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的女人最新章節列表 > 186 老守一妻,終身魏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6 老守一妻,終身魏臣

司馬朗。

司馬朗(171年-217年),字伯達,河內郡溫縣人,東漢末年政治家,“司馬八達”之一。司馬朗年少時就表現得很有見識,漢末動亂之際,受父命帶領家屬逃離董卓,又遷往黎陽,成功躲避戰亂。曹操任司空後,司馬朗被闢為司空屬官,又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所在皆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司馬朗與夏侯惇(dūn)、臧霸等征討吳國,到達居巢。軍隊中流行瘟疫,司馬朗親自去視察,派送醫藥,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歲。

司馬朗是史學家比較重視的人物,陳壽在他的史籍鉅著《三國志》裡單闢出一章《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來寫司馬朗,但,沒有關於和他相關女人的記錄,別的書籍也查不到,只好遺憾地放棄。

…… ……

看看司馬孚。

司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達。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曹魏至西晉初年重臣,西晉宗室,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三子,晉宣帝司馬懿之弟。

自曹操時代起,司馬孚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高平陵之變”時,司馬孚協助司馬懿控制京師,誅殺曹爽一黨。後又督軍成功防禦吳、蜀的進攻,為司馬氏政權的穩固多有功勞。

但他性格十分謹慎,自司馬懿執掌大權起,便逐漸引退,未參與司馬氏幾次廢立魏帝之事。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拜太宰,封安平王。晉武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並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

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馬孚去世,年九十三。武帝為其舉哀三日,葬禮規格比照東漢東平獻王劉蒼,賜諡獻王。

…… ……

司馬孚是司馬懿的三弟,兄弟八人俱知名,在當時號稱“司馬八達”。

是家境還是受市局的影響,司馬孚26至28歲才結婚。

司馬孚性格溫厚廉讓,以貞白自立,不與他人結怨。他還博涉經史,漢末動亂時,與兄弟在遷徙途中,仍不忘讀書自學。

陳留人殷武,海內聞名,曾獲罪被流放,司馬孚前去探望他,與他同住同食,被時人稱頌。

魏陳思王曹植很有才華,清選官屬,以司馬孚為文學掾。曹植恃才放曠,司馬孚總是誠懇地勸諫他,曹植開始並不接受意見,而後卻能向他道歉。

後來,司馬孚又升為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

曹操去世,太子號哭過甚,司馬孚勸諫太子曹丕節哀,司馬孚說:“魏王去世,天下仗著殿下您來發布命令。應當上為宗廟,下為各封國,為什麼效仿平民的孝道呢!”

太子好一會兒終止住哭,說,“你說得對。”

當時群臣剛聽說魏王曹操去世,聚在一起號哭,不再成行列。司馬孚在朝廷上歷聲說:“如今魏王去世,天下震動,應該及早拜繼位的王君,來鎮撫海內,只是哭就行了嗎!”

司馬孚與尚書和洽解散群臣,設定禁衛,完成喪事,擁戴王太子曹丕即位魏王。

後來,曹丕篡漢為魏,是為魏文帝,年號“黃初”。

當時,曹丕選拔侍中、常侍等官,多用左右親近之人,司馬孚勸諫,於是更改人選。司馬孚轉任中書郎、給事常侍,宿省內,除黃門侍郎,加騎都尉。

劉備於黃初二年(221年),伐吳,孫權向魏稱臣,許諾送來兒子作人質,送回俘虜于禁,很久沒有到達。

曹丕疑惑,詢問司馬孚,司馬孚建議不要緊逼,而是準備部隊,靜觀其變。

後來,于禁到達,只是因為路上得病而有所耽擱,而孫權的兒子終究沒有送來。

曹丕率軍到達長江岸邊,責問吳國違背諾言,於是魏、吳關系惡化,吳國停止進貢。之後,司馬孚外放為河內典農,賜爵關內侯,又轉任轉清河太守。司馬孚在曹丕時代也和辛毗(pí)觀點相同,反對伐吳,主張休養生息。

…… ……

魏文帝曹丕駕崩,魏明帝曹叡繼位,欲啟用司馬孚,問身邊的人,“司馬孚有他兄長的風範嗎”

身邊的人回答說,“和他的兄長很相似。”

曹叡說,“我有司馬懿兄弟二人,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於是任命司馬孚為度支尚書。

度支尚書,魏文帝曹丕時開始設定,掌管國家財政,相當於財政部長。

期間,司馬孚到鄉下視察,看到一女頭插稻草自賣自身,司馬孚到近前探問,才知此女父亡沒錢收殮,想賣掉自己傳送父親。司馬孚出錢傳送了女子的父親,女子要跟著他走,司馬孚拒絕,說,“我只幫到你就好。”

女子說,“我葬了父親,可是,我怎麼活呢?”

