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30章 大科學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30章 大科學家

皇帝並不著急出發,北京城離山海關有六百多裡地。哪怕一天只走六十裡路,十天也走到了。朱由校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召見剛剛抵京的徐光啟。

徐光啟是皇帝派了一隊由錦衣衛和太監組成的人馬,前往天津請過來的。太監帶著聖旨來到一個天津郊外的小村莊。當時,徐光啟正在田地裡帶著農民煮大糞。

正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村民們口中的徐老漢發明了一種肥料制作方法叫熟糞法。具體操作是糞與家禽骨頭同煮,然後混合草木灰,作為種肥,一畝可收三十石糧食。這村子的土壤都是鹽鹼地難以墾殖,有了這種肥料,收成增多了不少。

不僅如此,徐老漢還把甘薯推廣種植,而且還教村民用甘薯釀酒。首先將甘薯切開晾曬,並蒸熟揉爛。此法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米酒。

徐老漢提供造燒酒的兩種方法:一是用已分離出的原酒再加以蒸餾,得到頭子燒酒;二是用未分離原酒的薯糟直接蒸餾。這種造燒酒法也是徐老漢借鑑了米酒米糟造燒酒法而創造出來的。村裡人對徐老漢佩服到了極點,村民營生的路子多了,這個小村子就日漸富裕起來。

太監找到徐光啟之後,宣讀了聖旨。隨後,徐光啟就跟他們來到了紫禁城面見皇上。

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朱由校很是激動。眼前的徐光啟已經是個年近六十的老人了,朱由校仔細端詳徐光啟發現他手指關節粗大、皮膚粗糙,一看就是一個幹過粗活的人。

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一個商人兼小地主家庭裡。他出生以後,家境已經衰落,青年時期曾經先後到廣東、廣西等地,教書種地為生。在這期間,他曾經七次回鄉應試,直到萬曆二十五年,他三十五歲那年才以第一名考中舉人。七年後又考中進士。

考中進士以後,徐光啟在翰林院做事,他閒暇時間跟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後來,徐光啟的父親去世,他回鄉丁憂,利用這段時間,他刻苦研究了數學、農學、天文學、水利學等學問。

如今,這位科學家站在中極殿中,他不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帝是為何事召見他?

“徐光啟,朕聽說你擅長製造火器,是真的麼?”

“回陛下,學生曾經跟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學習過一段時間,學習過製造火器。”徐光啟現在並沒有官職,所以只能自稱學生。

“那你說一說這西洋火器的威力如何?”

“那學生就講一講紅衣大炮吧。紅衣大炮長兩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射程遠達數里。比嘉靖年間仿製的佛朗機炮威力要大得多。不過紅衣大炮過於笨重,戚繼光戚大將軍在嘉靖年間創制了一種小型將軍炮,叫做虎蹲炮。此炮輕巧靈便,便於在山林水網地帶機動,可

以裝備騎兵。但是威力嗎,就不如紅衣大炮了。其實學生已經派人去澳門購買四門紅衣大炮,買回來以後獻給皇帝您。”

“不錯,徐光啟你很有心啊,現在遼東戰事正需要這樣的作戰利器。現在朝中的士大夫多是紙上談兵,像你這樣直接投入錢財為國效力的真是太難得了。”

“皇上,您過譽了。”徐光啟聽了受寵若驚,他心裡大概明白皇上要讓他製造火器對付東虜了。

“你剛剛說的是火炮,那麼火槍又如何呢?

“陛下說的是鳥銃吧,我大明兵仗局仿製佛郎機的的鳥銃,相比以前有以下幾個優點:其一是在銃管的前端安有準星,後部設有照門。相比於前期的火銃,有了這兩個裝置,鳥銃就能射擊較遠的目標。其二是銃管比較細長,使得彈丸的威力大大增加。比鳥銃威力更強的是已經過世的趙士禎趙大人研究的魯密銃,魯密銃重六到八斤,長六到七尺,銃尾有鋼製刀刃,在近戰時可作大刀用。趙士禎趙大人對魯密銃的改進是增加了裝發射火藥的火藥罐,裝發射火藥的發藥罐與點火用的四根慢燃燒火繩。荷西各國的火繩槍雖然槍管較長,射程較遠,但是由於裝填的火藥少,所以不如魯密銃的發射威力大;倭寇的火繩槍雖然威力較大,但不如魯密銃輕便。”

“沒想到我大明臣子研究的火器如此精良啊,現在你把你知道會製造火器的臣子都告訴朕。”

“回陛下,御史畢懋康,學生的門人孫元化,學生的好友李之藻、焦勖都會製造火器。”

“徐光啟,你認為製造火器的人需要什麼素質啊?”

