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沂蒙黑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護航大藥房(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護航大藥房(五)

該校由顧南群醫師兼任校長,學制定為三年結業。這時,即取消了原來的初級訓練班,將原來班上學生透過考試選拔,凡成績及格者即入醫學專門學校的一、二年級,進行正規化的醫學基礎知識教育,不及格者仍留在南洋醫院繼續培訓。1920年春天,顧南群醫師的胞弟顧南逵從日本東京市日本醫科大學畢業後回國。他在上海除了每天上午到北四川路福民醫院擔任外科醫師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南洋醫學專門學校協助校務工作,同時還兼授外科學、病理學、組織學等課程。他又幫助組織了校務委員會,加強學校的領導工作。1920年9月秋季開學,將醫學專門學校改組為上海南洋醫科大學,學制改為五年,擴充教學設備.增聘專家、教授,改進教學工作。當時南洋醫科大學學生臨床實習的場所除南大醫院之外,尚有南市小南門內黃家路83號的南洋醫院和北四川路日本人頓宮寬博士創辦的福民醫院。此外,還每天派出三個學生到上海地方法院法醫檢驗所屍體解剖室去實習,實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解剖學、病理學和法醫學方面增長醫學知識。前期主要講授醫學基礎知識,計有,衛生學、生理學、解剖學、組織學、醫化學、藥理學、繃帶學和日文、德文等課程。後期主要講授醫學分科教程,計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五官科學、皮膚花柳科學、精神病科學、病理學、法醫學等課程。1922年春,校長顧南群在校務委員會議上提出辭職,經懇切挽留之後,他只同童留任校務委員會主任職務,校長一職由顧南逵醫師繼任,兼任外科學、病理學、法醫學和日語教授。又聘請上海福民醫院院長日本人頓宮寬博士為名譽校長,兼任外科學主任教授,每週到校授課。

莊雲章便拜在頓宮寬博士校長門下。三年的學習時間,莊雲章全部完成了學業課程,一九二二年,他獲得了“醫學士”學位,捧著銅牌畢業證書回到了家鄉大店。

學業有成的莊雲章回到大店後,如魚得水,開始施展才華,重新掛牌營業。對原來的道聖藥局進行了調整充實,新建房屋六間,作為病房。之後,便將道聖藥局更名為道聖醫院。

老百姓最講究的是現實。莊雲章高明的醫術,加上西藥見效快的療效,讓一些頭疼腦熱的鄉親們,服藥後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迅速折服了一大片。於是,前來求醫買藥的人們便絡繹不絕起來。此時,被例外忙得團團轉的莊雲章,急忙又招聘來四位醫務人員,由初期的二人增加到了六人。並從上海購置一臺簡易手術床和一套德國產手術器械,能進行截肢手術,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此時,凡經莊雲章開的藥方,落款依然是——仁和堂。

看到鄉親們因病求醫的迫切願望,和有病遠離醫院又無醫可求的困境,他便開始招收徒弟傳授醫術,也有人勸他說,自古以來大都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你現在這麼紅火,就不怕以後別人撐了你的行,冷了你的門檻?他呵呵一笑說,我學醫為的是治病救人,不是為了掙錢。為了掙錢的話,我早就幹實業了,堂號裡有那麼多實業,隨便選一個,一年都掙不少。就這樣,他自編教材,於1926年,在道聖藥局裡辦了第一批鄉村醫生短訓班。讓鄉醫如種子一樣在周圍的山村開始生根發芽,解除鄉親們的疾病之苦。學員程文奎在培訓班學習之後,於1930年,在臨沂城南關路西開設仁和堂藥店分店,批發零售中藥材,成為當時臨沂城有名的大藥店。

1930年春天,在一個春光明媚的好日子裡,伴隨著一陣脆亮的鞭炮聲,道聖醫院的新址奠基儀式在北門外開始了。只見莊雲章從青島請來的建築師帶領著十多個建築工人在對著德國人設計的圖紙進行埋樁佈線。不久,一座集門診、病房、宿舍於一體的二層樓建成了。建築面積240平方米,整個投資一萬塊大洋。設門診室、手術室、治療室、消毒室、倉庫等,開始用砷製劑606治療梅毒,用奎寧治療瘧疾。因牆體為紅色,被當地群眾稱之為“小紅樓”。莊雲章將原來的道聖藥局門牌換成了道聖醫院。周圍的鄉親們說,這個道聖兩個字太文化了,還不如叫仁和堂順口。儘管莊雲章將藥店更換了三次名字,但在老百姓的心中依舊是仁和堂。你莊雲章開的藥方,最後落款不也一直是仁和堂嗎?仁和堂以藥品充足,價格穩定,和妙手回春的醫術,讓老百姓口口相傳,方圓百里老少皆知,大店有個懸壺濟世的仁和堂。

此時的道聖醫院已擁有資金已由剛開業時的幾千吊,增加至5000餘元(銀元)。經營西藥達一百餘種,還兼營部分中成藥。藥品來源主要從上海“太和藥房”、“五州藥房”、“中西藥房”及青島“共和藥房”等地購進;中成藥則靠到上海的“鄭福蘭堂”、“官允尚”,濟南“宏濟堂”、“千指堂”,北京“同仁堂”等地購進。醫院用的醫療器械大部分是從德國進口,如蛇聽診器及鐵架手術床等。

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發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從最初出現到被徹底滅絕,伴隨著天花3千多年的歷程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清朝的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與天花的關係因為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而一直吸引著讀者的興趣。順治皇帝年輕有為,但早早傳位於年僅八歲的康熙,其中原因眾說紛紜。有說順治皇帝是看破紅塵,出家五臺山,後來成了高僧。有說是天花使順治皇帝英年早逝。而至於當時年幼的康熙何以脫穎而出坐上了皇位,更是與天花息息相關。清朝初期,滿人入關不久,氣候的變化,加上與漢人交往增多,得天花者很多,皇室也未能幸免。有了順治早逝的前車之鑑,已經感染過天花的康熙在皇位的競爭中佔有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