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夙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夙願

天啟沒有文化,那是因為他爺爺一心煉丹,忽視了對子孫的教育,他老爸當了二十九天皇帝就駕崩,他是倉促繼位的,沒有受到帝王應有的培訓。

但天啟人卻不笨,聽懂了狼騎兵的話,對他的忠君愛國之心進行了勉勵。不過現在明國還沒有山窮水盡,狼騎兵描述的流寇四起的事情還沒有發生,天啟對他的勸諫並不完全認可。

天啟認為,這個時候殺得人頭滾滾,天下大亂,未免太過了。至於抑制豪強,打壓東林黨,他已經派魏公公在做了,效果還是不錯的。

你狼騎兵既然忠心大明,又懂什麼工業化,我賜你進士出身,封你為工部主事,推進工業化。若有成果,以後封侯拜相,入閣執政都有可能,可以施展你的抱負嘛。

這天啟和狼騎兵談得投機,對狼騎兵已經相當不錯了。不過狼騎兵可不想在大明當官,這可是個高危職業。大明並不缺有見識的忠臣良將,也不差他一個。

天啟要是不能立刻醒悟奮發,狼騎兵在下面再努力也是沒用的,即使有點兒成績,崇禎一旦繼位,那就全部清零。

那位明思宗狼騎兵根本就完全不指望,即使他當了首輔,也屁用不頂。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狼騎兵自問以自己的能力,跟現在那位信王是完全不可能整明白的。

天啟沒有採納狼騎兵激進的上策,狼騎兵暗歎一聲,這明國最後的機會已經沒有了,他和趙紅軍做出了同樣的判斷,明國已經沒救兒了。

好在這個結果事先有所預料,要讓木匠皇帝突然奮發,搞個天啟的奮迅什麼的,本來就機率不高。狼騎兵只是不死心,姑妄一試罷了,如今碰了壁,也是有其他預案的。

他上奏說自己的個人能力不在技術,無法為明國的工業化貢獻力量,進士出身和工部主事什麼的,就不必要了,自己也不勝任。

但自己粗通蒙古話,願意去聯絡林丹汗,聯蒙抗金,希望在錦衣衛獲得一個職務,方便辦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讓天啟非常愉快,覺得這個狼騎兵真是懂事。任命狼騎兵為工部主事的話,天啟還要去和內閣博弈,很是麻煩。錦衣衛作為皇帝親軍,就是天啟一句話的事兒。

當下天啟任命狼騎兵為錦衣衛百戶,負責代表皇帝聯絡辦理蒙古藩務,賜玉帶旌節,可便宜行事,這次面聖就結束了。

出得宮門,狼騎兵換上飛魚服,配上繡春刀,精神無比,這就可以持節出塞,執行B計劃了。

狼騎兵覺得勸諫失敗,十分鬱悶,別人可不這麼看。

你一個白身草民,走了魏公公的門路,給皇帝獻奇技淫巧的玩意,就能官封六品,擱現代說就是副廳級了,這簡直是一步登天,這就是對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最大的不公平。

當然大明的武官不值錢,庭臣們對百戶什麼的也不在意。

這賜玉帶持節就遭人妒忌了,持節就可以代表大明,還可以以皇帝名義砍人不犯法了,這可一直是文人的特權,你一個剛上任的武夫何德何能敢持節當欽差?

為此天啟遭了好幾次彈劾。不過天啟早就被彈劾慣了,這鄭和作為太監都能下西洋搞外交,我好歹是個皇帝,任命個私人特使出使怎麼了?乾脆躲在後宮繼續幹木匠活兒,就當聽不見。

好在這個無恥閹黨要被派去蒙古前線,這一點沒人嫉妒。明國一直資助林丹汗抗金,林丹汗收了每年四萬兩的銀子,卻不怎麼玩兒活計,基本沒頂什麼用,這個閹黨去就有用了?

