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興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交易所的誕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交易所的誕生

一個訊息迅速的擴散了,有人在買賣布匹,並且賺錢了。同時各種訊息滿天飛,遼東戰局惡化,兵部要大規模採購布匹。晉商在掃貨準備運往蒙古插漢部賣給林丹汗,聽說一半的布已經運走了。

各種傳言進一步推高了價格,很多小民散戶的左鄰右舍,發現有人這幾天行蹤神神秘秘的,大家正感覺奇怪。

鑄鐘衚衕的王麻子發現,隔壁掃大街的李二家居然買肉了,雖然是天黑才遮著掩掩的回來,可王二麻子眼睛多尖啊。從門縫裡就看到了,足足有十五六斤啊,帶著肘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晚紅燒肉的香味就飄散在整個衚衕,饞的街坊鄰居一夜沒睡好,平時這戶人家最窮,孩子還多,真是人嫌狗厭的。鑄鐘衚衕和隔壁棉花衚衕的人就一個特徵,勢利眼加紅眼病。誰也不能比自己好。否則就跟刨了自己祖墳一樣。

這李二整天被排擠、欺負,連小孩子都欺負他家孩子,他也不敢吱聲,街坊都是要臉面的,可放不下架子去問。可你這李二有什麼掙錢的門路,就不能主動來說說,真是王八蛋,沒良心啊,財黑啊,不是人啊。儘管急得不行,也只好在家裡喝著稀飯罵李二,窮鬼還打腫臉裝胖子,活該一輩子受窮。

爺們能忍,娘們不能忍,看著李二家天天吃肉,家裡的小崽子饞的哇哇的哭啊。李二這個不是人的,太缺德了。家裡的當家的就遭了罪了,被吵的不得安生。

第二天,有幾個街坊就鬼鬼祟祟的跟著李二出了門,看他去幹啥。

這樣的事情在城裡三十六坊到處發生著。鼓樓和鐘樓廣場已經自發的成了布匹的現貨交易所。李憬指示信天尊的各個院子,在廣場四周搭竹棚子,放上桌椅。立起價格牌,用一尺寬三尺長的方大紙標著各個品種布匹的當前價格,價格波動隨時換寫好的新紙。

周圍的倉庫都被各個院子掌院租了下來,用來做倉庫。

這裡買賣的都是不超過十匹的量,但是非常活躍,參與的都是四九城的普通百姓。

這兩天連宮裡的公公都在不當值時,跑出地安門來看看行情,他們買的布匹還要帶回去藏好,非常不方便。加之價格漲跌變化太快,放在家裡也來不及去取。李憬的新服務到了。

鐘樓后街有一個廢棄的糧倉,佔地一百三十畝,李憬直接買了下來。簡單收拾一下,庫房都能用。李憬找到寶豐號在京城的大掌櫃範仁成。把倉庫劃出一個單獨的庫區交給寶豐號監管,所有買賣的布匹每一匹有一張布票,布票是類似後世的鈔票,李憬在平臺上掛出需求採購的,這個時代沒有根本仿製不了。

這樣有寶豐號的擔保背書,大家可以放心的把布存在李憬的倉庫裡。如果提貨一匹布交八文錢的辦理費,兩文錢的保險費。辦理費是李憬手的,保險費是寶豐號收的,如果到時提不出布,寶豐號直接按照市值付錢。寶豐號再去和李憬處理。這樣大家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放心的把布放在交易市場旁邊。

由於這個布票是不記名的,也就是只認票不認人。大家很快發現,根本不需要買什麼布匹,直接倒賣布票就行了。非常方便。

布票出來後,由於方便了交易,投機加劇,參與買賣的人空前的增加了。很多的中小商家,官僚家屬,甚至軍人、在京的蒙古人、朝鮮人、安南人等紛紛加入了這場盛宴。

很快大家就發現,自己找人交易太麻煩了,完全可以交給廣場四周的竹棚代為撮合交易。這些院子的竹棚每筆交易一匹布收一個銅錢的手續費。

李憬趁機把竹棚的交易時間確定為上午巳時和下午未時。一天就交易兩個時辰,午時休盤。同一天鼓樓交易所在倉庫的前庫區一座高大的廢棄大殿裡成立。交易商集中在這裡交易。

鐘樓前搭建竹棚掛牌隨時顯示目前十幾個布匹品種的實時交易價格。交易所為會員制,每個院子作為代理交易商有一個席位。並派出一個代表組成一個委員會,選舉出理事機構,理事長為第一負責人。副理事長若干人分管各項工作。交易員數十人負責捏合交易。

選舉出檢查機構保證沒有私下交易,保障投資人利益。同時成立一個十幾名招募的賬房先生組成的會計事務所承擔相關的財務和審計工作。這些表面上都是交易所的機構,實際上由於交易商都是李憬控制的各個院子掌院負責。實際上整個交易所是李憬暗中操作的。

北京養了八萬多個太監作為皇帝恐嚇官員和百姓的工具。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底層的混口飯吃的小太監,雖然賺的不多,但是還算清閒。這些人沒有子女,也沒希望爬到司禮監這樣的高位,就剩下銀子這一個追求了,他們對任何能來錢的事情都無比熱心。每到下值就心急火燎的成群結隊的來了。

形勢的發展讓李三才的人大吃一驚,這布市已經不由他們掌控了,這種上百家自發形成的交易商,根本不知道怎麼控制,搞不好會弄出亂子。他們也在研究這種新的形勢下,如何賺錢。

隨著價格上漲,北京周圍地區的鄉紳們也自動起來,只要把本地的布運到京城就有三成的利潤。是人就會眼紅。於是京津地區存量的布匹開始大規模進入北京市場。這些地區隨著掃貨,價格也開始上升,於是形成了以京城為中心向外擴散的漲價潮布市開始有升有降,每有一批布進入京城市場,價格都會下來。不管是李憬還是聚仁那夥人都在吃進。然後價格就會再繼續上升。

交易所在鐘樓錢的大牌子上,除了十幾個品種的布匹價格外,還有兩張巨大的圖紙。一刻鍾一換。上邊寫著“大明布匹指數”。一個是K線圖,一個是分時圖。都是兩丈見方,每次換下來都新增新的線然後再掛上去。兩套互相替換。中間又掛上了日線圖,每天收盤後新增一根K線和成交量柱狀圖。

聚賢樓直接被李憬包了下來。這裡視野好,清楚的看到整個廣場的交易情況。白羽拿著望遠鏡,不斷的報著價格變化。四婢則在桌子上繪製日本蠟燭圖和成交量圖以及移動平均線、KDJ線、MACD線等。每一刻鍾繪製一根K線。分時圖則一分鐘繪製一個點,連接成線。一個小時在繪製小時線。李憬比任何人都清楚市場的變化。

當日下午未時結束(大概下午三點)交易所停止交易。第一天停止交易後,仍然有些人抱著布匹在自行交易。這些場外交易李憬就不管了。

宵禁前場外交易也停止買賣了。淨街鼓一響起,都趕緊往家跑,免得被抓去打板子,吃牢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