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55章 神算獻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55章 神算獻策

天啟四年,五月初一日。福寧發生兵變。

福寧當地的倉官林廷柱貪汙軍餉,軍餉不能按時發放,不守法的士卒張天錫等煽動流民揭竿而起,強迫眾人關閉城門,侮辱和毆打官吏,城門關閉達十三天。分守道宋震生進行安撫,事情才算平定下來。

朱由校下令要徹查此案,上次的杭州兵變案,就有軍餉漏發的緣故。貪汙軍餉的將校、趁火打劫的士卒,還有冤枉好人的御史被全部處死。兵變中,約束部下不擾民的楊把總升職為營將。這回,也是委託刑部和都察院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在這天,錦衣衛宋獻策求見皇上。宋獻策上次的差事辦的不錯,皇帝給他辦了個特殊通道,讓他有見駕的機會,可以說一說民間的疾苦,以及解決的方針。

宋獻策氣宇軒昂地說道:“陛下,我對現在的學校有意見。自從洪武二年十月,高皇帝下令在全國各府縣建府學、縣學。十五年四月詔天下祀孔子,賜學糧,增加師生廩膳。凡人府學縣學的學生,一律由國家負擔費用,並免生員一家賦稅。當時國朝初創,人才匱乏,故高皇帝歷年增加廩膳生員名額並給予殊恩優撫,至宣德三年,有感於廩膳生員設定太多太濫,已成各府縣之負擔,始創定額,一時削減了不少生員數額。”

“那這麼說的話,宣德皇帝爺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朱由校疑問道。

“回陛下,此項改革得罪了不少人,只要一有機會,這些人就鼓搗著恢復舊制。景泰元年,新皇帝登極,為收攬人心,又將生員定額取消。成化三年,生員再次定額,當時主其事者是禮部左侍郎姚夔。京師士子便編了一首順口溜罵姚菱,‘和尚普度,秀才拘數,禮部姚菱,顛覆國祚。’正德十年,武宗皇帝再次放開生員編制,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武宗皇帝此舉大謬,然後呢?”

“許多人削尖腦袋往府學縣學裡鑽。一入學校,穿上了寬袖皂邊的五色絹布襴衫,就等於跳了龍門。哪怕一輩子考不上舉人進士,但只要佔著生員名額,照樣優免課賦,享受朝廷配給的廩膳。高皇帝當年創設學校,其意是為朝廷培養人才,體現朝廷的養士之恩,可是發展到現在,這養士之制早就變了味兒。府學縣學裡雖仍有認真讀書博取功名的人,但大多數士子卻是不肯鑽研經邦濟世的實際學問,而是一味地標新立異,將一些空洞無物的玄談狂思視為圭臬。因此,朝廷每年花費大把的銀子,養的卻不是士,而是一幫狂徒!”

“說得好,那你知道現在天下的廩膳生員是多少嗎?”

“回陛下,我知道正德九年的全國廩膳生員數字是三萬五千八百人。現在廩膳生員的數額則是十萬多人,超出全國領取俸祿的文官吏員的

總和。”

“好,看來宋獻策你調查的很深入,朕想聽聽你在整頓學校方面有何創議。”

“整頓學校,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裁汰生員,這裡頭主要是清除兩種人,一是害群之馬,二是那些實在是開不了聰明孔的老童生,從黃髫少年讀到鬍子拖雞屎,還在那裡懵裡懵懂地學別人的策帖,這類人一律裁汰!”

“不錯,但是整頓學校,光是處理生員,恐怕還不夠吧!”

“陛下高見,我方才說的是對於府縣兩級的官學。其實,這些年講學風盛,各地辦起的私學,亦廣招生員,這樣一些學校,危害尤烈。東林黨的鄒元標等人四處收徒,每到一處,年輕人趨之若鶩.這些私立學校的山長其影響力,不單超過朝廷親授的教諭或學正,就是地方官吏,也莫能與之抗衡。”

皇帝的臉色變得冰冷,緩緩說道:“嘉靖以來,講學之風盛於宇內,如果只是切磋學問探求道術,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但如今各地書院之講壇,幾乎變成了攻訐政局抨擊朝廷的陣地,這不僅僅是誤人子弟,更是對朝局造成極大的危害。”

宋獻策看到陛下生氣,有點說不出話來。為何呢,現在的官場形勢,誰要是和這些私家書院作對,誰就是和士林作對。他仔細想了想只好說道:“陛下,整頓這些人,需要慎重選擇官員擔任各地的學政。其次呢,就是要對那些侮辱世風的士子們予以嚴懲!”

