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19章 登萬歲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19章 登萬歲山

皇帝與左庶子談國事談到傍晚,君臣二人在中極殿一起用晚膳。

因為還在國喪期間,朱由校和孫承宗吃的都是素菜,面前都擺著四菜一湯:一盤油燜香蔥白豆腐,一盤紅椒炒玉蘭片,一盤茭瓜絲加捆雞條,一盤炒娃娃菜,外加金針木耳蘑菇湯。紅白青翠、飄香噴辣地擺在桌上。然後宦官又端來兩碗晶瑩的大米飯。

兩人真是餓了,風捲殘雲地把飯吃完。

“這個孫先生啊,朕還有一個疑問,這個蒙古人在正統年間乃至後來的嘉靖年間都是我大明的禍患,他們經常越過邊牆侵入內地擄掠財富和人口。這可不是你所說的順風仗。”

“回陛下,這是因為九邊的防禦長城在正統年間並沒有建立起來。在前線的大城池和小堡壘之間沒有墩臺、關隘和邊牆等軍事紐扣連線。比如說,大同鎮地形以平原居多,如果要經略北方邊境,自然要修建大量墩臺,用於防守和傳遞情報。宣府鎮則相反,山川險境居多,平原較少,所以主要在山川險境地段修建關隘,或堵塞山路來達到阻擊蒙古鐵騎的目的。但事實上,正統年間宣府的墩臺非常少,當蒙古大軍入境的時候,前線的城池很難傳達給後方。英宗就是在不知敵情的情況下貿然出擊。”

“那後來建築墩臺有效果嗎?”

“回陛下,墩臺非常有效。成化年間兵部尚書餘子俊在延綏大修墩臺,蒙古軍十餘年不敢進犯延綏。我大明儒將王越也是在這個時候打了著名的大捷紅鹽池之戰,總計生擒、斬首三百五十五人。發揮作用的不僅僅是墩臺。長城是由軍堡、墩臺、關隘、邊牆共同組成的。長城防線在嘉靖年間徹底建成。在後來的戚繼光等名將的駐守下讓蒙古人再不能成為大患。”

“這紅鹽池大勝,斬首數量不多啊。”

“回陛下,我朝軍功制度嚴苛。為了防止將領誇大戰功,明軍在戰鬥後以割取的敵軍首級為憑據,向兵部討取賞銀或獲得升遷。首級稽核由兵部與巡按御史兩個部門嚴格把關。但是,蒙古人素以拖回同伴屍體為戰場首功,這是遊牧民族的傳統,他們規定誰帶回戰死者的屍體,誰就可以分享死者的全部財產。因此,如果明軍在一戰中斬首數百級,那麼蒙古可能付出了十餘倍甚至更多的死傷。”

“原來是這樣,朕孤陋寡聞了。那你對遼東的局勢怎麼看?”

“回陛下,微臣在戰局的千里之外,說不出具體局勢的。陛下的這個問題應該問遼東經略熊廷弼。不過熊經略現在力主防守,他要求以十八萬明軍分兵把守城池,先整頓全軍,然後等待時機收復失地。這場戰爭必然打得曠日持久,一定會消耗大量的錢糧,戶部要能頂得住壓力。除此之外,還會有別的問題。”

“什麼問題?孫先生直言。”

“但凡用兵,客兵利速戰、主兵利久守。熊廷弼用的客兵十多萬,戰不能,久戍則坐困。師老財匱,事久容易生變呀!”

“那熊廷弼為什麼不用遼東當地兵呢?”

“兩方面原因吧,一方面後金的探子太多,另一方面遼東衛所的主力軍在薩爾滸中折損了不少。對付東虜這樣的數萬精銳之師,剛進入軍營的新兵是根本擋不住的。”

“孫先生,朕問你一個問題吧。假如,朕是說假如,遼瀋二城的大片地區被韃子攻下,廣寧也被韃子攻下,在山海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城池。這時候我大明還有沒有可能收復遼東?”

“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這一地步的話,收復遼東可說是極難,幾乎沒有可能。”

“為什麼?”

“因為山海關外,只剩下寧遠城,也就是說只剩下遼西走廊的話。遼西走廊自從我大明建國以來,就一直受蒙古騎兵的騷擾,僅靠遼西走廊很難阻攔後金與蒙古聯合,他們有一起發兵進攻京師的可能。現在京營的兵馬羸弱不堪,根本抵擋不住敵人的鐵騎。在這樣的條件下,防禦後金是可以奮力做到的,進取幾乎不能成功。”

“不是還有邊軍守衛北京嗎?”

“邊軍抽調了相當一部分兵力到遼東了。抵禦蒙古沒有大問題,抵禦女真可就不行了。”

“那直接放棄寧遠,直接退守山海關如何?”

