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之道德天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七一章 被迫遜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七一章 被迫遜位

說話間,有宮女奉上茗茶,陳萼抿了一小口,便道:“正好東方兄在此,我想就吏部銓選一事,重新合計個章程出來。”

“願聞高見!”

東方朔拱手道。

陳萼沉吟道:“立憲暫時不著急,可以以十年為期,作出規劃,慢慢推動,想必十年後,長公主也過足了皇帝癮,但吏部銓選拖不得。

那麼多讀書人當不了官,結果在本朝出了大亂子,若無讀書人推動,安祿山縱有反心,叛亂也出不了幽燕之地,人常言,國以民為本,這話既對也不對,民是國家的基礎,但是管理民的,還是官啊,官員的安置不處理好,直接就要了你的命,再縱觀歷朝歷代的造反起義,哪一回沒有讀書人摻和進去?

因此選官的範圍,必須要擴大,而改制銓選,首先要改科舉,愚以為,應廢詩賦,取經義,合多科為一科,除五經,另增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合稱四書五經,以之出題,將取士範圍縮小固定,文章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組成。

另書法也要作規範,奏章上行書草書飛起來,誰能看的明白?我有一書法,名館閣體,不惟美觀,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易於辯識,將來科舉考試與奏章公文,必須以館閣體書寫,好書法者,行書草書盡請回家寫……”

陳萼一邊詳細講解著八股文,同時叫來筆紙,一筆一畫的書寫館閣體。

現代提到八股文,多是詆譭,但評價八股文,要按時代來看,至少在大唐,是有積極意義的,摒棄了詩詞歌賦,選出來的是標準化的官員,最起碼上任能做實事,而不是吟詩作對。

而且八股選官如同流水線生產,穩定性強,陳萼在這個世界,不是要搞科技革命,也不是要大力發展生產,他的目地只是苟,為大唐苟足三千年,穩定壓倒一切,顯然,八股取士加上君主立憲,正合他的要求。

隨著陳萼親身示範,李令月與東方朔也漸漸地明白了個中關鍵,均是眼神一亮,並興致勃勃的講解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中,已是個把時辰過去,這時,又有太監來報:“稟聖上,前朝御史大夫魏方進持節求見。”

“哦?想必是李隆基派來探口風的!”

東方朔看向了李令月。

李令月點點頭道:“宣!”

“諾!”

那太監施禮告退。

不片刻,一名中年官員左手持著節杖,右手捧著聖旨,大步踏入,見到端坐皇帝寶座,身著皇帝冠冕的李令月,不禁眼神一縮,隨即喝道:“聖旨到,鎮國太平長公主接旨!”

“哼,誰的聖旨?”

李令月哼道。

“自然是當今聖上!”

魏方進向正西方向拱了拱手。

“笑話!一個放棄江山,放棄百姓臣民的懦夫,有什麼資格當皇帝?”

陳萼站了起來,一把拿過聖旨,看都不看,直接扯開撕碎!

“你……莫非你要造反?”

魏方進驚道。

東方朔卻是感覺到,李隆基的聖旨被撕碎之後,李令月身上的龍氣又濃郁了幾分。

陳萼道:“不是長公主要造反,而是李隆基丟了江山,有負祖宗,不配再為人主,你回去告訴他,讓他來長安,住興慶宮,以太上皇之禮尊之,原太子李睿廢為廬陵王,犯了錯就得認,莫要心存僥倖,否則為他進號逃皇帝,隨行百官諸軍,限時十日回返長安,違者,以叛逆論處!”

“這……”

魏方進就感覺一道天雷轟了下來,一屁股跌倒在地!

李令月沉聲道:“去罷,回去告訴他,念在姑侄一場,朕許他善終!”

魏方進不敢多留,忙拾起節杖,踉踉蹌嗆的向外走。

出了宮,又立刻快馬出城,兩日後,回到了馬嵬坡。

“聖上,臣無能啊!”

撲通一下,魏方進在李隆基面前跪了下來。

“怎麼?那賤婢說了什麼?”

李隆基面色一沉。

“臣……臣不敢說!”

魏方進吞吞吐吐道。

“說,朕恕你無罪!”

李隆基催促。

魏方進這才道:“臣奉聖上旨意持節去宣旨,那陳光蕊一把奪過,直接撕碎,還大罵聖上,說聖上……”

他也是豁出去了,居然原話傳達,不僅僅群臣眾將面面相覷,李隆基更是暴跳如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朕要誅了他,誅他九族!”

“聖上!”

眾人紛紛跪下。

“傳旨,立刻打起討逆大旗,召四方義士,兵發長安!”

李隆基咆哮道。

出乎他意料,群臣眾將均是跪地不動,無人應答。

“難道……難道你們也要造反?”

李隆基不敢置信的指著眾人,聲音中,帶著難言的恐懼。

“說話!哈哈哈哈~~”

李隆基突然仰天狂笑起來,那蒼老的笑聲,滿含悲涼。

“聖上!”

高力士眼裡嚼著淚花,扶住李隆基。

陳玄禮猛一咬牙道:“請聖上放心,我等再怎樣,也不會去投靠一個女人,但是我軍只有萬餘人,糧草不足,士氣低落,不可草率攻打長安,惟今之計,只有避其鋒銳,再作打算,而且聖上年事已高,光復大唐正統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反之太子正是春秋鼎盛之時,還望聖上傳位給太子,由太子帶領臣等打回長安!”

“你……你要造反?”

李隆基大怒。

“請聖上傳位太子!”

群臣齊聲勸諫!

“啪啪!”

周圍的士兵又用劍鞘敲打起了盾牌。

李隆基突然想到了他的祖母,當年天后在位時,權威無以復加,但是臨到老來,不還是有了神龍政變?

相同的是,都是由太子逼宮。

只是天后年間,國家不僅沒有大的動亂,反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而自己,親手葬送了大唐。

‘罷了,罷了!’

李隆基瞬間雄心盡去,放著年富力強的太子不擁立,又有誰會去支援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呢?

太子也跪在地上,低著頭,雖然面孔緊緊繃著,可那眉眼間,仍是掩飾不住的緊張和激動。

李隆基沉聲道:“今日,朕便傳位於太子,從此之後,這負重擔就擔在你肩上啦!”

“孩兒……孩兒必不負父皇重託,早晚有一日,光復長安,再造開元盛世!”

太子激動的聲音都顫抖起來。

李隆基不置可否道:“朕老啦,經不得折騰了,朕去巴蜀,遠離是非紛爭,你可帶著將士們和百官去靈武,那裡還有些邊塞強軍可用,光復正統的重任就交給你啦。”

“父皇,孩兒不孝!”

太子大哭著磕頭。

“哎,高力士,我們走罷!”

李隆基嘆了口氣,跌跌撞撞的往回走。

“快,還不快為太上皇收拾行裝?”

高力士連忙大喝,並快步上前,攙扶住李隆基。

太監宮女們立刻忙碌起來,收拾了一陣子,約有百名太監宮女和百兩來名禁衛跟隨李隆基漸漸遠去。

那車馬,在顛簸不平的道路上發出吱呀吱呀聲。

“臣等恭送太上皇!”

群臣與軍卒相繼跪倒,送別李隆基,自今日起,李隆基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