“學生認為製造火器的人,必須具備三點。其一,研究火器必須明理識性,能推物理之妙,合事物之性。精於理者不但能瞭解銃車彈藥的特性,而且能夠進行製造。製造槍炮要求使用質理最精的銅鐵,如果錯用質理粗疏的銅鐵,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它們的缺陷之處,但是只要使用猛烈的火藥一試,炮管就會炸裂。在配製火藥時,必須要瞭解硝、硫、炭三物之性理。如果不因其性,不得其理,就配置不出效能良好的火藥。總而言之,制器用器時,必須詳格物理、詳察利弊,才能革故鼎新,造出命中致遠、猛烈無敵的大炮。

其二,製造火器必須知數懂法。製造大炮,必須鑄煉得法,若差之毫釐,就會失之千裡。如果鑄造火銃不按規定的長短與厚薄,那麼所造之銃不但不能命中致遠,而且會發生炸裂的事故,造成自傷的危險;如果配製火藥不按規定分量進行配比,那麼所配製的火藥便不能摧堅破銳;如果發射者不瞭解火炮的射程、不識眾寡之用、不掌握時機、不計算時間,那麼就會發生敵未至而彈已射完,或敵已至而彈未發,給敵造成乘隙而入的機會。

其三,使用火器必須注重試驗。對火器規律性的結論都應該是在多次試驗後得出的,諸如以口

徑的尺寸為基數,按一定的比例倍數,射擊火炮和炮車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關係等。”

“不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平定遼東叛亂,火器是少不了的。像你這樣會建造火器的人才就更加重要。朕聽說你翻譯海外的一本書叫做《幾何原本》,你能不能給朕講一講你為何要翻譯這本書啊?”

“《幾何原本》這部書有著完整的邏輯,和《九章算術》大不相同。臣以為《幾何原本》這部書百年以後,人人都要學都要用,所以學生才翻譯的。此書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試,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脫之不可得,欲駁之不可得,欲減之不可得,欲前後更置之不可得。只是可惜學生只翻譯了六章,此書總共十五章,還有九章沒有得到翻譯。”

“為何不翻譯剩下的九章呢?”

“學生是在利瑪竇的幫助下,才翻譯的幾何原本。後來利瑪竇去世,傳教士龍華民繼利瑪竇任在華耶穌會會長,他禁止傳教士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學生認識的幾個海外朋友又不像利瑪竇那樣懂數學,所以剩下的九章學生無法翻譯。現在學生還覺得遺憾。”

“這個龍華民真是豈有此理,朕要讓錦衣衛去找他好好說道說道。徐先生不必擔憂,朕會幫你解決這件事。”

“陛下,龍華民是管理耶穌會的人,陛下切不可殺他。”

“哦,朕記起來了,徐先生你是天主教徒吧。”

“回稟陛下,學生只是表面的天主教徒,只是為了學習海外的知識才入的天主教。實際上學生肚子裡裝的還是四書五經啊!”徐光啟害怕天主教徒的身份會讓皇上有不好的想法。

“徐先生不要擔心,朕對你是天主教徒這件事並沒有偏見。只要你心中有皇帝有百姓就可以了。朕想組建一個數理院,目前的任務是專門負責為軍隊研究製造火炮。朕想任命你來做這個數理院的院長為國家做事。品級呢,就定為二品。這個衙門直接對朕負責。朕再給你掛一個工部侍郎銜。”

“陛下,製造火器的有兵仗局和軍器局啊。不需要再增加一個衙門來製造火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僅僅是製造火器,準確地講是研究火器。我們大明現在還需要購入泰西的大炮,等到我們能自己研發的時候,不就不必向外購買了。數理院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研究火器,以後還要研究數學、天文、農學各個方面。”

“謝陛下,臣明白了,臣怕孤身一人力不從心。臣能不能推薦自己的同僚加入。”

“可以,等一會兒,朕會讓魏進忠給你在京城選一個好地址做衙門。順便給你準備六十萬兩白銀作為研究資金。”

“謝陛下。”徐光啟聽到這筆銀子的數額就明白陛下對此事的重視態度,他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幾個響頭。