司馬孚想了想,帶女子回到自己府上,但只讓女子服侍妻子,照顧孩子,對女子無染。一時之間,傳為佳話。

此女子姓趙,叫趙佶。

…… ……

司馬孚認為要擒敵獲勝,應該先有準備,每次諸葛亮入侵關中地區,邊境的士兵不能抵擋,需要調集中央軍隊奔赴戰場,倉猝間總是來不及準備,應該預先選出步騎二萬部隊,分為兩部,以作交戰之用。

他又建議,關中地區連年交戰,糧食物資儲備不足,應該從冀州調集農夫五千人屯於上邽,秋冬訓練,春夏屯田。

這些建議都被採納,於是關中物資充實,對待蜀國的進攻也有應對。

…… ……

魏明帝曹叡駕崩,齊王曹芳繼位,曹爽、司馬懿共同輔政。後來曹爽專權,李勝、何晏(yan)、鄧颺(yáng)等亂政,司馬孚不管雜事,唯端正自己的行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政變奪權,司馬孚同司馬師一起屯兵司馬門,控制京師。

曹爽一黨被誅殺,司馬孚因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後來,司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為太尉。

嘉平五年(253年),孫吳太傅諸葛恪徵發二十萬人伐魏,圍攻新城。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防禦,到達壽春,派毋(Guàn)丘儉、文欽等進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將想迅速出擊,司馬孚說,“進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暫且使用詐巧,不要與敵人力爭。”

故意滯留了一個多月才進軍,此時吳軍士卒疲勞,加之瘟疫流行,於是望風而退。

蜀將姜維進攻隴右,雍州刺史王經戰敗,朝廷派遣司馬孚鎮守關中,統領諸軍。不久,徵西將軍陳泰與安西將軍鄧艾進擊姜維,姜維撤退。

司馬孚回到京師,轉任太傅。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máo)不滿司馬昭專政,率宮人討伐司馬昭,於宮門處被殺。百官不敢奔赴,司馬孚前往。

趙佶先知道的此事,她跑去告訴司馬孚。

司馬孚來到現場,首枕其股(將曹髦的頭部枕於自己大腿上),失聲痛哭說,“讓陛下被殺是為臣的罪過。”

上奏請求捉拿主謀者,正趕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禮節安葬曹髦,司馬孚、司馬昭同群公上表,請求改以王禮安葬,得到批准。

司馬孚性格十分謹慎,司馬懿執政之際,他就有意避免過多地參與權政,而後司馬氏幾次廢立皇帝,他也未參與謀劃。司馬師、司馬昭因司馬孚是長輩,也不敢逼迫他,後來進封他為長樂公。

…… ……

西晉代魏,魏帝曹奐被貶為陳留王,遷往金墉城。司馬孚前往拜辭,握著曹奐的手,淚流滿面,不能自制,說,“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

晉武帝司馬炎封司馬孚為安平王,食邑四萬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設定官屬。

每次元會時,司馬炎下令讓司馬孚乘車上殿,司馬炎則降階相迎。

等到就座後,司馬炎親自獻酒祝壽,以家人之禮對待。司馬炎每次下拜,司馬孚都下跪來制止,司馬炎又賜予他雲母輦、青蓋車。司馬孚雖被如此尊寵,卻不以為榮,常有憂色。

他衣著簡樸,飲食素淡,據說,一餐中,食肉不過三二片,極少飲酒。

他們老司馬家,風雲人物都死在腦血栓上: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死的時候都不能說話,偏癱,都是腦血栓症狀,這大抵和他們饕餮大食肉類,大碗喝酒,濫行性事有關。

…… ……

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歲。司馬炎於太極殿東堂為他舉哀三日,贈“東園溫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緋練百匹、絹布各五百匹、錢百萬,谷千斛”以助喪事。葬禮規格,比照東漢東平獻王劉蒼的舊例。

司馬孚臨終時,遺令,“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 ……

九十三,哥們兒!。

別說三國時期的人,就是當下,能活到這麼個歲數,也是少之又少的。

小說和影視劇說他和曹丕掙郭照,咱不知道;說他終生未娶,那是“莊稼姥兒不認電燈泡子——閒(線)扯淡(蛋)”,他未娶,他的九個兒子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他娶了,他的妻子姓李,叫李什麼,就不知道了。史籍裡除了這個李氏再沒記載別個女人,從他的經歷和性格推斷,他九十三年如一日,除了他媽,就守著這一個女人。

至於趙佶,不知所終,但是,她終身未嫁這倒是個真的。

司馬孚是要求自己近於苛刻的人,在那個年代,官至財政部長,而沒有貪腐案,得是多麼的嚴以律己呀!真真難能可貴。

司馬孚基本是:老守一妻,終身魏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