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拜見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3章 詩之風采猶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3章 詩之風采猶存

日出。

有詩的氣息,在葬山下湧現。

升騰。

先是如涓涓細流,清清冷冷,接著便是碧波微瀾,飄飄灑灑,然後便為萬馬奔騰,一片波瀾壯闊。

這時眾人皆怔住般,帶著些震驚看著赫連山。

他們看到在赫連山身上,似乎浮現一副副如詩般的畫卷,令他們心頭大震起來。

在耳邊。

似有一個個讀詩聲在縈繞。

或是君子誦,或是大賢贊,或是少女吟……

似乎《詩經》裡的每一首詩,都化為一個畫卷般的世界,讓他們不得不沉淪。

這天地間。

詩的風采,猶存,依然笑傲東風萬里。

在書院大殿裡,東樓晦感受到詩的風采,渾身一顫,猛然從大殿裡掠出,看著赫連山時,張了張嘴,激動道:“此乃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君子,詩之風采也。”

“詩之君子,可走過一座德門。”

安修亦有些驚歎道。

這時他腦海中,浮現赫連山所說的那句話,不禁低念起來:“《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吾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越念越是驚歎,亦被赫連山之人生追求所感,似乎連自已亦有所不及。

這對他影響亦是極大。

這時眾人紛紛驚醒過來,耳邊似乎不斷響起東樓晦的點評。

這個評價可謂至高之極,令眾人震驚不已。

東樓先生,乃是大賢啊。

從今日開始。

赫連山便是詩之風采,詩之君子……

“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君子,詩之風采也。”

周昌心頭有些感嘆,沒有想到一轉眼,赫連山便化身為詩之君子般。而且,他的確從赫連山身上,感受到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風采。

“詩之君子!”

“詩之風采!”

劉凌和朱雁二人激動萬分。

似乎赫連山成為詩之君子,比他們自已成為詩之君子,更為高興更為激動。

從今日開始。

公子終於可稱一聲為君子了。

君子之美名,遠遠不是公子可及,亦不是大賢可比。

這個人間。

大賢者雖不多,卻亦不見得少。

但君子卻是少之又少。

在葬山書院,能稱為君子者,只有封聖與顏山二人。

一為三鼎君子,一為一鼎君子。

葬山的雙君子之名,亦是名傳天下,只是沒有形成“一聖三英七傑”的稱號而已。

呼呼——

天空上。

突然綻放耀眼白光。

隨之噴發磅礴的文氣,令眾人皆是一怔。

在眾人疑惑之際,便看到天空上,竟然生出一尊淡淡的青色虛鼎,令眾人渾身一顫。

“這、這……”

“君子鼎!這是君子鼎!”

此時不論是學子,還是教諭,皆是無比震動起來,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這的確是君子鼎!

雖然世間君子罕見,但是身為葬山書院的第一屆學子,以及書院的教諭、教習,卻對君子鼎並不陌生。

他們已經見過四次君子鼎,對君子鼎自然十分熟悉。

他們不會認錯。

但是,為何會天生君子鼎?

赫連山並沒有走九德之門啊。

“天生君子鼎!”

這時劉凌激動大呼,猶如自己走過德門,得到天地認可般,“哈哈,天生君子鼎,天生君子鼎!”

天空上。

君子鼎乃是一尊青銅虛鼎,約有一丈見方,四足兩耳。

鼎身隱隱可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等,散發著一股聖潔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有種叩頭膜拜的衝動。

在眾人或震撼,或激動,或難以置信中。

青銅虛鼎迅速降落,沒入赫連山體內。

君子鼎加身!

至此。

繼封聖、顏山之後,赫連山亦成為君子。

咚——

在君子鼎沒入赫連山體內時。

書院的德門,突然響起一聲聲禮鐘聲,不僅在葬山書院響起,亦在儒教八十一書院內響起。

鐘聲悠揚而古遠。

響徹天下。

傳千里。

……

王城。

那座梅花山上。

那座古樸亭臺前,立著一座十餘丈的石碑。

這石碑名為天下君子榜。

雖然聖天崩塌了,但是君子不死,君子榜自然在。

君子榜上燒錄著一個個名動天下的名字。

但是君子榜已經很久不見動過了。

咚——

一聲鐘聲響起,響徹整座王城。

一直守在太卜蘭臺前的僕人,就見君子碑碑面的最下方,出現一個新的名字:赫連山,一鼎。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君子碑前。

立時有唱禮官高聲大唱起來。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一連唱三遍。

一直守在太卜蘭臺的僕人,紛紛把赫連山新晉為一鼎君子的訊息傳回去。

赫連山再次名傳天下。

而在此時。

書院眾人皆是疑惑不已。

為何赫連山沒有走九德之門,卻可成為一鼎君子?

這時,便連東樓晦、安修亦有些想不明白,按理來說,需要走過九德之門,方可成為君子。

但是赫連山沒有。

東樓晦和安修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疑惑。

“奇怪了,為何二師兄沒有走九德之門,卻可成為君子?難道成為君子,不需要走九德之門?”

有學子茫然不解道。

“對啊。”

“為何呢?”

“難道不需要走九德之門,亦可成為君子?”

“有這樣的先例嗎?為我不曾在書上看過?”

眾人討論紛紛。

此時。

第三萬零一縷天運落下。

一縷隨著一縷,皆落在赫連山身上。

“天運!”

“天運!”

眾人激動而驚喜,猛然往天空看去,皆是目瞪口呆起來。

“不會是落下一道吧?”

“一道!”

“一定是一道!”

劉凌激動大呼,忍住如同小孩子般手舞足蹈。

這時安修和東樓晦,亦有些驚訝看著赫連山,這是君子鼎引來了天運?

“原來,這便是借。”

周昌看到天運落下,想起赫連山拜下時所言,似乎突然明白了“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在不遠處。

顏山亦在仰望天運,似乎亦明白了。

在赫連山成為詩之君子,亦引落一道天運,成為天運之子時。

白衣君正在青山城隍府中,慢慢融合城隍金身;封青巖依然躺在青銅棺內,一動亦不動……

咔嚓——

但在此時,卻有鼎破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