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的女人最新章節列表 > 255 可謂一代楷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55 可謂一代楷模

三國第八個賢女說的是曹節,說她是維護大漢朝的最後一個勇敢女人,也寫過。

第九個是王元姬。

…… ……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北)人。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朗之孫女、王肅之女,晉文帝司馬昭妻子,晉武帝司馬炎與齊王司馬攸的生母。

王元姬出生於書香門第,她的祖父王朗、父親王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王朗是曹魏司徒,封蘭陵侯,王肅是曹魏中領軍,襲封蘭陵侯。

王元姬八歲時,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尤其精通喪服禮儀。只要是有文義的,看了一遍,一定能記在心中。

王元姬九歲時,遇到母親羊氏生病,她不離左右地侍奉母親,很長時間衣不解帶。常在沒有聽到父母的吩咐時就已經順承其意去做事了,舉止行為適當,因此父母讓她管理家事,她總是處理得合情合理。

想想吧,九歲的孩子,還是個女童,就能操持家務。要知道,當時,王元姬的家是怎樣一個大家庭?當時,她的祖父還在世,丫鬟婆子的,一二百人呀!

祖父王朗非常喜愛她,說,“使我們家興盛起來的,一定是我的孫女元姬,可惜她不是男子!”

太和二年(228年),王元姬十二歲時,王朗去世,王元姬非常哀傷、痛哭流涕,發自內心,父親王肅更加珍惜重視她。

太和五年(231年),15歲的王元姬嫁給了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婚後育有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遼東悼王司馬定國、齊獻王司馬攸、城陽哀王司馬兆、廣漢殤王司馬廣德及京兆公主。

想見得到,她和司馬昭的夫妻關係是很好的。

另一方面,王元姬對公婆也竭盡孝道,為人謙虛謹慎,溫文爾雅地對待其他人,使得妻妾之間井然有序。

——她從一大家子,又到了另一大家子:司馬昭早就有了帝王的架構。

除了王元姬以外,還有修華李琰;修容王宣;修儀徐琰;婕妤吳淑;充華趙延等五個嬪妃。

…… ……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王元姬在為父親守喪期間,身體贏弱瘦不勝衣,一說話就掉眼淚。

王元姬識人獨到,當時鍾會以才能見任,王元姬常常對司馬昭說,“鍾會見利忘義,喜歡挑起事端,恩寵太過一定會作亂,不能委以重任。”

滿朝的文武,沒有幾個有這個意識的,想一想,身居後宮的女人能有這種見解,真真是難能可貴。

後來,鍾會果然謀反。

…… ……

鹹熙元年(265年),司馬昭去世,太子司馬炎繼為相國、晉王,王元姬為晉王太妃。同年十二月(266年),司馬炎迫使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西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司馬炎即位後,尊王元姬為皇太后,所住的宮殿稱為崇化宮。開始設定崇化宮中官員,重選他們的職位,任命太常諸葛緒為崇化宮衛尉、太僕劉原為崇化宮太僕、宗正曹楷為崇化宮少府。

西晉建國初期提倡節儉,王元姬雖貴為太后之尊,卻不忘舊業,身體力行,親自在宮中帶頭紡紗織布,為宮中的后妃們做出表率。

皇太后在宮裡紡紗織布,你聽說過幾個?

她的房間沒有一件豪華的擺設,器物、服飾樸素而無文彩,穿洗過的衣服,吃飯從不講究美味。在她的精心治理下,使宗族親屬都親善和睦,關注天下百姓,言談一定符合禮制,從未有讒言誹謗。

…… ……

泰始三年(267年),司馬炎因王元姬的母親羊氏沒有被尊贈諡號,於是下詔說:

“從前漢文帝追封靈文之號,漢武帝、漢宣帝也追加了平原、博平的封號,都是為了表示尊奉先人,擴大慈愛親情的恩德。已故衛將軍、蘭陵景侯(王肅)的夫人羊氏,內懷美質,仁慈賢德,出身於世代貴族之家,又出嫁到侯王之府,遵守三從美德,依照禮儀從不違謬。

“但仍遭受不幸,多次喪失應有的封號,撫育眾多的子女,終於成就了家業。母儀的教化,光顯於邦國宗族,開啟聖明之道,流傳於萬國。

“然而她早年去世,沒得到恩寵。皇太后孝親之情淳厚,永遠思慕先母。我感念於遺訓,追念往事心懷感傷,現封夫人為縣君,依照她的德行給予諡號,主管之人可依據舊典執行。”

於是派謁者何融為使持節,追諡羊氏為平陽靖君。

…… ……

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病重,她臨終時,流著淚對司馬炎說,“桃符(司馬攸)性情急躁,而你這作哥哥的又不慈愛。我的病如果好不了,我很擔心你容不下他,因此囑咐你,你不要忘記我說的話。”

三月二十一日(4月20日),王元姬崩逝,享年五十二歲,諡號文明皇后。同年四月初三日,司馬炎將王元姬與司馬昭合葬於崇陽陵。將要遷殯合葬之時,司馬炎親自列舉王元姬的德行,命史官撰寫哀文。

王元姬安葬完畢之後,有關部門上奏說:安魂的祭禮已經完畢,可以除去喪服。

司馬炎下詔說,“受到母親一生的愛撫,卻沒有用幾年的時間回報,從感情上不忍心。”

主管部門堅持請晉武帝除去喪服,晉武帝下詔說,“我所擔憂的是不能夠一心一意地盡孝,你們不要為我過度悲傷而憂慮。前代的禮儀典制形式內容也有所不同,何必要用近代的制度加以限制,使通用的喪禮廢缺呢?”

群臣仍然請求不已,司馬炎便聽從,但是仍然戴白冠,吃素食,堅持了三年,如同為其父司馬昭守喪一樣。

後來,司馬炎非常思念王元姬,於是下詔說,“外曾祖母、已故司徒王朗的夫人楊氏,是舅父家輩分高的親屬,鄭氏、劉氏兩位姨母,都是先後的至愛親友。常懷念其美德,親厚和睦的遺訓,就是渭陽詩中的感嘆,也遠遠比不上這長久的思念。封楊夫人及姨母為鄉君,食邑各五百戶。”

太康七年(286年),司馬炎又追贈王元姬的繼母夏侯氏為滎陽鄉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