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之道德天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一零章 佛祖的機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一零章 佛祖的機會

“聖旨到,金山寺諸僧眾接旨!”

大隊兵馬團團圍住金山寺,一名太監捧著聖旨喝道。

以法明為首,上百名僧人被帶了出來,站立在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

“大唐皇帝有敕: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今天下安定,卻僧徒日廣,佛寺日崇,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遺君親於師資之際,違配偶於戒律之間,壞法害人,無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飢者,一婦不蠶,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晉、宋、梁、齊,物力凋瘵,風俗澆詐,莫不由是而致也……

朕常感痛澈心骨,何日忘之,故懲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濟人利眾,自敕達之日起,斷佛教,經像悉毀,罷沙門,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什麼?”

法明渾身劇顫,面色大變!

滅佛,居然是滅佛啊!

數百年間,東土已經有過兩次滅佛,這又來第三次。

“法明長老,哦……不,法明夫子,還不領旨謝恩?”

太監陰測測的笑道。

別看法明是人仙,具備大法力,但也由此可以感受到聖旨上傳來的天道威壓,李治下的旨,代表天道許可權,他若違抗,就是悖逆天道,怕是一身道果都會被削落。

“誒!”

法明痛心的捶著胸口。

“去!”

太監也不逼迫他,轉頭望向寺院,眼裡充滿綠光,又一揮手。

大隊兵甲一湧而入,抄查緇財,僧侶則另行造冊,勒令還俗。

因陳萼為法明求情,李治並未為難,他只是失去了金山寺主持的身份,不能公開傳播佛法,也不能再祭拜各路佛陀菩薩,眼見事情已經無法挽回,索性快步下山,尋到一無人處,駕起雲朵,繞著大唐飛了小半圈。

發現處處滅佛,無數僧尼被趕出寺廟,數不清的良田被沒收,婢僕佃農登記為在冊人口,甚至有激進的,把佛陀菩薩的金身砸碎,架起鍋來,融為金銅汁水,鑄造銅錢元寶。

“菩薩,怎會如此?”

法明悲呼一聲,再也看不下去,調轉雲頭,飛向南海紫竹林。

“弟子法明拜見菩薩!”

法明在紫竹林外面高聲叫喚。

木吒出來道:“請長老進來用茶,菩薩稍後便回。”

“請問行者,菩薩去了哪裡?”

法明問道。

“西天靈山!”

木吒的神色有些凝重。

“有勞行者了!”

法明合什,快步跟隨入內。

此時的靈山,氣氛一片凝重,如來佛祖高踞上首的蓮花寶座,四大金剛、五方佛、八大菩薩、十大弟子、十八羅漢、十八伽藍、二十諸天濟濟一堂,其中好些羅漢全身塗滿金粉,擺出兇惡而又古怪的姿勢一動不動。

如來佛祖沉聲道:“汝等既來,想必已知東土滅佛之事,如何看待?”

普賢菩薩問道:“請問佛祖,此事因何而起?”

如來已經掐算過了,但事涉陳萼,有道德面板代為遮掩天機,事件模模糊糊,只能用人間的方法推算,最終和辯機聯絡在了一起。

當然,如來不會承認自己算不出來,磨稜兩可的嘆了口氣:“前不久,長安辯機與高陽公主私通,此案牽連甚廣,計有近千人被殺,佛門名聲也被敗壞,此為東土滅佛之因,而大唐承平十餘年,佛門積攢大量財富,惹人眼饞,此為滅佛之緣,又當今大唐天子曾被拘了魂魄往地府恐嚇,心生怨恨,故起滅佛之意。”

幾個菩薩的神色都不大自然,佛門很多事情,佛並不直接插手,往往是菩薩搗鼓出來的,而如來的言辭中,隱有把佛門風紀敗壞的責任算在了菩薩頭上。

普賢又問道:“佛祖,靈山該如何處理此事?”

如來悠悠道:“上一個元會,佛陀在涅槃之前,最後一個弟子須跋陀因晚年出家,在佛滅時向眾生宣說,佛陀生前制很多戒,感到煩擾,佛滅就可解脫,正其時,迦葉路過聽見,深感佛理被人誤解,認為有必要招開結集法與律的會議,故此有了《大般涅槃經》。

經雲:諸比丘不應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若有比丘畜養如是等不淨之物,某甲國王如法治之,驅令還俗,不知我佛門弟子尚有幾人記得此經?”

“這……”

滿堂的佛陀羅漢均是垂首不語,心中略有羞愧。

觀音卻是柳眉微擰,她感覺如來話中有話,再與其餘幾個菩薩交換了個眼色,均是神色微凜。

果然,如來又道:“因緣糾纏,我佛門有此一劫,但世間事潮起潮落,並無定數,此劫過後,或會迎來涅槃重生,直至劫來,諸弟子應反省思過,修持自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謹遵佛祖法旨!”

菩薩羅漢們紛紛起身退去,留下如來佛祖與五方佛相視一眼,同聲誦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

出了靈山,幾尊菩薩聚在一起,文殊合什道:“南無阿彌陀佛,要變天啦!”

大勢至菩薩也道:“金蟬子功德加身之時,便是天變之日!”

目前佛門的格局,有利於菩薩,因佛陀證了圓滿,不假外求,轉而向內求索,菩薩則未證得圓滿,願心尚未了結,需要常駐人間,因此佛門的功果幾乎都是菩薩來做,人間也以供奉菩薩為主,菩薩吃香油錢,獲得了大量利益,導致佛陀幾乎收不到香火。

雖然菩薩掙來的香油錢相當一部分都上交給了佛門,可佛門和人間的道理是一樣的,誰當家,誰掙錢,誰就有話語權。

菩薩掙錢多,對佛門的貢獻大,致使很多不受世人供奉的佛陀在地位上被漸漸甩了開來,佛門幾乎是由菩薩當家。

很明顯,如來佛祖看到了這個危險的變化,但是佛門對外示以團結,以武力奪權是不可能的,因此李治滅佛就是送上門來的機會,如利用的好,可以打壓菩薩們的勢力,將佛門重新納入佛陀的掌控之下。

故而佛祖搬出了源於上個元會的大般涅槃經,引經據典,把名份大義拿在手上,菩薩們也想到此點,卻一籌莫展,觀音的心裡更是煩躁。

佛門在東土大唐的利益,以她居多,她的寺廟,遍佈大唐,滅佛的損失也數她最大,不過她仍是道:“西行取經不容有失!”

“不錯!”

普賢菩薩點了點頭:“悟空那裡,還須加把勁啊!”

觀音明白普賢的意思,悟空在取經中並沒有起到預料中的作用,不僅在四聖試禪心時,向觀音出手,而且五莊觀之行非但一絲功果沒撈到,還因打死了人參果樹,被天道降罪,因果孽緣又深了些。

念及於此,觀音道:“金蟬子此世生父陳萼愛兒心切,取經路上多次出現,貧僧懷疑,此人或是阻撓悟空成道的關鍵人物。”

“阿彌陀佛~~”

地藏王菩薩喧了聲佛號道:“貧僧與陳狀元有一面之緣,就由貧僧與他說說,或能賣個面子與我。”

“有勞地藏王菩薩了!”

眾菩薩合什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