照片拍攝也不標準,對整個判斷有一定的影響。”

注意到教授看向自己,羅程不禁尷尬,也有些難堪,暗怪自己不夠嚴謹。

在瞟過羅程之後,嚴教授繼續說:“當然了,上次樣本採用寄遞方式,難免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壞,這次取的樣本則充分體現了這批豆莢螟的不同之處。你們看,展翅最寬的樣本達到了三十一毫米,最小的這個也是二十六毫米,橫帶上的白斑達到了四到五個,白斑也較大,頭也大了一圈。”

“從樣本的外形來看,已經顯現出兇殘一面,經檢測相關指標更印證了這點。我不講具體引數,就說這種豆莢螟的破壞力,單個個體絕對相當於其他同齡螟的二到三倍,絕對是豆莢螟中的戰鬥螟……”

人們聽著嚴教授的分析,越聽越後怕,也不禁慶幸,幸好有教授團隊親自幫忙參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呀。

在講說了整個流調結果後,嚴教授就讓其他人去進行第三輪消殺了,獨又留下了羅程。

羅程立馬致歉:“教授,都是我的錯,我……”

嚴教授擺擺手:“沒什麼,你們採取的措施已經夠及時了,主要是這個變異螟種實在厲害。”

“您說這個傢伙是從哪來的呢?”羅程提出了疑議。

嚴教授道:“我單獨留下你,就是和你探討這事的。當地海拔較高,螟蟲類本就稀少,更不可能有這種兇猛的螟類,目前也沒有任何關於此種螟類的記載,這種東西絕對是外來的。”

“全區三個種植鎮也僅是申家壩鎮有,這既是此種螟類外來的有力證明,也說明種子絕對沒問題,也不可能有問題。種子包裝也絕不會有問題,我們不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種子外包裝也沒有接觸蟲卵或成蟲的機會,這個我能保證。”

“透過進一步瞭解,東域自然環境中沒發現與此次類似的螟類,南域倒是有一種接近,像是那種變異的變異種。另外,在東域昆蟲研究所可能有類似的群體,不過這個我也只是猜測,並沒真正見到。”

羅程又插話表示疑問:“從南域飛到這的可能性很小,從研究所跑出的可能性同樣不大,尤其專門飛或跑到申家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那麼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呢?”

“是呀,怎麼來的呢?”嚴教授緩緩地點點頭,“目前以我的調查,是沒能找到答案。”

“不管什麼答案,我必須要找出來,否則後患無窮呀。”羅程咬牙說過,又問道,“這次蟲害對植株之後成長影響大不大?”

“基本沒有影響,但必須注意的是再次發生類似蟲害這樣的事,目前這些植株已經很脆弱了,否則會很麻煩的。”嚴教授的語氣既鄭重也透著沉重。

嚴教授工作繁忙,從到艾河區開始,加上在申家壩鎮調研,總共就待了半天,午餐也僅用了二十分鍾,便帶著助手趕往首府參會了。

在做完第三次消殺後,杜軍生第一時間找到羅程,向羅程承認錯誤,攬下了重視不夠、彙報不及時的責任。

羅程既沒批評也沒特別寬慰,只是淡淡地地:“這事對咱們都是個警示,吃一塹長一智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了,你做一下準備,過幾天會有一個採訪,專門採訪黃芪種植的。”羅程忽然想起了一事。

杜軍生稍稍一楞,隨即詢問:“是講這次螟蟲為害嗎?”

羅程擺著手說:“不不,千萬不要提蟲害,一個字也不要涉及。主要就是講黃芪長勢良好,講對當地農業拉動,講對農民脫貧致富的促進。”

“哦……”杜軍生有些疑惑的接下了任務。

又過了一週,《東域知天下》欄目發了篇《科技助農結碩果,黃芪長勢喜煞人》的報道,專門講了艾河區引進優質黃芪種植的情形,對區委、區府的做法予以肯定,對黃芪種植前景信心滿滿。

這篇報道發了二版整版,這個力度和待遇真是太大了,從政之人都知道其重要性,所以立時在一定範圍的公務員系統引起關注,尤其更成為了艾河區公務人員討論的熱點。

不但紙質媒體進行了報道,《東域知天下》網頁版也同步上傳,《東域百態》等欄目也紛紛轉載,進一步擴大了在黨政和普通群體的傳閱度。

再次翻閱了一通報紙及其相關網頁,阮鈞鋼喊來了區委秘書長恭欣。

“你看了嗎?”阮鈞鋼指了指電腦屏幕,又抖了抖桌上報紙。

“看了。”恭欣回覆的很簡單。

“你怎麼看?”阮鈞鋼又問。

恭欣回道:“科技助農結碩果,黃芪長勢喜煞人。在區委區府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及廣大人民配合下,黃芪種植在艾河區順利開展,這必將是農民增收的亮點,必將是當地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

阮鈞鋼抬手打斷了:“沒要你複述官樣文章,我問的是你的看法。”

“艾河區農業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面積卻很少,而且多為小塊坡地,地塊產能非常低。優質黃芪喜乾燥,適坡地,與當地自然條件完全契合,這是當地農業的福氣,更是廣大農民朋友的福氣。”恭欣又道。

“我要聽你的真實想法。”

“剛才說的就是真實想法。”

盯著恭欣看了一會兒,阮鈞鋼微微一笑:“外面有無不同看法?你身為市委大管家,難道一點兒都沒聽說?還是根本就沒有不同看法?”

我說你又不批評,不說你又套話,真是兩頭堵,裡外欺負人。

恭欣臉頰肌肉動了動,只得儘量斟酌著措詞:“外面倒是有不同看法,不過不是針對種植本身,對於種黃芪一事人們普遍還是肯定的,就是對這遍文章的釋出時機頗有微詞。”

恭欣笑了:“你不必字真句酌,怎麼想就怎麼說,對錯我都不會怪你。”

既然對方這麼講了,再玩心眼也沒意思,而且根本就玩不過對方,於是恭欣略一沉吟,給出了回應:“人們覺得這時候發這樣的文章有問題,是欲蓋彌彰,是掩蓋這裡面的問題。據說申家壩鎮出現的螟蟲當地根本沒有,整個東域也很少,那這東西是怎麼來的?指定是外邊帶來的。外邊有什麼,種子、包裝物、隨行的技術員。”

“可那兩個鎮為什麼就沒有螟蟲?”阮鈞鋼追問道。

“申家壩鎮佔了一半種植量,那兩個鎮總共佔一半,很明顯兩類種子呀。為什麼選用不同的種子,為什麼這種子就帶著蟲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進價低呀。”稍稍停了一下,恭欣進一步解釋,“假如沒有這次報道,人們還僅是懷疑,現在則更證明了這點,分明是在掩蓋某些見不得人的事。”

“你是說有人吃差價或是回扣?”

“人們都這麼講。”

“那你覺得呢?”

“反正這篇文章發表的時機耐人尋味。關鍵好多人並不清楚蟲害一事,僅看文章的話完全都是正能量。何況蟲子暫時也沒了,這就叫死無對證,活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聽完這樣的觀點,阮鈞鋼沒有表態,只是說了句“你先去吧”,便又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