到時候他出手沒有效果,大家努力彈劾一下,閹黨嘛,人人喊打,大家都不看好這個倖進的閹黨的前途,多半幹不長。

狼騎兵既然可以“便宜行事”,就沒有馬上去塞外,反而去行人司先拜訪了給他配的助手,負責“捧節”的一位“行人”。

他這個錦衣衛百戶是正六品,那個負責給他“捧節”的副手不過是個正八品的小官,然而人家是文官,正經的進士出身,對他這位閹黨出身的正使連正眼都不瞧。

狼騎兵不跟他爭這個面子,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帶著厚禮去拜訪這位“行人”。

“行人”這個跑腿的職務,油水很不穩定。要是去恭順的藩屬宣喻天朝的旨意,多半等獲得敬重,收穫就比較豐厚。去蒙古這種野蠻的不服王化的地方,基本是白去。

人家指望著從明國敲銀子呢,你去多半是催人打仗,還能給你好臉色,賄賂你個跑腿兒的?因此意外地收到了同僚的重禮,這位進士老爺到沒有表現出風骨啥的,不客氣地收下了禮物。

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是送厚禮的笑臉人。八品行人端著架子見了六品錦衣衛,發現這位傳言中財大氣粗,靠賄賂上位的武官毫無武人的粗俗,舉止文明,言語有禮,第一印象就不錯。

對方對自己這位進士出身的文官非常尊重,說是出使前奉聖命先要去各地“調研”一番,讓行人老爺好好在京和家人團聚。

此去蒙古,他這個錦衣衛要協助蒙古人打仗,沒準兒一去好幾年,兩人要長期同事,精誠合作。蒙古塞外苦寒,他是奉聖命不得已,真是牽累行人同學了。

狼騎兵以正使的身份著意逢迎,人心都是肉長的,行人副使同學難得見這麼客氣講理的錦衣衛,拍著胸脯說為大明江山,何惜此身。

兩人談得十分投機,差點兒燒黃紙拜把子。副使大人還請狼騎兵喝了幾杯,一副文武和諧的樣子。

狼騎兵如此低調謙虛,並不是天生犯賤。他胸懷大志,不願意在小事上做無謂的計較,影響大計而已。

搞定了副使,告辭出發。他聲稱奉“聖命”各處調研,當然是拉皇帝的大旗做虎皮,反正也不會有人去關心他這個錦衣衛去幹什麼,也不會因為這個事情去找皇帝對質。

狼騎兵先去戶部拜訪了新任的戶部主事盧象升。然後去山西拜訪了辭官在家的孫傳庭,又去浙江拜訪了官居浙江提學僉事的洪承疇。

狼騎兵是打著求教對蒙古和後金方略的旗號去拜訪這幾位他心目中的才智之士的。一個區區錦衣衛百戶,人家自然看不上,打了奉聖命出使的旗號則不同了,幾位大佬都是客氣地接見了他。

說大佬不是說他們後來的官職,就是現在地位也不是狼騎兵能比的。

洪承疇那是正當紅的五品官,孫傳庭辭官前也做到了五品的吏部稽勳郎中,盧象升雖然也是六品,人家是進士出身的正經六部的文官,中樞幹部,做的是當年海瑞的位置。

大佬們對這位好學謙虛的錦衣衛印象都不錯,洪承疇和孫傳庭都覺得人家能不遠千里攜厚禮來求教,表現了十足的誠意。

就是同在京城的盧象升都覺得京城這麼多大官兒,這麼多大學問家,唯獨求教到我,那是說明我這才華人所共知,錐處囊中,不自覺地都能脫穎而出。

幾位大佬確實都是真有學問和本事的,都對狼騎兵傾囊而授,絕不藏私。

實際上他們說的狼騎兵都清楚,拜訪他們不過是打個卡,混個臉兒熟,便於以後時局突變,能順利接洽。改變這幾位的命運,是狼騎兵早就立下的夙願。

帶著崇敬的心情拜訪完幾位心目中原時空結局或壯烈或可惜的先賢後,狼騎兵最後來到了南陽,拜訪他敬仰的一位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