朱由校聽了以後,覺得這計謀不算好也不算壞,中規中矩吧!他又問道:“你今天就是來和朕說學校的事嗎?”

“陛下,我還有另一件大事要告訴陛下。”

“什麼事?”

“陛下,我帶了一個物件給您看。進門的時候,讓太監收走了。”

皇帝急忙命令太監劉若愚把那個物件拿過來。朱由校一看是一張平平無奇的弓。

“你為何要帶著一張普通的弓來見朕?”

“回陛下,這弓可不普通。這是丈量田地專用的量弓,陛下可知道量弓的尺寸要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知道啊,朕在戶部對量弓的尺寸要求是三尺五寸。”

“可是這張弓呢,你量一量。”

朱由校用手柞了柞弓弦,說:“好像短了點兒。”

“短了三寸,”宋獻策接過弓,彈了一下弓弦,說道,“這張弓的長度,只有三尺二寸。”

“啊?”朱由校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你是說,有官吏用這種小弓丈量田畝?”

“是的,陛下。就在北直隸,

有的知縣就是這麼做的。”宋獻策晃著他乾瘦的指頭說,“一弓剋扣三寸,萬歲爺您想想,這是多大的一筆虛假。”

丈量土地之初,戶部曾制定出合理的度量制,即以三尺五寸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改用小弓,即三尺二寸為一步,如此丈量下來,一畝田競變成了一畝一分多,皇帝暗自盤算這筆賬,氣憤地問:“真是膽大包天!”

“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萬歲爺要清理天下土地,目的肯定是要增加田畝而不是減少,各地官員也就投其所好。這樣一來,既有政績,又能得到皇帝青睞,升官發財,何樂而不為?”

“朕還是不懂,這北直隸的皇親國戚可是多了去了,這用小弓給他們丈量土地,他們願意?”

“回陛下,這些縣令自然是用標準弓給皇親國戚們丈量土地,他們是給那些小門小戶的農家用小弓丈量!”

“真是豈有此理!劉若愚,你去傳內閣首輔來見朕!”

朱由校把孫承宗叫過來好好地說道說道清丈田畝的事。

在這個五月份,臺灣也有大事發生,大海商顏思齊跟他以鄭芝龍為首的夥伴們結拜成兄弟,總共是二十八個人。儀式就舉辦在海灘上。

他們先取來一隻冠子紅豔如血的大公雞,一刀斬去頭顱,在每一碗水酒中都滴入了雞血。然後,顏思齊帶頭用刀子割破手指,在每個碗裡滴入一滴鮮血,其他人也都跟在後面,依次割破手指,滴入鮮血。

接下來開始盟誓,顏思齊帶頭再次跪下,將一碗摻雜雞血的眾兄弟鮮血的酒舉過頭頂,對天發誓: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

四方神靈,俱為見證。

今我兄弟,二十八人,在此立誓:

生死與共,齊心協力,共圖大業。

若有違約,鳴鼓共誅。

若有異心,天其滅之。

其他人也都在後面跪下,將酒碗舉過頭頂。顏思齊說一句,然後,盟誓完畢之後,眾人紛紛將酒碗端到嘴邊,“咕咚,咕咚”一飲而盡,將酒碗狠狠地摔碎在地上。顏思齊、鄭芝龍和兄弟們一起狂歡慶祝此事。

宴席就擺在露天的沙灘上,男女老少都來了,點燃了一堆堆的篝火,人們有的喝酒,有的圍繞篝火,手拉著手,跳起歡快的舞蹈,唱起動聽的歌曲。頭頂之上是點點繁星,一輪圓月掛在高天,下面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海面上尚且有晚歸的漁船,燈火閃爍,如夢如幻,和星光、月色、海面,以及海灘上的篝火、人群,組成了一幅奇特的、瑰麗的、朦朧又壯觀的和諧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