“此舉萬萬不可,山海關固若金湯,不代表薊鎮昌平沿邊關隘都是如此。只要守住寧遠,後金要麼死磕遼鎮的城堡,要麼繞道千把裡。丟掉寧遠以後呢,界嶺口、桃林口、冷口、青山口、喜峰口、潘家口、龍井關、羅文峪、大安口、黃崖關、黃松峪、牆子嶺、古北口、白馬關、石塘嶺、慕田峪,後金直接入關攻打北京。”

朱由校與孫承宗長談至深夜才結束。

九月初十日,皇帝在乾清宮暖閣見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

“王安,拜見萬歲爺。”

“平身吧,朕想讓孫承宗當內閣首輔,你給我想一個名正言順的辦法。”

王安一腦袋漿糊,心思著這皇帝做事天馬行空,沒有一點讓人可以琢磨的地方。

“回萬歲爺,您只要下一道中旨就能罷免方從哲,繼而封孫承宗為內閣首輔。”

“朕知道,朕要的是順水推舟、名正言順。”

“那就先讓一位老臣推薦孫承宗入閣。重開經筵,讓孫承宗做陛下您的講師。然後再把方從哲罷免,叫一位老臣上疏請陛下您任孫承宗為內閣首輔。這個程式對文武百官們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行吧,你給我物色幾個老臣當推薦人,他們的材料我今晚就要看到。”

“是,萬歲爺,按照宮裡的規矩,皇上每年秋高氣爽的時節,都願意去萬歲山登高望遠。萬歲爺,你去不去萬歲山觀景啊!”

“好,明日朕上午去登萬歲山看景。”

王安這就下令吩咐下去,讓宦官們把山路仔細打掃。山上的壽皇殿和觀德殿,因為神宗數載沒去過,藻井和畫樑上難免會有灰塵、雀糞等不潔之物,

這也須打掃乾淨。

九月十一日,上午,皇帝登萬歲山。

在紫禁城的北面,有一座後山,明代稱萬歲山。山的東麓,寬闊多樹,林木蓊鬱,綠草茸茵,鶴鹿成群,是射箭的場所。這裡有觀德殿,是皇帝觀射的殿堂。山的北麓,有一片果園,稱北果園。園中多種奇果,又稱百果園。在茂密林森和蔭翳果樹中,掩映著一座殿宇,這就是壽皇殿。

朱由校從北面的玄武門出紫禁城登萬歲山。王安給他準備了一架御輦,由幾個年輕力壯的宦官抬著天子上山。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朕正是少年之際,這御輦還是等朕七老八十的時候在用吧。”

皇帝沿著新鋪了薄薄黃沙的土磴道登山,一路欣賞山景,直到中間的最高處休息。

山上沒有亭子,中間最高處有石刻御座,兩株松樹在高處虯枝覆蓋,避免太陽照射。今天石座上鋪有黃緞繡龍褥子。但是朱由校沒有坐下,立在石座前邊,縱目南望,眼光越過玄武門、欽安殿、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中極殿、皇極殿、午門、端門、承天門、大明門、正陽門、直到很遠的永定門,南北是一條筆直的線。

紫禁城內全是黃色的琉璃瓦,在太陽下閃著金光。正陽門外,人煙稠密,沿大街兩旁全是商肆。他登極以來,還沒出過紫禁城,如今這繁華的皇都景色,使他很想出去看看。

朱由校轉過頭來往正北看,越過民居,越過城牆,他只見重山疊嶂,自西向東,蒼蒼茫茫,宛如巨龍。

跟著侍奉皇帝的太監有二十多人,他們帶來的聲響使萬歲山樹林中的梅花鹿有的驚竄,有的側首下望,而一群白鶴從樹枝上款款起飛,從晴空落下嘹亮叫聲,向瓊華島方向飛去。

“皇爺,觀德殿菊花正開,恭請御駕賞玩。”魏進忠躬身問道。

“好,去觀德殿看看吧。”

在觀德殿,皇帝對此時正在盛開的花卉不感興趣,他看到許多射箭的靶子。

在前世,穿越者從來沒玩過弓箭,在這個火器尚未取代冷兵器的時代,他想試試。

“魏進忠,你去給朕找一副弓箭來,朕要練練射箭。”

“是,萬歲爺。”不多時,魏進忠找了一張弓,和一個裝滿了羽箭的箭囊來。

“你們太監裡有誰會射箭嗎?”皇帝詢問著他面前的幾十個太監。

太監們面面相覷,只有魏進忠回話:“陛下,老奴學過射箭。”

“你露一手給朕瞧瞧。”

魏進忠站在距離靶子十丈的位置上,他張弓搭箭,四平架勢立定,下頜垂直,身子端正,眼睛並不看弓,只看前方的靶子,突然間,前手如推泰山,後手如捋虎尾,兩手同時用力,將弓拉如滿月,只聽弓弦一響,那箭已經嗖地飛出,迅猛異常,正中靶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皇帝帶頭喝彩,“來,你來教教朕怎麼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